子午坊
传记文学

首页 > 传记文学 > 普希金 > 第九章 俄罗斯第一位诗人艺术家

  第九章 俄罗斯第一位诗人艺术家

  ----------------------------------------------

  别林斯基在谈到普希金的诗歌作品时曾说过这样一段话:“我们如果评论普希金的作品,就必须严格地按照写作年代的顺序来观察。普希金之所以和他以前的诗人不同,就在于从他的作品的顺序不仅仅可以看出他作为一个诗人的不断发展,而且可以看出他作为一个人个性的发展。他在任何一年中所写的诗,不只在内容上,而且在形式上和以后一年所写的必然不同。因此,他的诗不能像杰尔查文,茹科夫斯基和巴丘希科夫的诗那样按照类别来印行。”别林斯基这一见解,不仅是对普希金作品的内容而言的,更是对诗人的诗歌艺术特别是抒情诗艺术而发的。

  作为一个俄罗斯诗人,即便是作为俄罗斯诗歌的创造者,普希金不可能也不是一夜之间就成为一位诗坛巨星和诗歌大师的。但无可否认,普希金的诗歌天才是罕见的,再加上他生得逢时,所以他的诗才发展和成熟的速度是惊人的。

  “普希金出现的时代,适逢作为艺术的诗在俄罗斯有可能出现的时代。”别林斯基的这一见解中包含两个重要的方面,一是1812年以后的日益觉醒的俄罗斯社会,为个人感情世界的存在和发展提供了社会的或者说是外部的条件,一是茹科夫斯基的艺术探索和经验,为以往只是作为一种形式的诗向作为艺术的诗的飞跃提供了艺术的或者说是内部的条件。用一句中国的俗话说,就是“万事齐备,只欠东风”。而正是在这个时候,普希金诞生了。我们说,普希金在俄罗斯诗歌史中的作用和地位是无人可以替代的,或者说,对于俄罗斯诗歌来说,只可能有一个普希金,普希金是惟一的,其原因就在于这样的机遇不可能再有了。仅就此而言,这是普希金的幸运,也是其他才华卓著的俄罗斯诗人如莱蒙托夫等诗人的“不幸”。

  普希金“中学时代”的诗还不能算是普希金自己的,至少不能完全算他自己的。这些“习作”之中,有前辈诗人特别是茹科夫斯基和巴丘希科夫的影响。但普希金的非凡之处就在于,即使在这样的习作中,就有某些属于他个人的因素和超越前辈的地方,如韵文的美,用词的丰富和大胆等。但“中学时代”的诗中也有少数作品“透露出纯粹的普希金诗的因素”,例如下面这首《窗》(1816):

  不久以前,在薄暮的时刻,

  当天空凄清的月光

  在朦胧的幽径上流过,

  我看见了一个姑娘

  独自守在窗前,沉思郁郁;

  秘密的惊恐使她的胸脯

  呼吸紧促,她激动地

  探望山冈下黑暗的小路。

  “我在这儿!”有人低声喊叫。

  于是这姑娘把窗户

  悄悄地,颤巍地打开了……

  月亮躲进了夜的帷幕。

  “幸运儿!”我惆怅地想:

  “那等待你的只有欢快。

  等哪一天,快到晚上,

  也有窗子能为我打开?”

  这首诗中出现的场景并无多少特别之处,在浪漫主义作品里屡见不鲜,但普希金对这样的处理有独到的地方,其中几乎没有了对茹科夫斯基哀伤情调的模仿,也看不到巴丘希科夫的那种虚华和缥缈的痕迹。“窗”的意义是多重的,即富于神秘的浪漫情调的窗和充满幸福期待的心灵的窗。更值一提的是,这首诗的语言明快,简练,流畅,节奏既急速又舒展,有一种一贯到底的气势,显示出普希金在诗歌语言上的才华,无怪别林斯基认为它是诗人早期为数不多的颇有特点的作品。

  普希金的诗才迅速地成长和成熟着,很快地就摆脱了茹科夫斯基和巴丘希科夫的影响。当巴丘希科夫读了他的《游动的云层渐渐稀薄》(1820)时,不禁大吃一惊:“好家伙,他居然就这样写了起来!”屠格涅夫后来谈到这件事时写道:“巴丘希科夫是对的:在俄罗斯还没有人这样写!或许,在说完‘好家伙’之后,巴丘希科夫便不安地预感到,他的另一些诗及其语句构造方式将成为普希金式的……”我们就来看看这首诗:

  游动的云层渐渐地稀薄;

  忧郁的星星,黄昏的星星,

  你的银辉镀白了凋萎的平原,

  昏睡的河湾,黑色的山巅;

  我爱你在天穹中的一抹幽光,

  它唤醒了我的沉睡着的思想。

  我记得,熟识的星星,你怎样升起

  在和平之乡,那里一切都令我向往,

  挺拔的杨树耸立在山谷中,

  郁郁的柏树,娇嫩的桃金娘,

  南方的海浪发出醉心的喧响,

  我曾在那边山上,满怀诚挚的思想,

  俯瞰着大海,懒散地消磨时光,

  当夜幕降临到农家茅草屋顶,

  那少女在昏暗中把你寻觅,

  呼唤你,就用她自己的芳名。

  普希金的这首诗在我们今天看来(特别是在我们阅读了普希金后来的作品之后),也许不一定能算得上最出色的作品,但当年在读者特别是在一度给他以重大影响的巴丘希科夫看来,却是非同寻常甚至“离经叛道”

  之作。它没有过于华丽的幻想,也没有过分雕琢的忧伤,没有故弄的玄虚和神秘,更没有对于享乐的颂扬。诗中处处洋溢着生活的气息,表现出诗人个性化的感受。特别是在诗的语言上,差不多已脱尽了以往那种多半是来自于巴丘希科夫和茹科夫斯基的过于纤丽浮华之气,而代之以自然、纯朴、流畅的风格,这差不多已是普希金自己独特的风格了。无怪巴丘希科夫对此会惊讶不已。在普希金一度对阿那克瑞翁的“轻诗歌”(其实巴丘希科夫自己就神往于这位古罗马诗人)颇感兴趣的时候,巴丘希科夫曾劝说普希金改弦易辙,去模仿古罗马诗人维吉尔写史诗,但普希金没有接受,在《给巴丘希科夫》一诗中,16岁的普希金明确表示“要摸索自己的路”。而现在,普希金不但告别了阿那克瑞翁,甚至也差不多把巴丘希科夫给撇开了。

  普希金还没有脱尽前辈诗人的影响但又表现出自己的特点的创作时期可称为“过渡时期”,这样的时期并不长,在1825年之后,普希金作为一个独具一格的诗人,已在诗坛上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了。事实上,按照别林斯基的意见,早在1819年,普希金的一部分作品就可算得上“纯粹的普希金的诗了”。

  那么,“纯粹的普希金的诗”的特点,或者说普希金抒情诗艺术的主要特色是什么呢?

  首先是真诚。这不仅是普希金抒情诗的最主要的特点,也是19世纪俄罗斯诗歌和文学的最主要的特点之一,或者说这是普希金开创并赋予整个俄罗斯诗歌和文学的最主要的特点。然而真诚从本质上说是一种主观态度,它不仅是艺术的,更是思想的。普希金抒情诗的这一主要特点恰恰有力地说明了艺术和思想是不可分离的。正是真诚使得普希金接受了先进的思想而形成了他的进步的社会观点,也正是真诚使得他无法回避和容忍不合理的野蛮的农奴制度而对其持激烈的否定批判的态度,在他的抒情诗中,这种真诚被艺术化了,它以不同的形态从各个角度得到升华,从而形成为一种极富感染力的艺术风格。无怪乎许多俄罗斯诗人和作家一再指出普希金是俄罗斯第一位诗人——艺术家。别林斯基写道:“我们在普希金之前虽然有过诗人,但没有一个艺术家诗人。”又说:“在他以前,诗只是美丽情感和崇高思想的一种词藻华丽的表现,而这情感没有组成诗的灵魂;诗只是被依附上去,……”这位普希金创作的最深刻的评论者进一步指出:“普希金的诗的特征之一,那使他和以前的诗派严格区别的东西,是他的诚恳。他不夸大,不粉饰,不耍弄效果;他从没有派给自己一种辉煌的、但却是他未曾经历过的感情。他到处都显示着本然的样子。”所以别林斯基提出了“真情”这一概念来评论普希金的诗歌。印证上述见解的例子随手可拾,不必说到我们在前面提到过的那些充满火一般激情(同时也就是“真情”)的“政治抒情诗”,我们再随便举几首人们不是特别熟悉的爱情诗来作一点说明,因为在爱情这块“试金石”面前,几乎每一个灵魂的崇高或卑劣、纯洁或肮脏(也就是“真情”)不会不、也不可能不得到彻底“曝光”:

  天使阿,我不值得你的爱恋,

  请假装一下吧!你的一瞥

  永远能奇妙地倾诉一切!

  唉,骗一骗我并不很难,

  我是多么高兴被你欺骗!

  ——《默认》(1826)

  她以一句失言:以亲热的“你”

  代替了虚假的客气的“您”,

  使美妙的幻想立刻浮起,

  再也捺不住这钟情的心。

  我站在她的面前,郁郁地,

  怎样也不能把目光移开;

  我对她说:“您多么可爱!”

  心里却想:“我多么爱你!”

  ——《你和您》(1828)

  我以前是怎样的,现在还是那样,

  无忧的心,善于钟情。你们早知道,朋友,

  我是否能看到美色而不神魂荡漾——

  我少不了那内心的激动,怯懦的温柔!

  ——《我以前是怎样的》(1828)

  我原以为,这颗心忘了

  轻易感受痛苦的能力;

  我说:那以往的一切

  早已不在,早已过去!

  去了,盲目信任的美梦,

  热情的激动和忧郁……

  可是,来了美的有力统治,

  怎么这颗心又在颤栗!

  ——《我原以为》(1835)

  从诗的角度来说,在普希金之前,没有哪一位俄罗斯诗人能写出这样的诗来。不必说到茹科夫斯基以前的罗蒙诺索夫和杰尔查文,就是茹科夫斯基本人,即令他生活中经历过类似的感受,他也无法用这种方式抒写出来,要么会赋之以伤感,要么会由此生发出莫名的幻想。巴丘希科夫的诗歌中也许能出现类似的题材,但他的华丽和虚饰肯定会破坏(多半是过分的夸张)这种情感的分寸感。只有普希金才能以这种包含着热烈的冷静和适度的简洁的诗句抒写出这种情感。自然,后来丘特切夫的笔下出现过类似的诗句,不过在风格上已有所变化,但也很难说就完全没有普希金的影响:

  灵魂想为她祈祷,

  心儿却禁不住去爱慕。

  普希金的真与诚还表现在他的自然诗中,他不会像其他的诗人那样,在描绘俄罗斯大自然时“喜欢给它点缀上原来没有的彩色”,把俄罗斯的大自然变成对意大利或法兰西的大自然的摹仿,而是“异常忠实而生动地”描绘和表现俄罗斯大自然的真实面貌。所以,无论从哪个方面看,普希金的真诚或“真情”、诚恳都是充分的执着的。而这一点,正是普希金抒情诗艺术的(从另一个角度看也是思想的)显著特色。

  与真诚密切相联系,普希金抒情诗的另一个显著特点就是自然、朴素而优雅。从一个方面看,这一点是必然的,因为真和诚不可能不是自然的、朴素的;可是从另一个方面看,自然的和朴素的不一定就是优雅的,但普希金却真正地把它们统一在一起。这就是普希金作为俄罗斯第一位诗人——艺术家的高超之处。别林斯基说:“普希金的诗没有奇幻的、空想的、虚伪的、怪诞的理想的东西;它整个浸透着现实。它没有给生活的面貌涂上脂粉,它只把生活本然的真实的美表现出来。”别林斯基在谈到这一点时进一步指出,普希金每首诗的情感,就其自身说,都是优美的,雅致的,它不仅是人的情感,而且是作为艺术家的人的感情。批评家还这样写道:“我们这个论断还需要佐证吗?——几乎普希金的每一首诗都可以作证。”我们姑且以下面一首诗为例:

  在一本书里我发现一朵小花,

  它早已枯萎,已失去了芳香;

  于是,在我的心里

  充满了一个奇异的幻想:

  它开在哪儿?什么时候?哪一个春天?

  它开得很久吗?是谁摘下来的?

  是陌生的或熟识的人的手?

  为什么会被放到这儿来?

  可是为了纪念温存的相会,

  或者是为了命定的别离之情,

  还是为了纪念孤独的漫步——

  在田野的僻静处,在森林之荫?

  他是否还活着?她也还活着吗?

  他们现在栖身的一角又在哪儿?

  或者他们都早已枯萎,

  正像这朵无人知道的小花?

  ——《小花》(1828)

  这首诗以一朵被遗忘在书本的小花作为发端,引来诗人一连串“奇异的幻想”,一切都是那样自然,那样顺理成章,没有一点牵强之处;而就“幻想”的具体情境而言,既是那样朴实无华,又是那样亲切、雅致;在最后一节诗中,诗人的想象又十分自然地回到小花上来,略带惆怅的问句使人遐想联翩,感叹不已。普希金的诗“没有一首诗不是来自于生活”,这首诗自然不会例外,因为“在一本书里发现一朵小花”的事情几乎可以发生在每一个人身上。但并非每个人都能由此而写出诗来,就是在普希金,也不是每一生活现象都可以入诗,但他的每一首诗都是来自于生活则是毫无疑义的。可是,“他从自己的心灵世界里拿出来的只是那为他所感受的、成熟的诗的幻想,这些幻想自动挣脱了出来,”于是诗就诞生了。普希金的诗不但其本身是这样自然,就连它的产生也是这样自然。这样产生出来的诗也就不可能不是十分淳朴的。用梅里美的话来说,普希金是“按自己的方式讲述平凡的事情”。别林斯基说得好:

  “在这一方面,可以把普希金的诗比作因感情和思想而变得炯炯有神的眼睛的美,如果您夺去使这双眼睛变得炯炯有神的感情和思想,它们只能是美丽的眼睛,却不再是神奇和秀美的眼睛了。”

  不过,普希金抒情诗的“寓诗情于平凡之中”特点,这一在某种意义上说是最符合诗的本质的特点,并不一定为所有读者发现、认同和理解,有些作品,其实是极为精彩的,但有些人却因为它们“仿佛是很普通的”而加以忽视,正如果戈理所指出的:“普希金的短诗——这是一个美丽的合集,他在这里表现了各个方面;而且,显然比他的长篇叙事诗所表现的更为广泛。这些短诗里有几篇是如此突出地光彩夺目,任何人都不难理解;而另一方面,大多数的作品,也就是最精彩的作品,在广大的读者看来仿佛是很普通的,可是要想理解它们,必须有异常精微的嗅觉,并且要有比只能辨识突出的和强烈的特征更高超的味觉。”果戈理还进一步指出:“这些短诗可以说是一个试金石,可以试出批评者的口味的高低和审美的情绪。”

  普希金抒情诗在语言上的最大特点就是简洁和独特的音韵美。普希金以前的俄罗斯诗人大都写得繁散,杰尔查文等“古典主义”诗人用词过于古板,套话空话连篇,这是为他们诗歌内容的空洞所决定的,杰尔查文还算好的,但他的诗中也有不少陈词滥调;茹科夫斯基用词有些夸张,感**彩太浓,因此显得过于细腻和缠绵;至于巴丘希科夫,则是过于华丽和雕琢了。普希金的诗从一开始就克服了上述俄罗斯诗人的这些弊病,表现出异乎寻常的简练。这也许是和他的自然朴素之风相联系的。果戈理谈到普希金的诗时指出:“这里没有华丽的词藻,这里只有诗;没有任何虚有其表的炫耀。一切都简朴,一切都雍容大方,一切都充满含而不露的绝不会突然宣泄而出的光彩;一切都符合纯正的诗所永远具有的言简意赅。词语不多,但是它们却能够如此准确地将所要表达的一切都表达出来。每一个词都蕴含着无极限的空间;每一个词都如同诗人一样广阔无垠。”梅里美说普希金的“诗以异常精美的形式从他最冷静的散文中生长出来”,也主要是就语言的朴素和简练而言的。但是,语言的简洁并不意味着简明,他的诗同时又是丰满的充实的深厚的。这里有一个艺术分寸感的问题。“普希金超越了过去诗家最主要的优点之一是:他的诗丰满,完整,含蓄,匀称。普希金的诗从来没有多余或不足的地方,它的一切总是那么适度,那么恰当其位。”别林斯基甚至认为这一点是普希金的诗的特性之一,其原因在于他极强的艺术分寸感。

  这不仅表现在诗的内容上,同时也表现在诗的语言乃至形式上。在这一点上,我们可以看到普希金对希腊艺术的借鉴。普希金的简洁,给后来的俄罗斯诗人和作家以十分有益的影响。

  至于音韵的美,普希金倒是在综合了前辈诗人的长处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普希金将杰尔查文诗篇所特有的准确的景色描绘和“铿锵的音响”同巴丘希科夫诗作的优美造型以及和谐,同茹科夫斯基诗作“迷人的”音乐性结合在一起。同时,成为这种综合的基础的,即正好成为普希金诗歌语言特性的,就是他的非凡的简洁和表现力。在这方面,我们从他的抒情诗的原文和译文中多少也能感受到一些,不过普希金的同胞的意见是最有说服力的:“普希金的韵文,在他的独创性的诗中,显得仿佛是在俄罗斯诗史上的一个突变,和过去截然分开,没有一点相像的地方。一方面是古代的雕塑的单纯,另一方面是浪漫诗歌音韵的美妙的错综,这两者在他的韵文中融和起来了。它所表现的音调的美和俄罗斯语言的力量达到了令人惊异的地步;它像海波的絮语一样柔和、优美,像松脂一样浓厚,像闪电一样鲜明,像水晶一样透明、洁净,像春天一样芳芬,像勇士手中的剑击一样有力。”(别林斯基)

  普希金的抒情诗在情调和风格上表现出来的又一特点是一种忧郁,这是一种明朗的忧郁,一种“深刻而又明亮的悲哀”。普希金的忧郁,自然与他无时不在感受和思考的社会以及个人的生活相联系。赫尔岑说,普希金的缪斯“是一个热情洋溢的女神,她太富于真实感了,所以无须再寻找虚无缥缈的感情,她的不幸太多了,所以无须再虚构人工的不幸……”就这一点而言,他的忧郁与哈姆雷特式的忧郁或拜伦式的忧郁不无相通之处,也就是说是一种社会性的忧郁。可是我们这里所说的忧郁只是一种艺术风格,一种诗意的情调,它虽然与忧愁、哀伤乃至悲惨的生活内容相关,但它仍然主要是一种美学的或者说是一种审美的效果。换句话说,生活中的忧郁在普希金情感的熔炉中经受冶炼以后成为一种美,它远高于那种具体的、世俗的忧愁和哀伤,而且,它唤起的也不仅仅是忧郁,而是思索、力量和美感。我们都记得,在那首著名的《格鲁吉亚的山丘上……》中诗人歌咏的哀愁:“我忧郁而轻快,我的哀愁是明亮的。”所以别林斯基认为:“他的忧郁尽管是深沉的,却也异常光亮和透明;它消释灵魂的痛苦,治疗内心的创伤。”他的忧郁“不是哀歌式的忧郁。它甚至不是忧郁,而是受生活考验的天才在生活当中深刻观察到的严肃的思想。”别林斯基下面的这段话则更为深刻:“他笔下的忧愁往往被戏谑、嘲讽所代替,沉痛的悲伤出乎意外地转化为使人精神焕发的幽默。既不能把他只称为悲观的诗人,又不能把他只称为乐观的诗人,既不能把他仅仅称为悲剧作家,又不能把他仅仅称为喜剧作家:他全都是……”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 推荐:《抗日战争书籍》 《心理学书籍》 《茅盾文学奖作品》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

在线看小说 趣知识 人生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