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坊
传记文学

首页 > 传记文学 > 传媒大亨默多克传 > 第六章 危机来临(1)

第六章 危机来临(1)

  第六章 危机来临(1)

  我们不想被美国的东西所淹没。

  —澳大利亚广播委员会主席

  悲喜交集

  你们是想让我破产啊?

  —默多克

  1.瓦平转移战

  在1985年年底那段时间,默多克正专心致力于将其所有的报纸业务完全转移到伦敦东部的瓦平镇。

  英国舰队街在20世纪60年代末可以说是英国新闻业的骄傲,各大报社在此汇集、各种信息在这里集散。然而,在剧烈的竞争所创造的繁荣背后,这里也隐藏着各种社会矛盾,尤其是资本家和工人阶级的矛盾更为突出,这主要表现为各报管理层和工会之间的分歧,造成实际的生产或者赔本,或者是利润极低。

  在这里,默多克的新闻集团拥有《太阳报》《世界新闻报》《泰晤士报》和《星期日时报》的四家报社。虽然这时的《太阳报》早已成为默多克的“摇钱树”,

  而《泰晤士报》的发行量也稳步上升,基本上四家报社的收益一直非常好,但默多克知道他们还可以做得更好。

  在70年代,英国的地方报纸就开始逐渐地采用新技术,利润也随之上升,

  因而工资也跟着提高。对于默多克和其他出版商来说,新技术意味着“一次性排版”,这样,记者和广告制作人员可以直接地排版,而无需印刷工人的帮助。

  1985年年底,由于收购福克斯公司和城市传媒公司,默多克的债务大增。这意味着他需要从英国的“摇钱树”上摇下比以前更多的钱来。默多克知道,如果《太阳报》《世界新闻报》和《星期日泰晤士报》的工作人员高效率地工作,是能够大大提高他的利润的。但“舰队街”的工会却很难对付。

  在1982年,总经理伯尔特·哈迪曾经建议默多克在“舰队街”外面新建一个印刷厂。哈迪认为,仅仅是由于《太阳报》发行量的增加,他也需要这样做。默多克起初热情不大,因为这需要大量的投资,而且明显会与工会发生冲突,这两点他都不喜欢。但最终他同意建一个工厂 ,但用他的话来说,只是一个“印刷车间”。

  哈迪选了一处地方,在伦敦东区的旧城瓦平。这个地方离著名的伦敦塔不远,步行也只有十几分钟的路程。如果从城里乘车更没多远,但对于“舰队街”的男男女女来说,这个地方太靠东边了,简直远得像在莫斯科。另外,这里原有一些很好的房子,被认为是英国保存最完整的文物古迹,但新闻公司得到政府的允许,将许多老房子推倒,取而代之的是一座很难看的现代工厂,这引起了许多人的抗议。更为关键的是,工会坚持认为,如果他们要搬进新工厂,“舰队街”原来的规矩和办法也必须一同随他们搬进来。

  在1980年和1982年,撒切尔政府通过了《贸易联盟改革法案》。这项工会改革,削弱了工会的权力,于是,工人们对“撒切尔主义”颇为愤怒,这种矛盾最终爆发在瓦灵顿。一个报业公司和印刷工会的纠纷引发了一场暴力冲突,最终全国绘图协会被罚款50多万英镑。在瓦灵顿,因报业的纠纷让工会付出的代价高于老板,还是第一次。

  在1984年,新闻集团的伦敦新任总经理布鲁斯·马休斯,在处理新工厂印刷《太阳报》和《世界新闻报》的问题上,和工会没有达成协议。就在那年的圣诞节前夕,谈判破裂了。1985年年初,马休斯和一小队经理人飞到纽约,劝默多克强行在瓦平印刷报纸,这样可以击败工会。这对于默多克来说是一个困难的抉择,因为他的整个帝国依赖于英国的资金和利润,一旦出现麻烦,后果不堪设想。但他的朋友伍德罗·维亚特已开始与电子工程师协会的领导人埃里克·哈姆蒙德接触,进行秘密谈判。埃里克同意,他的人不但能够将新工厂建立起来,而且也可以让它运作起来。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 推荐:《抗日战争书籍》 《心理学书籍》 《茅盾文学奖作品》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

在线看小说 趣知识 人生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