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坊
传记文学

首页 > 传记文学 > 传媒大亨默多克传 > 第四章 转战欧美(16)

第四章 转战欧美(16)

  第四章 转战欧美(16)

  1973年2月4日,默多克在纽约创办了一家全国性报纸《国民星报》。

  《国民星报》是一份超市通俗小报,主要读者是商店里的顾客,供他们排队付款的空闲时间翻阅。默多克的这份报纸刻意仿照《国民调查报》,该报的创办人是吉尼罗索·波普,他原来是美国中央情报局负责心理调查的官员。

  从20世纪50年代一直到60年代为止,《国民调查报》每周销量达400多万

  份,内容主要是犯罪、科幻和好莱坞电影明星的一些趣事。默多克曾试图购买

  《国民调查报》,但遭到了波普的拒绝,他们在价格上几乎没有“共同语言”。

  这段时间,默多克将主要精力都投入到《国民星报》的出版发行中。人们看见他在编辑部各办公桌前转来转去,设计版面,有时还亲自改写稿件。他在纽约举行了盛大的记者招待会,雄心勃勃地向公众介绍他的计划。他又表现出那种独有的叛逆精神,声称美国报纸都把眼睛盯在阔佬和权贵身上,但《国民星报》不是这样,他宣称,他将要给人们真正想要的东西:“我们对于刊登麦迪逊大街和新闻学教授们的意见不感兴趣。”

  尽管《国民星报》第一期以《万众拜倒在神童迈克尔脚下》的标题吸引了大量读者,而且默多克也花了大量的钱为报纸做电视广告,但报纸的发行并不那么轰动,没有产生神奇的效果,也没有能够在超市里找到自己的地盘。《国民星报》很快就陷入困境,勉强地维持着。在最初的几个月里,默多克本人实际上充当了主编,其他的主编们来一个走一个,像走马灯似的。

  事实上,默多克没有认识到《国民星报》所模仿的《国民调查报》的读者群已发生的变化,其读者对象现在主要是中产阶级,而且《国民调查报》也已经逐渐地摆脱了那些暴力故事,因为它明白,仅仅靠猎奇是吸引不了读者的。

  默多克的《国民星报》最终能够发展起来,完全是靠一个名叫辛格曼的人。

  辛格曼原来在出版《电视指南》的“三角公司”工作。后来,他投奔了默多克,

  帮助他为报纸改头换面。辛格曼做生意的办法并不复杂,他就是不辞辛苦,

  一个州挨一个州地跑,向所有的批发商游说,即使是很小的城镇也不放过。

  1976年,默多克将报纸改版,报名改为《星报》,副名是《美国妇女周刊》。

  这份报纸的大多数读者确实是美国工薪阶层的妇女,而默多克为她们提供减肥、健美和保持美丽容颜的“妙方”等的内容。默多克又把他的一名记者伊恩从澳大利亚调来,让他把《星报》从黑白报纸变成彩色的。

  1977年,电视推销报纸的活动重新开始,在大多数超市里均有出售。最终,这份报纸发行量开始上升,并成为默多克帝国最赢利的部门之一,它和伦敦的《太阳报》一样,成为默多克的“奶牛”。到80年代初期,它的发行量达到了400万份,只比《国民调查报》少100万份。它每年的利润约为1200万美元。而且默多克通过《星报》,认识了美国政府许多有权势的人物和银行家、律师、房地产开发商、企业家、报人等社会各界要人。

  2.惊煞纽约

  在《星报》成为默多克的摇钱树之前,默多克已经使自己成为美国最古老的报纸之一《纽约邮报》的出版商了,这又是一个传奇的故事。

  1976年,默多克收购了美国最古老的日报《纽约邮报》。正如作家克里斯·韦尔斯形容的那样,他就像“一个返祖者,一个19世纪晚期躺在棺材里的人物,由于奇怪的时间异常,突然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的纽约市”。当时大多数报业大王只想购并经营比较好的垄断性报纸来增加他们的收益。与此相反,默多克喜欢接管一些次要的、处境困难的报纸,然后尽可能地使它们变得引人注目,扭转它们不利的局面。《纽约邮报》就是这样被默多克瞄准时机收购来的报纸,它标志着默多克在纽约这样一个城市里拥有自己的报纸,这是权力和荣耀的象征。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 推荐:《抗日战争书籍》 《心理学书籍》 《茅盾文学奖作品》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

在线看小说 趣知识 人生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