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坊
传记文学

首页 > 毛泽东读书笔记解析 > 13.故土之思,感情很深(读王粲《登楼赋》)

13.故土之思,感情很深(读王粲《登楼赋》)

  [原文]

  登兹楼以四望兮,聊暇日以销忧。览斯宇之所处兮,实显敞而寡仇。虽信美而非吾土兮,曾何足以少留!遭纷浊而迁逝兮,漫逾纪以迄今。情眷眷而怀归兮,孰忧思之可任?悲旧乡之壅隔兮,涕横坠而弗禁。人情同于怀土兮,岂穷达之异心?惟日月之逾迈兮,俟河清其未极。冀王道之一平兮,假高衢而骋力。惧匏爪之徒悬兮,畏井渫之莫食。

  ——摘自王粲《登楼赋》[毛泽东读书的笔记和谈话]

  这篇赋好,作者抒发了他拥护统一和愿为统一事业作贡献的思想,但也含有故土之思。人对自己的童年,自己的故乡,过去的朋侣,感情总是很深的,很难忘记的。到老年就更容易回忆、怀念这些。

  ——摘自杨建业《在毛主席身边读书——访北京大学中文系讲师芦荻》,1978年12月29日《光明日报》

  [解析]

  王粲(177—217),字仲宣,山阳高平(今山东邹县西南)人。出身名门,祖上为汉朝三公,但幼年丧父,13岁时又值董卓之乱,汉末动荡的社会对其影响很大。17岁时避居荆州,历15年无所建树。后曹操大军南下,粲劝刘表之子刘琮归曹,以此功受曹操重视,后迁军谋祭酒,参与政务。魏国既建,拜为侍中。建安二十一年(216)随曹操征吴,次年病卒道中。据《三国志·王粲传》云,“著诗赋论议,垂六十篇”。但大多散佚,今有辑佚本《王粲集》流传。王粲为文,俊远真挚,为“建安七子”之一,且创作成就最高。《登楼赋》为其代表作,被梁朝萧统选入《昭明文选》。该赋写于建安十二年(208)归附曹操之前,正值避难荆州,久无建树的时候,故作品风格沉郁悲凉,本想登楼望景以解愁闷,结果反使愁闷更浓,接着抒发其愁的内容:一为长年流离,思念故乡;一为国乱未息,雄才不展。归乡无路,报国无门,而时光却在流逝,使作者思绪万千,不能自拔。

  毛泽东从青年时代起便熟读《昭明文选》,对《登楼赋》也是很熟悉的,晚年因视力不好,调北京大学中文系讲师芦荻到他身边为他读书。那是1975年夏天,毛泽东让芦荻给他读了王粲的《登楼赋》后,便谈了上面所引的那段谈话,准确地指出了该赋主题的两个方面:一个是因登搂望见异乡风物之美而引起思乡怀土的深切情感,一个是身处乱世壮志未酬的感慨,并渴望河山统一的积极进取心情。但毛泽东随后的发挥,则在前一方面,这与他迟暮之年重病缠身的心境有关。特别是他说的“到老年就更容易回忆、怀念”自己的童年、故乡、朋侣,更是借文纵情、由人及己的评论了,因为王粲写《登楼赋》的时候,才30岁左右,谈不上是“老年”。

  说完《登楼赋》后,他紧接着还有这样一段话:我写《七律·到韶山》的时候,就深切地想起了32年前许多往事,对故乡是十分怀念的。《七律·答友人》,“斑竹一枝千滴泪,红霞万朵百重衣”,就是怀念杨开慧的,杨开慧就是霞姑嘛!可是现在有的解释却不是这样,不符合我的意思。

  值得一提的是,在此前后,毛泽东还让工作人员找出《昭明文选》中庾信的《枯树赋》读给他听,据工作人员回忆,他先是静静地听着,接着,他猛然间声音微弱地苦吟起来:“此树婆娑,生意尽矣!至如白鹿贞松,青牛文梓,粮柢盘魄,山崖表里。桂何事而销亡?桐何为而半死?昔年种柳,依依汉南;今看摇落,凄怆江潭。树犹如此,人何以堪!”神志的极度清醒,脑细胞的极度活跃,与躯体的衰老形成了极大的矛盾,造成悲凉情感。庾信的《枯树赋》抒发的是英雄暮年的心境,反映的是一种在自然规律面前无可奈何的失落心态。

· 推荐:中国名人传记 红色经典 世界名人传记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

在线看小说 趣知识 人生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