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坊
传记文学

首页 > 毛泽东读书笔记解析 > 9.此深于情(读汉乐府民歌《上邪》、《盘中诗》)

9.此深于情(读汉乐府民歌《上邪》、《盘中诗》)

  [原文]

  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汉乐府《上邪》

  山树多,鸟鸣悲。泉水深,鲤鱼肥。空仓雀,常苦饥。吏人妇,会夫希。出门望见白衣,谓当是而更非。还入门,心中悲。北上堂,西入阶。急机梭,抒声催。长叹息,当语谁。君有行,妾念之。出有日,还无期。结中带,长相思。君忘妾,未知之。妾忘君,罪当治。妾有行,宜知之。黄者金,白者玉。高者山,下者谷。姓者苏,字伯玉,人才多,知谋足。家居长安身在蜀,何惜马蹄归不数。羊肉千斤酒百斛,令君马肥麦与粟。今时人,知四足。与其书,不能读,当从中央周四角。

  ──汉乐府《盘中诗》

  [毛泽东读书的笔记和谈话]

  《上邪》一篇,要多读。

  ——摘自毛泽东1962年6月3日致邵华信(见《老一代革命家家书选》第65页)

  熟读

  ——毛泽东在一本《古诗源》中《盘中诗》的天头上的批语

  [解析]

  乐府,原意是两汉时的音乐机构,乐即音乐,府即官府,其职能之一是采集民歌。到魏晋六朝,把汉乐府里唱的“歌诗”也称作“乐府”,于是,乐府便由机构名称变为带有音乐性的诗休的名称。据《汉书·艺文志》所载篇目,西汉乐府民歌有138首,东汉乐府民歌现存的有30至40首。“感于衷乐,缘事而发”,是汉代乐府民歌的重要特征,风格颇类似于《诗经》中的“国风”,作者多为下层社会的人,很能真切反映人民的思想感情。描写质朴、诚挚的爱情生活的作品,在汉乐府民歌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上邪》和《盘中诗》是有代表性的两篇。

  《上邪》中的“上”,指天;“邪”,通“耶”,为语气词。上邪,即指天为誓的意思。“山无陵”以下连用五件不可能的事情。强烈表现了女子呼天为誓、生死不渝的爱。毛泽东把这首诗推荐给邵华(毛泽东的儿媳,毛岸青之妻)读,他自己也读得非常仔细。在一本《古诗源》中的这首诗的标题前,他连画三个圈;标题旁,画有着重线;开头和结尾的几句旁,画着曲线;全诗每句都画了圈。在“山无陵”以下五句旁边,毛泽东又分别标着“1,2、3、4、5”的数字,明确作者是用了五种违反自然的现象,来表达自己对爱情的决心,从中也可看出毛泽东对这首诗的细细体会之情。

  《盘中诗》为下级小吏苏伯玉的妻子所作,用十分质朴的语言和生活化的细微感受,表达对久出未归的丈夫的思念之情。毛泽东在一本《古诗源》里,对这首诗全部加了圈点。对诗末编老沈德潜的评注也加了圈点;在其中“使伯玉感悔,全在柔婉,不在怨怒,此深于情”处画了曲线;又在其中“用意忠厚,千秋绝调”两句下画了曲线,句末还连画三个圆圈。天头上批注:“熟读”,推荐给别人看。在另一本《古诗源》里,作者“苏伯玉妻”旁,画着红、蓝两色的着重线,天头上画着一个大圈。“盘中诗”三字标题旁画着曲线,天头上也画着一个大圈。全诗都用蓝色铅笔画着曲线。在“妾忘君,罪当治。妾有行,宜知之”四句旁边,除蓝色铅笔画的曲线外,又用红色铅笔加了直线。诗末编者的评注中“使伯玉感悔,全在柔婉,不在怨怒,此深于情”四句旁,也用红色铅笔画了着重线。对这位不知名的民间女子的诗,从图画上看,毛泽东读过好几遍。

· 推荐:中国名人传记 红色经典 世界名人传记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

在线看小说 趣知识 人生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