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坊
传记文学

首页 > 毛泽东读书笔记解析 > 43.大政治家、唯物论者姚崇(读欧阳修等《新唐书》卷一二四《姚崇传》)

43.大政治家、唯物论者姚崇(读欧阳修等《新唐书》卷一二四《姚崇传》)

  [原文]

  崇少倜傥,尚气节,长乃好学。

  崇知帝大度,锐于治,乃先设事以坚帝意,即阳不谢,帝怪之。崇因跪奏:“臣愿以十事闻,陛下度不可行,臣敢辞。”帝曰:“试为朕言之。”崇曰:“垂拱以来,以峻法绳下,臣愿政先仁恕可乎?朝廷复师青海,未有牵复之悔,臣愿不幸边功可乎?比来王佞冒触宪网,皆得以宠自解,臣愿法行自近可乎?后氏临朝,喉舌之任出阉人之口臣愿宦竖不与政可乎?戚里贡献以自媚于上,公卿方镇浸亦为之,臣愿租赋外一绝之可乎?外戚贵主更相用事,班序荒杂,臣请戚属不任台省‘可乎?先朝亵狎大臣,亏君臣之严,臣愿陛下接之以礼可乎?燕钦融、韦月将以忠被罪,自是净臣沮折,臣愿群臣皆得批逆鳞、犯忌讳可乎?武后造福先寺,上皇造金仙、玉真二观,费巨百万,臣请绝道佛营造可乎?汉以禄、莽、阎、梁乱天下,国家为甚,臣愿推此鉴戒为万代法可乎?”帝曰:“朕能行之。”崇乃顿首谢。

  ──摘自欧阳修等《新唐书》卷一二四《姚崇传》

  [毛泽东读书的笔记和谈话]

  大政治家、唯物论者姚崇

  如此简单明了的十亲政治纲领,古今少见。

  ——毛泽东读欧阳修等《新唐书》卷一二四《姚崇传》的批语(见《毛泽东读文史古籍批语集》第237页)

  [解析]

  姚崇是唐玄宗“开元之治”的重要人物。《旧唐书》、《新唐书》的《姚崇传》,毛泽东都读得非常认真仔细,有许多圈点批画。在《新唐书》这篇传记开篇的天头上,毛泽东用粗重的黑铅笔写了“姚崇”两个大字,字旁画了两条着重线。在“姚崇”两字之前,批注:“大政治家、唯物论者”。

  姚崇在唐武则天、中宗、睿宗、玄宗时屡次出任宰相。史书记载:姚崇“少倜傥,尚气节,长乃好学”,“下笔成章”。契丹扰边,许多大臣束手无策,而姚崇“奏决如流”。唐玄宗即位之初,励精图治,准备任用姚崇为宰相。姚崇针对时弊,提出十条意见,问唐玄宗同意不同意,能不能做到?如不同意,不能做到,他就不愿接受这一任命。这10条意见说:(1)武则天执政以来,以严酷之法治天下,你能不能施行仁政?(2)朝廷往青海出兵,边界已没有反复被扰的灾祸,你能不能不再贪图边功?(3)对你所宠爱的亲信,你能不能制裁他们的不法行为?(4)你能不能不让宦官参政?(5)你能不能除租赋外不收大臣公卿们的礼物?(6)你能不能禁止自己的亲朋出任公职?(7)你能不能以严肃的态度和应有的礼节对待大臣们?(8)你能不能允许大臣们“批逆鳞,犯忌讳”?(9)你能不能禁止营造佛寺道观?(10)你能不能接受汉朝王莽等乱天下的经验教训?唐玄宗接纳了他的意见,任命他为“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封梁国公。迁紫微令”。

  姚崇的这10条,虽然只有300多字,但却都是针对着武则天、中宗、睿宗当政以来的政治弊端提出的。如他建议“政先仁恕”,即针对武则天滥用佞臣酷刑而言。他建议:“宦竖不与政”,即针对武则天、韦太后等重用宦官内宠而言。他建议“戚属不任台省”,“汉以禄、莽、阎、梁乱天下”应引为“鉴戒”,即针对武则天重用武三思,武承嗣,而其后的韦太后又和武三思勾结,形成武、韦两家外戚互相勾结,图谋篡权的腐朽集团而言。唐玄宗采纳他的意见,对姚崇非常重用,委以大权。当姚崇生病时,凡是大臣提出的好意见,玄宗都认为是姚崇的谋策;凡是大臣提出的不恰当意见,玄宗都让去请教姚崇。“由是进贤退不肖,而天下大治”。毛泽东非常赏识姚崇这10条意见的“简单明了”,对这10条意见阐述的政治见解,他认为是治国的“纲领”,并赞叹它“古今少见”。

  在“开元之治”起过重大作用的人,继姚崇之后还有宋璟。姚、宋在历史上齐名。《新唐书·姚崇传》的作者欧阳修评论说:“故唐史臣称崇善应变,以成天下之务;璟善守文,以持天下之正。二人道不同,同归于治,此天所以佐唐使中兴也。”毛泽东不完全同意这种看法,他批注:“二人道同,方法有些不同。”

  以上是体现姚崇的“大政治家”的一方面。此外,姚崇不信鬼、不信神,他相信“人定胜天”的真理。以下几处记载,毛泽东都在天头上画着三个大圈,以示重视,有的写有批注。

  (一)开元四年(716),山东一带发生蝗害,老百姓不敢捕杀,却拜祭天地祈福灭灾。姚崇命令捕杀蝗虫后用火烧焚,彻底消灭。他的这一措施不为当时的一些人所理解,汴州刺史倪若水拒绝执行,姚崇写信给他说:你坐视蝗虫为害,无所作为,大灾之后老百姓无以为生,你还能做什么刺史?倪若水害怕了,只得遵命灭蝗,结果捕了10万担蝗虫,引起极大的震动。唐玄宗对灭蝗也有疑虑,姚崇对他说:“庸儒泥文不知变。事固有违经而合道,反道而适权者。”毛泽东对这句话逐字加了旁圈。姚崇接着举例说:以前魏时,山东发生蝗害不敢灭,最后草木皆尽,人相食,牛马互相啃毛。我们现在如不灭蝗,任其繁殖,其后果必将是老百姓“家无宿藏,一不获则流离,安危系之”。退一步看,即使蝗未灭尽,也比纵容它造成大灾好。黄门监庐怀慎害怕灭蝗,劝阻姚崇说:天灾怎能用人力制服,杀蝗多,会伤害老天和气的,请你三思。姚崇说:“杀虫救人,祸归于崇,不以诿公也。”姚崇为了贯彻灭蝗措施,与上下左右展开艰苦的说理斗争,没有“人定胜天”的信念是做不到的。

  (二)唐玄宗准备东巡祭太庙,正当其时,太庙的房子忽然坍塌了。许多大臣劝玄宗说:这是上天暗示你不宜东巡。姚崇却说:这座太庙是魏时苻坚所造,距今300多年了。山都会因朽坏而崩陷,何况土木建筑的太庙呢?这与你的东行并无关系。你东巡是为抚恤老百姓,“所以为人,非为己也”。现在,行前的各种准备都已就绪,不宜改变。太庙坏了,可以盖新的。唐玄宗听后很高兴,说:“卿言正契朕意。”姚崇不信鬼神的清醒头脑,在当时是极为难能可贵的。

  (三)姚崇遗嘱他死后要薄葬,不做佛事。他说:“死者无知,自同粪土,岂烦奢葬。”并列举翻译佛经的姚兴,出过家的梁武帝,入过道的齐胡太后,赎过生的孝和皇帝,造寺渡人的太平公主、武三思,等等,他们都未能长寿,而“王帝之时,父不丧子,兄不哭弟,致仁寿,无凶短也,下逮三王,国祚延久,其臣则彭祖(注:传说故事中的人物,生于夏代,据说活了800余岁)、老聃(注:相传即老子,春秋时人,据说活了160—200余岁)皆得长龄,此时无佛,岂抄经铸像力耶?缘死丧造经像,以为追福。夫死者生之常,古所不免,彼经与像何所施为?”毛泽东对“夫死者生之常,古所不免,彼经与像何所施为”逐字加了旁圈。对这一段,毛泽东批注:“韩愈《佛骨表》祖此”。韩愈是唐朝著名文学家、哲学家,他在姚崇之后八九十年写了《论佛骨表》,上书唐宪宗,猛烈攻击佛教。盖源于此。

  姚崇生活在1000多年前佛教盛行的唐朝,特别是最高统治阶层的王公贵戚等笃信佛教,大造佛寺,劳民伤财,超度老百姓为僧尼,影响国计民生。姚崇清醒地看到这一切,他不仅自己不信佛,以佛不能挽救人的生命这一观点教育自己的子弟,还上书唐玄宗,要求他不再营造寺观,阐述“佛不在外,悟之于心。行事利益,使苍生安稳,是谓佛理”的观点。唐玄宗接纳他的意见,使12000多僧尼还了俗。所以,毛泽东在批注中称赞他是“唯物论者”。

· 推荐:中国名人传记 红色经典 世界名人传记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

在线看小说 趣知识 人生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