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坊
传记文学

首页 > 毛泽东读书笔记解析 > 29.感性认识:片面、现象、外的联系(读西洛可夫、爱森堡等《辩证法唯物论教程》)

29.感性认识:片面、现象、外的联系(读西洛可夫、爱森堡等《辩证法唯物论教程》)

  在普罗列达里亚对资本主义的现实的个别现象做自发的斗争时的发展阶段上,普罗列达里亚也曾企图用一种方法去认识并理解那些现象。普罗列达里亚自身的发展阶段还在低级状态,他们还没有暴露资本主义的本质的能力——这也是因为现实自身在某种程度上还没有充分展开它内在的矛盾一,这种种事实的结果,使得普罗列达里亚对于现实的一切认识,只在理解现实的各个方面或现象的感性认识形式上表现出来。

  ——摘自西洛可夫、爱森堡等《辩证法唯物论教程》

  [毛泽东读书的笔记和谈话]

  感性认识;片面、现象、外的联系。

  ——摘自毛泽东1936年11月至1937年4月4日读西洛

  可夫、爱森堡等《辩证法唯物论教程》批注(见《毛

  泽东哲学批注集》第26页)

  [解析]

  《辩证法唯物论教程》(中译本第3版)在这里论述了处于自在阶段的无产阶级对资本主义的认识的特征,即仅仅认识到了资本主义制度的片面的现象,认识到了资本主义刽度的外部的联系,这种认识是一种感性认识。毛泽东在读到这里时,从理论上对感性认识的特征加以概括,批下“感性认识:片面、现象、外的联系”一句话。后来,毛泽东在《实践论》中系统分析感性认识的特征,正是从这三个方面论证的。他说:“原来人在实践过程中,开始只是看到过程中各个事物的现象方面,看到各个事物的片面,看到各个事物之间的外部联系,例如有些外面的人们到延安来考察,头一二天,他们看到了延安的地形、街道、屋宇,接触了许多的人,参加了宴会、晚会和群众大会,听到了各种说话,看到了各种文件,这些就是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各个片面以及这些事物的外部联系。这叫做认识的感性阶段,就是感觉和印象的阶段。”(《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1卷第284—285页)他又说:“感性的认识是属于事物之片面的。现象的、外部联系的东西”(《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1卷第286页)。从这里可以看到,毛泽东的这一批语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它对毛泽东《实践论》中有关感性认识的特征研究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 推荐:中国名人传记 红色经典 世界名人传记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

在线看小说 趣知识 人生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