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坊
传记文学

首页 > 传记文学 > 毛泽东的艺术世界 > 关于“结合”(二)

  关于“结合”(二)

  毛泽东为什么反复强调并且努力实践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原则?因为这个原则反映了人类认识真理、运用真理去改造世界的规律。其中体现了毛泽东在理论方面的深层思考,其思维艺术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从主观和客观的关系上来思考必须坚持“结合”。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客观世界是第一性的,人们的认识是对客观事物的能动的反映。主观认识只有符合客观实际,才能在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中获得成功,否则就会失败。因此,离开对中国实际情况的了解,离开对中国国情的分析,便无法认识中国社会的性质,无法认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特殊规律,无法找到中国问题的症结所在,因而也找不到解决中国问题的独特道路和方法。这样,即使有马克思主义这根“矢”,也射不到中国问题这个“的”上。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在革命中多次出现曲折,就是因为在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原则上出现了偏差所致。因此,作为一个辩证唯物主义者,在应用马克思主义时,就必须从我国实际出发,与我国国情相结合。可见,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问题,本质上是主观和客观的关系问题,是尊重不尊重辩证唯物主义的问题。

  其次,从理论和实践的关系来思考必须坚持“结合”。理论和实践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统一,也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毛泽东在《实践论》中,全面系统地论述了理论与实践为什么要结合、为什么要统一,以及它们是怎样结合和统一的。他特别提出了“理论和实践、知和行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的重要观点。所谓“具体的”,即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所谓“历史”的,即这种统一是发展的、前进的统一,不是一成不变的。这是因为,真理不但是客观的、绝对的,而且是具体的、相对的。因此,理论和实践的统一,只能在一定的具体的有限的历史条件下才能实现。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对客观世界的本质和规律的科学概括,虽然对我们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然而,要使这一普遍真理在我国实现,即对发展着的实践产生具体的指导作用,还必须把它同今天的实践相结合,在新的实践基础上达到新的统一。也就是说,要做一番使马克思主义带有中国特色的再创造工作。为此,就必须掌握中国的特点,就必须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

  第三,从个别和一般的关系上来思考必须坚持“结合”。唯物辩证法认为,一切事物都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个性即矛盾的特殊性,是事物所以千差万别的内在依据,是我们认识事物和改造世界的出发点和基础。从认识顺序上说,人们固然可以根据对事物共同本质的认识或依据某些普遍原理去分析研究某一具体事物,但仅仅如此还是不够的。因为虽然“个别一定与一般相联系而存在”,——从这个意义上说,“个别就是一般”,认识了一般,就为认识个别指明了方向——但必须看到“一般只能在个别中存在,只能通过个别而存在。??任何一般都是个别的(一部分,或一方面,或本质)。”(《列宁全集》第38卷,第409页)把握了一般,“也只是认识具体事物的一个阶段”(同上,第309页),人们只有再进一步去“识个别,才能抓住事物的特点,把握事物的本质;认识该特定事物发展的特殊规律,也才能找到解决矛盾、推动事物发展的科学方法。应用马克思主义也是这样。正是基于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矛盾问题的精髓,毛泽东才一贯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生搬硬套马克思主义的本本主义,是从来不会成功的。

  毛泽东倡导的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原则,是他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得出的必然结论,是毛泽东思维艺术的结晶。它集“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三方面于一身,没有这三个方面贯穿其中,就根本谈不上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 推荐:《抗日战争书籍》 《心理学书籍》 《茅盾文学奖作品》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

在线看小说 趣知识 人生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