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坊
传记文学

首页 > 卢作孚 > 中篇(1926年—1935年) 第一章 图霸

第一章 图霸

  “不光黄浦江,上抵川江,大江上下,竟成外国旗天下!美利坚国、英吉利国、日本国”卢作孚此时似已忘了正在进行商业谈判,“中国人的这条江,早已成了洋船的天下。中国轮船公司为了躲兵差,防打差,加入眼下航业的恶性竞争,一艘艘轮船,全都请了外国旗,高高挂上。何兴一定知道,其中有多少是合兴造的?”

  中国有两条大河,黄河与长江。

  自四川省宜宾到湖北宜昌,长1030公里这一段,自古被称作“川江”。重庆以上的370公里,称上川江。上川江从四川盆地南部边缘低丘地带似一条长蛇,埋着头,悄然无声,蜿蜒潜行,一路上虽然艰难,却大有斩获,它兼收并蓄,将岷江、沱江、嘉陵江几条大河纳为己有。这条长蛇来到重庆朝天门两江汇合处时,已变得更加粗壮硕大。朝天门以下至宜昌660公里,称下川江。下川江已由潜行的长蛇,壮大为一条腾越的蛟龙,破夔门、穿巫峡、过西陵,川江过三峡这一段,称峡江。这条蛟龙时而咆哮,时而隐忍,与脚爪下的大地作生死一搏,更似一个男子汉大丈夫,能伸则伸,当屈便屈。川江集水面积达50万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年径流量4510亿立方米,竟占了长江入海水量的一半。

  川江自古有船行。“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李白坐的就是川江的船。“即从巴峡穿巫峡”,杜甫坐的还是川江的船。木船。川江上尽管有成千上万条木船走了千百年,却从未出现过一个专用名词:“川江航业”。

  川江有航业一说,始自十九世纪末。

  轮船载客量自然胜过木船,商家有利可图,于是川江航业竞争激烈。若把十九世末到二十纪前二十来年的川江航业之争,比作两千五百年前的春秋战国,那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更有一样根本不同的是:春秋五霸,战国七雄,争霸者,皆是中国人。此时的川江之争,五霸七雄,无一中国人,竟全是西方、东方列强。

  其实后来加入川江航业大战的,陆陆续续,也有了几十家中国轮船公司。只是大多数公司都只有一两艘轮船。这些轮船行走川江时,为图安全方便,大多又花了银子买了外国旗悬挂于船头。当时川江上的中国轮船公司之间,四分五裂,浑似散沙一盘。这一盘散沙,正好是那个年代川江边国人生态与心态的缩影。

  这说的是民国十六年、公历1935年以前的川江。自这年起,未到八年时间,川江上就几乎看不到一面外国旗,来来往往,漫江飘舞的,尽是中国旗。学生娃要看外国旗什么样,老师只能教他们查世界地图,翻看图谱去。

  没人想到,在川江上成就这一霸业的,是一个中国人,川人。只花了八年,他便成为川江唯我独尊的王者。他的竞争战略、经营之道,早被世界的经济学家们研究整理为兴办实业、发展航业乃至发展商业的金科玉律,早被中国今天的商学院学生奉为教科书。人们能如数家珍地一一历数这位王者一次次受挫、一次次败绩、一次次陷入十面埋伏,一次次突出重围、一次次东山再起、一次次创造匪夷所思的奇迹、一次次进取、一次次商战、一次次打赢且每一仗都是双赢……

  这个人,就是卢作孚。

  人们熟知他是怎么做的,怎么成的,怎么成为千里川江上、再后来是万里长江上的霸王的。他自己也从不隐瞒自己是怎么做的。他曾尽心尽力地“草一篇简史”,记载下他的“一桩惨淡经营的事业”。他曾受聘担任重庆大学商学院教授,如今,重大校园刚刚新塑了他的铜像。听了他的课,商学院学生们可以在毕业后一脚踏入商界时学以致用,甚至一辈子受用。多少人至今还记得,只要是他的课,教室就挤得满满的,连过道里都是人。他的讲稿,几十年后被收入他的《文集》,题名就叫《工商管理》……

  川江航业史、长江航业史,已将这些记载其中。

  他却给后世留下一个百年之谜——他到底是从哪一年起,从心头生出这一个念头:“我要一统川江,成就霸业。”

  他又是从哪一天起,在心底建立起这样的自信:“我一定能让川江归于一统!”

  他自己没说。从开始做实业起,他就没说过这件事。他喜欢做,他不争论。他说:光说不做,你信么?

  或曰:刚开始入道,刚开始“下海”,一脚刚踏入商圈,刚涉足川江航业时,他根本就没想过这一问。那时的他,身无分文。老家的一群股东,能凑起的又能有几块银元?一统川江,他敢想么!

  按常理,凭他当时的条件,他确实是不敢想的。一桩霸业可不是一串铜钱,可以走到半路上碰巧拾得。

  世有有其志而不能成其事者,无无其志而事竟成者。上下五千年,二十四史读罢,这话是不错的。可还是会一头雾水——古往今来,成就大事,做成霸业的王者,在踏上实做之路前,他们是从哪年哪日开头——拿川人的话来说——“起了这个心子的”?

  关于这一问,终其一辈子,卢作孚都没说。

  幸好,卢作孚做了。他不是说“光说不做,你信么?”

  现在他做了,还做成了。这有点像他儿时失语那两年,心头想的,他一句也说不出,想好了却只管做,趴在瑞山书院窗台上,照样读完了那两年该读的书。如今,尽管他还是不说,后来人或许还是能从他一步步做的事,猜出几分答案,甚至猜得八九不离十。

  “少年强,则中国强。”改良维新的梁启超曾在一篇散文中写下这话,他当时没料到,后来当真有一群要强的中国少年以此为名,成立了“少年中国学会”。学会中有两个同年生的少年,毛泽东与卢作孚。毛泽东让自己的同志恽代英不远千里赶到上海,诚邀卢作孚与自己一同走上使中国强大的一条大路。毛泽东自己认定这条路,就这么走下去,再不退回,一条路走到东方红。卢作孚让自己的四弟跟了恽代英去,自己走上早就认准的另一条路,就这么走下去,再不退回,一条路走到生命尽头。

  春秋五霸要成就一统大业,征战杀伐靠的是战车。当时一国强弱,可用“战车百乘”或“战车千乘”来标志。

  1926年,川江上,英商太古公司有轮船若干,日商日清公司有轮船若干,美商捷江公司有轮船若干……唯独民生公司手头还没有一艘轮船。若说此时的卢作孚便心生一念,要一统川江,谁能相信?有人听了会说:白日做梦。可是,若说手头一艘轮船都没有的时候,卢作孚根本不敢生此一念,过了八年,他就让川江归于一统,谁又肯信?有人听了也会说:痴人说梦。

  梦想和理想,只有一个差别,梦想成真,就是理想。

  卢作孚来上海,是为了造船。面对出门到重庆只能走石板路的乡亲,卢作孚差一艘船。面对列强逐鹿的川江,他差一艘战船。

  从四川农村出来的人,见到大江,往往驻足兴叹。卢作孚没这工夫。巨大的轮船框架下,巨大的造船声响中,卢作孚指着宽阔平缓的江流,大声地对造船工程师说:“我们嘉陵江,和黄浦江、扬子江比,是小河。水浅、流急、江面窄,所以跑我们小河的轮船……”

  工程师瞄一眼面前这个一身布衣的青年,矜持地说出一个数据。卢作孚马上掏出小本记录,那模样,就像童年时趴在瑞山书院窗外用沙盘记录曲先生在黑板上写下的算式。工程师凑过去,惊异地发现他居然能写出如此流利的阿拉伯数字,工程师改变了态度,报出一连串数据。

  卢作孚迅速记录着:

  船型……

  动力……

  航速……

  客货载量……

  卢作孚记好笔记,转身。旁边的一台船舶用轮机前,一个机械技师在埋头工作,助手正卖力地为他递上扳手。助手一抬头,卢作孚乐了——正是一脸油污的宝锭。

  宝锭问:“魁先哥,那个发动机叫什么名字啊?找洋行订购的。”

  卢作孚回答:“刚告诉你,转身你就忘了啊?德国生产的一对90匹马力的柴油引擎。叫BENTZ。”

  宝锭学舌:“本事。”

  卢作孚说:“把BENTZ——念成‘本事’,你可真有本事。好哇,我就是要你引进本事!到时候回合川过青滩,就靠你驾驭BENTZ!”

  宝锭说:“我一定学好本事!回合川,过青滩,就看我宝锭的!”

  宝锭咀嚼着:“BENTZ……BENTZ,你说起来,又像是——奔驰。”

  “奔驰?——奔驰更好!”

  这天早上,何兴来到外滩这一幢底层用黑色大理石奠基,以上17层全用银色釉面防火砖砌的209号大厦下,站下了,抬腕看了看表,7点55分。何兴满意地点了点头。何兴每天早上都是这个时间来到此地。从公司创办以来,十年如一日,除了礼拜天,无一天迟到过,甚至无一天早到过。何兴有意无意地望一眼商务大厦大门外挂满的中文英文各家公司的招牌,看着其中一块写着“上海合兴造船公司”,自信地点头。精确与自信,是何兴在十里洋场这个商场、战场、冒险家的乐园中十年不败、越做越大的两大法宝。

  偶回头,何兴发现大厦门外有一个穿麻布衣裤的青年也在望着那一块块招牌。要不是看到这青年认准了其中那一块属于自己的招牌“上海合兴造船公司——9楼”,读出了声,何兴绝不会多看这青年一眼。

  何兴大步走进大楼大厅。电梯内,侍者鞠躬说:“请。”

  布衣青年也向电梯走来:“我要上9楼。”

  侍者上下打量青年,嘴一歪,算是指路:“楼梯在那边。”

  侍者关了电梯门。

  到了9楼,何兴沿走廊走向“上海合兴造船公司经理室”,经过楼梯口时,听见“咚咚”的上楼声。

  何兴刚拿钥匙开了经理室的门,就有人从楼梯口冒出头来,他无意中回头一看,正是那青年,满头大汗,大步向这边走来。

  “请问……”青年来到经理室门前,看清牌子,问何兴。

  “请进。”何兴不等他把话说完,便闪开身,把这青年让进经理室,随手关上了门。

  “少了三万五,你的船,我实在造不出来。”

  “我明白,何先生报的,确实是最低价。”

  “卢先生到上海,带来多少银子?”

  “八千。”

  何兴冷峻地保持沉默。

  卢作孚一笑:“我再去筹款。”

  何兴绝无轻慢之意地对布衣卢作孚上下打量,说:“上海滩这种洋场,四川的土麻布进不来——荣昌的吧?夏布!”

  卢作孚点头。

  发现卢作孚一点也不因为自己能一眼认出“夏布”而吃惊,何兴反倒有些失望——谈判过程中,有意无意地向对手显示一下自己的本事,是何兴惯用的手法,屡试不爽,这一回却未收到预期的效果。何兴哪里知道,卢作孚早已对何兴经理与他的合兴造船公司做过调查。民生公司急需的是能专走川江水道的马力大、吃水浅、吨位小的轮船。打造这样特殊要求的轮船,只有合兴才最有经验,最有信誉。对合兴公司的这位经理,卢作孚虽未谋面,却不陌生,早知道何兴为了避开上海各船厂竞相打造大船的激烈商战,曾多次逆流上行,调查川江轮船的特点,从而也来了个“避实就虚”,抢在其他船厂之前,占领了专制川江轮船的市场。不过,此人跑几趟四川,回到上海后就能一眼认出“夏布”,倒也令卢作孚对他刮目相看。卢作孚暗中警告自己,日后与他谈生意,定当慎之又慎。卢作孚不给何兴占了上风的感觉,无事似的,也上下打量一下自己,憨憨地点头一笑,转身离去。何兴却站在门口未动,依旧一脸笑意,他要看看卢作孚这一回怎么进电梯。电梯门开,侍者向进电梯的西装革履的人们一一鞠躬,白一眼卢作孚,正打算关门,却见卢作孚连眼皮都没抬一下,一转背,走向楼梯口。何兴望着卢作孚的背影消失在楼梯口,收敛了笑容,对身后的李自则副经理说:“你给我记下这张脸……”

  李副经理漫不经心地:“唔?”

  何兴说:“不可等闲视之。”

  这天,卢作孚又在灯下熬了个通宵。他刚在那张白纸上写完最后一笔,一脸沮丧的宝锭走回屋,手头拿着一纸电报。卢作孚头也不回,高声对宝锭说道:“最后的造船方案确定了,70吨,两台合计为112匹马力的德国发动机,长22.86公尺,宽4.27公尺,深1.52公尺,从合川到重庆嘉陵江段专用的浅水轮船!”

  “魁先哥,总造价多少银子?”宝锭把一个大烧饼“啪”地一声扔到桌子上。

  “三万五千元。”卢作孚拿起烧饼,啃一口。

  宝锭想递上电报,又犹豫。卢作孚看到宝锭的脸色,一把拿过电报,读着:“股东观望,认股二万,交钱八千,订船合同,千万缓签,合川石不遇亲笔。”

  宝锭心存侥幸:“这话,真是合川举人说的?”

  “是。”

  “他在合川说话,怎么到上海的?”

  “这叫电报。”

  “千里万里的,会不会这当中传走了样?”

  “合川石不遇亲笔”,卢作孚读出电报最后一行,“先生为发这份电报,亲自往重庆跑了一趟……”

  “荷包里只八千银子!大上海,哪个船厂老板肯拿这么点钱就帮你造船?”

  卢作孚不答话,紧盯着桌上的那张名片——“上海合兴造船公司经理何兴”。

  “魁先哥,你还要去找这何经理?”

  “还能找谁?”卢作孚强令自己冷静下来,“两个月来,见过多少船厂经理,最精明的,就数这个何经理!”

  宝锭丧气地坐到板床上,搅和着满床的船厂经理名片:“魁先哥,你是急昏了头!这么多厂家,你倒好,最后认准最精明的一家!”

  “最精明的,才看得远,才最有想法——我们才有机会!”

  “昨天还教我——宝锭啊,生意场中,对手越精明越有想法,我们就要越当心,因为对手想把先机占尽,不给我们留机会。”宝锭困惑地望着卢作孚。

  “昨天是昨天,今天是今天,”卢作孚指着刚到的那份电报,“今天我们的路被堵死了!再去找那帮只想眼前,只看重眼前利益的人,我们就一点机会也没有了!”

  “眼前,我们的船,又落进夹马水——你说的危机里了么?”

  “啊。”

  “魁先哥还想从夹马水中,弄出一艘船来?”

  “啊。”

  “这一趟,你这脑壳,还能从危机中,抓住……”宝锭想了想,才想起那个对他来说很生涩的词,“商机?”

  “我也是无路处寻路!走!”卢作孚灭了灯,推着宝锭出了小阁楼的门。

  宝锭苦笑:“魁先哥,你还让我回去闯大郎滩二郎滩吧。”

  “怕啦?”

  宝锭老实地点头:“大郎滩的暗礁漩涡,宝锭这双眼睛,站在船头就看得清。可是这个何经理,他那双眼睛——能把你我心头想啥全看透。”

  “宝锭你心头有鬼?”

  宝锭摇头。

  “你魁先哥心头有鬼?”

  宝锭使劲摇头。

  “你我心头都没鬼,让何经理看透了有啥不好?”

  “我还是怕他……”

  “我还就是怕他看不透你我心头到底想个啥!”

  “昨天还教我——宝锭啊,谈判桌上,自己的想法揣在肚里,可不能一开场就全让对手看透了!”宝锭嘀咕道,“今天又说,生怕对手看不透!”

  “谢谢宝锭兄弟,今天谈判要是成了,哥哥我请你吃抄手,上海人叫馄饨。”

  “谢我啥呢?”宝锭一脸混沌。

  “谢你刚才那句话。”

  “刚才我说啥啦?”

  卢作孚一笑不答——听到宝锭刚才无意中说出的那句话,今日见何兴的谈判对策,卢作孚心头已经盘算清楚。

  卢作孚带着宝锭进了209号大厦,看都不看电梯口,徒步登上9楼。一进走廊,他们便听到合兴造船公司经理室里传出何兴的笑声,笑得还是那么自信。

  经理室大门敞开着。卢作孚便站在走廊中,默默等候。与何兴对桌而坐的是一个洋人,说英语,经其身后的翻译译出,卢作孚也能听明白。

  经理室内,何兴一脸笑容,肚皮里正盘算着与英国太古公司大班将签订的那单生意。别看隔桌对坐的这位英国商人拗着烟斗,一脸漫不经心的样子,其实何兴早在此人初次来公司洽谈生意时,一眼便看出来,对手一个银元一个银元算得极精。对不起了,你们英格兰国虽然是当代世界上最老牌的商业国家、你们太古公司虽然是当今长江上最老牌的航运公司,你爱德华虽然是当今航业中最老牌的商人,可是,谁叫你遇上中国商人何兴?

  “扬子江船厂、聚浪造船公司、江海造船公司……”爱德华大班一路数来,“我太古找哪一家,哪家都敞开大门欢迎!找你合兴,不过是因为你何经理与本人之间多年来的那份友谊。”

  你不是为所谓的“多年来的那份友谊”来找我的。何兴不动声色,他从来不打无准备之仗。与太古公司谈这一单子生意已经大半年,何兴早将公司业务交付副经理,亲自千里上行,去川江跑了三趟。早将对手的底细摸了个一清二楚。“太古”正与美国的“捷江”、日本的“日清”、华资的川路轮船公司、联华轮船公司、官办招商局在宜昌以上的川江水道上混战,拼得个你死我活。太古眼下亟需的是能专走川江水道的轮船。别看上海黄埔江边一路数过来有多少造船厂,可是,要生产这样特制的轮船,只有合兴才最有经验,最有信誉。

  见何兴全无回应,爱德华用大拇指堵灭了烟斗里燃烧的烟丝,加重了语气:“何经理该不会以为,太古找合兴订船,是因为上海多少造船厂,生产这样特制的轮船,只有合兴才最有经验,最有信誉吧?”

  饶是何兴如此富有商场谈判经验,也不免暗自吃惊,太古大班真非等闲之辈,居然能一语道破自己当下的心思。

  爱德华得寸进尺:“我看重合兴。可是,合兴若不自重,我难道不能回国去打造好了船再开到中国长江里来,上行到川江去?上个世纪,我国还没有轮船,不是也开了八面顺风的帆船进了中国,登了大陆?”

  说完这话,爱德华大班没看见,何兴放在桌下膝上的双手握成了双拳。卢作孚站在这个角度却看清了,低叫出声:“好!好朋友!”

  宝锭一时没懂,分明是对手,怎么何兴一握拳,就成了“朋友”。

  何兴在桌下紧握双拳,他知道,爱德华说的上个世纪英国开到中国来登陆的帆船指的是什么!

  何兴同时想起上个世纪,清廷负责对付这些英国帆船舰队的钦差大臣林则徐悬在中堂的那幅座右铭“制一怒字”。怒而躁,躁必乱,乱必败。海关钟声响起,何兴真静了下来。这一静,双拳松开了,他把手掌摊到桌面上,笑出了声。

  “何先生,有什么好笑的?说出来大家一起笑。”爱德华这一句没用翻译,用半通的中国话说。

  何兴没说。

  “何经理笑的是,你英国人确实能造出中国川江上适宜的小轮船,可是,你到哪去找胆子这么大的船长,把你的小轮船一条条从大西洋开到太平洋?”卢作孚向宝锭解释。

  “这有啥好笑的?”宝锭似懂非懂。

  “宝锭要是这位何经理,跟英国商人谈这单生意,心头明白这一点,一定会大笑出声。”卢作孚赞许地望着何兴,对宝锭说。

  “今天宝锭笑不出来。”宝锭说。

  “今天真笑不出来的是坐在何经理对面的那个英国大班!”

  宝锭随卢作孚的目光望去,果然,桌这边何经理笑得越欢喜,桌对面那英国大班就越笑不出来。

  “这一回,何经理赢定了!”卢作孚对宝锭说,“不管英国大班怎么压他的价,他一个子儿也不会少!”

  “我担心你,魁先哥,碰上何经理这样的人……”宝锭话没说完,卢作孚却明白了,续完下句,“你怕魁先哥输定了?”

  海关钟声敲九下时,英国大班在合兴造船公司经理送上的造船合同上签了字。大班毕竟老牌,眼睛里看不出任何失望沮丧,只是离去时,忘了带走那支英国造的老牌金笔。

  冷眼望着英国大班和翻译进了电梯,卢作孚走向何兴经理室。

  “这个通宵,没白熬。老牌太古的大班,都叫经理您给赢下了!”

  “老牌不老牌,门槛精才赚得来!”何兴望着副经理冷冷地说。

  卢作孚一脚跨进上海合兴造船公司何经理的这道门槛。

  “卢先生上次走时说要再去筹款。这次再来,手头有多少银子?”

  卢作孚伸出右手比了一个“八”的手势。

  “还只有这个数?”

  卢作孚有意无意地望着何兴身后,墙壁上有一巨幅挂图,挂图上显示着合兴造船公司所造船舶航行于扬子江上的情况。

  “这位川江上漂过来的卢作孚先生,”何兴这一回却看也不看卢作孚,转椅一转,回头对副经理伸右手比划“八”字,“定金只拿出这个数,就要我上海合兴造船公司为他在合川的民生股份有限实业公司开工打造一艘造价二万四千五百两银子,合三万五千元的轮船!”

  副经理哑然失笑。何兴大笑,却戛然而止,也不转过身,聆听着身后卢作孚的动静。他没听到任何动静,他知道,卢作孚正默默地盯着他。

  何兴纵横商场多年,三教九流,五花八门,哪一种类型的商人没见过?有脸皮比城墙厚者,有死缠烂打口蜜腹剑者,有呆头呆脑一门心思盘算自己心中账本全然不顾生意经游戏规则者……但是,此时,身后这个隔桌而坐的卢作孚显然不属于其中任何一类。说他是读书人吧,眼睛里却绝无读书人尚空谈的张狂。说他是商人吧,这位卢经理和他的民生公司正处于艰险到再无半步可退的危机当中,可是,令何兴大惑不解的是,他的眼睛里,竟见不出一丝商业危机的阴影。恰恰相反,似乎有无限生机与商机蕴藏在那双明亮的眸子里。何兴做生意这么多年,从没像现在这么担心害怕过,他担心,再让这双眼睛这么望着,再让这位卢经理这么谈下去,自己真会做出一个上海滩任何精明的生意人无论如何都不会做出的决定!

  “何兴先生所言不虚。川人卢作孚,眼下只出八千定金,恳请上海合兴造船公司——为我目前还只在四川经营的民生股份有限实业公司开工打造第一艘将航行在川江上的,造价三万五的轮船。”背后,卢作孚说话了,语调不紧不慢。

  何兴转过身来,微微摇头望着卢作孚。

  “这是上海滩破天荒没有过的事!”李副经理抢着说道。

  “卢作孚恳请何兴先生,做下这一桩破天荒没有过的事!”卢作孚看也不看李副经理。

  “为你?”何兴道。

  “为我民生公司。为我国川江航业。”卢作孚道。

  同是这天清晨,卢作孚出门的时候,他当年的两位老师举人石不遇和曲先生也正要出门。

  “不遇啊不遇,想不到你落到了这一步!”临走前,望着瑞山书院那面光绪年间的铜镜,举人一叹。

  身后,曲先生说:“你我脚下,难道还有别的路?”

  “罢罢罢!举人我今天就把老脸抹下来,揣荷包里头,走这一趟!”举人转身,吹了灯,拖着曲先生出了门,布鞋鞋跟塌了,他拖拉着鞋走,但仍迈着方步,不失身份气度。两人来到川军驻合川28师演武场。随着一声清脆的枪响,一粒金黄的弹壳在晨光中划着圈,蹦到举人脚跟前。举人倒退几步,拖鞋差点掉了。

  “好东西!”师长陈书农将步枪抛给副官。他转身冷眼看着举人和曲先生。“能劳动本县两位德高望重的先生到我这里来,这个叫卢作孚的合川人还真不一般啊!他卢作孚的民生公司与我有何相干?举人老爷竟来求我?”

  举人老脸一红,大声道:“目前民生公司正在邀请本地各界人士加盟,石不遇想请陈师长也认上一股。”

  “石先生你这饱读诗书的举人怎么跑到我这个带兵打仗的师长这里来要钱?那个卢作孚,是你什么人?”陈书农有意无意地瞄一眼演武场边。那一座专为师长打靶歇息而搭的凉棚中,有人独坐,端起盖碗茶,悠悠地用盖子刮着茶水上浮着的茶叶,遥望着这边的举人。

  举人回答:“学生。”

  陈书农问:“他这学生的事儿……”

  举人回答:“就是我这老师的事!”

  “够义气!看来,教书的老师和带兵的师长都兴讲义气!不过,本师长,学说一句冒酸的话——心有余而力不足啊。”陈书农夸张地一叹,“二位读书明理,理当知道,军营之中,要枪有枪,要炮有炮,缺的就是银子!”

  举人愤愤地说:“陈师长,告辞!”

  陈书农向副官以目示意。副官会意,说:“师长,您那位孟朋友,能不能……”

  “呔,你怎么不早提起!”陈书农作大喜状,冲举人说,“我有位朋友,是我当年大足龙水湖的一位老师,他前日刚到军中做客……若是合川举人您能说动他,以他的能力,为您学生的什么民生公司认上几股,应该不在话下!”

  演武场边凉棚中独坐着的那人,一边啜茶,目光却一直悠悠地瞄着举人。

  举人正要走,一听这话立刻站下:“陈师长此话当真?”

  凉棚中那人放下茶碗,转过头来。举人哪等得那人上前,自己便兴奋地踢踏着鞋奔向凉棚,却越走越吃力——举人看清了,那人,竟是孟子玉。他穿着华贵,一望便知是商界有实力的士绅,与举人穿着相比,天壤之别。举人不禁呆立棚外:“是你?”

  孟子玉回答:“是我。”

  举人百感交集地叫道:“孟子玉!”

  孟子玉感慨万千地回答:“石不遇!”

  “二位认识,真是有缘,免得本师长费口舌介绍。二位定有老龙门阵,慢慢摆!”陈书农提着枪杆子扬长而去。

  上海何兴经理室中,何兴见卢作孚绝无马上就走的意思,不得不说:“卢经理,平心而论,若是换了你,坐在我这把椅子上,你肯签这单生意?”

  “不肯。”

  “卢经理不肯,何经理怎么会肯?”

  “卢作孚不肯,何兴未必不肯!”

  “哦?”何兴故意拖了长声,“合兴公司昨日就凭这做法,做到今日,凭啥听你一个一艘轮船都没有的轮船公司经理的一席话,就肯改变?”

  卢作孚点头道:“卢作孚肯理解合兴公司今日的做法,何兴却不肯了解民生公司明日的想法。”

  何兴有了兴趣:“第一艘船还没开造,民生公司就有——明日的想法?”

  “没有明日想法,哪来今日做法?”

  “我不能光听你明日的想法,我是商人。”何兴站起身来。

  眼看何兴身后李副经理就要说“送客”,卢作孚也站起身来,强硬地顶上一句:“我也在做实业。”

  “既是商人,在商言商,可知商人认的是今日的利润,不是明日的想法?”

  “非也!”

  “商人何兴,只认今日利润!”

  “非若是也,何兴非寻常商人,乃这条大江上有名的精明商人!”

  何兴微笑摇头,表示不吃这一套:“就谈眼前!”

  卢作孚一笑,递上一份备好的方案。

  何兴瞄一眼方案:“这么说来,今日的做法也有了。”

  “不完成今日的做法,哪来明日的想法?”卢作孚说,“来上海之前,我与民生同人调查川江所有轮船公司和所有轮船后,认定航业应作新的试探和新的实验,不应在原有轮船过剩的航线中去与正在失败的同行竞争,以加速其失败。不必在原有的争抢货运的航业市场中,与陷入经营危机的各家轮船公司竞争,以加重这危机。”

  何兴“哦”了一声,开始静下心来读这方案。卢作孚暗自长长地出了一口气——“只要你肯认真读完,这谈判或有转机。”

  卢作孚脸带微笑,心头却迅速地打着腹稿,打算在何经理读过方案后,再来一番冷静的补充说明,一举争取使何兴让步。偏此时,经理秘书推门进来,乐呵呵地对何兴说:“前天没谈成生意的华江轮船公司的那位张经理又登门了!”

  “哦?”何兴将卢作孚的方案推向一边,喜形于色。

  “他说前日谈判陷入僵局,回去后,他有了新想法,要扩大跟合兴公司的合作,委托我们再造三艘大船。”

  何兴望一眼卢作孚,矜持地对秘书说:“请张经理等五分钟,我这里正跟民生公司卢经理谈呢。”

  说完,他有意看一眼手表。

  卢作孚知道,留给自己的,只有最后五分钟。

  “合兴公司造了这么多船?”卢作孚笑开了,望着何兴身后那张图。

  何兴本以为这位对手会抓紧最后几分钟,慷慨陈词或再三恳求,却不料对手还有兴致看合兴公司所造轮船的分布图。

  “啊。”何兴乐得轻松,他顺手向窗外一指,黄浦江上,正有一艘船鸣笛驶过。

  卢作孚绕过长长的谈判桌,来到何兴身后:“好船,起码上千吨!”

  何兴赞道:“好眼力,一千二百吨。”

  卢作孚突然沉下脸:“不过……”

  “不过什么?”

  “这船上挂的旗……”

  何兴一愣——那船上挂的是美国旗。

  “不光黄浦江,上抵川江,大江上下,竟成外国旗天下!美利坚国、英吉利国、日本国…”卢作孚此时似已忘了正在进行商业谈判,“中国人的这条江,早已成了洋船的天下。中国轮船公司为了躲兵差,防打差,加入眼下航业的恶性竞争,一艘艘轮船,全都请了外国旗,高高挂上。何兴一定知道,其中有多少是合兴造的?”

  “卢作孚!”何兴终于忍不住吼出了声。

  “我民生公司哪怕只有一艘船,也要叫川江上扬起一面中国旗。”卢作孚始终不动怒,却默默地注视着何兴。

  何兴不得不再次面对那双眼睛。何兴记得自己只在“推翻宣统”和“反二十一条”那两个年头里,在沪上学生游行队伍中,才见过这样一双眼睛。这不是装得出来的,因为就是在那两个年头,何兴也走在沪上的学生游行队伍中,也曾有过这双眼睛。再早,何兴也曾只要一听到小学堂里老师讲“日本铁壳子轮船击沉中国船、如今黄海渤海上没了挂龙旗的船,只见膏药旗的船”时就会握紧双拳,只是不知几时,握紧的双拳松开了,习惯于摊开在桌面上与人一单一单地谈生意了。

  望着刚认识的卢作孚那双久违了的眼睛,何兴一叹,眼前分明是一个天生具备实业界精明素质的经理,可是他居然仍能保有这样一双热血学生的眼睛。

  秘书出现在门口:“经理,华江经理等着您呢。”

  “你来得真是时候,”李副经理望一眼不谙世事的小秘书,暗自高兴,却故意板着脸训斥道:“轮着你来催么!何经理从来说一不二,叫他等五分钟,满打满算,还剩一分钟呢!”

  何兴猛一抬右手,向天花板竖起一根食指,却不说一句话。是向卢作孚示意——“你只剩一分钟”,还是向自己的副经理和秘书示警——“一律给我住嘴”,无人得知。不过,偌大一间经理室中,一时无人再吭一声。

  卢作孚端坐不动。

  “唔!”何兴闷哼道,“给我一支笔!”

  李副经理愣了好久才听懂这句话,他在宽大的经理桌上那个高高的笔筒中寻找,抽出一支红蓝铅笔。

  “签字用的!”何经理说。

  副经理极不情愿地向桌子当中探身,取过那支半小时前英国太古公司大班在委托合兴公司造船的那单合同上签过字却忘了带走的金笔。

  “破例只收定银3……”望着何经理在合同上写下一行字,副经理松了一口气,该当“35000”的数,让对方一个“5000”,只收30000元,也属生意场中常情。可是,李副经理很快愣了,怎么经理只在“3”后画了三个圈就停笔了?

  何经理飞快地写完了这行字,签下“何兴”名字,起身,客套地向卢作孚一笑:“卢经理,对不起,我还有客,恕不远送。”

  卢作孚早看清了那行字是:“破例只收定银3000元,余额缓期,酌情再付。”

  当眼前所见荒诞到匪夷所思时,人的反应也会一反常态。见经理连原本对方能拿出的“8000”都不收,竟只收“3000”时,李副经理不怒反笑了,他对秘书嘀咕出一句自己平时绝不敢说出口的话:“合兴造船公司的经理今天是不是疯了?”

  这话被刚走出经理室的何兴听到,他憨笑着,头摇得像拨浪鼓似的。

  多年后,民生股份有限公司总轮机长何兴被问起,1926年在上海合兴造船公司经理室,与民生公司经理卢作孚的这一场谈判中,导致他最后签下那一行字的原因时,依旧摇头直笑:“那天我那副经理和秘书都以为他们的经理疯了!”

  川军驻合川第28师演武场,举人看清凉棚中端坐的居然是孟子玉,闷哼一声,转身走开。

  “此陈师长与彼孟子玉,早有筹划,今日是等着我石不遇送上门,受他一番羞辱!”举人冷笑道。

  “石生,你这一走,卢作孚在上海怎么办?”曲生追上举人,“他那是铤而走险,为公司先订下一艘轮船,你我这里万一募不来钱……”

  “非也!为魁先娃,求谁都行,就不能求他孟子玉!”

  “听说有一号人,死不要脸。没听说你这号人,黄土都埋齐腰,死还要这张老脸!”曲先生也动了肝火,“每回喝酒都说,我这一辈子,一事无成,唯一的成就,就是收了这么个好学生!哼,紧要关头,却转身跑了——算个什么东西!”

  “我去求他,算不算东西?”举人一跺脚,站下了。

  “算!”

  孟子玉见举人回头,便端坐凉棚中,笑道:“说嘛。”

  举人站在棚外:“你想听我说啥?”

  “你自要见我,我怎知你要说啥?”

  举人老脸通红,半天才憋出一句话:“我那学生卢作孚兴办公司,前景看好,邀友人认股,我石不遇求你孟子玉来认上一股!”

  “哼,闹得嘉陵成醋海!”孟子玉悠悠吟道,正是在大足龙水湖畔搭救卢作孚后吟的那一句。

  “酸风直达古渝州。”举人想都没想,本能地跟着吟出。

  吟罢,二人相视冷笑,显然都勾起了对那一段往事的回忆。两人虽一语不发,却又因多年来知根知底,虽是冤家也如知己般默契,只用眼神也能明白对方心理。

  同治年,合川一县,双峰并峙,出了两大才子,石生与孟生。才子不离佳人,偏偏又出了一个绝妙女子聂七妹,一枝独秀……孟生与石生比诗拼酒,屡屡不敌,眼看着石生娶了聂七妹,孟生再无脸面在合川停留,去了邻县大足,重新入了学籍。听说石生那一年赴乡试,自己也不甘示弱,发榜之日,二人居然同时中了本县举人。孟子玉却从此未踏入合川县境一步。这一回若不是当了师长的老友陈书农再三邀请,孟生也不会回来。一回来,听说石生找陈书农募股,孟生便知出一口恶气的机会到了,是以与陈书农计议了,设下眼前这个局。

  “石不遇,孟子玉,友人乎,路人乎?”孟子玉问道。

  “狭路相逢之人!”

  “好一个狭路相逢之人!”见石生居然毫不掩藏与自己交恶之事,孟子玉便也恶向胆边生,“石生,我且问你,你把聂家女子弄到哪里去了?”

  “什么聂家女子?是我石家娘子!”

  “人呢?”其实孟子玉早在大足龙水湖边刑场从胡军张铁关团长手下搭救石不遇的学生时便已得知石不遇早已没了娘子,这一趟回合川后更是打听清楚了,聂七妹嫁过石家不久,依旧眷恋当初与合川两位才子饮酒赋诗作画的情景,实不愿因自己的原因坏了两个读书人的情谊,郁郁寡欢,不及一年,便已死去。孟子玉此时,只是心头恨不过,忍不住想问,“如此一个佳人啊,十指纤纤嫩笋!”

  “皮肤洁白冰雪!”石生脱口而出还上一句。

  “是啊,她人呢?”

  “青山处处埋香骨。”石生抬眼望满目荒山。

  “天涯何由觅芳草?”孟生还上一句。

  这一来,直把凉棚外曲生急得不行。当年合川石、孟二生为一个女子闹得“酸风直达古渝州”,巴县的曲生当然也曾耳闻。只是,时至今日,这两位已经白须齐胸、黄土齐腰,怎么还这么不省事?斗起机锋来,敏锐锋利不减当年,更增添了几分死硬老辣。你俩爱斗不斗,只是苦了不远万里去上海,等着银子好订船的我那学生卢作孚。曲生一改儒雅平和之性,忍不住叫出声:“石生,你我今天来此是做什么的?”

  石生一愣:“来寻友人募股的哇!”

  “石不遇自邀友人认股,缘何寻上孟子玉?”孟子玉一听,接过话来。

  石不遇无语以对。

  “石不遇说那民生公司前景看好?”孟子玉再问。

  “石不遇这一辈子,一事无成,唯一的成就,收了魁先娃这么个好学生!这公司有他,担保能成!”

  “哦,合川举人真肯为你这学生担保?”

  “莫说担保,为我这学生,石不遇什么都肯!”

  “当真?”

  “当真!”

  “当真就好!”孟子玉将碗中残茶泼去,将茶壶在桌子上悠悠地原地转个圈,将茶壶把移向举人方向,“如此,便请合川举人为大足举人敬茶。”

  孟子玉出了狠招,今日非要当众将这石生羞辱得脸面扫地——从光绪宣统到民国,我孟子玉为了被你夺爱的聂七妹,至今还是童子身。石不遇啊石不遇,这一箭之仇,我若不报,今生难得安生。

  石不遇望一眼身后的曲生。

  曲生点头,巴望石生早早地敬了这杯茶,募到这股银子。曲生又摇头,石生这人,平生只跪天地君亲师,其所历各朝各代君王之中,只跪光绪,根本不跪洪宪皇帝。面对孟生这样的人,他石生绝不可能做出“敬茶”这样下作之举。

  果然,石生看过曲生一眼后,再望望附近旁观的陈书农与副官,便像一根石柱,杵在孟生面前。

  “合川举人若连这点小事都不愿为学生做,足见那学生也不过是等闲之辈!大足举人又怎敢认他公司一股?——就此别过!”孟子玉悠悠地盯着面前空空的茶碗,一笑,转身出棚。

  “茶太淡——不配合川举人敬与大足举人!”才走两步,孟子玉听得身后石不遇说。

  “你要敬什么?”

  “酒。”

  “酒?”

  举人一声断喝:“陈师长,拿你军中的好酒来!”

  “得令!”陈师长竟本能地应了一声。

  石不遇夺过副官抱来的一坛老酒,颤巍巍地斟满孟子玉面前那只茶碗,仍不罢手,竟将满坛的酒全倒入茶碗中,任其自流。溢出的酒淌了满桌,淌在孟子玉的裤腿上,打湿了他的鞋,淌满一地,孟子玉避也不避。

  陈师长手下的士兵闻讯赶来演武场,围观合川、大足两县二举人“斗法”,一个个看得目瞪口呆。

  好你个石生!故伎重演——你又想学当初装疯佯狂作狷介状?没门!孟子玉冷笑道:“酒之一物,以水为形,以火为性,实天地造化赠予人间的第一奇物。文坛无酒,何来李白?武林无酒,谁识关帝?今日你石生竟暴殄天物似此!”

  石生竟全然不理,自顾倒酒。坛见底,举人掷坛出棚,砸了个粉碎,正冠,振衣,捋髯,高举酒碗过头,庄严如在书院前孔庙祭祀至圣先师,朗声道:“民十四秋,为学生卢作孚创办之民生公司募股事——合川举人向大足举人敬酒!”

  说罢,他硬生生跪下,将酒捧至大足举人面前。

  大足举人心头那一份快意,直如自身已化作《七侠五义》中快意恩仇的豪杰,他看定膝下的石不遇,字字分明地说:“石不遇啊石不遇,你也有今天!”

  “有今天就有今天!”

  “你可知孟生我为何要你石生敬酒?”

  “你不为饮酒,只为吃醋!”

  “还敢嘴硬!”

  “你可知我为何向你敬酒?”

  “嗯?”石生这一反问,竟问得孟生一愣。老实说,孟子玉本意只要石生敬个茶低个头便算了事,见石生竟下跪敬酒,孟子玉大出意外,这时被石生一问,才恍然大悟,“莫非石生是为了你那……”

  “是也,正是为了我那学生!”合川举人也毫不含糊,双目圆瞪,倔强回应。

  物极必反。人间多少物事,都跟戏台子上差不多,每每行至极处,陡然一转身反转过来。其动因往往只是一句唤,一声哭,或竟是今天在川军28师演武场凉棚中合川举人这一跪。

  “我是不是有点疯?”认了那一股后,孟子玉的头摇得像拨浪鼓似的,小声问走进凉棚的陈书农。

  一年后,民生股份有限公司股东孟子玉向石不遇说起导致他当场决定认股的原因时,依旧摇头直笑:“我的老冤家石生你都能放下前嫌、抹下老脸,硬生生屈下膝盖相求于我,还不全是为了你那学生卢作孚?这个卢作孚,酷似当学生时的你我,更远胜过你我。甲午之耻,庚子之恨,这一路过来,往事哪堪回首?结伴进京公车上书之愿,川省保路同志之志,这一桩桩一件件,哪一桩哪一件在你我手头做成了?看眼下,白须过胸、黄土过膝的你我,又怎能让日后一定能做成你我一生理想的、甚至能承载这个国家明日希望的学生,因为我们的一己私仇而受挫?”

  那一天,陈书农也认了一股,说起动机,这位川军师长像他手头的那杆新式步枪一样直来直去:“民国十五年秋,敝师正驻防合川,卢作孚先生发起民生公司,敝师长认定卢先生实在是一个有守有为的人,乃率先赞助,入股,同时又劝导各将领幕府入股。”

  合川药王庙年代久远,不过近些日子来焕然一新,门口新挂了牌,是合川著名书法家何静庥魏碑体书“民生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这天,药王庙前,曲先生正激动地向众股东宣读着卢作孚从上海拍来的电报:“……功率112马力,速率14.8公里,总吨位70.6吨,长22.86公尺,宽4.27公尺,深1.52公尺……”

  “曲生,你这外国一米是多长,敢比我中国一丈还长么?”举人问。

  “石生,3.3333米才相当于中国一丈。”

  举人得意地说:“我中央大国,岂是周边的蛮夷洋国可比——随便一丈,比西洋三米都长!”

  曲生读完电报:“我民生公司第一艘船,定名——民生!”

· 推荐:中国名人传记 红色经典 世界名人传记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

在线看小说 趣知识 人生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