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坊
传记文学

首页 > 传记文学 > 刘永行刘永好首富长青 > 第一章 夜汐:动乱年代的艰难成长(12)

第一章 夜汐:动乱年代的艰难成长(12)

  第一章 夜汐:动乱年代的艰难成长(12)

  亲近农作物,远离书本和梦想!只是,在1976年的某天,电影《决裂》来到新津乡下放映,当银幕上龙校长举起江大年满是老茧的手,喊出“这就是上大学的资格”时,陈育新重新有了“触电”的感觉——他下意识地摸了摸自己的手,说:“我比他更有资格上大学。”

  眼看着大哥和二哥都相继去读书了,陈育新更是呆不住了。他告诉自己:“我也要考大学。”

  一个仅有初中学历,荒废学业已经长达12年之久,而且当时距离1978年高考只有两个多月的时间了,肩负繁重的农活的陈育新,能考上吗?当时所有的亲戚都充满了疑问。

  但陈育新不愿意放弃这个改变命运的一线机会。为了高考,他付出了比别人艰辛得多的代价——每天按时出工挣工分养家,在干完繁重的农活后,才能回到家补习功课。

  为了随时随地的复习,他把公式和要记的东西用炭条全写在了墙上,这样就可以一边干活一边复习。为了在劳动过程中能腾出几分钟时间来复习,他选择了最重但相对单一的农活——挑粪。让人惊讶的是,备考的那一年,他在古家村挣到了3000分的全村最高工分。

  12年的农民生涯,让陈育新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四川农学院。1978年7月,28岁的陈育新走进了考场。

  成功是99%的汗水加1%的机遇。为了方便高考,他住在城里生父家中。每天去新津中学的考场时,都要路过邮电局。在政治考试之前,他经过邮电局时,无意中看见邮电局的墙壁上写着粮食产量××吨,钢产量××吨等4组数字。陈育新是一个有心人,默默在心里记下了这4组数据。奇巧的是,这4组数据便是当年政治考试的4个填空题,每题一分。他无意之意多得了4分。

  对陈育新而言,这无疑是宝贵的4分。因为那一年他刚好超过录取线3分,如果没有这4分,他将名落孙山。和陈育新同考室的30个人中,身为2个孩子的父亲的他是唯一一个考上大学的人。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陈育新原来觉得复习的时间太短,打算过一年再考,后来还是咬牙坚持了下来。后来他才知道,1979年的高考开始对年龄有了限制,如果拖到那一年再考,30岁的他将丧失考试的资格。

  他差一点与命运之神擦肩而过。

  “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1968年12月22日,**发出了这样的最高指示。几个月后,刘家老四刘永好便积极响应号召,投身于农村这个“广阔天地大有作为的地方”。

  18岁的刘永好对许多事情都似懂非懂,一切都像在做梦似的。在他们下乡的新津县古家村,条件极其艰苦。白天要下地干活,晚上睡在冰冷的坑上,一天三顿只能光吃饭,没有一点菜,连盐也没有。实在忍不住,就跑到老贫农家借点盐,回来化成盐水,大家用盐水就饭吃。

  一天,集体户的户长向同学们建议,已经一个月没有吃菜了,不如去山上找野菜改善一顿生活。大家于是跑到山上挖了半天野菜,回来后欢天喜地地美餐了一顿。吃完后,大家觉得很疲劳,于是全躺下睡了一觉。

  第二天,贫协主席发现大家没上工,于是过来敲门,才发现大家都躺在炕上、一个个都肿得变了样。原来是他们吃野菜中毒了。多亏这位贫协主席发现得早,马上找来赤脚医生,用当地的一些土办法给大家解了毒。

  许多年以后,刘永好在和名牌大学的MBA学员座谈时,曾经回忆过这段做知青的经历:“我当了四年零九个月的知青,我觉得非常荣幸,因为这段经历锻炼了我的意志,锻炼了我的心态,锻炼了我的身体。在农村能够学到很多东西,使我了解了中国的农民,了解了中国的市场,懂得了艰苦创业,我觉得这是非常重要的一课,是一定要上的。”

  在这个“兔子不拉屎”的地方,刘永好一待就是接近5年。

  1973年,刘永好因为表现出色,被推荐到四川德阳机器制造学校上学。这个学校是工科学校,有很多机会去工厂里面实习,因此刘永好学会了很多有关机械的基础和实践知识。1978年毕业时,又因为成绩优异留校任教,成为该校的一名物理教师,专门教机械和电子这两门课。

  后来,刘永好所在的四川机械管理干部学院,要经常对一些大型企业的厂长经理们进行短期培训,刘永好担任的课程是计算机在企业管理中的运用。这是一门崭新的课程,为了上好这门课,刘永好还买了一台计算机,为学校建立了计算机室。

  时代转机的降临

  1978年,刘家四兄弟和这个国家的命运都发生了转折性的改变。可惜的是,父亲刘大镛却不能看到一个新时代的画卷徐徐展开。晚年,这位老人一直为自己坎坷磨难的一生而郁郁寡欢,他把希望寄托在了下一辈的身上。在去世前,他把所有儿女叫到身边,说:“如果不遇上文化大革命,你们早就上大学了,但是现在也没关系,因为是改革开放的大好时机,希望你们团结一心,干一番大事业,也让父亲安心。”

  1979年,父亲刘大镛在无限遗憾中离开人世。就在这一年的3月,《诗刊》发表了一首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诗歌《回答》,诗人北岛沉重而深情的笔触,凝聚了当时从国家领导人到10亿普通中国人强烈要求改变贫困现状的热望:

  “新的转机和闪闪星斗/正在缀满没有遮拦的天空/那是五千年的象形文字/那是未来人们凝视的眼睛。”

  老一辈的30年已怅然去远,新一代的30年正轰然逼近。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 推荐:《抗日战争书籍》 《心理学书籍》 《茅盾文学奖作品》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

在线看小说 趣知识 人生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