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坊
传记文学

首页 > 传记文学 > 刘因评传 > 附录 刘因年谱

附录 刘因年谱

  一岁 蒙古海迷失后称制元年己酉(1249)

  闰二月九日亥时,刘因生于顺天(今保定)。

  先生将生之夕,其父梦神人马载一儿至其家,曰:"善养之。"既觉而生,乃名骃,字梦骥。后改名因,字梦吉。三岁 元宪宗元年辛亥(1251)刘因开始识字。

  六岁 元宪宗四年甲寅(1254)

  刘因开始学诗。

  七岁 元宪宗五年乙卯(1255)

  刘因家迁涞水。

  十一月初六日,母杨氏病故。母杨氏离葬于母族李涞阳家墓地旁。

  八岁 元宪宗六年丙辰(1256)

  已能草书。

  九岁元宪宗七年丁巳(1257)

  诵读《太玄》。

  十一岁 元宪宗九年己未(1259)

  刘因家还顺无。

  是年,蒙军伐宋。宪宗(蒙哥)战死:忽必烈北上争位,迅速战胜阿里不哥。郝经使宋,被贾似道拘于真州。

  十二岁 元世祖中统元年庚申(1260)

  刘因家迁真定(镇州,今正定),寓居于真定之潭园。

  刘因父刘述被宣抚真定的左三部尚书刘肃辟为武邑令。不久,以疾辞归。

  刘因已能作文,落笔惊人。

  是年,忽必烈即汗位于开平,改元中统。

  十五岁元世祖中统四年癸亥(1263)

  慨然有大志,作《拟古》三首,有"男儿志万里,??远与千古期"等句。

  十八岁元世租至元三年丙寅(1266)

  刘因家还顺天(保定),居于藻西庄。刘因诗有"十载鸡泉隐"、"团茅鸡距阳"等句。

  作《吊荆轲文》、《横翠楼赋》。又,五古《呈保定诸公》(有"贱子伸余狂"等句)、《秋夕感怀》(有"游子起中庭"、"人生少年时"等句).大约都是此一时期的作品。

  十九岁元世祖至元四年丁卯(1267)

  正月十三日,父刘述病故。

  作《希圣解》、《渡江赋》。

  二十岁元世祖至元五年戌辰(1268)

  改葬父母于容城沟市里之西原。"先友翰林待制杨恕怜而助之,始克襄事。"二十二岁元世祖至元七年庚午(1270)

  三月,娶山西平定郭氏女为妻。

  作《宣化堂记》、《驯鼠记》。

  二十三岁元世祖至元八年辛未(1271)

  作《阴符经集注序》。

  是年,世祖忽必烈定国号为"元"。

  二十四岁元世祖至元九年壬申(1272)

  秋,大雨,旱象立解。作五古(喜雨)。

  二十五岁元世祖至元十年癸酉(1273)

  作《椟蓍记》、《辋川图记》、七律《癸酉大雨次人韵》、七绝《癸酉书事》、七绝《癸酉新居杂诗九首》。

  (按:刘因癸酉年所迁的新居在何地不详。刘因集中还有几句以"新居"为题的诗,有的内容显然写的是农村生活,有"年来爱与渔樵话"等句。刘因或于是年移居容城。(安熙有词《闲江月》,注曰:"登古容城有怀--城阴则静修刘先生故居"。由此可知,刘因的家在容城县城内,沟市里为刘家的坟茔所在地。)又,刘因《癸酉书事)有句:"娇儿索粟一钱空,怪见家人不忍中。我不怨天贫贱我,吾儿自合享吾穷。"可知,刘因此时生活日渐窘迫。

  二十六岁元世祖至元十一年甲戍(1274)

  西域田尚书请刘因赴家馆教子,刘因谢绝。此信不著年月,但信中说:"外舅(岳父)郭判官,平生受知最重,今在平定卧疾,十月间,已一往省视,临别垂位云:'比死,幸得一相见'。近其子来书云:变腄而利(痢)。医者云:利,不利于是证(症)也。"可见,此时郭公病体已很沈重。向郭公于乙亥年病故,故将此事系于是年。

  二十六岁元世祖至元十二年乙亥(1275)

  作词《喜迁莺--乙亥元日》、《田景延写真诗序》、《书东坡传神记后》。

  十月,赴山西平定奔岳父之丧。有诗七古(乙亥十月往平定早发土门宿故关书所见》。

  是年四月,郝经被释还,七月病故。

  门人徐生(景岩)卒。

  二十八岁元世祖至元十三年丙子(12761作《太极图后记》、《篆隶偏旁正讹序》、《徐生哀挽序》。

  是年,贾似道被黜,死于道路。元军攻陷临安,宋恭帝及谢、全两太后被俘。张世杰、陆秀夫、文天祥等先后拥立益王赵皇、卫王赵昰,继续抵抗。二十九岁元世祖至元十四年丁丑(1277)

  作《谷吕古器记)、《书饕餮图后)、《跋鲁公祭季明侄文真迹后》、《跋朱文公〈杰然〉〈直方〉二帖真迹后)、《跋怀素〈藏真〉〈律二帖墨本后》、五古《晨起书事》。

  三十岁元世祖至元十五年戊寅(1278)

  作《书王子端草书后》、七律《记梦》。

  应何尚书(名玮)教子之请,赴易州教家馆。(按:此事不著年月,据《静修先生墓表):"易州何公纬,辞两淮盐使,奉亲家居,藏书万卷,以教子为请。"《新元史》卷六二《百官志):"都转运盐使司,??两淮都转运使司至元十四年置。"又《元史·何玮传)谓,何玮于至元十八年召为参议中书省事入京。而刘因在何家教书时共三年,故系此事于是年。)

  三十一岁元世祖至元十六年已卯11279)

  作七绝《己卯元日二首》、《武遂杨翁遗事》、《己卯春释菜先圣文》、《王景勉名字说》、《何氏二鹤记》、七律《己卯九月二十八日梦过先妣墓得诗》。

  是年,元军陷崖山,陆秀夫负赵昺投海而死,南宋亡。

  七古《白雁行》或当作于此时。

  三十二岁元世祖至元十七年庚辰(1280)

  作七绝《庚辰元日二首》。

  三十三岁元世祖至元十八年辛巳(1281)

  何玮被任命为参议中书省事,入京,刘因辞馆,自易州还容城。

  作《静华张君墨竹诗序》、五古《辛巳中秋旅亭独坐》、五律《除夕》("百岁三分一")。五律《满城道中》或亦作于此时。

  是年,许衡卒。

  三十四岁元世祖至元十九年壬午(1282)

  丞相不忽木等荐刘因于朝。真金太子下诏征刘因,擢拜承德郎右赞善大夫。不久又奉旨教学东宫。未几(一说数旬,一说数月),以母疾辞归。作《高林重修孔子庙记》。

  是年,真金太子卒。

  三十五岁元世祖至元二干年癸未(1283)

  继母卒,刘因丁忧。"形体癯瘁、须发颁白"。(曾与刘因在朝中"同侍从春坊"的李谦说:"尝以事过保定,君适居母忧,衰绖中,留连愿接为半日留,颇讶君形体癯瘁,须发颁白。")三十六岁元世祖至元二十二年甲申(1284)

  作《祭王彦材文》。

  三十八岁元世祖至元二十三年丙戍(1286)

  作《归云庵记》。

  三十九岁 元世祖至元二十四年丁亥(1287)

  刘因自选诗五卷,号《丁亥集》,尽取他文焚之。

  乌冲(叔备)始从刘因受业。刘因的其他弟子郝庸、李道恒等何时从学,待考。又明方义壮称,刘因曾"隐居三台,教授生徒。"孙奇逢称,三台籍的刘英、梁泰等"皆负笈从游,为建书院于三台"。但具体时间不详。

  四十岁元世祖至元二十五年戍子(1288)

  作《中祀释奠仪序》、《廉公惠更名序)、(嘉氏子字说》。

  四十一岁元世祖至元二十六年己丑(1289)

  刘因得子,取名和。作七绝《长卿儿子阿延百晬》二首。

  是年,砚弥坚卒。

  四十二岁元世祖至元二十七年庚寅(1290)

  子刘和早夭。(刘因《上政府书》:"去年丧子"。)作《以中李公名字序》、(祭王利夫文),五古(李伯坚宣慰荆南》、五律《宣慰孙公庆七十诗》并序。

  四十三岁元世祖至元二十八年辛卯(1291)

  又有朝臣荐刘因。八月,元世祖忽必烈下诏,以集贤学士、嘉议大夫征刘因。刘因已患重病(疟疾复作,更添下痢,便血不已),遂以疾固辞,作《上政府书》。书上,朝廷不强致。世祖闻之,说:"古有所谓不召之臣,其斯人之徒与!"作《寿史翁百岁涛序》、《游高氏园记》、《祭张御史文》。四十四岁元世祖至元二十九年壬辰(1292)

  正月,国子助教吴明上书朝廷,荐刘固充国子祭酒。不果。作《遂初亭说》、《种德亭记》、《鹤庵记》、《正议大夫礼部尚书王公神道碑铭》。四十五岁元世祖至元三十年癸已(1293]作《赐杖诗序》。

  夏四月十六日病卒。葬于容城沟市里先茔。

  妻郭氏,后刘因八年卒。

  女三,长女次女已嫁,三女尚幼。

  至元三十一年,私淑弟子安熙撰祭文,并搜集编订刘因著·作。

  刘因亡未久,国子助教吴明上书,请求褒赠刘因,未果。

  大德五年(1301),门人杜萧作《静修先生扩记》。

  元仁宗延祐年间(1314~1320),追赠刘因为翰林学士。资德大夫、上护军,追封容城郡公,溢文靖。是后,儒臣请将刘因从把孔子庙庭,自元至明中叶,清以刘因从把孔庙者,无虑数十,未果。直至清末宣统元年,直隶总督陈夔龙奏请将刘因从祀文庙,终获朝廷批准。后世各地多处为刘因立祠或建书院:容城县最早建静修祠,元顺帝至正戊子(1348)敕建,容城县尹贾彝捐俸为刘因立碑,奉敕专额,苏天爵为之撰(墓表)。归旸撰《书静修先生碑阴》,贾彝又将静修祠加以崇饰,杨俊民撰《静修祠堂记》。明代,容城静修祠屡经修茸。清初,孙奇逢倡邑人重葺静修祠,并在沟市里刘因墓侧建祠。清苑有二贤祠,"在府学西,把元刘因,郝经。"又有五贤伺,"在城内城隍庙前,祀二程,刘静修、明鹿忠节(善继)及孙征君奇逢。"清苑还有静修书院,危素撰有《静修书院记》。安州(今安新县)也有静修祠及静修书院。均建于县西二十里之三台。元仁宗皇庆元年,赐额"静修书院"。获鹿亦有静修祠,在太行书院中。

  房山亦有刘文靖祠及文靖书院。

上一章 回目录

· 推荐:《抗日战争书籍》 《心理学书籍》 《茅盾文学奖作品》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

在线看小说 趣知识 人生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