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坊
传记文学

首页 > 活着是为了心 > 第十七章有梦,生活才会有动力

第十七章有梦,生活才会有动力

  『90』第一节我又有了新的梦

  为父亲办完丧事,我突然感到整个屋子都是空荡荡的,空得让人无法依托。

  没有了父亲,房东要房的事催得更紧,弟弟和弟媳妇已经在四处寻找他们认为合适的居所。这一切更让母亲心神不定。

  许多人都认为我应该继续和母亲相依,我却认为母亲有众多的儿女,不管跟谁都比跟我享受更多。而我也想尝试用自己的能力筑一个属于我们母女的巢穴,好让我俩在清贫中体现一点洒脱和自如。女儿也在不断长大,我更想给她设计一个宽敞的天地,让她在自由自在的环境中培养出自爱自尊的人格,锤炼她自强不息的意志。

  有这样一句话:“未来民族的较量就是母亲的较量。”自从有了女儿,除了挣钱谋生,就是不断充实自己。我的身体条件和经济状况都很差,不能给孩子优厚的生活享受。只好用丰富的精神食粮来充实女儿的生活。我们娘儿俩一起娱乐、一起学习、一起克服生活中所遇到的艰难险阻,共同体味这生活中的各种情趣。小孩不知道忧愁,也不知道劳累,更不懂得什么叫艰难困苦,只知道好玩、有意思,她会把应对艰险看作做游戏。

  有一次我和女儿一起看了一个日本儿童电视剧《犬笛》。内容是讲一个小姑娘自我保护和坏人作斗争。故事情节比较复杂,估计女儿很难看明白,全部演完后,我抽时间又深入浅出地给她讲了一遍。那天小妹真好在家,竟然也在旁边听得入了迷。等我讲完后,妹妹惊讶地说:“姐,你不简单呀!一个电视剧只看一遍就能把故事的前因后果有条不紊有声有色地讲出来,把我都吸引住了。我还不知道你有这样的口才。”其实都是因为我感到这个故事能使女儿受到教益,才下了那么大工夫。

  初次演电视连续剧《红楼梦》时,女儿才七八岁,竟然对里面的画面和歌曲都很感兴趣。有一次在院子一边玩一边念叨“寒溏渡鹤影,冷月葬花魂”。这被姑姑的大女儿小兰听到了跑到后院子里喊:“都是看的《红楼梦》,你娃咋就记得是‘寒溏渡鹤影’,俺娃嘴里念的是‘洞房里钻出个大马猴’,看来还是李春霞的教育有方!”

  我竭尽全力地在女儿身上下功夫,生性好动、淘气的女儿却依然经常招惹出一些令家里人不愉快的事情。女儿在全家人的关爱中成长,各人也都有权利按照自己理念对她加以管教。有一段时间,女儿突然学会了吹口哨,薇薇听到后对我说:“姐,你也不管你娃。小小的就学吹口哨!街上吹口哨的都是些二流子。你娃又是个女娃,学会了,将来才会给你招惹是非!”我和她的见解不尽相同,认为口哨吹出的曲子清新明快悠扬,它跟弹琴和唱歌一样,可以给人一种艺术享受。不同的是它比唱歌还难,有些人想学还学不会。女孩会吹还更别致。为了避免伤和气,对她的见解我未加可否。她看我无动于衷,又把强强叫过来狠狠地训斥了一顿,说:“吹口哨的人长大都不是好东西,女娃学吹更得让人骂!以后再听见你吹口哨,我非叫你舅打你不可!”看着女儿沮丧的神情,搞得我不知所措。每当此时我更希望有一个能按我的意愿培养女儿的空间。

  父母和全家人的恩德我永远铭记,没有这避风的港湾,这九年的风风雨雨我将难以抵挡。但是作为一个弱者,又是母亲跟前最大的女儿,为了顾全大局、息事宁人,却不能给女儿一个公正,也使我对女儿多了一分愧疚,我希望能在女儿的个人意识还未成形前及早做一点弥补。

  这些都是我内心深处的一个设想,对孩子的教育是一件很复杂的事,能否成功只能在实践中去见证,一时还不好直白地告诉任何人。

  周围的人都认为我离了母亲根本无法生活,母亲也说她还要和我在一起,帮我把女儿管大。我想公开自己的设想,又考虑到父亲的尸骨未寒,总不能让母亲突然间去承受孤独的晚年生活。

  有一阵我去了大妹家,正好哥哥和冯老师的一个姓林的战友去了航专冯老师家。这位林大哥是去石家庄出差顺便来找他的同乡兼战友畅叙自己将要面临的宏伟事业的。

  他告诉冯老师,他们乡有一位姓葛的,在西北电力局工作,改革开放后首批停薪留职去了深圳。赚钱后立志要振兴自己贫穷的家乡,在外边听一些人说结晶硅是一种高科技能量,可以远销国际,效益不可估量。于是便设法联络了几个港商投资了三百多万元,准备在乡里办一个结晶硅厂。为了以后免交税收并接受西安残联的投资,决定办成福利性企业。但是,要想全免税收,残疾人就得过半,又担心残疾人过多无法应付那种重体力的生产。

  这位林大哥被任命为全权代办,目前厂子正在基建阶段,首批技术骨干已经提前到厂,开始接受培训。他此次去石家庄就是聘请冶炼建筑工程人员,协商建筑炼硅炉的大事。一旦正式投产,他将成为葛董事长指派下的第一厂长。林大哥转业后一直任小学校长,擅长演讲,凭他对未来工厂的憧憬,把厂子的前途描述得宏伟壮观,声称此单位将是一个高科技高产值高待遇的大型现代化企业。

  古道热肠的冯老师。听了他绘声绘色的讲述,联想到我的情况,认为我如果能去那样的单位,厂里可以增加一个残疾人名额,还可以使我得到一份有保障的良好待遇,是一件两全其美的事。于是便领着林大哥去见哥哥,哥哥也认为值得考虑。三个战友一合计,哥哥就近领着他俩到大妹家去和我商量。

  三个大哥哥突然出现在我的面前,竟让我感到这仿佛是命运的安排。又听说是一个现代化的大厂,厂里的工人全都是年轻人,对我这永远充满生活激情的人来说更是兴奋得不得了。我自信只要能生活在集体中,以我的能力肯定能把工作和生活处理好。林大哥看我信心十足自然也很满意。我又问了他关于孩子上学的问题,他说附近村子里有一所小学,乡上还有一所中学,而且他在乡上本来就是搞文教的,孩子上学的事肯定没有问题。我便抱着不妨去试一试的态度,即就是站不住脚,到时候还可以重回西安另谋生路。于是便毫不犹豫的答应等待林大哥的消息,一旦他们需要我去,我便接受应聘。

  林大哥的出现使我的人生又有了新的梦。新的生活在召唤,让我这四十岁的女人又有了青春的活力。回家后我日以继夜地努力挣钱,企图给搬迁多积累一些资金。

  春节前胡子姐夫给我介绍了一份纺织研究所的科技资料,是一个横跨春节的急件,得完成从打字到成书的全过程。为了尝试自己的自我生存能力,我独自绞着车子去一文阁购买纸张和油墨,又让大妹夫给我借了油印机,号召全家人参与,就连我那九岁的女儿也被我圈起来充当了配页的童工。我把此事当作是去阎良独当一面的一次实战演习,干得特别认真,经过实践相信自己足以承担打字员的工作。

  『91』第二节阎良行

  未来的生活使我充满希望,我就像一个新嫁娘,用领到的工钱做了几件新衣服,打点好我和女儿的行装,随时准备着把自己嫁给阎良新兴乡的结晶硅厂,并期盼着能够与它和谐共存白头到老。

  林大哥来信说厂子的建设马上竣工,亟待订立规章制度和打印一些文件及表格。我在焦急中等待女儿期末考试结束,办理了转学手续。为了到那里能及时投入工作,携带着自己的整套工具和少许生活必需品,外带一台黑白小电视机,赶赴阎良就职。面包车座位有限,没有出嫁时送我的人多,但却都是对我的生活寄予无限希望的至亲好友。他们是哥哥、弟弟、弟媳妇、大妹、妹夫、霞姐和胡子姐夫,还有一直都关心着我的冯老师也不辞辛苦地要看着把我安顿好才能放心。

  虽说时值炎夏,夜里一场送行的大雨从西安一直下至阎良,冲走了一路的浮尘,使空气显得清新凉爽。车行至渭河桥,眼前呈现出我有生以来第一次所见的大河,被阳光照射成银灰色的河水缓缓流淌,对面河岸脱颖而出的长坡延伸至天边,放开视野一幅粗犷壮观的画面与兴庆公园人工雕琢出的秀美形成两种截然不同的景观,使我感受到大自然的博大宽广。我和姐姐、姐夫三人曾多次同声高歌,今天又情不自禁地用一首《秦川谣》,来共同倾诉对家乡山河的热爱,也唱出了我对未来生活的豪情。

  到了新兴乡正是中午。工厂的基建还没有收底,在基建工人尚未撤出之前,一时无法把我们母女安插进去,只好暂时住在林大哥家。林大哥是五屯乡人,因他的工作调动一家人刚搬到新兴乡,住在村里四亩半地的一个大院里,院里大树林立野草遍地,只是在大门的南边临街盖了一排六七间平房,目前全部由他家占用,我去后临时给我腾出了靠大门的一间,三面都有窗户,水泥地面再加上雪白的墙壁,屋子显得特别亮堂,乍一进屋使我感到和社学巷的环境简直是天壤之别。

  姐夫指挥全体送我的人把房子打扫干净。为了预防跳蚤,搭好床铺后,把所有的砖都搬出屋外,又喷了足足半筒灭害灵。打点好我的住房,冯老师领着强强去买了一个手电筒,还提醒强强村子里没有路灯,晚上出门时别忘记带上。

  送君千里总有一别,人们怀着依依不舍的心情,望着我们留在异乡的孤独的母女乘车而归。

  独在异乡为异客,这算是我有生以来的第一次感受,值得庆幸的是还有女儿相伴,我的心没有感到特别孤凄。我怀着拘谨的心理和大嫂一家人共餐。为了不让我感到尴尬,善解人意的大嫂滔滔不绝地向我介绍着她家的境况,使我在对这家人的了解过程中,对自己将要接受的新环境有所熟悉并产生了亲切感。

  初来乍到,又没能进厂,我的心中一点着落都没有,为了满足新环境给我们母女造成的好奇,午饭后迫不及待地冒着烈日跟女儿一块出门去观察周围的乡景。出村上了我们来时的那条公路。来时是从西边来的,我们便选择了向东走。走了没多久就看见了乡政府,旁边有一个供应百货的合作社,对面有一排门面房,开着理发店、小饭馆等一应店铺,旁边还有一所卫生院。再往前是一个村子,公路穿村而过,过了村子不远是一所中学,学校的东边公路还在延伸,路边已是空地。

  中学在路北边无依无靠地占据了方方正正一大块地。校门很排场,迎门隔着一片空地是一排崭新的二层楼的教室,把学校烘托的比西安的很多中学还要壮观,吸引着我们母女俩想进去转上一圈。昨晚的大雨把校园浇成了黄泥滩,连一条往里走的道都找不着,转身再看看临街那排教师用房,破破烂烂得跟那座教学楼显得很不般配。我们娘俩淌着泥水绕到教学楼的后面,看到一排没有安门窗的平房,土窗台上架着用圆木拉成的板材,有几个粗碗和旧茶缸放在窗台上,像是学生宿舍。因为是假期,里面没有铺盖和其他用品。也不知如此寒碜的环境学生们到了冬天将怎样应付。

  出了学校向公路两边放眼远望,似乎有几处树林看上去郁郁葱葱。大路上树稀人少,太阳火辣辣得烤得人难受。街市萧条,只好买了一个西瓜回家。向大嫂讲述我们所见到的一切,大嫂笑着说:“我门这里哪儿来的树林,你看到的一块一块树林那都是一个一个用树围着的村子。”

  在林大哥家开始工作后,需要打的活印份都不多,用复写纸衬着即可满足。为了有备无患,我还是领了钱带着女儿在买油印机的同时顺便逛了被认为是中国飞机城的大名鼎鼎的阎良镇。进了阎良镇,十来里路之差竟是另一个天地,拐进主街,一派繁华景象,随着熙熙攘攘的人群从东往西走,感觉阎良镇是由两条钉子型的大街构成的,马路两边宽阔的人行道上种了三排绿化树,把中间的大马路拥得都显得不够宽敞。镇上集贸市场多,吸引了周边的农民和小商贩,让人感到比西安的大街还拥塞。

  在一览镇子全貌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一所公园,里边有儿童乐园,小动物园里猴子还不少,还有一个小湖可以划船。公园里树多人少倒很幽静。强强一下子就迷住了里面的秋千。

  『92』第三节按照自己的意愿开拓生活

  工厂在出了林大哥所住的村子西头的路边上。虽说基建已经接近尾声,大门口却还正在铺路,看上去乱遭遭一片,听说占地18。5亩,但由于无法进厂,还看不出到底有多么宏伟壮观。看来一时还无法搬进厂里,只好安心在大嫂家吃住和工作。

  林大哥家有五个儿女,在家的却只有出了嫁的大女儿和小儿子外加两个外孙。大嫂上过中专当过随军家属又经历了农村的苦难生活和“文化大革命”的洗礼,阅历多见识广对人热情诚恳,令我有宾至如归之感。

  最使我意想不到的是,偌大一个平原,庄稼绿油油一片,竟然会是严重缺水地带。井要挖得很深才有黄泥汤,如果接连多绞几桶连黄泥汤也别想喝到。一旦遇到天旱更是滴水难见。大嫂家院子虽然很大,却缺少一口井,吃水得到很远的地方去担,回来还得先存在大缸里经过沉淀方可食用。如今突然增加两个人吃水用水,又时值三伏天气,自然会给大嫂一家增加许多负担,为此我心里很不安。

  为了早点让大嫂得以解脱,我在林大哥跟前再三申诉,只好让我先进厂住在东边一个被厂圈在里面的大院里。此院充当厂里的临时办公室、石家庄工人的宿舍和库房。办公室一排共有五间大房,暂时让我和小孙、小郗等几个女孩住在最东头的一间,并做为我的临时打字室。

  厂里有深水井和水箱,用水方便多了,但是只有门房的一个小火炉烧水,很难有开水喝,我和女儿只能用生水解渴。厂里小灶上的伙食既贵又差,我和女儿每天的伙食费得花三四块钱,还不敢吃肉菜,对我这一贯过城市家庭生活的人来说,实在感到难以承受。

  一个月后给我发了第一个月工资,林大哥做为董事长手下的全权负责人,工资由他而定。也许他考虑到我是由他介绍来的,出于谨慎给我定为每月九十元工资,是厂部职员中档次最低的一个。我拿到钱后感到很不是滋味,想到自己离乡背井,如今拿到的待遇仅供伙食费,每个月还得往里补贴几十元,这事要让家里人知道一定会损得我无地自容。

  为了不让林大哥为难我没有多说。正好董事长就住在我们那排房的最中间,虽说我们出出进进说话不多,我感觉那人说话办事倒还痛快,准备找一个合适的时机跟董事长谈谈。竟然还真来了机会,有一天董事长来到我们房间问起了我的工作和生活情况,我冷静地想了想说:“目前还没有正式投入生产,暂时的困难不算啥,我会努力克服。但是有些事我倒是很想跟你谈一谈,可以加深你对我情况的了解,也便于我们之间互相沟通。”

  董事长说:“你这样的身体,能从西安带着孩子来此工作,很不容易。应该多给你一些关心,最近因为工作忙一直也没顾上,今天你有什么想法可以畅所欲言!”听了这番话我感到正是说话的时机,自然不会放过。

  于是便开了腔:“我在西安是一个熟练的打字员,承接了几个大专院校的打字业务,足以谋生。林厂长去西安时谈到这个厂是福利性企业,又有远大的发展前途,我才慕名前来就职。在这里我一方面想为厂子贡献一份力量,体现我个人的能力;另一方面就是想有一个固定职业,能让我安安稳稳的在集体中生存。当时林厂长说这个厂是一个高科技高产值高待遇的现代化企业,我认为保住我们娘儿俩的生活是不会有问题的。可是现在厂里给我发的这每月九十元的工资还不够我们母女俩每月的伙食费,这样一来我连饭都混不饱,更不要说供女儿上学和其它生活开资。也许你们认为我的工作量不大,给我的工资多了不划算。可工作量大小是厂里的事,跟我的能力无关。一旦厂子正式投产,工作量再大还得由我来承担,目前总不能因为你们的工作量小来压缩我的工资,让我在这离乡背井的地方无法养家糊口。如果这样下去我不得不考虑回西安重操旧业。”

  董事长听了我的一番话,感觉很有道理,答应给我重新考虑。结果没过几天就把我的月工资调到了一百二十元,并补发了第一个月缺少的部分。这次谈话促进了董事长对我的了解,也摆脱了林厂长和我私人关系给人们造成的不良印象,提高了我在厂里的个人生存能力,林厂长也不得不对我刮目相看。

  由于有林厂长的热心帮助,开学时女儿顺利地插入了他们家当时所住的村子里的一所小学,开始读四年级。理顺了我的工作和女儿的学业,我终于有了舒心的感觉。一个月的异乡生活使我意识到人不管在任何情况下都应当把握自己的主宰权,只有不卑不亢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93』第四节与人为善获取情谊

  硅厂除了少许管理人员、各个部门的技术人员,绝大多数都是初、高中毕业的男女青年,待人朴实、诚恳、热情。大家都是初来乍到,有女儿和宿舍的几个女孩的联络,我很快就和大家打成了一片。因为还没有正式投产,有几个高中毕业生经常到我这里来看我工作或者闲谈。那时的农村各个县除了重点高中的英语教育还过得去,其它都跟不上趟。学生辛辛苦苦上了高中毕业,却很难考上大学。几个高中毕业生在我跟前发牢骚,感觉自己下了一番苦功没能考上大学,回家也没有用武之地。

  农村的学生大部分离学校都很远,为了节约求学经费长期只带干粮不吃菜,忍饥挨冻,生活非常辛苦。我从心里对他们表示同情和遗憾,只好无奈地开导他们:“你们虽说没考上大学,但是作为一个高中毕业生已经具备了自学的基础,还想上学的可以吸取教训找出弱点下工夫复习再去尝试,不准备再考的可以博览更广泛的知识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更可以用科学的方法务农来充实自己的生活,走出一条农业致富的路。在这个社会里,不论是脑力劳动还是体力劳动,当工人还是当农民都是为社会和自己创造财富。你们现在所掌握的都是课本知识,如果不加以扩展和应用很快就会丢失。只有借助于目前的知识基础不断充实自己,不管是在家务农还是出门打工,才能把路越走越宽。”那些小伙子感到我对他们很真诚,得空总要来找我聊一聊。我给他们讲陕西省图书馆和陕西师大的图书馆的藏书,并向他们介绍我读过的书,他们都很喜欢和我在一起闲聊,大家在一起相处得和谐随意。

  刚上班时同宿舍有一个姓郗的姑娘,曾在深圳打过一段工,穿着打扮和消费方法都比较超前,跟厂里其他年轻姑娘相比,表现出一种我行我素的神态,人们对她都敬而远之。处久了我发现她是一个很善良的好姑娘。每次看见强强干重一点的活,她就赶紧上前帮忙,还提醒我:“端水时别让你娃接太满,小心伤了她的腰。有重活你只管喊我们。”去镇上买回零食也要分给强强一些。

  十一月初,新的办公大院盖好后,给我单独分了一间办公和生活共用的新房,搬家那天强强上学去了,厂里派了几个男女青年来给我搬家。在这以前哥哥一家来看我时因为有车,顺便给我捎来了几件家具和其它一些生活用品,虽说东西不算很多,也只是从东院搬到西院,要搬要摆支床铺床也挺麻烦。小伙子们把大东西搬完都走了,小郗不声不响不紧不慢地帮我收拾着零碎。董事长和小郗是在深圳认识的,知道她生就旁若无人的性格,和周围人很少打交道。今天竟然跑来跑去为我忙个不停,非常吃惊地对我说:“李春霞,今天你能动用这位郗小姐,还真算得上不简单!”说着话,他也开始动手帮我支床摆家具。我心里想,能动用你葛老板才算是真的不简单呢!

  董事长的外甥女小红在灶上当管理员,每次去镇上买东西总要来问我需要捎点啥,知道开饭时强强回不来,常来问我要不要打饭。灶房的其他几个小伙子经常来看电视跟我也比较熟,有一次灶上炸油饼,我自己绞着车子去买了五个,几个人硬要给我多放几个,我坚决不收。他们说我:“你也太认真了,咱厂那几个挣大钱的还经常都想混着吃不掏钱的饭呢,哪里在乎你多吃几个油饼!”我笑着对他们说:“我不管别人的事,如果我在这里多吃多拿,会让人认为我是为了占便宜才和你们拉关系。再说,论年龄我都相当于你们的长辈,在你们跟前占便宜,也让我太没面子了。”

  日子久了,小红跟我也越来越熟,有一天她来给我做她的拿手好饭棍棍面,董事长从门口过看见了,进来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你从来也没有说给我做一顿象样的饭,倒有时间在这里凑热闹!”董事长就住在我隔壁的隔壁,我也感到小红很少到她舅舅屋里去。董事长走了以后我问小红:“你为啥不经常到舅舅那里去?”小红说:“我凭自己的能力工作,不想让人认为我是在仗舅舅的势力。再说,我舅舅那人喜欢和女孩子拉拉扯扯的,我看不惯他那种行为。”她的话虽然不多,却加深了我们之间的理解和信任。

  有一次她告诉我在炼硅炉上工作的一个小伙子很招她喜欢,几天后还把那个男孩领来让我见了,那个男孩好像也挺喜欢她。遗憾的是,那里的旧风俗还很盛行,别看男孩还不到二十岁,家里都已经给他订了亲。我知道后给小红建议:“如果男孩真喜欢你,他就应该让家里人设法先解除原来的婚约。”小红把我的话给男孩讲了,男孩却没能说服父母,并且在春节前举行了婚礼。据小红所知,男孩因为和新娘没有感情,结婚那天压根就没合房。小红的心情一直很沉重,男孩也无能为力。我听男孩村里的另外一个小伙子说,男孩的媳妇是一个不错的姑娘,倒使我对新媳妇也产生了同情心。趁着清明节踏青的日子我领着强强去了一趟男孩家,参观了他家的大庄院,看了新房,还吃了一碗他母亲做的菠菜面。男孩的母亲比我还小一岁,上有婆婆下有儿媳,男孩是他家的长子,底下还有其他儿女,除了养人还得养牛羊鸡鸭和小狗。我去的那天女主人正在感冒发烧,拖着疲惫不堪的身体皱着眉头应付着忙不完的家务事。遗憾的是新媳妇回了娘家,没能让我一饱眼福。回到厂后我把所见到的情况讲给了小红,提醒她庄户人家娶个媳妇是一件大事,不可能随随便便就让离婚,劝她还是趁早死了那分心。另外,我又诚心诚意地告诉她:“据我观察,那男孩也没有为你而离婚的勇气!”听了我的劝告,她又找男孩谈了一次,感觉我说的不是没有道理。终于了了这份心事。其实她早就对我说过,灶房那个姓孙的小伙子是她们村的,一直都在追她。她感觉那男孩太勤快,老老实实在灶房当厨师,没有一点男人的气度。我却认为:“你是一个有主见的女孩,他又勤勤恳恳,不吸烟不喝酒,今后的生活才更有保证。如果找一个徒有虚表的男人,不按你的意思办事,到时候才能把你气死。”也许是听了我的话,她终于答应了那个男孩的追求。俩人订婚时我已经回了西安,他们来西安买订婚礼品时,还双双对对地来我家看了我一次。

  我刚到厂住的房,中间三间是凹进去的,两头的房门向内开在里侧,房沿特别宽。我和几个女孩住在最东头,马会计和李工住在最西头,门和门是遥遥相对。有一天下班后我坐在房门口看书,马会计从食堂吃饭回来对我说:“麻烦你给我留神一下门,我出去转一圈。”我以为他不会走多久,就满口答应了。谁知一直等到天黑也没见有人回来。那时已经是深秋季节,在外边越坐越冷,想回屋又担心那间房子里住了好几个人还兼当会计室,万一有人别有用心钻进去做了手脚,我对老会计就不好交代,只好老老实实坐在门口当警卫。天黑了好一阵马会计才进了院门,看我还在门口坐着竟吃惊地问:“这会挺凉的,你咋还在门口坐着不进屋?”我说:“你没回来,我怕进屋后万一不留神,让有心人钻了空子。”老人抱歉地说:“我把这事都给忘了,难为你这么当真!”想不到这点小事却促成了我们的相互了解,从此老人悠闲时常过来转一圈,看看我们母女的生活,有时需要查个字或者列个表格也来找我帮忙。我念记马会计是从西安来的人里最年迈的一位,为人又和蔼可亲,偶尔做了汤圆、红烧肉等一些老人喜欢吃的食物,就让强强给马爷爷端一些,因此马爷爷特别喜欢强强。不久马会计因老伴多病提前回了西安,回来清理手续时还给强强带了一袋锅巴,特意说明是他亲自做的。

  林大哥的厂长地位牢靠后沾沾自喜,显得有些居功自傲,我对他也只好敬而远之。初去时承蒙大嫂真诚相待却使我难以忘怀,有空时我常和女儿去他家看看,和她拉拉家常。大嫂知道灶上的伙食差,经常给我送些挂面、豆酱等自家做的食物。大嫂是一位善良而重感情的好人,从老家移居新兴乡后经常怀念那里的邻里乡亲。如今孤独地生活在那座荒凉的大院里,面对刹那间变得盛气凌人的丈夫和家庭琐事,心中感到无比苦闷,经常怀念以前合家欢聚一堂的情景,她对我说:“那时的日子虽说苦一些,一家人在一起欢欢喜喜;现在儿女们都各奔东西,留下我在家里孤孤单单操着他们的心。有些心事想跟你哥说说,人家认为自己现在干了大事了,进了家冷冰冰的,跟我也没话好说。”我很同情大嫂的处境,劝她不要想得太多,更感激她能把我当成亲人,对我推心置腹,一心想给大嫂织一件毛衣暖暖她对我的一片真心。想不到最后因为仓促而归,没能遂愿,成了我心里一个亏欠。

  我以自己做人的本份对待周围的所有人,换得的是更多人的友爱和关怀。葛老板看我一个行动不方便的人和女儿生活得随意、轻松又快乐,特别敬佩我们母女的生活能力,更喜欢强强懂事勤劳又能干,大厨给他做了好菜经常端过来给强强分一些,还亲热地对强强说:“小强,以后伯伯有好吃的先要分给你尝一尝。”

  『94』第五节女儿的乡村生活

  女儿同我到阎良后,我决心让女儿在新的环境中自由自在地成长。但是这也给孩子增加了很多生活负担,我的行动所达不到的事都得靠女儿来完成。每天早上上学前帮我倒了便盆,洗漱时顺便也捎回供我用的一份,平时洗衣做饭更离不了她的配合,别看她淘气又任性,和我配合竟能得心应手,有条不紊,难为她小小年纪就跟着我接受生活的磨砺。为了弥补对女儿的愧欠,我也努力把工作之余的精力全部奉献给女儿。我们母女就这样彻底走上了相依为命的生活轨道。

  农村的路本地人都说不远,但是要跟城市里相比也许是因为空旷偏僻却显得特别漫长。女儿开学后,初试一天三趟的上学生活,竟感觉走路比上学用的时间还多。每天早上六点就得起床,晚上天黑好长时间才能到家,教室里没有电灯,到了冬季书包里还得准备一根蜡烛。最让我不安的是学校的作息时间是按照农村劳动生活规律。厂里的伙食灶遵循的却是单位的开饭时间,女儿中间两趟回家赶不上灶上的吃饭时间,只能用提前打回的冷饭充饥,吃完匆匆忙忙又往学校赶。我也感到女儿除了整天都在学校,回到家还有一大堆作业,我们母女俩连交谈的机会都很少。

  刚开学时,女儿对我说:“妈呀!快到我们学校的路边有一片坟地,走到那块儿吓得我汗毛都竖起来了,我赶快跑,到了学校出了一身冷汗。”我安慰女儿说:“在乡下每个村子附近都有坟地,农民早上下地比你上学还早,人家天天从坟地过,也没人见到过鬼。只要你想着在这个世界上根本就没有鬼,鬼是人编出来吓人的,就不害怕了!”第二天女儿回来说:“妈呀,我今天走到坟地那儿,想着你给我说的话,真的就不害怕了。”

  有一天放学回家,她闹着说浑身瘙痒,满身都是疙瘩,我刚把衣服揭开,竟有一个大跳蚤正好跳进了旁边的水盆里。第二天女儿被咬过的地方都成了大脓包,过了好长时间都好不了。

  开学不久就赶上雨季,下了公路就得淌泥,天天回家都是两条泥水腿,裤子湿半截。化验室的金师傅看到后,送给女儿一双旧胶靴子,终于解除了她拖泥带水之苦。我咬牙看着女儿经受着城市小孩不可思议的苦难,知道这一切都是我的独断专行造成的。女儿却傻乎乎没有一点抱怨情绪。我也只希望能在艰苦的生活中把她锤炼得更加坚强。

  女儿没有叫苦,倒是感到处处新鲜。放学时看到路边的野菊花五彩缤纷,高高兴兴采回一束,红的、紫的、黄的……插在小花瓶里,立刻给房间增添了几分温馨。过了几天又拿回来几个药葫芦,小巧玲珑令人爱不释手。还有一次放学回家兴冲冲地掏着书包,拿出的竟是一个玉米面馒头,还煞有介事地对我说:“妈,你看,你说玉米面馍好吃,我专门用白面馍早点给你换的。”

  为了改善伙食,丰富生活,每个月我总要跟女儿去阎良镇采购两次,从新兴乡到镇子少说也有七八里路,为了不让久远困扰我俩,一路上我经常用给女儿教歌、讲故事、谈功课来排遣时间,这样一来就会在不知不觉中走完那段漫长的公路。只要远远望见那座拐弯处的白楼,我俩都会感到欣喜。有一次厂里的一个姑娘骑着车子赶了上来,听见我们唱着《勘探队员之歌》,羡慕地说:“你们娘儿俩过得真美,啥时候都是高兴的!”

  每次去阎良镇女儿总想去公园打秋千、看猴子,只要时间充足我都会尽力满足她,为了锻炼她的胆识和能力,我在旁边鼓励她:“你把脚踩实,手抓紧,使劲往高蹬。”由我在旁边鼓劲,女儿越蹬越有劲,旁边的人看到说:“这女孩的胆真大。”

  有一次走到湖边,女儿看到有人在小船上荡漾,她也跃跃欲试。我虽然没有上过船,总感觉那是一种让人神怡的美好活动。就出钱让她租了一条船,提醒她不要在船上跳跃,不要站船头。心想,只要掉不到水里就让她在自己的感悟中去学吧!刚下去时两个胳膊用力不一致,小船只管在岸边打转。住在公园里的一个男孩看着着急,便自告奋勇地跳上去教她掌握了摇浆的方法,两个人同时用力终于使小船飞快前进。从此这项活动便成了吸引女儿的热门。

  有人说我:“你的胆也太大,也不怕万一出个事。”我倒认为孩子玩起来是无足轻重的,大人不在身边时也不知道干了多少危险事。有大人在身边鼓励和指导,锻炼他胆大心细,遇到特殊情况才能应急,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出了公园,我们一路采购,满载而归,回家再一块忙碌改善生活。我希望女儿能体味到在艰辛中享受生活的美好感受,认为这样才能让她热爱生活,热爱劳动,学会为自己创造幸福。

  到了春天,我们的房间在女儿的点缀中从迎春花开始,随着时令,杏花、桃花……一波一波清香不断。有一个星期日,女儿去同学家玩,回家后高兴地对我说:“妈,这里的槐树可多了,树上开满了槐花,我去拔槐花,你给咱蒸麦饭吧!”还没等我反应过来人就没影了。我焦急地等到下午,这淘气鬼才背着个大包进了屋,只见满身都是晾干了的泥,活像一个逃兵。看着女儿狼狈不堪的样儿,我哭笑不得,她倒还挺得意,高兴地对我说:“妈,我拔了好多槐花,你看够不够给咱蒸麦饭?”我问她:“你这满身泥是咋回事?”“是我拔槐花时不小心掉在树下的一片泥水里了,还没摔痛。”我心想,这幸亏是滩泥水,如果是堆砖块,还不知道能把人摔成个啥样呢!为了不负女儿的一片苦心,我用铝锅蒸了满满一笼麦饭。几个姑娘看到我和强强捡槐花,很好奇,听我说是强强上树拔的,说:“你娃胆真大,我们这些在农村长大的女孩还从来没爬过树。”麦饭蒸好了,我给几个在场的姑娘一人盛了一碗,几个人都说好吃。等女儿吃完一碗准备再盛时,发现锅里已经空了,便懊丧地对我说:“我都没吃够!”我只好安慰女儿:“别生气,能让别人享受你的劳动果实,你应该为此骄傲。”

  刚去时,我们的老房子的屋檐下有一个燕子窝,窝里有一对刚孵出的小燕子,女儿从老燕子给小燕子喂食,教小燕子飞翔,一直观察到燕子回了南方,心里实在舍不得让小燕子走。办公室的几个老年人安慰她说:“燕子是一种有灵性的鸟儿,只要你今年善待它,到了明年它还会到这里安家。”不久我们搬进了新房,原来的住房成了年轻人的集体宿舍。第二年春天,强强还在巴望燕子再来,心切的天天都要去看看。有一天终于发现小燕子果然又回来了,赶快跑过来给我报喜。从此后每天放学都要去看她的小燕子。有一天她又去看时,却见一个小伙子拿着一根棍在捣那燕子窝,女儿竭尽全力地阻拦,那个狠心的人却照样不顾一切地表演他的恶作剧,硬是把个燕子窝捣了下来,里边还有两只刚孵出的小燕子也被活活摔死了。女儿流着眼泪看着地上的两只小燕子不忍离去。不一会儿,燕妈妈和燕爸爸回来了,见到惨状,它们在院子里凄惨地叫着盘旋了几圈飞走了。女儿回来后伤心地述说着她所见到的一切,嘴里�叨着:“燕子飞走了,再也不会回来了!”面对泪汪汪的女儿,我的心也在揪痛,表示对那个狠心的小伙子深恶痛绝。从那以后,我们母女谁也不再理那个讨厌的家伙。

  我总认为,孩子的心灵就像一块肥沃的处女地,成人不及时利用它栽培优良的植被,就会让荒草丛生。孩子的是非观念不是生来固有,而是在成长中逐渐建立起来的。孩子有着好奇好动的天性,如果不注重保护和发展她的良好观念和活动,很可能会让不良观念滋生。胆识、吃苦和耐劳是拼搏和抗争的基础。孟子曾经说过:“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我的能力有限,将来得靠女儿自己奋斗,如果把她整成唯唯诺诺的个性,在复杂的社会里,我们娘俩的待遇将可能极为糟糕。

  去年同学给的那个药葫芦裂了个口,为了让女儿感受一份辛勤劳动的快乐,我把葫芦里的籽留了下来,到了春天指点女儿把它种在厕所旁边的一块空地上,不久它还真的发了芽。女儿不但天天去看,只要是晴天,每天放学后都要去浇几盆水。拉蔓时请厂里的几个小伙子帮忙搭了架子,到了夏天绿叶黄花覆盖了一大片,有很多黄花下还孕育着娇嫩的小葫芦。女儿精心照料,仔细查看,嘴里经常还唱着我教给她的一首歌:“我有一棵小桃树,前年种上它,我给它浇水给它松土,一天一天长大啦!叶儿长得密又绿,春天开了花,人们都说我是米求林,说我是未来的农艺家,农艺家……”她还说等长熟了拿回去送给西安的小朋友。遗憾的是,就在葫芦刚刚有形时,我又不得不带着女儿重新回西安接受另一种生活的考验。临走时她对那片葫芦恋恋不舍,我也为让女儿的辛苦半途而废而感到惋惜。

  『95』第六节别有天地非人间

  乍一到阎良,摆脱了多年来令人压抑的小院,从死胡同投入这一马平川的渭北平原,面对辽阔的苍天、平坦的大地,我的心变得豁然开朗。在这里我除了应付好自己份内的各项工作,把握好做人的本份和原则,便可以尽情享受自由自在超脱世俗的日子。虽说生活相当清苦,但却没有任何精神压力。

  到那儿不久就到了秋高气爽的季节,从夹在玉米地中间的公路上走过,不明白是地阔显出天高呢,还是天高显得地远,望着那天地相接的远方,我想起了“天似穹庐,笼盖四野”的妙句。有一次我和厂里的几个姑娘领着女儿找了一个高地去看夕阳红云,只见那云从白的透亮到金黄,由黄再变红,红的就像燃烧的火焰,陪衬着旁边的蓝天,阳光又从云缝里射出,随着落日的下沉,红云又渐渐变紫……那美不胜收的景色变换使人陶醉。为了一饱眼福回到厂里灶上已经一无所有,好不容易才让人家开门给了两个馒头充饥,心中却还在回想着那美好的景色。

  初冬的夜晚,一轮浩洁的明月挂在清静的夜空中,诱惑我们母女去行人稀少的公路上散步。庄外墙边靠着的玉米杆上的干叶在寒风中发出沙沙的声响,只有几家小铺还亮着灯。护送着我们的月亮发着寒光,整个大地乌蒙蒙一片,显示出大自然的又一种景象。我看着女儿进小铺买上一包瓜子,哼着歌儿悠闲地沐浴在月光中,身上虽有一点清冷,内心却像夜空中的月亮一样清明恬静。

  到了春天,青灰的树枝上初绽出嫩黄的芽苞,田野的沃土上沁出了淡淡的绿色,路边、坟头上开满了黄色的迎春花。沉睡了一冬的大地已经开始着装待起。我们沐浴着温暖的阳光,贪婪地吮吸着泥土的香气,女儿随手折了几枝迎春花回家插在花瓶里,给我们的生活也增添了几分春的生机。

  初夏一阵迅猛的雷阵雨后,云把天推得更加高远。抬头望天诱发了我对大自然的向往,于是便邀了几位姑娘,一起去野外追寻彩虹,享受清新的空气。仰望天空,竟被太阳周围一堆疏密不同的云团扣住了心弦。啊!竟然会有那么美的彩云,它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见到的奇观,那些云团也像彩虹一样有着各种不同的颜色,不同的是由不同颜色的云团聚集成的一个群体,在阳光的照射下显现出无限的娇艳和剔透,色彩鲜艳亮得耀眼,特别是那淡绿色、鹅黄色和淡蓝色,那种美丽的云霓用任何人为的能力都渲染不出,用任何语言也难以形容完美。看了那堆彩云后再去看远处那条彩虹,已经被比得暗淡无光,难怪它竟自感无趣的远远地躲在了天边。有一首乐曲叫《彩云追月》,我咋也想不通,如此妖娆热烈的美色那冷月如何消受得起。想引起姑娘们的共鸣,她们却并不在意。不知是她们已经司空见惯,还是大自然知道我爱它的心太真,特意为我安排的美景。

  夏收时一群年轻人推我去官路村玩,参观了他们新盖的大房,除了绿树蔽阴,还种着各种花草、搭着葡萄架。我喝着小红沏的加糖的茶水,品味着农家人苦中有甜的乐园生活。回家时那些实诚的庄稼人送给我们许多鲜嫩的黄瓜和酥脆的甜桃,盛情难却,满载而归。

  收完小麦已近炎夏,又是一个月光如洗的夜晚。几个小伙子推着我去观赏他们的瓜田,走进了田间小径,在我的身边不远处有一个瓜棚,远看四周黑压压一片除了我们几个,再没有其他人影,万籁俱寂,仿佛瓜田就是整个世界,世界上也只有我们这几个人。瓜叶在微风中闪着银光,把白日的炎热一扫而去,月色融融,轻风习习,瓜蔓婆娑摇摆,宛若步入仙境,使人魂荡神怡。

  总之,我们母女在阎良历时一年零半个月,对女儿来说经历了在城市不可能有的艰苦而别致的生活;对我却犹如是到了超凡脱俗的世外桃源。可惜的是,世外桃源本是一种梦境,梦在人生中只能是转瞬即逝的记忆。

  『96』第七节为了女儿,急需打道回府

  我希望工厂兴旺发达,也好让我有一个安稳的靠山,其结果却事与愿违。硅厂的发起人葛董事长西装革履大背头,外加一副金丝眼镜,看起来风流、文明又潇洒,诚然是一副电影电视剧里那种有文化有教养的现代化企业家,其实却是一位初中都没有毕业的农民出身的工人。改革开放初期停薪留职在深圳做皮包生意轻而易举地赚了十来万元,便做起了办企业赚大钱的美梦。也不知道听谁说结晶硅是当代的高科技能源,却根本不知企业管理的艰辛和搞结晶硅的技术难度,在他家乡的大平原上办起了结晶硅厂。

  协助他的林厂长从部队转业后一直在乡文教系统当小学校长,对工业更是一窍不通。两个人除了想入非非和夸夸其谈没有一点经济头脑,竟把三百万元当成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天文数字。岂不知仅建硅炉车间、修大型水塔和架专线高压电路便使总投资所剩无几,加上在基建过程中的大肆挥霍,没等投产三百万已经空空如也。

  开工前葛老板不懂隔行如隔山的道理,先从纺织城请来了当年和苏联专家搞建筑的老工程师来指导基建,接着又请来了机械行业的高级工程师,加上各个部门都是退休人员七拼八凑,没有一个专业技术人员,来搞现代化的高科技。其结果炼出的硅铁炉炉是废品,急得工程师团团转,原因的根本却不得而知。

  在平原上搞冶炼,木炭和硅石都得从远道的山区运来,加上耗电量又极大,核算下来即便是炉炉合格也是赔本的买卖,更不要说都是销不出去的废品。眼睁睁看着董事长抓着一把风化了的硅铁沫,哭都没有眼泪,我的心也在跟着他揪痛。紧接着工人氯气中毒住进了医院,农民索要污染赔金推倒了后墙,银行也跟在屁股后头催交贷款。真可谓四面楚歌,回天无力。

  另外,女儿一年的学习经历使我深深感到那里的教学质量实在太差。学校的老师大多数都是在村子里临时找来的初、高中青年妇女。再加上教学经费不能及时到位,老师们认为还不如回家种地有保障,导致老师经常更换。这些人满脑子农民意识,教育水平差,没有感召和启迪能力,教学方法是照本宣科,死记硬背,每天的作业是课本上的所有习题,有些题老师认为是重点,便让学生一道题做十遍、二十遍、三十遍,甚至还有五十遍。这种教育方法和女儿接受快、不踏实的天性格格不入。强强不止一次在我面前表示过对学校和老师的反感。天天晚上孩子总为那反复做,做不完的作业发牢骚。回想我的学习经历,感到小学学习本来是一件很轻松的事,竟强加给孩子如此大的压力和痛苦,担心久而久之真能让女儿产生厌学情绪。面对即将破产的工厂,为了不耽误女儿的学业,我决定等女儿一放暑假就立刻辞职返回古城,给女儿回西安能插入一个重点小学留一些缓冲余地。但是乘兴而来容易,如今到了败兴而归,还真让我不知所措。

  我有一个远房姨表大哥,在西北电管局工作,他和大表嫂对我的处境一直都很同情并不断关照着我们母女。表哥有个小弟叫张军,在阎良供电局任汽车司机,大哥知道我要去阎良就把我的情况转告给了他的小弟,并让我有困难找小弟帮忙。大哥在西安上学,小弟在甘肃长大,我和这位小弟从未谋面,因为受大哥的委托,刚到阎良不久这位张军弟弟就前来看了我一次,告诉我有事随时可以找他。听大哥说这位弟弟二十八岁,曾经参过军,因为工作定位晚,还没有找到合适的对象。在我的印象中,一直认为他是一个很壮实的成年人。见面之后却适得其反,他竟然性格腼腆、白白静静,像一个二十出头的文弱书生。

  搬到新的办公大院后已经是初冬,屋子里生了取暖的蜂窝煤炉子。为了能让女儿放学吃到热饭,我决定自己动手做饭。那时候粮食还是半开放,为了能在国营粮店用粮票买平价粮,我让厂里的几个小伙子装上我的信,带着强强去找小表弟。他很快就给我送来了一袋面粉和三十斤大米。从此我便认准了这位表弟,只要遇到难事先求告于他。他呢,也是有求必应,不但不嫌我们烦,还经常来看我们,或者带着强强开车去兜风。遇到找对象的大事拿不定注意也来找我商量,甚至还领来让我看。我这人胆子大,心里有啥不同看法敢直说,这样以来我们倒成了以诚相待的异乡朋友,帮我们娘俩也成了他不可推卸的义务。

  当初我到阎良时,家中有一大部分人都是在违心地成全我,还陆续给我送来了家具和日常生活用品。如今仅仅一年时间我却又要回西安,那些曾经反对的人肯定要骂我是瞎折腾,因此实在不好意思再求家里人想办法来接我回家。雇一辆车吧,先不说花钱多少,我连到哪儿去找车都不知道。回家的问题困扰着我,使我不知如何是好!

  正在焦急时,张军又来看我了。我把厂里的情况和我准备回家的事告诉了他。他说:“你能回家就好!你走以后,我也要调回临潼供电局了。正愁着我走之后你在这里举目无亲,遇到点事都没人能帮忙!”接着又问我:“你打算咋回去?你家人知道不?”我给他讲了我的难处,想请他帮我给家里人捎个话,让家里人来接我。他很直率地说:“叫你家人找车,人家不烦你才怪!再说从西安找车来这儿也确实挺麻烦。如果雇一辆车你这点东西也太不值得。我看你还是等着我最近要是去西安出差,就把局里的客货两用开来,拉上你的东西顺便把你送回去。”上帝保佑!他帮人如此赤诚,令我非常感动。

  临走前我去向林大嫂告别,大嫂劝我留下。她诚心地对我说:“即便厂子散伙了,那些房子一时半会也不会拆,你住在那里谁也不会赶你,这里的日子比城里好混,夏秋两季拾点粮食你们娘俩都吃不完。住熟了谁家种菜给你拔几棵算个啥!过些年娃大了,在这儿给她找个女婿,咋说也把你养老送终了。”其实我也知道乡政府一直都没有一个合适的打字员,为此经常找我帮忙,我如果留下来给他们当一名打字员绝对没有问题,乡政府有的是房子,又有伙食灶,吃住都好解决。可是那里的教学质量实在太差,我不能贪图安逸荒废了女儿的学业。大嫂哪里知道我的良苦用心?

  没过几天张军就找到了送我回家的机会,走的时候在厂的年轻人几乎都跑到门口来送行,汽车的周围站满了人。门房的葛师傅纳闷地说:“这厂里来来往往的人也不算少,还没有一个人走的像你这么热闹。”我怀着依依不舍的情感举手向大家表示再见,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我会永远怀念阎良的朋友,没有他们真诚纯朴的情谊,我便得不到精神的享受和在那里生活的自信。

  在阎良的那段日子里,我努力工作,尽情生活,用坦诚享受着一生中难得的自尊和快乐,虽说只有短短的一年,却给我下了说不完的故事,是我一生中又一段美好的时代,给我留下了永久的回味!

  

· 推荐:中国名人传记 红色经典 世界名人传记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

在线看小说 趣知识 人生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