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坊
传记文学

首页 > 蒋介石全传 > 二次东征,兴师北伐 挥师北伐

挥师北伐

  蒋介石于5月29日,提出令李宗仁第七军先行北伐,并支付20万元款项为军费。5月下旬,叶挺独立团首先自广东出发,于6月2日到达湖南。李宗仁于6月18日离穗返桂。留四个旅看家,亲率五个旅离南宁,于19日乘专轮抵达梧州。6月24日抵桂林,继续北上。同日,吴佩孚部署四路大军,云集湖南。宋大霈为第一路军司令,助叶开鑫等任正面作战;王都庆任第二路司令,于临澧、常德一线任右翼;唐福山为第三路司令,任左翼;董政国任第四路司令,率阎日仁、唐之道旅为总预备队。7月初,第四军陈铭枢,张发奎两师抵湖南攸县、安仁。7月1日蒋介石下北伐动员令:先定三湘,再克武汉,与国民军会师中原,统一中国。特别指出“必先扣倒军阀,肃清反动势力,方得实行三民主义,完成国民革命。”7月4日,李率第七军胡宗铎部和其他各军发动攻势。7月6日,蒋被推为中央常务主席,因为元老们不服气,蒋自觉无趣,就由张人杰代理。7月7日,公布《国民革命总司令部组织大纲》,共十条。其中主要是:“动员令下后,即为战时状态。为图军事便利起见,凡国民政府所属军事、财政各机关均需受总司令之指挥,秉其意旨办理各事。”从此开始,蒋介石不但完全掌握国民革命军,而且指挥国民政府军事、财政各机关,把军权、财权完全集于一身。他又身为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则政府也在其控制之下。实质上,国民革命军已变成其私军(他也是军委会主席)。7月9日,蒋就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职,于广州举行北伐誓师典礼。孙科捧国父遗像,国府代主席谭延闿授总司令印,中央监委吴敬恒授军旗。三人各致勖词,蒋谨受之。

  誓词是:

  “嗟我将士,尔肃尔听。国民痛苦,火热水深。

  土匪军阀,为虎作伥。帝国主义,以枭以张。

  本军兴师,救国救民。总理遗命,炳若日星。

  吊民伐罪,歼厥凶酋。复我平等,还我自由。

  嗟我将士,为民前锋。有进无退,为国效忠。

  ……

  嗟我将士,如兄如弟。生则俱生,死则俱死。

  存亡绝续,决于今兹。不率从者,军法无私”。

  同时蒋发表就职演说和宴会演说,主要是表示要完成孙中山先生遗志。此时他更处处时时以孙中山接班人自居,一句一个总理和廖党代表,表现得极为“虔诚”。

  蒋又以个人名义发通电、宣言;又发告将士书、告广州人民书、告士兵书。

  通电中说:“继先大元帅遗志,服从政府之命令,努力国民革命,实行三民主义。”

  宣言中则详论革命对象和战争目的为打倒国际帝国主义和军阀。文云:“革命战争之目的究为如何,中正尤不能不于就职之始,为我全国同胞宣告也。慨自辛亥革命迄今十有五年,祸乱相仍,扰攘不止,人民陷溺于水火之中,日益深烈。追求致乱之源,悉由国际帝国主义者为之厉阶。彼既挟炮舰政策,以保持胁迫而取得之不平等条约,攘夺我关税自主,妨害我司法独立,垄断我全国金融与交通。使我新兴工业受其扼制,所有农产被其把持。因而商业萧条,民生凋敝,以致遍地皆匪,百废莫举。而彼复利用万恶之军阀,为其工具,摧残爱国运动,剥夺人民自由,更驱使全国军人,同室操戈,自相残杀,必使我国内乱不绝,而彼乃得操纵我政治与经济之全权。……革命战争之目的,在造成独立之国家,以三民主义为基础,拥护国家及人民之利益,故必集中革命之势力于三民主义之下,乃得推倒军阀与军阀所赖以生存之帝国主义。”

  革命策略是与敌斗争决不妥协;联合所有一致对外之全国军人共同作战;军民结合,使军队成为人民军队。文曰:“第一,必与帝国主义者及其工具为不断之决战,绝无妥协调合之余地。第二,求与全国军人一致对外,共同革命,以期三民主义早日实现。第三,必使我全军与国民深相结合,以为人民之军队,进而要求全国人民共负革命之责任。如我全国军人,有能以救国爱民为职责,不为帝国主义之傀儡者,中正必视为革命之友军。如能向义输诚,实行三民主义,共同为国民革命奋斗者,中正尤引为吾党之同志,决无南北畛域之见,更无恩仇新旧之分。……”

  告将士书,则提出四点:“一,当认定帝国主义为吾人之目的敌。……二,当确信国民革命军为中国国民党之军队,………。三,当尽量注意士兵之教及生活……。四,当努力使国民革命军为人民之军队。”

  告士兵书共六条:

  一,革命的意义。

  二,战争的目的。

  三,牺牲的代价。

  四,主义的需要。

  五,本军的责任。

  六,成功的要素:

  “1.爱护人民。

  2.严守纪律。

  3.服从命令。

  4.尽忠职务。

  5.团结精神。

  6.不贪财物。

  7.节省子弹。

  8.自刃冲锋。

  9.不怕敌人。

  10.立定脚跟。”

  告广东人民书,重点说广东人民革命历史事迹。在这里面,他高度赞扬了太平天国革命及其以前之平英团的英勇事迹。他说:

  “三元里民揭平英团之帜,不期而集者数万人,与英以重创。英人虽惭愤不敢报复,去而攻闽浙沿海。使清廷稍有能力,必不致为南京城下之盟也。太平天国尤为民族革命特起之异军,光复汉室,功已逾半。观于英人戈登以常胜军助李鸿章,即可知太平天国若何遭帝国主义者之忌疾。惜乎洪杨争帝,乃至溃败。”

  以上这一切的论证和陈述,无疑都是正确的,感人的,富于鼓动性和激发力量。但这时蒋的内心深处是否仍然有与帝国主义战斗到底和团结国内所有愿意共同对外的军人的真实思想已很成疑问。因为他一直是以个人中心为第一,革命和民族独立为第二,和孙中山捉迷藏,不服调动。处处以争权位为主要目的。权位到手后,又必然以保权位为主要目的,而置国家民族于第二位。1927年搞“四?一二”反共政变。1928年“五?三”惨案中蒋介石完全对日妥协,而拒不接受奉军一致对外的要求。后则削平冯、李,进攻红军,咒骂太平军为贼。至此,蒋介石完全变成他以前北伐誓师时所咒骂和抨击的敌人或封建军阀了。这是权位到手后,就转向自己的对立面。这种历史的悲剧令人感慨不已。

  北伐各军中,有不少中国共产党党员任军师等党代表:

  第二军:李富春

  第三军:朱克靖

  第四军:张善铭

  第六军:林伯渠

  可见中国共产党在北伐中起了重大作用。湘、鄂、赣各地工农运动,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而工农大众在北伐中也起了重大作用,他们破坏北军的作战进程,从各方面支持北伐军。

  此时第四、七军早已于湘境作战,第八军原在湘省。第一、二、三、五、六军为第二线和侧击任务。何应钦第一军一部于汕头地区监视福建周荫人。7月11日,第八军李品仙第三师,首先进入长沙。叶开鑫弃长沙而守汨罗江北岸。

  7月6日,蒋于中央党部召开中央常务会议。就任中央常务委员会主席职,在党内地位已达极峰。14日电令第七、八军(中路)占领益阳、平江,固守汨罗江之线,掩护后续部队的集中。但对沅江地区敌残部,必须予以歼灭。令第四军以主力集中醴陵,监视江西孙传芳军,并占领浏阳。令第三军由衡阳至醴陵集中,策应第七、八和第四军。令第二军集中茶陵监视江西,策应醴陵。而其嫡系第一军第一、二师则集中株洲殿后,策应各军。令第六军于攸县待命。兵站总监设韶关。

  同日改李济深为国民革命军总参谋长,以钮永建为总参议。李留广州坐镇,以白崇禧副总长代理总长,随蒋作战。同时举其恩公陈英士(其美)之侄陈果夫代理组织部长。

  7月12日至18日,中共召开第二次中央扩大执委会,通过《中央政治报告》、《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关系问题决议案》,决定仍留在国民党里,团结,发展左派,反对右派,不同意和国民党脱离关系。

  19日,蒋发烧感冒。20日,任黔军彭汉章、王天培为第九、十军军长。21日,蒋看《苏共党史》。22日,电令何应钦坐镇潮、梅,并提示他以追击炮,手榴弹为防御最佳武器。24日,蒋划广东为七个警备区,各区设一戒严司令。何为潮、梅警备司令。26日上午对黄埔学生发留别书,教导学生们不分畛域,和中共党员团结合作,“集合一切革命势力,打倒帝国主义为唯一目的”。同日,电告唐生智不要对运枪械的美国船轻启交涉。

  27日(7月)上午7时半,蒋自东山寓启程北上。其次子纬国到车站送行,洒泪而别。车次仍读苏共建党的历史书。28日,自韶关北上。29日至乐昌城。31日,乘轿行六十五里至九峰村,于军民联欢会讲演。途中也研究士地问题。8月1日夜12时由九峰出发,于山谷中行九十里至塘村。2日上午1时,由塘村前进,至良田,行约八十里,驻节小学校。下午5时,唐生智代表林董南来见。接阅唐、李军长第二期作战意见书。该意见书主张直捣武汉,截断长江。3日上午6时由良田启程至郴州,一路上民众不断欢迎和放鞭炮,农民协会组织尤为整齐。到郴州后,有五千人开会欢迎。4日9时后,蒋登苏仙岭,干苏仙庙午餐。电令航空处派飞机到衡阳。5日4时半由郴州出发,11时至栖凤渡,驻节神农庙。6日3时,再由栖凤渡启行,行至金陵镇,天尚未明,即有群众等候野外,观者塞途,鼓声、爆竹声响彻天空。蒋稍停致词。11时半到公平圩,夹道相迎者尤众。7日3时,自公平启程,11时抵耒阳。数日来,蒋于途次看孙中山《建国方略》,对以经济为革命基础,以科学为方法的建国理论体会较深,立志实行。

  此时,孙传芳封禁江浙国民党省党部,缉拿党员,通牒上海各国领事,查封租界国民党党部。

  8日乘船沿耒河前进。于船中读看《建国方略》,对孙中山知难行易学说深为赞佩。入夜睡于船上,时闻萧寺钟声悠悠打破征尘之梦。9日于船中拟定对吴佩孚作战宣言。晚7时,出来河转入湘江,迎者络绎于道。抵达衡阳。各届已整队迎候多时。是日驻督办公署。

  这时,北伐军连克湘省各城,继克长沙,北洋军阀和全国各地方军阀,均为之震动,不再等闲视之。

  第一、三、六军,不久也开到湘赣边境,东向警戒赣湘边,尚未投入战斗。此时,中路军,即四、七、八军则与敌相峙于汨罗江两岸,战况处于停顿状态。第一期作战宣告结束,第二期作战尚待筹划。李宗仁和唐生智鉴于挂、湘安全,均力主乘胜追击,一鼓而下武汉。

  但在此时,盛传中央准备对鄂采取守势,转攻江西。唐生智得知后,焦虑异常,李即与唐共同拟成意见书,派人专程送蒋,并于8月9日南下迎接蒋介石于衡阳。10日,唐匆匆见蒋,无暇多谈;李宗仁亦因旅途繁忙,无能详陈北伐意见,倒是和白崇禧所谈甚多。从和白的详谈中,李知蒋介石在当时就特别偏爱其第一军,如第一军每个士兵发草鞋两双,而二、三、四、六各军,则每人一双还不到。当然怨言四起。同时蒋之治军,凭私情而不依法度。例如黄埔出身的中下级军官,因赌钱发不下兵饷时,就向上级打报告,上级不解决时,就直接找蒋,按实况报告,蒋就大骂一顿,但骂完之后,仍写手谕,叫去军需处领饷不误。如此闹剧,经常发生,其目的是他要直接控制中下级军官。黄埔学生更是遇事直接见蒋。故蒋军中按级服从制,可以说是无法执行;蒋更以此为得计。

  8月10日午夜,蒋乘船偕李宗仁等北上株洲。途次读《俄国革命史》,深感获益。11日夜半抵长沙。此处还有总政治部主任邓演达、俄顾问加伦、战地政务委员会主任陈公博、前敌总指挥唐生智、第四军副军长陈可钰等。

  次日,孙传芳致电蒋介石,声言只要蒋答应反苏反共,就可以言和及商讨国事。他说:“如去外国人,铲去过激党,则不待用兵,无不可商之国事。”

  12日晚,蒋于长沙召开军事会议(前藩台衙门),讨论第二期作战计划。这是北伐开始后第一个战略会议。方本仁已于8月加入革命军,暗中受任第十一军军长。此时,北伐军已有十一个军。

  这时,冯玉祥军于南口失败西撤,一时无力反攻中原。故当时北伐军面临各军阀兵力约有百万(四川各军阀当时附于吴佩孚)。面对这种局面,北伐军必须采取远交近攻,如同秦皇统一六国的方略,方可达成统一大业。

  蒋于此军事会议中首先发言。略谓他入湘之前,有人主张对鄂暂取守势,将主力移攻江西,目的在于巩固广东革命根据地。并问各位同志们对此有何意见?李宗仁接着发言,竭力主张乘吴军南北相顾,疲于奔命之际,以速决战个个击破,直取武汉。“然后以大别山、桐柏山为屏蔽,扼守武胜关,北则可以进窥中原,直取幽燕;若沿长江顺流东进,则孙传芳五省地盘,已为我革命军三面包围,底定东南也非难事。”接着李分析孙传芳欲取北伐军与吴佩孚两败俱伤的渔人之利,北伐军正好利用之,使其暂守中立,各个击破。如首先进攻江西,则孙、吴必然联合对抗,则对北伐军极为不利。再者如攻赣失利,则新附义之军亦会动摇。故首先攻赣之策实不可取,并为兵家大忌。经反复讨论后,蒋和会议采纳李宗仁和唐生智的意见。以二、三、六军监视江西,以防孙军扰乱后方,并于攻克武汉后,乘胜入赣;以第七军攻平江,第八军一部助攻;八军主力,一、三军会同第四军进攻汨罗江一线。各军于此时待命出发。同日,蒋致电孙传芳,请其归顺革命:“自卫卫国,皆有出师讨吴之必要,惟对于全国军人力求团结,共负救国责任,绝不忍为自相残杀之举动,志同道合,正可联为一体,岂仅各不相犯而已。兄以苏浙皖赣闽五省之治安自任,若能归顺革命潮流,以保五省人民之幸福,中正必请于政府,承认兄为五省之总司令。否则佳兵固为不祥,割据亦岂至计。君子爱人以德,兄宁能姑息以自召崩溃耶!”这个电报答非所问,完全避开反苏反共问题不谈,知蒋此时,已有难言之隐。孙传芳也未听蒋劝,仍旧按原计划备战,暂守中立,而此亦达到了蒋的目的。

  长沙军事会议后,俄顾问加伦问李宗仁打到武汉要多少天?李谓十四天。加伦说必须四十天。两人因而打赌。李说二十天打到武汉,即是赢,否则是输,赌注为白兰地。结果十二天就打到武昌城下,李与加伦相对大笑。

  14日,又改动原军事计划如下:“以四、七、八军为中央军,唐总指挥生智兼领之。一、六两军为总预备队,控于中央军之后,……以二、三两军及独立第一师为右翼,朱军长培德领之,集结于醴、攸之线,监视赣敌。以九、十两军为左翼军,袁总指挥祖铭领之,迅出荆、沙,肃清鄂西。右翼军对江西暂取攻势防御。对萍乡、莲花之敌严密警戒。”如侦知敌有进攻企图,则转为进攻。先占萍乡。同日,蒋召集第七、八军检阅。地点在长沙东门外大校场。第七军有两旅四团共七千余人参加;第八军参加检阅者为两个师,共一万五千人。编制同第七军。这天天气晴朗,阳光照耀,更显得兵强马壮,旌旗鲜艳,军容甚是雄壮。

  蒋乘一匹高大的枣红马,缓缓进入主帅部位,听取各单位报告受检阅人数。人数报告毕,即举行阅兵式,七、八两军排成横列,蒋由十余将领分乘战马陪同,自右向左,按辔徐行,李居第二位随行,唐生智紧随李宗仁,居第三位。先检阅第七军,平静通过;再检阅第八军。第八军顿时乐声大作,继则号兵突然尖鸣,声音刺耳,蒋介石的枣红马受此一惊,忽然长嘶一声,前蹄腾空,向校场中心狂奔。蒋因不大骑马,瞬间翻下马来。但右脚仍套于镫中,便被拖于地下,状极危急,幸不久即脱镫停下。众将领见总司令翻下马来,都连忙下马,将蒋扶起,问其受伤没有?蒋此时仍惊魂未定,气喘吁吁,一身新军服沾满了泥污,加之帽丢靴落,的确狼狈不堪。但蒋仍率领众将徒步阅兵,一拐一跛坚持阅兵完毕。然后再检阅分列式,第七军远不如第八军整齐壮观。最后蒋又讲话,对两军训勉有加,并指出要“服从革命领袖指挥”,要“服从三民主义”。最后提出四个口号:“不怕死;不要钱;爱国家;爱百姓。”同日又在总指挥部对七、八军将领讲话,指明“服从上官就是服从党和主义”,“上官是……党和主义的代表”。讲话毕,即结束阅兵式。

  蒋氏堕马后,唐生智的军师颐和尚便乘机对唐说,蒋过不了第八军这一关。蒋如失败,将来唐当继蒋而起。李宗仁认为以后唐生智两次反蒋,或与此巫说有关。同日晚7时,蒋又于长沙市欢迎大会上讲话,指出党员要服从党的纪律和命令。因为党员不好,人家骂的是国民党。他说:“我犯了纪律,做了不好的事,败露的时候,人家决不骂蒋介石个人,是骂国民党。”

  此时,蒋主动与李宗仁结为金兰之好。当时李宗仁本不敢接受蒋的兰谱,蒋硬将兰谱塞进李的口袋里。蒋的兰谱上写了生辰八字,又写誓词曰:“谊属同志,情切同胞;同心一德,生死系之。”誓词后又写上“蒋中正,妻陈洁如”。过了几天,蒋又向李要兰谱,李经多方推托后,终于照葫芦画瓢回写兰谱,并署己名和妻名,算是和蒋成了同生共死的兄弟。据李说,蒋当时为此表现得很高兴。这个兰谱,在1929年春,蒋向武汉发动进攻,使李全军瓦解时,和行李一起丢失于沪上。

  15日上午7时,蒋到株洲检阅第一、二师,痛诫两师官兵。说第一军比别的军有特别的光荣。但这次从广东到湖南,却随便占住民房,强迫人家搬出,对男女学校,也一律强住。又说如有吸鸦片的,“谁都可以枪毙他”。人家都说第一军军纪坏了,如果不痛加改正,“我是一定不能饶放你们这样过去的”。严饬官长对上级要忠实、服从,对士兵要爱护,工作要负责,操守要廉洁等。可知第一军纪律已很成问题了,才惹得蒋痛骂一顿。16日发表讨吴宣言,文极冗长,大意指吴为帝国主义侵华工具,“造乱祸,戕贼同胞”。

  长沙会议后,于8月17日,国民政府派蒋作宾赴东北访张作霖。张答应不与吴佩孚合作。次日(8月18日),蒋分三路进军北上。第七军和第四、八军为中央军,顺武长路直趋武汉;第一军第二师(刘峙)和第六军为中央军总预备队;第二、三两军为右翼军,集结于攸县、澧陵一带,仍监视江西孙传芳军,并掩护中央军右侧背;黔军第九、十军为左翼军,入出常德,澧县,北指荆、沙,掩护中央军左侧背。但黔军两个军,仍在湘黔边境未即从命,大有观望之态。

  中央军为主战场,唐生智任前敌总指挥,下分左右两纵队:左纵队为唐之第八军,自兼纵队指挥官;右纵队为四、七军,由李宗仁任指挥官。首开战端,便是强渡汨罗江,直取武汉。该两个纵队又分三路进军:第四军首克平江后,沿通城、崇阳一线向武昌推进;第七军于浯口南岸抢渡汨罗江;第八军进攻浯口以西,营田以东地段之敌,取道岳州,进逼武昌;同时并以一部自嘉鱼或金口渡过长江,向汉阳、汉口进攻,截断敌人退路,将敌围歼于武汉三镇。右与第七、八军联络,左则警戒长江、湘江江面。第一军、第二师于第八军之后推进;第六军于第四军后推进。

  正当北伐军重新部署攻势时,北军也迅速部署坚守,以待援军开到。蒋之中央军的直接对手是吴佩孚。吴此时拥军二十万,战力称强,他一直未对北伐军正眼相看。及至北伐军攻克长沙,吴佩孚这才感到事态严重,决定倾巢南下,对付北伐军。但国、奉、直大战尚未完全结束,吴的精锐之师一时尚无法到达湘境。吴便暂时部署原驻各军和附近各军进行抵抗,由其湖北督理兼第二十五师师长陈嘉谟和代理湘鄂边防督办李济臣二人负责指挥,共有三、四万众。于武长路正面沿汨罗江设防。江北岸之长乐街、浯口市、张家碑等地一线由原第一路司令宋大霈、第十七混成旅(余荫森)和部分湘军防守;洞罗铁桥附近之长乐街、南渡河、夹塘一线,由原第四路司令董政国率王梦弼第六混成旅、李乐宾第七混成旅和叶开森部邹振鹏防守;平江地区由陆云第十五混成旅防守。均构筑工事、铺设地雷和电网,以逸待劳。孙建业第二混成旅沿河配备。

  18日,北伐军开始进攻。蒋于19日上午游岳麓山,祭蔡锷、黄兴等墓,访云麓宫、万寿寺、岳麓书院。晚7时方回行营。看情形蒋甚是安闲,战火中不忘游览雅兴。

  第七军夏威第一路军向孙建业第二混成旅进攻,旋肃清将军山地区之敌,开始涉江强渡。当日渡过汨罗江占领浯口市。第二路由胡宗铎指挥,由滑石滩强渡汨罗,占领张家碑,俘敌六百余人;李之第二路军亦死伤二百余人。继而进入山地,穷追溃兵,于8月23日,进抵大沙坪。时第四军已于攻克平江后,一路追击溃敌,进占大沙坪,继向汀泗桥穷追,已越过第七军,向西北前进,七军也将错就错改向东北前进。李宗仁并派军一小部助第四军攻打汀泗桥。七军主力则东进越过崇阳,直奔咸宁,向贺胜桥前进。

  这是因为当时无线电机陈旧,李随七军前进后,即失去与第四军的联络,从汨罗北进以来,两军各自为战,李宗仁只能指挥自军而已。因此两军未能分进合击,而是于大沙坪会师后,两军交错换路,变易作战地区。第八军因未能涉渡(水深)而于8月20日始过汨罗,比四、七军迟过一日。

  20日,蒋发表对外宣言。指出“无论何国人士,能不妨害国民革命军之行动及作战者,一切生命财产,中正皆负完全保护之责;若有利用不平等条约,援助军阀,害我国民,致中外人民所不容,中正纵欲保护其友谊,亦恐碍于正义。则此不能不于战前声明,以求我友邦谅解者也。”

  同日晨,吴佩孚率刘玉春、陈德邻、张占鳌、靳云鹗等数万人自保定南下。25日到汉口,召开紧急军事会议,决定先守汀泗桥。同日,孙传芳亦于南京召开军事会议,决定“援赣方略”。

  23日,蒋与白崇禧谈时局问题。同日,发告全国民众书,提出了他的建国纲领,共有三十三条。开头所讲是中国发展的必要条件,共六条:

  中国经济得充分发展,必有国家独立为先决条件;发展实业,改善农民生计;生产力的充分发展,使工人阶级生活状况有改善机会;农、工业发达使人民购买力增高,促使商业发达;在经济发展,基础上解决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废除不平等条约,普及中国新法律;收回租界,使反革命势力无所凭藉。

  其次是政纲:

  军事稍定,即召开国民会议,建立全国统一政府;对外废除不平等条约,重订平等互惠、尊重主权的双边条约;撤退在中国的外国驻军;撤销领事裁判权;收回租界。收回关税自主权;收回教育权;非经中国政府同意,外国人不得在中国自由设置产业,创立银行,发行纸币;建立廉洁政府,铲除贪官污吏,肃清旧政府积弊;“确定人民集会、结社、言论、出版、居住、信仰之自由权。”统一财政;取消田赋附加税,停止预征钱粮,废除一切苛捐杂税,禁止向贫民摊派军饷;免除灾区钱粮和欠租;限制重利盘剥;禁止种植、运输、吸食鸦片;严令军队与民众合作,不许拉夫和强住民房、学校;整顿国有和省有财产,发展实业;政府设法拨款救灾,没收逆产赈灾和抑平米价。

  扶助工农商学团体及其发展;军事底定之省,即遵孙中山《建国大纲》实施训政;促进地方自治,实行民选省长、县长、乡村自治机关,并由人民自动召集乡民、县民、省民大会,改进乡、县、省政;改良农村组织,整理地制、制定最高租、税额法律,增进农民生活。

  颁布劳工法及工厂条例、工会条例:确定工人最低工资;禁止中、外厂主及职员虐待工人,并改良工厂卫生,特别保护童、女工;确定教育经费,不准因任何原因提借;增加小学教员薪金,减少学生学费。改良士兵生活,提高士兵教育;将没收逆产一部分给老弱残废的士兵。

  确定和增加行政教育机关下级职员薪金,并承认其组织;促进男女平等,承认妇女选举权、被选举权,及一切法律上与男子平等。

  农业方面,清查户口;丈量地亩;组织各乡警卫团,使人民得以自卫;修筑各县马路;疏浚河道;培植森林;改良币制,禁止滥发纸币;由政府财力帮助平民举办生产消费合作事业。

  以上各条中,可以看出无土地改革或平均地权的项目,只有租税限额的规定。这就难以发动农民,中国的封建经济关系就难以打破。谈何民权与民生?而对外国人的不经中国政府许可,不得自由发行纸币之条,也留有一大空隙,好像中国政府将在一定条件下,允许外国人在中国发行纸币。

  对于农、工,并未允许成立工会、农会的条款,使工人、农民在厂、村中无一定的自治权,则扶助工、农也粹系空话。尤其没有农会,就更谈不到反封建,因而孙中山的民主主义革命思想,当然无从实现。即使规定了条文,蒋也很难实施,何况根本未有条文呢?

  同日(8月23日),蒋于羊楼司召开军事会议,决定了四路进军,直取汀泗桥。以第四军(两个师)从崇阳、通山进逼汀泗桥;第七军于占领蒲圻后,会攻汀泗桥;第八军之一部,亦于占领蒲圻后,会攻汀泗桥。第八军主力,沿下江、嘉鱼,从侧后抄袭汀泗桥。

  部署好军事后,蒋又于24日致电中央执行委员会,要求中共答复陈独秀于《向导》上发表的《论国民政府北伐》一文是什么意思,以免生误会。他说该文反对北伐,破坏两党合作精神,不能容许。蒋这时,个人专制气焰日益发展,对于北伐发表不同意见,本属政党言论自由范围,你自管北伐,别人也自管可以有不同意见。而且蒋当年反对孙中山1924年北伐时,就不只是言论问题,而是拒绝孙中山的军事命令。他可以拒军命而不顾,人则发表不同意见而不可,此种个人专断独行之暴君作风和气质,真是咄咄逼人。何以有此怪现象发生?日无民主政治体制,以保证人民自身权利和限制独夫专权也。可见民主政治之重要,恰如一国之生命线。

  次日(25日),蒋又拟定江西进军计划。本计划共分三个进攻时机或时期。第一个进攻时机,为中央军克复武汉时;第二个时机,为北伐军尚未决心进攻江西,而福建周荫人已进犯潮、梅(广东)时;第三个时机,为福建周荫人不犯潮、梅而援助江西时。于此三时机中任何一个时机,无论敌人如何行动,北伐军皆可以进攻江西。

  同日,吴佩孚率刘玉春驰抵汉口,准备防务。

  于此军务倥偬之际,蒋于26日读《嘉言钞》、《菜根谭》。对“逆来顺受,居安思危”颇有感触,自言,“如能顺应环境,必可冲破险关,将其计而就之,则天下无难事矣。”他把“逆来顺受”,理解为顺应环境,为什么逆来顺受,对谁适应,适应什么环境?此处并未指明,总不是对吴佩孚和孙传芳等人吧?这显然是对苏顾问和中共势力而言。自孙中山逝世以后,蒋就伪装拥护三大政策,对苏顾问的权力和中共的影响便是顺应环境,并“逆来顺受”的。但现在,他于掌握中央军权和政权之后,已不再是逆来顺受了,而是暂时的适当隐忍,因为他还不敢马上脱离苏联帮助和中共的支持,还要利用之。而这种隐忍中,他又“居安思危”,随时准备“清共”反苏。

  在同一天,蒋电令袁祖铭左翼军于攻克武汉后,占领荆沙。

  李宗仁第七军自过汨罗江后,沿途都是崇山峻岭和羊肠小道。人烟稀少,林木无边,行军极其艰难。人谓此地向无大军经过,就是太平军北伐时,也未涉足于此。当地百姓们见他们军纪良好,便设茶饭相待,并为之探听消息,当向导,非常积极。而北洋军则深遭人民反对,因而到处流窜。第七军之一、二两路,于23日在北港会师。这时第四军已越过第七军,穷追溃军,急驰汀泗桥。至25日夜,已迫近汀泗桥。

  敌军宋大霈、董政国将残敌收拢,据守该地。陈嘉谟也率军万余人前来助战。

  汀泗桥为武长路二大著名铁桥之一,附近为沼泽地区,位于长江南岸,水深港阔,甚是险要。陈嘉谟防守铁桥两端和附近高地,第四军与之激战竟日,未能奏效。26日,江水暴涨,进攻益无希望,真是望桥兴叹,天堑难过。正因为如此,敌军则麻痹大意,以为可以高枕无忧。陈铭枢十二师三十六团团长黄琪翔,忽然献计夜渡,乘敌不备,竟然偷渡成功,遂于拂晓自敌背后攻击。叶挺独立团亦发起正面攻击,敌军遂于慌乱中,夺路而逃。27日上午10时克汀泗桥。28日,七军克咸宁,敌军退守贺胜桥。此时,吴佩孚派精兵数万,进驻贺胜桥。同日,吴亲自到贺胜桥指挥作战。

  29日上午10时蒋由蒲圻至咸宁,过汀泗桥,见死尸累累,惨不忍睹,可知汀泗桥战斗之残烈。

  守贺胜桥者,为吴氏嫡系第十三混成旅、陈嘉谟二十五师、刘玉春第八师等。此外又有马济、宋大霈、董政国各部万余人,总计约十万人。还有铁甲车、山炮、野炮数十门,重机枪二百余挺。军力雄厚,远过北伐军四、七两军。其主阵地,设在桥前高地杨林垱、王本玄一线。同时吴又传檄孙传芳自江西进攻,诱使袁祖铭叛离北伐军,由湘西袭扰。

  蒋介石于同日(8月29日)下午5时在咸宁召开军事会议,参加者有李宗仁、白崇禧、唐生智、陈可钰、张发奎、陈铭枢、夏威、胡宗铎等。会中决定由李宗仁指挥,进攻贺胜桥,直捣武汉。唐生智第八军变成总预备队,同时要第八军何键师,自嘉鱼渡江,绕攻汉口,以拊敌背。

  会议后,李宗仁即指挥四、七军会攻贺胜桥。四军攻正面,七军自王本玄攻击贺胜桥以东地区。四军为中央,夏威率一、八旅任右翼;胡宗铎率二、七旅任左翼,与四军并肩前进。8月30日,李下令攻击。李和各官长亲临前线督战。吴佩孚也亲临阵地督战,并以机关枪和大刀队对退回者射死或砍死,曾手刃退回旅、团长十数人,悬其头于电线杆上,惨绝人寰。因此敌军抵抗极为顽强。但北伐之四、七军更是顽强冲锋,官兵主动,以犬牙交错之势箝制、包围敌人,各个击破,最后集中攻击桥头,敌军不支,反身向督战部队开枪射击,杀出一条血路,一哄而逃。北伐军攻克贺胜桥。敌军残部退守武昌。

  次日黄昏(31日),四、七两军抵武昌城下。蒋以为,攻克贺胜桥后,收复武汉只在指顾之间,不费吹灰之力,非常轻敌,便令第六军集中通城,戒备修水孙传芳军,命四、七军立刻爬墙攻城。但因梯短,敌人城上防备极严,因伤亡极大而失败。9月1日,蒋任李宗仁为攻城司令官,第四军副军长陈可钰为副司令官。进行二次攻城,又失败。

  9月2日上午11时,蒋介石自蒲圻启节,于下午7时到白纸坊市,路过贺胜桥,见吴佩孚手刃其官兵尸体仍横陈桥畔,腥臭难闻,不禁慨叹一番。

  同时开始筹划进攻孙传芳军队的军事计划。这是因为,武汉未克,呈相持局面,蒋深恐孙传芳乘机自江西出兵,侧击其后,便及早部署攻赣计划,先发制人以应不测。并令何应钦于粤闽边界处相呼应,进攻福建。决定于9月5日以前出兵攻赣(江西)。

  9月3日,蒋介石亲自率司令部白崇禧、加伦到武昌城南涂家湾车站,召开攻城会议。当时蒋并未分析敌情,即严厉下令:“武昌限于四十八小时内攻下。……一定要攻下!”各将领闻言面面相觑,未发一言,又开始第三次攻城。李宗仁此时对蒋则更为不服,觉得他“遇事往往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总喜欢遇事蛮干,一味执拗,不顾现实。第三次攻城指挥官仍旧。蒋此时调刘峙第二师接防忠孝门。并立赏格,凡登上城垣者。长官赏二百元,士兵赏一百元。最先登上者,赏三百元。

  同日,蒋任何应钦为东路军总指挥,率第一军、第三师和张贞新编第十四师,进攻福建。

  9月5日,武昌第三次攻城开始。仍未成功。正于攻城之际,蒋忽然邀李宗仁一道赴城郭视察。此时,李宗仁认为蒋未当过下级军官,一定会临阵害怕,便默察蒋氏,见其在枪林弹雨中,仍是态度从容镇定,颇具主帅风度,又对之非常佩服起来。此时,蒋介石也深感硬攻无望,便立即下令停止攻城。时吴佩孚也正在汉口指挥死守。

  9月5日,刘左龙正式声明附义国民革命军,被任为第十五军军长,开始炮击汉口查家墩吴佩孚司令部。吴氏即仓皇北逃。自河南增援之吴军,亦为刘左龙所扼住。刘于9月6日占领汉阳。7日进占汉口。吴军全部北退,只余式昌孤城,成了瓮中之鳖。攻克武昌,只是时间问题了。定,除第四军继续围攻武汉外,其余部队立即挥师东进,进攻江西。正当孙传芳实施他的“宏伟计划”时,其部将邱伟、卢香亭、夏超、周凤岐等在蒋介石的策划下纷纷发动叛变,孙传芳部一溃千里。北伐军一举攻克孙传芳,势头直指长江三角洲。

  蒋介石在两湖、江西战场用兵的同时,并没有放松对奉系张作霖的游说工作。一方面,防止奉军南下帮助吴、孙两军,另一方面,离间吴、孙与奉张的关系,造成他们内部继续争斗,从而达到分化瓦解的目的。一定程度上讲,蒋介石达到了自己的目的,或许奉张也在打自己的小算盘吧。

  在北伐军事中,最受人们非议的就是何应钦在闽浙战场的进展。蒋介石派何应钦指挥自己一心培植的黄埔学生第一军,作为偏师进军北伐军事战略部署中并不怎么重要的闽浙地区,明眼人一看就能感觉到蒋介石的用心所在。因为第一军在当时来讲是军事装备最好、战斗实力最强的一支参加北伐的部队,然而,“好钢”没有用在“刀刃”上,闽浙战场所取得的军事成绩最不如人意。可是,后来北伐前途一片光明时,何应钦麾下的第一军却最先占领沪杭一带,积极抢占革命的果实,为蒋介石不久以后的反革命政变奠定了军事基础。

· 推荐:中国名人传记 红色经典 世界名人传记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

在线看小说 趣知识 人生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