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坊
传记文学

首页 > 传记文学 > 首富真相(黄光裕家族的财富路径) > 2008年风波不断,中国企业家集体形象濒临崩溃

2008年风波不断,中国企业家集体形象濒临崩溃

  2008年风波不断,中国企业家集体形象濒临崩溃

  笔者曾在2008年11月黄光裕传闻出事后,写了一篇题为《黄光裕、李彦宏、牛根生:寒冬里的企业家》的博客文章。在文章中,笔者率先提出了一个观点:风波不断的2008年,是中国企业家形象集体崩溃的一年。这在网上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和热烈的讨论。原文如下--

  明白人都知道,黄光裕、李彦宏、牛根生这三人为什么会相提并论--因为他们都在2008年初冬感到了彻骨的寒意。

  比他们更寒冷的是普通公众。在大众眼里,这些人都曾是中国企业界里最杰出的精英代表--牛根生是一个道德高迈的忠厚长者、李彦宏是拥有阳光事业的阳光男孩、黄光裕则是所有努力奋斗的穷小子的楷模。

  但如今,大家却突然发现:道德先生不再道德、阳光男孩也有着龌龊的勾当、穷小子的奋斗史更不是那么光彩。

  这是中国企业家形象集体崩溃的一年!试问:牛根生、李彦宏、黄光裕如此光辉的成功人士,都有遭遇失败甚至唾骂的一天,还有谁值得大家信任和尊重呢?

  有人问:牛根生不是最有民族情怀的人吗?这是一个傻瓜问题。民族品牌难道指的是那些伤害过这个民族身心健康的品牌吗?

  有人问:李彦宏不是最懂中国国情的搜索引擎人吗?这也是一个傻瓜问题。他不过是最懂中国潜规则和最擅长中国潜规则的人。

  有人问:黄光裕真的出事了吗?这更是一个傻瓜问题。你该问的是:他能否再次幸运地躲过劫难?

  在佛教中,讲究因果报应--昨天之因,造就今天之果;今天之因,造就明天之果。

  黄光裕、李彦宏、牛根生三人在这个寒冬会遭遇什么样的僵局或死局?他们能否化解和突破这种僵局或死局?那要看造化!因为他们今天的结局,早已经在昨天铸定了。能不能改判,则要看上天一时的情绪了……

  回头再看,这篇文章有情绪失控和过于苛刻之嫌,却代表了和笔者一样的很多人在初闻这几个人负面新闻时的那种失望之情。但现在看来,让他们个人来独自承担上天的惩罚,显然是不太公平的。

  2008年年终,《南方周末报》为这一年的悲情或失意富豪进行了一次盘点。这些富豪有:政商关系断裂的刘根山与黄光裕,经济危机中求生的邱继宝与杜双华,迷失于地产困局的许家印与汪远思,经受严厉的社会责任拷问的张茵与牛根生,酿下资本苦酒的魏东与荣智健……

  在这篇题为《2008年富豪盘点》的文章中,作者如此写道:“年末,各种贺岁片充斥着电影院,如果给中国民营企业主们推荐影片的话,重温《肖申克的救赎》和《阿甘正传》或许是上乘的选择--在前者当中,生命是一种残酷的选择,在后者当中,生活是一种诚实的坚守。”

  除了影片之外,还有2本书值得向中国企业家们推荐:一本是《国富论》;一本是《道德情操论》。在当下,熟读后者恐怕更为迫切。

  其实,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一部企业史就是一部失败的历史。在长年研究中国企业案例后,财经作家吴晓波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对于一部企业史来说,接连不断的企业失败案例是一条最重要的主线。”

  作为一个群体而言,中国改革开放初期开始创业的这一代企业家们,脸颊上几乎都被岁月的风霜蚀刻下“悲情”两个沉重的大字。30年改革开放的历史,我们略加梳理,便会列出一份长长的“失败者”名单--步鑫生、禹作敏、褚时健、牟其中、仰融、唐万新、孙大午、戴国芳、郑俊怀、赵新先、顾雏军、黄宏生、龚家龙……

  有人统计,1988年评出的首届20位“全国优秀企业家”中,有6人因违规违纪被免职、停职或被迫辞职,还有1人畏罪叛逃,其他的也都消失了光华,目前仍在原企业任职的仅有4人。中国社科院曾经也做过一个统计,对比发现:中国着名企业家的犯罪率是世界各主要经济体中最高的。

  这是一个淘汰率太高的群体,悲情成为他们最常见的表情。这个潜规律折射出中国企业家的生存环境,的确令所有企业家对出名有一种莫名其妙的焦虑感--成就越显赫,失败就越羞耻。那种等待蒙受耻辱的焦虑感,和为此不断与命运拼搏的挣扎感,使他们的生活内容充实,但却充满了痛苦。

  他们都有着惊人相似的命运轨迹:以传奇色彩崛起于混沌草莽之中;凭个人能力和对时机的把握达至事业的巅峰;又因脚步太过于超前或滞后,一时没有踏准时代的节奏,便在转瞬间被抛入了失意甚至失败之中无法“超生”。

  “问君何故陷囹圄?怜君何事到天涯!”

  但以成王败寇的眼光来看待他们,显然是一种弱智或粗暴的偏见,因为这种失败背后,既有个性缺陷的因素也有对市场规律的忽视,更有体制陷阱所导致的“人仰马翻”。

  一片混沌之中,这些“孤胆英雄”似的企业家们在当时的很多“肆意妄为”之举,有着其猾的意义:他们对当时法律和政策底线的试探和触犯,在客观上拓展了它们的边限及商业的空间;他们坠落时的惊呼声,也为后来者标明了前进道路上的暗礁所在。

  此中,有些人也许会永远钉上历史的耻辱柱;有些人却一直有着截然不同的争议和评语;有些人受到了当时社会的谴责和法律的制约,但在10年、20年或30年后,又有了新的解读方式。

  财经作家吴晓波如此客观地评价这个群体:“他们的失败,是一件让人遗憾但并不可耻的事情,因为这些失败往往伴随着伟大的创新和冒险。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正是燃烧在企业家内心的那股不甘平庸的勃勃野心,在一次次颠覆着陈旧的秩序,掀起商业上的巨浪与革命。”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 推荐:《抗日战争书籍》 《心理学书籍》 《茅盾文学奖作品》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

在线看小说 趣知识 人生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