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坊
传记文学

首页 > 传记文学 > 首富真相(黄光裕家族的财富路径) > 西方宗教中的原罪,为什么会在中国“泛滥成灾”(2)

西方宗教中的原罪,为什么会在中国“泛滥成灾”(2)

  西方宗教中的原罪,为什么会在中国“泛滥成灾”(2)

  一个是经济学家张维迎的观点,他认为原罪缘自于制度的不确定性。张维迎提出,不确定性可以划分为市场的不确定性和政策的不确定性(制度的不确定性),创新划分为技术的创新、商业的创新与制度的创新。而我们中国企业家很多时间在忙于应对政策的不确定性、在忙于制度创新,而西方企业家主要在忙于应对市场的不确定性和技术、商业的创新。因为“工夫在诗外”,稍有不慎,企业家就会掉进各种“陷阱”。

  一个是学者秋风的观点,他认为是权力寻租导致了原罪。秋风说:“原罪的根子就在**的官员身上、在**的公共制度身上,受益的是官和与官勾结的商。官用暴力来垄断资源,交给垄断公司经营,官商勾结的特权群体,就是原罪的主体。都是‘权’在作怪,‘官’在作怪。”

  另外,时事作家刘登阁也在其《原罪--转型期中国企业家原罪的反思及救赎》一书中表达了同样的观点:“中国式资本原罪的最大特色,与其他时代、国家的资本原罪的最大区别在于,资本往往与权力形成程度不同的共谋关系、分赃关系。个别掌权者靠出售或出租这种本应由全民享有、授予并监督的公权力来谋一己之私;另一方则用资本非分地赎买这种权力,以谋求更大的资本利益,并因此而剥夺其他人平等享有这种权力的机会。民营企业家的原罪问题,本质上是权力市场化的原罪问题。”

  当然,还有一种比较普遍的观点,就是认为一些企业家缺乏法律意识和道德约束力,从而导致了原罪的滋生。秋风分析了这种因果关系:“对于商人来说,置身于权力不受限制的环境中,假如缺乏必要的内心道德约束,那就非常容易从迫不得已的制度受害者变成有意识的特权分利者。”

  还有一种观点,来自于学者杨鹏和企业家武克钢。杨鹏人为,原罪观念产生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中国锄强扶弱的传统,认为这是一个丑恶的文化传统心理。“富者就是强者,强者就是豪强,豪强就是坏人,一切个人财富的积累,都以罪恶为基础。”

  身为云南红河集团董事长的武克钢,写了一篇颇具分量和影响力的文章:《中国呼唤工商文明--兼论企业家的社会责任》。在此文中,武克钢大声疾呼:“社会上一些人,总把真正的企业家和并非企业家的富人们混在一起骂,恨不得一起剥皮抽筋才甘心。难道把我们这些企业家剥了皮抽了筋,社会财富就增加了、就业就增加了?不会,中国只会更穷更乱更不公平。中国社会是一个火坑,里面有烧烤我们企业家的火苗子,里面有对生产发展和财富发展的破坏性心理和情绪,一种对中国发展完全不负责的仇恨。暴民和暴君的心理和文化还在威胁着我们。”

  这一切关于原罪的理论与争议,已经是十数年以后的事了。但在当时,创业初期的黄光裕脚踏原罪的地雷却浑然不知。而作为最典型的“原罪”--权力寻租,当时的黄光裕尚没有足够的资本涉及。但多年后,他对此已经游刃有余了。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 推荐:《抗日战争书籍》 《心理学书籍》 《茅盾文学奖作品》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

在线看小说 趣知识 人生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