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坊
传记文学

首页 > 传记文学 > 首富真相(黄光裕家族的财富路径) > 不平静的1969年,一个叫黄俊烈的男孩出生

不平静的1969年,一个叫黄俊烈的男孩出生

  不平静的1969年,一个叫黄俊烈的男孩出生

  发源于汕头市普宁县寒妈径的练江,奔腾70多公里后在汕头市潮阳区海门附近汇入大海。从海门逆江北上,从冲积平原慢慢进入丘陵地区,沿途有一个十来万人口的小乡镇,叫铜孟镇。

  据广东省情信息库相关资料记载,铜孟镇在潮阳县中部、练江中游北岸,早在南宋嘉熙年间(1237-1240年)建村。村前有土尾潭,状似钵盂,故名。

  铜孟镇是中国第二代着名导演蔡楚生的故乡。蔡楚生便是从这个练江边的小镇出发,凭借着他所导演的《北国之春》、《渔光曲》、《一江春水向东流》等经典作品,最终走进了中国电影史。

  从铜孟镇沿着泥泞的道路再向西走上约4公里,有一个叫凤壶的村庄。凤壶村有三个自然村,曾厝是其中之一的一个小村庄。这就是黄俊钦、黄光裕兄弟的出生地。

  1969年,对中国来说是颇不平静的一年--这一年的3月,在中国的北疆珍宝岛上,中国和苏联再次发生激烈的武装冲突,全国笼罩在战争的阴云之下;十年文化大革命已经进入第3个年头,而这一年4月召开的**九大,自始至终被强烈的个人崇拜和“左”倾狂热气氛所笼罩,这进一步把全国人民带进深远的浩劫之中;而同一年的7月28日,在中国的南方海域,却遭遇了自建国以来危害最大的台风灾害,强台风在汕头登陆,风力达到12级以上,海潮急剧上涨,崩决堤围31.65万米,沉船3012艘。汕头全市受浸,地势较低地区水深达4米,造成公路交通瘫痪、通信联络全部中断,整个灾害中,死亡人数高达1500余人,史称“七·二八”风灾。

  在一片沉重的灰暗中,却有一首叫《相信未来》的诗歌在这个国度默默地被传诵:“当蜘蛛网无情地查封了我的炉台/当灰烬的余烟叹息着贫困的悲哀/我依然固执地铺平失望的灰烬/用美丽的雪花写下:相信未来……”

  就在这一年的5月,凤壶村曾厝一户曾姓人家,一个叫黄俊烈的男孩降生了。在俊烈之上,还有一个比他大3岁的哥哥,名俊钦。在俊烈之下,还有两个妹妹:大妹名秀虹,比俊烈小4岁;小妹名燕虹,比俊烈小6岁。其实兄妹四个原来都是跟母亲姓曾,直到1991年才改回跟父亲姓黄。

  在中学时,黄俊烈为了博得更大的吉利和好运,又把名字改为“光裕”,取“前途光明、财富充裕”之意。虽然现在黄光裕这个名字名扬天下,但他国内身份证件上的名字仍然用的是黄俊烈,只有在香港的身份证件上才用黄光裕这个名字。后有好事者穿凿附会,称他的名字十分富贵,含“黄金万两、光芒万丈、富裕万代”之意。

  关于黄光裕的祖籍,还有一种说法,认为他老家是汕头市潮阳县西胪镇波美人。其实这种说法也对,因为黄光裕父亲黄昌义原本就是波美人,12岁时才迁到了铜孟镇凤壶村。据广东省情信息库相关资料记载,西胪镇波美村在潮阳县城西北17公里,因临海边, 涨潮似龙舞波,初名龙波村。清称波尾村,后因“尾”与“美”音相近,改称今名。

  让人大感意外的是,出身贫寒的黄俊钦、黄光裕兄弟,却有着十分显贵的身世。在波美村,多数的村民都是黄姓。据该村族谱记载,村民都是宋朝进士黄詹的后人,是潮汕黄氏的重要分支。笔者经归证,得出了波美村黄氏的渊源--

  据《黄氏源流考探目录》等资料记载,黄姓始祖为黄帝(笔者注:半神半人的黄帝很可能不是真实的历史人物,所以此说有后人故意攀附之嫌),累计至103世时,有晋朝的黄元方,他是黄氏入闽之始祖;累计至113世有唐初隐士黄冲;黄冲长子黄岸,唐圣历戌戊年以才德兼全科登进士,官历翰林史馆学士、徐州牧、升广西桂州剌史,封开国公。他从福州迁至莆田,为莆黄姓之始祖;黄岸长子为黄谣,733年登状元徐征榜进士,授闽县县令;黄谣第三子为黄华,765年登状元萧逋榜进士,授散骑常侍;黄华长子为黄昌龄,官至大理寺评事;黄昌龄第三子为黄峣,官至大理寺评事;黄峣第六子为黄璞,官至大理部事,居福建省候官县,为前黄始祖;黄璞第六子为黄仁济,为馆阁学士;黄詹为黄仁济元孙,宋大观三年(1109)中进士,派任潮州府通判,后升潮州知军州事。

  宋建炎三年(1129),黄詹任满致仕,携眷于潮阳波美村定居,专事着述,设馆授徒,成为岭南着名学者和波美村黄姓始祖。波美村现在还有很多古民居,多为明清时代的建筑,其中最具特色的便是始建于明代的“黄詹纪念祠”。

  据《第一财经日报》记者实地调查得知,黄光裕的爷爷以前是波美村的地主,在村里地位相当显赫。但在1950年代初的土改时,他们家的土地财产都被没收了,黄光裕的父亲作为“地主崽子”自然受到了歧视与欺负,所以他后来甚至不愿承认自己是波美乡人。这种怨愤,也影响到了以后的黄光裕兄弟。

  从小就受到国家专政和个人暴力双重压力的黄昌义,于12岁时躲到了凤壶村,投靠了村里的一户曾姓人家,学习榨取柿子油且出售赚钱。此后,他和曾家的女儿曾婵贞结婚并在凤壶村曾厝定居下来,成为这个小村庄“倒插门”的女婿。

  据当地知情人介绍,黄光裕母亲曾婵贞的祖上曾经是泰国有名的侨商,生意做得很大,开了很多店铺,贩卖布料、糖、鱼、豆等,在泰国显赫一时。黄光裕母亲后来曾骄傲地对别人说:“我们老祖先以前在泰国的名气,也是跟我们的孩子现在在北京的名气一样大,在泰国谁要挂我们家的招牌,他的生意就会火起来。”

  无论是父系的耕读传承,还是母系的财运亨通,都在土改、文革之类强大的国家运动中被碾为尘土。因为整个村子既不靠山也不靠海,生存的自然条件十分严酷,加上是外姓人的关系,全家所分耕地不足两亩,父亲收入微薄,家里连开饭也成问题。一家六口挤于不足14平方米的小房间里,而房间的隔壁就是猪圈。在这个并不富裕的村庄里,黄家又是最贫困的一户。

  对于年幼的黄家兄弟姐妹们,小小的凤壶村是他们全部的世界。这里贫困却平静,中国波谲云诡的政治风云与他们没有太大关系。

  但是,商人的基因却在他们出生时已经深种。在那个经商被批判为十恶不赦、要当作“资本主义尾巴”割掉的疯狂年代,年幼的黄俊钦、黄光裕兄弟却在默默地接受着另外一种教育--母亲经常给他们讲一些祖辈做生意的故事,那份曾经的富有和荣光,对他们幼小的心灵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这种血缘关系和地缘关系共同酿造的商业基因,会在以后动荡起伏的社会和商业环境中被无限发酵、放大。和张扬的黄光裕相比,大哥黄俊钦从小性格显得十分内向,一直沉默潜行,但两人后来在商业上所取得的成功及个人拥有的财富却在仲伯之间。两个妹妹也在1990年代初都先后进入了两兄弟创立的国美电器工作,成为两位兄长的好帮手。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 推荐:《抗日战争书籍》 《心理学书籍》 《茅盾文学奖作品》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

在线看小说 趣知识 人生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