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坊
传记文学

首页 > 武林奇侠黄飞鸿正传 > 第十三章 悬壶济世

第十三章 悬壶济世

  飞鸿30岁那年,父亲病逝。临终之前,麒英一再叮嘱飞鸿“弃武从医”,飞鸿照办了。他关闭了第七甫水脚的武馆,辞去了军中技击教练一职,在仁安街创办“宝芝林”。为体恤穷苦人,他将药方张贴公布。抗法英雄刘永福坠马受伤,军医久治不见效,请飞鸿医治却立竿见影。刘永福特意请两广总督为飞鸿题字,不久又要聘他为军医官和技击教练,飞鸿怎么办?

  1886年1月,在中法战争中屡建奇功的黑旗军将领刘永福被清政府收编后,率军进入广州。广州军民对这位民族英雄和他的军队夹道欢迎,飞鸿目睹了这异常热烈的一幕。

  从吴全美的军队教完武技回到家,飞鸿每天第一件要做的事便是给父亲熬药。麒英的病一天天加重,过完年后已经卧床不起。尽管有家人在身边照料他,作为儿子的飞鸿还是不放心。

  飞鸿甚至想辞掉军中教练一职,专门陪伴在父亲床边。麒英觉得没有必要这样,不让飞鸿辞职。在麒英看来,飞鸿任军中技击教练,一是为国报效的需要,二来也是回报吴全美的知遇之恩,所谓“士为知己者用”。

  到后来,麒英的病更加重了,飞鸿以父亲病重为由,想辞去其军中之职。吴全美不允,飞鸿就向吴全美请假,专门侍侯父亲。他四处找名医来为麒英治病,但吃了很多药,都不见有什么疗效。尽管如此,飞鸿仍在四处打听名医,希望能将父亲从死神那里拉回来。

  麒英自知难逃大劫,就让飞鸿坐在他的病床边。他对飞鸿说:“人都有生老病死的时候,这是谁也免不了的。我年纪这么大,死了也不算短命。你现在也到而立之年了,又创了一定基业,我还有什么可遗憾的呢!但我有些话,还是要告诫你。我们父子俩在江湖上沉浮多年,才摆脱街头卖艺的生活,开馆授徒,过上安定的日子。”

  飞鸿对麒英说:“我在听你讲,你慢慢说。”

  麒英接着说:“尽管现在我们衣食无忧,但终难出人头地,这一点你要有清醒认识。我已把治疗跌打损伤的药方教给了你,你已懂得治伤技术,并且替人家治了这么多年伤病,也有一定的经验。我认为,以治病为业,要比靠拳头混饭吃更好。

  “靠拳头挣饭吃,打打杀杀,结怨必然很多;以治病谋生,积善积德,可以广结人缘。我想让你放弃教武艺,经营药店同时给人治伤为生。因为教武艺得到的学徒费有限,一个徒弟跟你学一个月下来,才给几钱银子,而你却要花很大心血去教。

  “退一步说,即使不计较收入低这一点,作为教人练武的师傅,经常还要被徒弟所牵连。”

  飞鸿知道父亲这话的意思,并不仅仅因为教武的收入低,的确有不少徒弟武德差,出去肇事往往使他们的师傅受到连累的。有的是师傅为徒弟出头,结果自己挨打;有的则是徒弟在外斗殴,师傅赔钱还坏了名声。

  麒英语重心长地说:“我靠武艺谋生数十年,在江湖上也有一定名气,但我从来没有开武馆教徒弟,只把武艺传授给了你一个人,我的良苦用心你应该理解啊!”

  麒英还提到飞鸿的徒弟梁宽,说不知道他在香港怎么样了,还说常为他喜欢惹事这一点担心。而后,麒英回到前面的话题上:“我很多次想跟你说,放弃教人练武的职业,但在你还没有一定的知名度时,我想你也不一定会接受,所以想说还是没说。”

  “现在你已经在武林中小有名气了,生活也比以前安定了许多,我才提出来。”麒英说他分析自己所患的病症,一天比一天厉害,估计离开人世已不会太久,所以在未死之后,更觉得有必要把此事向飞鸿提出来。

  临终之前,麒英再一次叮嘱飞鸿:“一定要放弃教武这行当,转到经营药店上来。卖药虽利润较薄,也要比教武更有保障,更让人放心。俗话说‘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希望你不要忘记做父亲的对你说的这些话。”

  飞鸿毕恭毕敬地听着,不觉流下了两行泪水,父亲一生对自己百般呵护,临终前还在为他后面的生活道路进行指点,怎能不令人动情呢!当时飞鸿就含泪表示,一定谨记父亲的教诲,改武从医。

  过了几天,麒英病逝。飞鸿悲痛欲绝,他按当时的风俗礼仪,举行了丧葬仪式,将父亲安葬在广州白云山麓。

  按照父亲生前的遗嘱,飞鸿忍痛关闭了第七甫水脚的武馆。林世荣和邓秀琼等徒弟依依不舍地离开了武馆,临走前林世荣问飞鸿:“为什么非关闭武馆不可?”飞鸿只好如实相告。戚继宽、邓秀琼等人表示:“我们永远是您的徒弟,希望师傅有空时继续指导我们练功。”

  飞鸿拉着林世荣的手说:“你师公的话说得有道理,希望你们能理解。这个武馆停办了,你正好可以自己独立开馆。跟我学了这么多年武艺,你的功夫,还有云阶、殿标他们的武技都很不错,完全可以独立门户。”

  飞鸿转身对他教的女徒弟邓秀琼说:“你对习武那么执着,精神可贵。今后要坚持习武,就算是强身健体也行。不懂的地方,可以去向师兄求教,也可以直接来问我。”

  邓秀琼眼眶潮潮的,她懂事地点了点头。

  陈殿标问:“师公生前让你改行开药店,你准备在哪里开?”

  “还没考虑好,现在你们的师公刚走,我哪有心情考虑这个问题,过段时间再说。”

  凌云阶和林世荣都说:“师傅要注意身体,节哀顺变吧!”

  徒弟们走后,飞鸿一个人呆在房里,他回忆起儿时与父亲一道上街卖艺的情景。这一切仿佛就发生在昨天,然而父亲说走就走了,看着父亲留下的一些物品,睹物伤情,他禁不住又流下了眼泪。

  父亲不主张自己以授武为业,飞鸿决定辞去军中技击教练一职。可是怎样向吴全美开口呢?在飞鸿看来,吴全美待自己不薄,突然提出辞职,他难以开口,吴全美也未必会答应。

  飞鸿犹豫之间,不觉过了一个月,当他打定主意向吴全美开口提出之时,吴全美也患重病在身。没几天,吴全美去世,距麒英辞世仅一个多月。这样,飞鸿就毫不犹豫地辞掉了军中技击教练一职。

  接连遇到亲人和朋友去世这种事,飞鸿的心情很不好。家人见他不开心,就建议他出去走亲访友,游览风景散散心。飞鸿觉得有道理,就往佛山投亲访友。

  佛山米商的儿子吴友梅,是飞鸿的一个熟人,飞鸿到佛山拜访他时,他正躲在家里不敢出门。飞鸿一问,才知道他被地痞徐华敲诈。

  原来吴友梅喜欢看戏,在看戏时认识了徐华。徐华与烟花女子三姑娘相好,知道吴友梅家有钱,就想敲他一笔。他有意介绍吴友梅与三姑娘认识,设下圈套让吴友梅钻。

  三姑娘以让吴友梅教她写字为由,不断用身体去撩拨吴友梅。晚上又留吴喝酒,喝得有几分醉的吴友梅,与三姑娘欢爱在一处。徐华敲门,进来后三人都很尴尬。此后徐华不停地向吴友梅“借”钱。开始几次,吴借给了他。后来识破了他的诡计后不借给他,徐华便原形毕露,称吴友梅横刀夺爱,勾引朋友之妻,如果每月给他百金就不把此事张扬,否则不但张扬出去,还要用尖刀奉陪!

  开始徐华还按月要钱,到后来十天就来要一次。吴友梅没法支付了,他就对吴说“我的尖刀已经磨好了,你只要一出门身上就会被扎几个孔!”吴友梅从此便不敢出门。

  飞鸿听了吴的叙说,批评吴不自重,同时出于朋友情份,表示愿意出面为吴摆平此事。飞鸿告诫吴友梅,此事解决之后你要好自为之。

  而后飞鸿让吴出去喝茶,将徐华引出来,吴友梅只好照办。果然徐华很快就盯上了吴友梅,他把刀往外一拔,吴吓得想逃走。

  飞鸿见他拔刀,立即出手握住了徐华持刀的手臂,徐华感到被握的手臂像被锥刺一样痛,手中的刀坠落在地上。飞鸿警告他说:“你这混小子用杀鸡都杀不了的钝刀,想吓唬我的朋友,有我在,你就休想放肆!”

  徐华瞪大眼睛看着飞鸿。飞鸿告诫他:“我是什么人,谅你也不知道。现在可以明白告诉你,我是广州的黄飞鸿!”徐华一听,立即惊慌失色,他早闻飞鸿大名,知道其武艺高强,绝非等闲之辈,当时慌得不知如何是好。

  见徐华脸色吓青了,飞鸿对他说:“你不必如此害怕,我又不会吃人。我无非是要调解你们俩的纠纷罢了。你为何要设陷阱诈我好友之财?为一个浪荡女人而想杀人,杀人偿命,难道连这点道理你都不懂吗?”

  徐华不敢吭声,飞鸿警告他:“你不要再起事端,否则我一动手,你就会体无完肤了!”徐华获知吴友梅是黄飞鸿的好友,哪敢再生事,只有唯唯诺诺点头答应。

  一切纠纷就这样化解了。吴友梅千恩万谢,非要留飞鸿在佛山多住几日,飞鸿只得由他。

  从佛山回到广州,飞鸿开始筹划开办药店一事。药店与武馆不同,选址更为重要。作为营业商铺,需要考虑人流量多少,还要考虑患者买药是否方便等。太繁华的地段房租高,太偏僻的地方又没生意。考虑来考虑去,飞鸿决定地点还是放在一个适中的地段为妙,这样便选中了广州仁安街的一处商铺。

  商店都有名号,许多“老字号”凭名号就可产生可观效益,给自己的药铺取个什么名字呢?朋友们结合他医馆的特点,给他提了不少名称作参考。飞鸿也认为要能体现自己药店的特色即治跌打损伤为主的草药店。想来想去,他后来确定以“宝芝林”作为医药馆名称。

  1886年的一天,“宝芝林”医药馆在广州西关仁安街隆重开业。林世荣带着飞鸿的其他徒弟前来舞狮祝贺,陈泰钧提督也到场,加上其他朋友捧场,开业庆典搞得热热闹闹。

  医药馆门上写着“宝芝林”三个字的牌子熠熠发光,门前悬挂着一副对联,左联为“宝剑出鞘”,右联为“芝草成林”。

  陈泰钧问飞鸿为何选择在西关的仁安街开办“宝芝林”,飞鸿说:“因为曾在西关开过澜桥武馆,这一带知道我黄飞鸿的人多,再说这里商业发达,适合开店。”

  陈泰钧又问:“你父亲黄麒英与你祖父黄镇江曾开设‘泰康堂’,专营医药,你为什么不用祖上药店之名呢?还有旁边这副对联,有什么深刻含义?”

  飞鸿回答说:“父亲和祖父开的‘泰康堂’主要经营生草药,药店的影响不大,所以我想另起炉灶。至于对联的含义,你我都是习武出身,自然不如读书人理解得快。前一联,大意是说我这个开药店的是一介武夫,所经营的药也和跌打损伤有关;后一联的‘芝草’是用灵芝来作比,大意是我这小店里有些治病的良药。是不是不够谦虚呀,让提督大人见笑了。”

  “哪里,哪里!黄师傅治跌打损伤,是祖传绝技,在广州乃至整个广东都鼎鼎有名。我相信,你的‘宝芝林’一定会兴旺发达的!”

  “谢谢提督吉言,飞鸿敬您一杯!”

  飞鸿的父辈开药店时,就将百姓疾苦当成自己的疾苦对待。麒英开生草药店时为缺衣少食的穷苦人看病,分文不取还送药。这种乐善好施的美德,使飞鸿从小就受到影响。现在他自己当家作主开药馆了,怎么能失掉祖传的美德呢?

  “宝芝林”开业后不久,飞鸿体谅穷苦大众生活的艰难,就向社会献出跌打药酒良方。在“宝芝林”门前的小广告牌上,常贴着这样的药方:牛大力1两,千斤拔1两,半风荷1两,宽根藤1两,田七5钱,金耳环5钱;以上诸药浸酒1斤5两,15天后可用于骨头未折,皮肉未开之一切跌打肿痛及练功积瘀、跌打损挫之伤。药方还注明,此药方的功效在于“活血散瘀,消肿止痛”。

  飞鸿贴出的这张药方用药不多,但胜在少而精,它配搭合理,恰到好处。相传这是少林派拳师陆阿采传给麒英,再由麒英传给飞鸿的。此后由飞鸿传林世荣,由林世荣传他的弟子关坤等。该方药简而效验,故一直沿用至今,为伤科通用良药,治疗练功中的伤瘀有奇效。

  因为这个药方用药不多,使老百姓能用最少的钱达到治好伤病的目的。飞鸿不但公布药方,还教他们如何泡制使用,许多广州的老百姓都知道这个药方,西关一带的苦工都打心底里感谢飞鸿,因为他们卖苦力常常免不了损伤,因而经常用到这个药方。

  一心一意悬壶济世的飞鸿,对祖传的一些药方也加以研究,不断改进。经过他的努力,“刀伤散”和“武夫大力丸”的疗效大大提高,其医术和医德,深得社会各方面人士的称赞。“宝芝林”开办不久,声名就大振。尤其是其医治新旧患跌打创伤的“武夫大力丸”,与当时著名的李广海跌打丸、何竹林的跌打风湿膏、梁财信的跌打膏药并称为伤科“四大名药”,享誉省港澳。

  林世荣、邓秀琼等徒弟经常到“宝芝林”来看望师傅,有时也向飞鸿讨教武技上的事。徒弟们都很关心师傅,看到飞鸿还是孤身一人,都劝他要成个家。邓秀琼说:“要是有师母关照您,我们也就不必老为您担心了。”

  飞鸿苦笑着说:“我谢谢你们的关心,你们不是不知道,师公刚去世不久,按风俗我也得守孝呀!重孝三年,这是规矩。这事只有以后再说了。”

  林世荣告诉飞鸿,他想开武馆授徒,为了生计,也为了不使师傅教的武技绝招失传。飞鸿表示:“我一向支持你开馆授徒,如果有什么困难,我能解决的都会帮你解决。只是你要记住一点,要让你的徒弟们不要恃武滋事。”

  问及他的武馆准备开在哪里,林世荣说:“我想离师傅的‘宝芝林’近一些,就在西关附近吧!这样有什么问题要向师傅讨教,也更方便些。”

  飞鸿表示赞成,并让林世荣稍坐几分钟等他一下。他自己找了纸笔,抄了两张药方给林世荣。林世荣打开一看,上面写着:达摩药洗方之一:地骨皮1两,食盐少许;以上二药用水煮之,洗浴淋身,可滋养肌肤,通畅血脉。

  达摩药洗方之二:蛇床子1两,生甘草1两,地骨皮1两;以上三药用水煮之,洗浴下部,亦可滋养肌肤,通畅血脉。

  飞鸿交药方后告诉林世荣:“第一方药的功用,凡修炼硬功,须逼力外泄,故容易动火,火升则血枯。用这个药方的好处在于,地骨皮可清洗泄热,加盐软坚导滞,这是练功的人必备良方。至于第二方药的功用,主要在于练腰马下盘功夫时,用此方洗用,效果显著。”

  林世荣过去也用过这些方子,但那时自己练功,没有关注具体的药。现在要开馆授徒了,师傅想得如此周到,令他十分感激。

  按下飞鸿师徒的事不表,单说黑旗将军刘永福进广州城后的事。这位大名鼎鼎的将军在一次出巡时,意外坠于马下,跌断了腿,动弹不得,整天卧在床上,痛苦异常。军营中的医官为他治了十多天,一点疗效也没有,而且他的腿痛得一天比一天厉害。

  提督陈泰钧与刘永福交情不错,当他知道刘永福受伤久治不愈后,立即想到了飞鸿。他派人将飞鸿请来,据实相告:“我知道你治跌打损伤很有一套,想推荐你为我的好友刘永福治伤。” 飞鸿一听“刘永福”三字,立即问陈泰钧:“这个名字怎么听起来很熟,是不是黑旗将军刘永福?”

  陈泰钧说“正是”。飞鸿又说:“刘将军的军营中有跌打名医,为何不让他们治疗而舍近求远来找我呢?”陈泰钧于是将刘永福军营医官治疗不见效的情况如实告诉飞鸿。

  飞鸿当即表示:“提督大人交待的任务,小人岂敢违抗。只是刘将军的军营中已有医官,如果我把将军的腿给治好了,那么军医官的饭碗岂不是保不住了?同是以行医为谋生职业的人,我怎忍心让人家失业而影响他和他家人的生活呢!这种事我不敢做啊!”

  陈泰钧说:“你这种顾虑是多余的。要知道,医生的天职是为人治病解除痛苦,只要做到了问心无愧就行了。况且,刘将军是朝廷命官,他和他的军队负有保家卫国的职责,就是不考虑他是我的朋友,也应该深明大义为国为民着想。把别人的饭碗看得太重,这样顾虑太多,是女人的所为,实在不足取。”

  本来飞鸿是出于同情心才顾及同行饭碗的,现在被刘永福这位提督朋友陈泰钧晓之以理,深明大义,他听后连连点头称是。

  在提督陈泰钧的陪同下,飞鸿带着药箱来到刘永福的军营,侍卫带他们进去为刘永福看病,陈泰钧陪在一旁。

  刘永福想起身相迎,陈泰钧制止他:“不必这么多礼了,你的伤还没好呢!”飞鸿一眼看去,刘永福长得异常英俊,浓眉大眼,耳长鼻高,大嘴宽唇,一看就是个久经沙场的人。

  刘永福也听说过黄飞鸿的大名,这次因伤才得以幸会,他说:“过去我的军医用跌打药治疗军士的伤病总是药到病除,不知为什么这次我的病就不见效,有劳黄师傅了。”

  “刘将军不必客气,替您治病这是我应该的。” 飞鸿为刘永福解开所敷的药,细心地检查他受伤的地方,并关切地问“痛不痛?”挨到痛的地方,刘永福如实相告。

  检查完毕,刘永福急着问飞鸿:“伤情怎么样?” 飞鸿告诉他:“将军的伤是麒麟髀较骨脱臼,这种伤是人体较骨中最难治的。因为这一骨位在臀部,周围筋多肉厚,治起来困难。如果只用药物治疗,受伤的地方很难复原,用贵重的药也没用。”

  刘永福问:“那怎么办?难道就没法治?”

  飞鸿安慰刘永福说:“大人不必担心,总会有办法的。我个人认为,您的伤要用药治和推拿疗法一起用,才能尽快好起来。”

  陈泰钧在一旁听后频频点头。

  刘永福说:“黄师傅说得很有道理,既然如此,那还等什么呢?请为我动手推拿吧。”

  飞鸿于是捲起袖子,为刘永福推拿。推完之后,再给他换上自己的跌打损伤药。经过几天的治疗,刘永福的伤情立即得到好转。又过了几天,他的伤病居然全好了。

  “真神,七天就治好了,真的是个神医!”

  刘永福对飞鸿的医术赞不绝口,当场写了“术精药妙”几个字赠给飞鸿。为了表示谢意,他决定送一块横匾给飞鸿,以表彰他的医术。为此,刘永福还费了不少心思。

  首先是写几个什么字?行医的人,当然喜欢宣扬医术高明,而飞鸿开药馆兼行医,要顾及这两方面才行。想来想去,刘永福最后决定送他“医艺精通”四个字。

  刘永福是行伍出身,文化程度有限。他想题这几个字,当然应该请文坛或政界名流来题,才更有它的价值。所以他碰到的第二个问题,是请谁来题写的问题。

  陈泰钧?不是最理想。对,请张总督题写,他大名鼎鼎,对黄师傅更有帮助!

  刘永福准备请两广总督张之洞亲笔为他写这几个字送给飞鸿。这个张之洞不仅在广东,当时在全国都鼎鼎有名。

  1837年张之洞出生于贵州兴义府他父亲当官的地方,4岁读私塾,15岁应顺天府乡试,中一名举人。1863年入都会试,中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十年后奉旨任四川乡试副考官,并于当年任四川学政。他整顿四川科考积弊,使该省科场面目一新。

  1879年3月,张之洞补授国子监司业。同年清政府派大臣崇厚出使俄国,谈判归还伊犁问题,崇厚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里几亚条约》,张之洞主张将崇厚交刑部问罪,并指斥袒护崇厚的李鸿章拥兵畏战。此奏折引起重大反响,两宫及太后召见张之洞。

  1884年法国侵略越南,桂、滇军队赴越支援。法军入侵中国台湾、福建沿海一带,形势急迫。张之洞调任两广总督后,视察外海、内河各炮及广州城防陆军营垒情况,筹办沿海各州水陆军事防务。

  刘永福与张之洞结下深厚友情,也正是这次中法战争促成的。当时刘永福在越南抗法,张之洞多次给朝廷上奏章,力主优用刘永福,给黑旗军以合法地位,请派在闽的吏部主事唐景崧回营募兵,出镇南冯(今友谊关),与刘永福联合御敌。

  清政府于8月对法宣战,依据张之洞建议,授予刘永福“记名提督”衔,赏戴花翎,拨给“黑旗军”饷银二万两及军械等。刘永福与唐景崧部配合,在抗法战争中起了重要作用。后来张之洞又奏请朝廷起用老将冯子材,并送饷银五万两。冯子材大败法军于镇南关,并收复谅山、长庆等地,大获全胜。李鸿章听从在广东总税务司任职的英国人赫德盅惑,奏请朝廷停战议和,导致“中国不败而败,法国不胜而胜”。

  张之洞任职两广期间,还于1887年奏请清廷同意,在广州设立了广东陆师学堂和广东水师学堂。陆师学堂聘用德国军官教练,水师学堂聘用英国军官教练,学习优秀的人还送到外国去深造,可见他很重视先进技术与人才。

  尽管张之洞是个封建官吏,但在任人为贤这一点上,却有许多值得赞誉的事例。刘永福本是农民起义军一领袖,失败后带领义军残部潜入越南发展。张之洞能力主用他,使刘永福对张甚是感激,两人的关系因此很不错。当刘永福找到张之洞,要他写“医艺精通”几个字时,张之洞二话没说就挥笔上阵。

  没过几天,刘永福把张之洞写的这几个字镶在木匾里,派人敲锣打鼓送到了“宝芝林”。飞鸿知道这是两广总督张之洞的墨宝后,对它格外珍惜。

  一天,刘永福设宴酬谢飞鸿,飞鸿推辞不掉就前往赴宴。为使酒宴气氛热烈,刘永福邀了不少好友和下属作陪。飞鸿到了以后,刘永福非常郑重地让飞鸿坐上席,把他奉为上宾。他还亲自为飞鸿倒酒,一次又一次地给飞鸿敬酒,使在座的都对飞鸿刮目相看。

  酒喝得差不多的时候,刘永福指着远处坐着的一位下属对飞鸿说:“他是吉林人,名叫汪天寿,祖上三代都以打猎为生。他从小得到家传武技,拳棒都很精通,尤其最擅长的是鲁智深的醉拳。我了解他的武艺,所以聘他为军中技击教练。”

  飞鸿边听边看坐在远处的汪天寿,只见对方身材魁梧,长得极为壮实,从外貌上看是个典型的东北汉子。

  刘永福接着说:“黄师傅您是岭南武林高手,所以介绍你们相识,你们可以互相切磋武艺,你们的武艺提高了,我的士兵也可间接受益。”说着,他让汪天寿过来,介绍飞鸿与他认识。

  飞鸿拱手行礼,汪天寿站在面前时,他见汪长得蜂腰猿臂,燕额虎颔,一看就知是训练有素的武林高手。两人都是武林中人,交谈几句之后,就谈到武技上来。

  飞鸿说:“据刘将军介绍,您最擅长的是鲁智深的醉拳,这绝技在南方极为少见,它的名称也很新颖,能否请您介绍一下以增长知识?”

  汪天寿笑着说:“这点小技不值得一谈,刘将军太过奖了。既然黄师傅想知道,岂敢不告诉您呢!这套拳是鲁智深在五台山出家时所创,他喝醉酒闯山门用的手法。因为它步法走势飘忽不定,故称之为醉拳。打法上不按规矩套路,比起武松的鸳鸯腿来更散漫无序。”

  这位东北武师告诉飞鸿,醉拳之所以比其他拳法更注重跌仆,是因为这种东倒西歪的姿势,可以变化出种种声东击西、指前打后的招数来,借以诱敌,攻击对手的破绽。练这种拳术,先要将各种跌法练熟,然后参杂攻守各势加以运用。

  飞鸿听后,获益匪浅。醉拳变化多端,发挥自由的特点,如果能加以借鉴,不是一大新收获吗?想到汪天寿三代都是猎户,他家的武技肯定还有许多与众不同的地方,飞鸿认为他所擅长的就是自己不了解的。汪天寿为人随和,飞鸿与他成了朋友,有空就去拜访他,向他学醉拳等武技。

  刘永福也是个很重才的将军,飞鸿高超的医术和他出众的武艺,给刘永福留下了极深的印象。他想将飞鸿拉到他的军营中来,更好地发挥飞鸿的作用,就让陈泰钧试探飞鸿。

  “黄师傅,刘将军的军营里,现在很需要像你这样文武双全的人才。当然,我所说的文,是指你的医术,而非著书立说。假如刘永福将军需要你,你是否愿意重返军营?”

  飞鸿很感激陈泰钧对他的举荐,如果不是陈泰钧,他就不认识吴全美、刘永福等人。但父亲临终前对他叮嘱过,不要再以授武为业。因此他对陈泰钧说:“感谢提督大人的好意,如果刘将军与我提出此事,我会认真考虑的。不过先父临终前有言,不希望小人再以授武为生,故辞去吴全美大人军营的技击教练一职。”

  陈泰钧问:“如果让你担任技击教练,你就不去啰?”

  飞鸿点点头。陈泰钧说:“授武也要区别对待,开馆教徒授武是一种,到军中任技击教练又是一种,两者是不同的。前者乃江湖之道,故你争我夺,结怨就多。后者是为国效劳,没有江湖之争,也不致于结怨构仇。你应该区分对待。”

  这些道理,说起来飞鸿也懂,但他还是没有答应。陈泰钧见他不吭声了,就说:“回去好好想想吧,我认为你会想通的。”

  几天后,刘永福正式出面找飞鸿,郑重提出要聘请他担任福字军的军医官和技击教练。飞鸿说:“刘将军,军医官一职和技击教练,您的福字军中不是早已有吗?如果你认为军医官治病不力还可理解,汪天寿师傅的武艺并不差呀!你让我去的话,岂不砸了人家的饭碗?”

  刘永福回答:“这不是你考虑的问题,你只说你答应不答应?” 飞鸿表示要认真考虑考虑。飞鸿最终是否答应刘永福,且听下章分解。

· 推荐:中国名人传记 红色经典 世界名人传记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

在线看小说 趣知识 人生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