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坊
传记文学

首页 > 传记文学 > 杜甫评传 > 第三章千锤百炼的艺术造诣与炉火纯青的老成境界 二、意象:"意匠惨淡经营中"

  二、意象:"意匠惨淡经营中"

  刘勰《文心雕龙·神思》云:"使玄解之宰,寻声律而定墨;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此盖驭文之首术,谋篇之大端。"杜甫作诗就是如此,他非常注意诗歌意象的营构。杜甫说过:"意匠惨淡经营中"(《丹青引赠曹将军霸》),又说:"更觉良工心独苦"(《题李尊师松树障子歌》),这些话虽是针对绘画艺术而说的,但其精神也通于诗歌艺术,杜甫在营构诗歌意象时确实做到了惨淡经营,用心独苦。赵翼在《瓯北诗话》卷二中论杜诗说:盖其思力沉厚,他人不过说到七八分者,少陵必说到十分,甚至有十二三分者。其笔力之豪劲,又足以副其才思之所至,故深人无浅语。??一题必尽题中之义,沉著至十分者,如《房兵曹胡马》,既言"竹批双耳"、"风入四蹄"矣,下又云:"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听许十一弹琴》诗,既云"应手锤钩,清心听镐"矣,下又云"精微穿滇滓,飞动摧霹雳。"以至称李白诗"笔落惊风雨,诗成位鬼神",称高、岑二公诗"意惬关飞动,篇终接混茫",侄勤诗"词源倒流三峡水,笔阵独扫千人军。"《登慈恩寺塔》云:"俯视但一气,焉能辨皇州?"《赴奉先县》云:"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北征》云:"夜深经战场,寒月照白骨。"《述怀》云:"摧颓苍松根,地冷骨未朽。"此皆题中应有之义,他人说不到,而少陵独到者也。有题中必有此义,而冥心刻骨,奇险至十二三分者,如《望岳》之"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登慈恩寺塔》之"七星在北户,河汉声西流";《三川观水涨》之"声吹鬼神下,势阅人代速";《送韦评事》之"鸟惊出死树,龙怒拔老湫";《刘少府画山水障》之"反思前夜风雨急,乃是蒲城鬼神入。元气淋漓障犹湿,真宰上诉天应泣";《韦偃画松》之"白摧朽骨龙虎死,黑入太阴雷雨垂";《铁堂峡》之"径摩苍穹蟠,石与厚地裂";《木皮岭》之"仰干塞大明,俯入裂厚坤";《桃竹杖》之"路幽必为鬼神夺,拔剑或与蚊龙争";《登白帝城楼》之"扶桑西枝封断石,弱水东影随长流",扶桑在东而日"西枝",弱水在西而日"东影",正极言其地之高,所眺之远。皆题中本无此义,而竭意摹写,宁过无不及,遂成此意外奇险之句,所谓十二三分者也。

  赵翼虽未拈出"意象"二字,其实所论的正是杜诗中的意象,因为他所举出的"意外奇险之句"在措词、句法上并不怎么奇险,有的在字面上甚至颇为平常,它们的"奇险"体现在"竭意摹写"上,也即用深刻的艺术构思创造出惊人的诗歌意象来。

  赵翼所举的例子中两处提到《同诸公登慈恩寺塔》诗,我们在第二章中曾从思想意义的角度把这首诗与高适、岑参、储光羲的同题共作进行过一番比较,现在再从诗歌意象的角度来考察它们的高下。前人多认为这四首诗中以杜、岑二诗为优,①为免枝蔓,我们只将杜、岑二诗作对比。这两首诗中的意象就是慈恩寺塔,①杜、岑二诗对这个意象的营构可谓争胜于毫厘之间,但① 例如沈德潜推岑诗曰:"登慈恩塔诗,少陵下应推此作,高达夫、储太祝皆不及也。"(《唐诗别裁》卷一)高步瀛《唐宋诗举要》卷一中仅选了社、岑二诗,并于岑诗下注曰:"气象阔大,几与少陵一篇并立千古。"① 友人陈植锷先生著有《诗歌意象论》,对古代诗歌中的意象作了全面的论述,但我们对"意象"的定义界说与陈书有所不同,陈书认为:"意象说着眼于修辞和炼句,所谓意象,表现在诗歌中即是一个个语词,官是诗歌艺术的基本单位。"(第二章《意象的界说》)我们则认为意象是指诗中所写的具体物象,它可杜诗仍稍胜一筹。岑诗开篇说:"塔势如涌出,孤高耸天宫",可谓雄伟不凡,后面的"四角碍白日,七层摩苍穹"等句极言塔势之高耸,形容极为生动。杜诗开端说:"高标跨苍穹,烈风无时休。"清人施鸿保认为:"塔虽高,岂可云跨过天上乎?盖亦倒字句,当云'苍穹跨高标',谓仰望塔之高,去天甚近,若天但跨其上也。惟正言之,则句不奇伟,与通首不类,故倒其字,使人读开首一句即意夺神骇,所谓'语不惊人死不休'也。"(《读杜诗说》卷一)施氏说杜诗"使人读开首一句即意夺神骇"是对的,但对此句的意思却理解错了。艺术是允许夸张的,有时还是非夸张不可的,此处正体现了杜甫"意匠惨淡经营中"的精神,即以极度的夸张创造惊人的诗歌意象。塔"跨"苍穹,正是极言其高,与后面"七星在北户,河汉声西流"两句互相呼应。正因为塔已经凌跨苍天,所以登临者才能从北门里面平视(而不是仰视)北斗七星,而银河的水声也从西边(而不是从上方)传来。也就是说,登临者已经与星辰河汉处于同一高度,至于他头顶上的塔尖,当然已经跨过这一高度了。赵翼将"七星"两句称作"冥心刻骨,奇险至十二三分者",确是有理由的。

  以上说的是"仰观于天",以下再说"俯视于地"的情况。岑诗中"秋色从西来,苍然满关中。五陵北原上,万古青漾漾"四句气象阔大,笔力雄健,"青濛濛"的迷茫景象正是诗人站在想象中的"碍白日"、"摩苍穹"的高度上下瞰时所应该看到的。可是当岑参写到"青槐夹驰道、宫馆何玲珑"两句时,他却在不知不觉之中把自己所置身的高度大大地降低了,因为只有站在一个较低的高度上,才有可能看清楚驰道青槐和玲珑宫馆。所以说,在创造高塔这个意象时,"青槐"二句与全诗是不统一的。杜诗则不同,它写俯视的四句:"秦山忽破碎,泾渭不可求。俯视但一气,焉能辨皇州?"与前面的"七星在北户,河汉声西流"等描写完全合拍。朱鹤龄注"秦山"两句曰:"秦山谓终南诸山,登高望之,大小错杂,如破碎然。泾渭二水从西北来,远望则不可求其清浊之分也。"(《杜诗镜铨》卷一引)既然远望山川已觉模糊,那么近瞰城郭当然也只能看到一片烟雾了。这使我们不能不惊叹;杜诗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何等奇伟不凡的意象,组成这个意象的各个部分又是何等地和谐。

  在现实世界中,杜、岑等人是站在同一个高度上观察景物的。但是当他们各自展开想象的翅膀在艺术构思的天地里邀游时,当他们把眼中所见的实际景象升华为虚构的艺术意象时,却又不在同一个高度上了。就实际情形而言,当然是岑诗写得较真实,慈恩寺塔虽高,也不过"崇三百尺"(《长安志》卷八)站在培上是应该能看清地面上的玲珑宫馆的。然而就艺术而言,杜诗却是更高的真实,它不仅极力夸张了慈恩寺塔之高标耸立,而且有意忽略视力所及,将塔下景物缩小为不可辨识的"一气",从而构成了完整的诗歌意象。

  上面所分析的是"慈恩寺塔"这个意象的"象",下面再看看杜、岑二人在这个意象上所注入的"意",也即诗人的感受、情慷及思绪。岑诗处处注意到慈恩寺塔是一个佛寺浮图,所注入的"意"主要是皈依佛门的志趣。诗中写此塔"突兀压神州",正是暗示佛国高于人间,而似乎纯为写景的"秋以由一个语词构成,也可以由许多语词、甚至许多句子构成,例如韩愈《南山诗》中用二百多句予以刻划的"南山",就是一个意象,尽管此诗中并未出现"南山"这个词。

  色从西来"四句,既展示了广阔的空间,又展示了悠久的时间,也正是以广漠无垠的时空来暗示佛法之广大。杜诗也写了诗人登塔的所见所感,但他所关心的不是佛国而是人间,所以他胸中的忧愁之情与眼中的苍茫之景已经融为一体。从总体上说,杜、岑二诗都做到了情景交融。但是岑诗结尾所表示的皈依佛门之希冀与登塔事关系不紧,而杜诗结尾的忧国忧时之语却仍然与登塔事密不可分,何焯评"回首叫虞舜"以下八句云:"此下意有所托,即所谓'登兹翻百忧'也。身世之感,无所不包,却只是说塔前所见,别无痕迹,所以为风人之旨。"(杜诗镜铨》卷一引)①这段话说得很对,因为眺望昭陵、骊山都与登塔有关,而"黄鹄哀鸣"等也是在塔上可能见到之景。也就是说,杜诗中的"意"与"象"的结合已达到了浑然一体、密不可分的程度,构成了十分浑成的意象。

  对于杜诗中那些惊人的意象,诗人叶燮有更为深刻的分析。叶燮在《原诗》卷二中认为:"必有不可言之理,不可述之事,遇之于默会意象之表,而理与事无不灿然于前者也。"并举了杜诗"碧瓦初寒外"(《冬日洛城北谒玄元皇帝庙》)、"月傍九霄多"(《春宿左省》)、"晨钟云外湿"(《船下夔州郭宿雨湿不得上岸别王十二判官》)、"高城秋自落"(《晚秋陪严郑公摩诃池泛舟得溪字》)为例,且看他对"碧瓦初寒外"一句的分析:"言乎外,与内为界也,初寒何物,可以内外界乎?将碧瓦之外,天初寒乎?寒者,天地之气也,是气也,尽宇宙之内,无处不充塞,而碧瓦独居其外,寒气独盘踞于碧瓦之内乎?寒而曰初,将严寒或不如是乎?初寒无象无形,碧瓦有物有质,合虚实而分内外,吾不知其写碧瓦乎?写初寒乎?写近乎?写远乎?使必以理而实诸事之解之,虽稷下谈天之辩,恐至此亦穷矣。然设事而处当时之境会,觉此五字之情景,恍如天造地设,呈于象,感于目,会于心。意中之言,而口不能言;口能言之,而意又不可解。划然示我以默会相象之表,竟若有内有外,有寒有初寒,特借碧瓦一实相发之。有中间,有边际,虚实相成,有无互立,取之当前而自得,其理昭然,其事的然也。昔人云:'王维诗中有画'。凡诗可入画者,为诗家能事,如风**雪景象之至虚者,画家无不可绘之于笔。若初寒内外之景色,即董、巨复生,恐亦束手搁笔矣。"叶氏认为杜诗中这些意象超越了绘画艺术所能达到的水平,其原因在于诗人在意象中融入了"不可言之理,不可述之事",在我们看来,诗中所体现的"理"和"事"都是客观世界的物象在诗人心中引起的感受,它们存在于诗人的主观意识之中,也即我们所说的"意"。杜诗的意象所以特别精警、奇特,就是由于杜甫在意象中注入了特别深刻的"意"。

  当然,杜诗中的意象并不都具有"冥心刻骨"的特点,但那些貌不惊人的意象仍因凝聚着深情远韵而意味隽永。让我们看几个例子:梦李白二首

  死别已吞声,生别常恻恻。江南瘴疠地,逐客无消息。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恐非平生魂,路远不可测。魂来枫林青,魂返关塞黑。君今在罗网,何以有羽翼?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水深波浪阔,无使蚊龙得!

  其 二

  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三夜频梦君,情亲见君意。告归常局促,苦道来不易:江湖① 按:今本《义门读书记》中未见此语。

  多风波,舟楫恐失坠!出门搔白首,若负平生志。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惟悻,孰云网恢恢?将老身反累。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

  这两首诗"传出形离精感心事,笔笔神来"(《读杜心解》卷一)。如果说,"魂来枫林青,魂返关塞黑"的意象以奇警取胜,那么"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和"出门搔白首,若负平生志"这两个意象则是颇为平实的,然而其韵味却更为深永。"落月"二句写的是诗人梦后初醒时的感受:落月的一缕斜光照在屋梁上,朦胧的月色将梦境与实境连成一体,所以眼前恍惚有一个李白在,却又自疑犹在梦中,正如陆时雍所云:"是魂是人,是梦是睹,都觉恍惚无定。亲情苦意,无不备极矣。"(《唐诗镜》卷二一)这首诗描摹梦境极其逼真,郝敬赞云:"读此段,千载之下,恍若梦中,真传神之笔。"(《杜诗镜铨》卷五引)而这一段中的画龙点睛之笔正是"落月"二句所构成的意象。"出门"二句写梦中所见李白的神态,真可谓"曲尽仓皇悲愤情状"(《杜诗详注》卷七)。李白生平怀才不遇,壮志难酬,所以"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秋浦歌十七首》之十五,《李太白全集》卷八)。如今垂老远滴,当然更是悲愤填膺,虽能在梦中远涉江湖访问知己,然梦境短促,匆匆告别,故临出门时伸手去搔那满头白发。满腹牢骚、万千心事都凝聚到"搔白首"这个动作之中,从而活画出一个暮年的李白来。而杜甫对李白的一腔同情、关切之意也都倾注在这个剪影之中,因为这正是杜甫眼中(实即心中)的李白。这是何等生动、何等隽永的意象!所以我们认为,这四句诗分别写了一个平常的感受和一个简单的动作,景象称不上奇特,语言也甚为朴实,然而它们构成的意象却新颖卓异,堪称是这两首名作中的中心意象。

  杜诗中类似的意象随处可见,美不胜收,例如:"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春日忆李白》)仅将两地之景平实叙出,然而"写景而离情自见"(沈德潜《唐诗别裁》卷一○);"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赠卫八处士》)只写了一顿家常便饭,然体现出好友之间不拘形迹的淳朴友情;"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佳人》)仅简单描写了一位女子的服饰举止,然而"清洁贞正意隐然言外"(沈德潜《唐诗别裁》卷二);"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月夜忆舍弟》)写寻常之景且明白如话,然而时序之感、思乡之情皆融于其中;"秋风动哀壑,碧蕙捐微芳"(《壮游》)只写了草木之调丧,而才人志士埋没草野的深哀巨痛即隐于其间;"霜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尺"(《古柏行》)只写了古柏之高大苍老,而正直劲挺的古柏实即忠贞鲠亮的诸葛亮,二者已合成一个意象;"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阁夜》)只写夜间的所见所闻,而战乱频仍、身世飘零的感受被注入了这个意象,等等。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知杜诗意象的最大特点就是氤氲一气地做到了情景交融。宋人范晞文说:老杜诗:"天高云去尽,江迥月来迟。衰谢多扶病,招邀屡有期,"上联景,下联情。"身无却少壮,迹有但羁栖。江水流城郭,春风入鼓鼙,"上联情,下联景。"水流心不竞,云在意俱迟,"景中之情也。"卷帘唯白水,隐几亦青山,"情中之景也。"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情景相融而莫分也。"白首多年疾,秋天昨夜凉","高风下木叶,永夜揽貂裘",一句情,一句景也。固知景无情不发,情无景不生。或者便谓首首当如此作,则失之甚矣。如"渐渐风生砌,团团月隐墙。遥空秋雁灭,半岭暮云长。病叶多先坠,寒花只暂香。巴陵添泪眼,今夕复清光。"前六句皆景也。"清秋望不尽,迢递起层阴。远水兼天净,孤城隐雾深。叶稀风更落,山迥日初沉。独鹤归何晚,昏鸦已满林。"后六句皆景也。何患乎情少?(《对床夜语》卷二)

  范氏说社诗,"景无情不发,情无景不生"是很对的,但他在具体分析杜诗时将"情"与"景"逐句分开的做法则不可取,因为在杜诗中,"情"与"景"早已交融、凝聚在意象之中,所以密不可分了。例如"天高云去尽,江迥月来迟"二句,分明含有开朗欢畅之意,而"江水流城郭,春风入鼓鼙"二句中更充满对节物时序与乱离社会的深刻感触,何尝是单纯的写景?我们认为,情景交融是古代诗人营构意象时的共同做法,杜甫的过人之处在于,他写景特别生动准确,写情特别真挚深至,而情景交融的手法又特别浑然无痕,所以杜诗中的意象也就达到了最高的艺术境界。

  然而杜诗意象还有另一个特点,那就是在细节性的景象中注入巨大深沉的意蕴。象《北征》那样的一代诗史,其中"或红如丹砂,或黑如点漆"的山果,"天吴及紫凤,颠倒在裋褐"的旧衣、"见那背面啼,垢腻脚不袜"的娇儿及"移时施朱铅,狼籍画眉阔"的小女,都是极其细微的意象,然而正是这些细小的浪花和水珠组成了全诗的壮阔波澜,而且这些意象中自身就疑聚着深沉的时代内蕴,所以意味深长。

  那么,为什么杜诗能以细节性的意象表现巨大深沉的意蕴呢?答案就在下面两句杜诗之中:"尤工远势古莫比,咫尺应须论万里!"(《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杜甫用这两句话赞扬画家能将万里江山纳入咫尺画幅之中的匠心,其实杜诗在营构诗歌意象时也具有这个特点。这当然要部分归功于杜诗语言之精炼,但更主要的原因则在于杜甫善于创造极富典型意义的细节性意象并省略掉许多不太重要的景象或叙述,从而使诗歌含蓄酝藉而意味深永,让我们看一些例子。

  "夜久语色绝,如闻位幽咽"(《石壕吏》)--当如狼似虎的官吏把石壕村的老妇抓走后,喧嚣平息了,寂静的夜中隐隐传来了呜咽声,这是这个意象的表层含义。然而,诗人侧耳倾听,辗转难眠,为这户人家的悲惨遭遇而痛苦、愤怒,可是自己又无法帮助他们,甚至无法安慰他们,这些曲折的心理活动也都由这个意象暗示出来了。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鹏空好音"(《蜀相》)--这是诗人谒成都武侯祠所见到的景象:碧草萋萋,莺声呖呖,秾丽的春色正反衬出饲庙的荒凉,而且体现出诗人心境的凄凉、寂寞。古代的英雄伟业未成,留下了永远的遗恨。而今代的英雄又在何处?山河破碎,生民涂炭,安得有德才兼备之英才如诸葛亮者出来力挽狂澜?这些丰富的思绪、情感都被浓缩在碧草黄鹏的意象之中。

  "漫卷诗书喜欲狂"(《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浦起龙称此诗是社甫的"生平第一首快诗也"(《读杜心解》卷四),而"漫卷诗书"的意象极其生动、准确地体现了诗人喜出望外的心情。诗人家贫,除了诗书之外没有什么家产,所以一旦有了还乡的希望,首先要整理携带的就是书籍。诗人性喜读书,又是客居无聊,唯以读书消磨时光,所以手不释卷,喜讯传来,就信手卷起书来。这个细节性的意象给予我们多么丰富的联想!

  "瓢弃樽无绿,炉存火似红"(《对雪》)--如果说上面的三个意象都做到了"以小见大"的话,那么这个意象简直可说是"以无见有"了。至德元载(756)冬的一个雪夜,诗人在沦陷的长安独自愁坐,眼前仅有空瓢和寒炉。空瓢寒炉,这是多么索然寡味的景象!然而诗人却用幻想在瓢内斟上绿酒,在炉中燃起红火,从而使此景象升华成为意味深长的意象,这里面既包含了诗人对过去的美好时光的回忆,也包含着他对未来幸福的憧憬,因为在雪夜对炉饮酒意味着温暖、安宁,正是和平生活的象征。

  我们再看一首短诗:江南逢李龟年

  歧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①三、四两句构成一个意象:暮春时节,在江南逢见故人。这个意象仅对重逢的时、地作了交代,即戛然而止,举凡故人重逢时之场景、举止、感受一概从略,可谓至简。然而正如黄生所云,"此诗与《剑器行》同意,今昔盛衰之感,言外黯然欲绝。见风韵于行间,寓感慨于字里,即使龙标、供奉操笔,亦无以过。"(《杜诗详注》卷二三引)其实所感慨的对象不但有世事沧桑、人事变迁,而且有年华流逝、异乡飘泊等等,真是一言难尽。由于杜甫这位老诗人和李龟年这位老歌唱家都经历了四十年来的沧桑变化,都从京城流落到江南,两人的感慨有着相似的内容,他们在落花时节摹然重逢,事情本身就足以黯然**了,又何须将万干感慨絮絮细说?"落花时节"四字当是即景书事,然而又好象别有寓意,一切尽在有意无意之间。正由于这个意象具有极为深远的言外之意,所以这首寥寥四句又平淡如话的小诗竟然使人百读不厌。

  含蓄是中国古代艺术的总体特征之一,对于篇幅有限的古典诗歌来说,含蓄的作用尤其重要。杜甫对诗歌意象的惨淡经营颇能体现他对于含蓄美的追求,而他以细节性意象来表现巨大意蕴的努力说明他对于"以小见大"的艺术辩证法有着深刻的理解。飓尺万里,这就是杜诗意象特别精警动人的原因之一。我们在第二章第五节中曾经提到,杜甫在蜀期间写了不少题画诗。在现存杜诗中,题画诗(包括题书法的诗)共有二十一首。诗画本有相通之处,而杜甫的题画诗更是沟通这两种艺术的一座桥梁。上文所述的杜甫诗歌意象的特征,都很鲜明地体现在他的题画诗中。例如:奉先刘少府新画山水障歌

  堂上不合生枫树,怪底江山起烟雾。闻君扫却赤县图,乘兴遣画沧洲趣。画师亦无数,好手不可遇。对此融心神,知君重毫素。岂但祁岳与郑虔,笔迹远过杨契丹。得非玄圃裂,无乃潇湘翻。悄然坐我天姥下,耳边已似闻清猿。反思前夜风雨急,乃是蒲城鬼神入;元气淋漓障犹湿,真宰上诉天应位。野亭春还杂花远,渔翁瞑踏孤舟立。沧浪水深青溟阔,欹岸侧岛秋毫未。不见湘妃鼓瑟时,至今斑竹临江活。刘侯天机精,爱画入骨髓。自有两儿郎,挥洒亦莫比。大儿聪明到,能添老树巅崖里。小儿心孔开,貌得山僧及童子。若那溪,云门寺,吾独胡为在泥滓?青鞋布袜从此始。

  杨伦评曰:"字字飞腾跳跃,篇中无数山水境地人物,纵横出没,几莫测其端倪。"(《杜诗镜铨》卷三)我们认为此诗中"飞腾跳跃"的实为一个个意象。"堂上"二句突兀而起,把一个惊人的意象呈现在读者眼前,江山之间烟云明灭,不但使意象具有动态美,而且以极简洁的物象组成了阔大的境界。最奇特的是,把"枫树"、"江山"与"堂"叠合在一起,又以"不合"、"怪底"的惊讶洁问把诗人的惊奇、赞叹之意注入此叠合意象之中,从而取得了惊人的艺术效果。同样,"反思"以下四句也创造了一个惊人的意象。王嗣奭云:"篇中最得画家三昧,尤在'元气淋漓障犹湿'一语。试一想象,此画至今在目,真是下笔有神。"(《杜臆》卷一)我们认为这一句中又以"湿"字为画龙点睛之笔,山水画的气韵生动离不开水,如果画中烟云明灭、草木鲜润,那么整幅画就气韵生动了。而一个"湿"字正好概括了这些内容,真可谓是"得画家三昧"了。①"风雨急"、"天应位"都是"障犹湿"的衬托,它们以奇特的想象使这个意象变得奇警不凡。"天姥闻猿"和"青鞋布袜"两个意象的特点是诗人让自己走进画面,前者把画中峰峦说成是自己的旧游之地,后者把画中溪山看作自己将要前往的归隐之处。从表面上看,这是把画境想象成人间的真山真水。在实际上,这是把画境与实境统一在艺术的幻境之中。显然,这种写法既做到了情景交融,又实现了"咫尺万里",而这正是杜诗意象的特征。王嗣奭评此诗曰:"杜以画法为诗法","总得画法经营位置之妙",这话说得很好,但我们也可以反过来说,杜甫以诗人的目光来观画咏画,从而把诗歌意象的营构法则移植到绘画艺术领域来了。杜甫的题画诗为我们研究其诗歌意象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

  ① 宋代郭熙、郭思父子论山水画云:"山以水为血脉,以草木为毛发,以烟云为神彩。故山得水而活,得草木而华,得烟云而秀媚。"(《林泉高致·山水训》,载俞剑华编《中国画论类编》)杜诗可谓先得此意。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 推荐:《抗日战争书籍》 《心理学书籍》 《茅盾文学奖作品》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

在线看小说 趣知识 人生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