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坊
传记文学

首页 > 传记文学 > 杜邦 > 第二章 伊雷内睿智创基业

  第二章 伊雷内睿智创基业

  埃尔和维克多怀着投机心,拟定出一个又一个发财计划,而伊雷内对他们的生财之道并不怎么赞赏。当然他也没有袖手旁观,他开始考虑用别的途径达到目的。

  1. 慧眼识珍珠

  事业的成功与否,跟发展方向的选择有着关键性作用。皮埃尔七战七败,而伊雷内一战即胜,其原因正在于此。

  伊雷内一眼就看准了制造火药这一事业,固然跟他小时候受化学家、火药专业的熏陶和所受训练并喜爱这一事业有关,更主要的是对火药的生产情况及其未来广阔市场的了解。那时在欧洲殖民地间频繁发生战争,战争需要火药。

  与印第安人开始进行战争的时候,在马萨诸塞州殖民地中,火药是仅次于粮食的生活必需品;独立战争爆发前,对于美国来说,火药就成为比粮食更加重要的必需品;在独立战争期间,纽约州政府甚至发行彩票,奖励制造火药,而且大量从外国走私、进口;独立战争结束后,美国政府对美贸易输出的一览表中,单单火药制品这一项,被极度限制,这非常引人注目;而美国在迈向工业化之时,特别就火药制造业通过提案:由政府的财力来支援。

  这一项奖励政策更具有吸引力。

  伊雷内曾与一位法国上校特萨德 (此人在美国独立战争中曾在拉法埃脱 手下任上校,后决定留居美国)作过一次打猎之行,他在那次打猎中发现了美国火药的缺点。为了弄清楚自己的枪老是打不响的原因,伊雷内参观了一家火药厂之后,找到了症结所在。原来美国厂家的生产方法比他几十年前在法国所学的方法还要落后好几年,质量实在糟糕透了,价钱贵了三倍,却是蹩脚货,弄不好会出危险。因此,他认为不用费力就能造出比它好的火药来,将具有强大的竞争力,销售前景肯定看好。

  除战争狩猎需要火药外,伊雷内还在从弗吉尼亚州到宾夕法尼亚州的途中,发现在美国这块新大陆上,火药这东西无论修筑道路、架设桥梁、开凿运河、垦荒造田都少不了。因此他认定生产火药的前景是十分广阔的。

  伊雷内兴高采烈地向父亲皮埃尔提出制造火药的想法,但当时正在制定第七计划的皮埃尔对伊雷内的话并未十分留意。而伊雷内却振振有词地说,他的这个计划可以列入“杜邦第八计划”,皮埃尔很不情愿地接受了。但贪婪而投机心极强的皮埃尔对伊雷内制造火药的第八计划的执行,非常谨慎小心。他只同意出伊雷内所估算资金的 2/3,另外1/3叫伊雷内自己去法国筹措。于是,伊雷内去了巴黎。他到巴黎后,请拉瓦锡的遗孀出面,企图说服拿破仑支持他的第八计划。拿破仑开始对伊雷内制造火药的事业很感兴趣,并要求他的政府给予解决。而法国政府则表示,不可能提供资金,但可以提供技术援助,并指派工程师为伊雷内设计火药厂蓝图,给订购了所需的机械设备。

  回到美国后,伊雷内开始作建厂筹备。首先进行社会调查,拜访杰弗逊,争取得到他的支持,了解火药的销路,寻找适合建火药厂的地方。最后他在联邦城 (即后来的华盛顿特区,杜邦火药最大的买主将来自那里)附近的山中寻找一个适合制造火药厂的地点,但是没有成功。伊雷内骑着马到处寻找一个合乎需要的地方,他骑马来到特拉华州的威明顿,从此在这里登上了历史舞台。

  在特拉华州有一个很好的投资建厂的环境。这里有一条布兰迪瓦河,水流十分湍急,足以推动火药厂的涡轮。这里有廉价的劳动力,一大批从圣多明各奴隶暴动成功后逃出来的法国难民,他们为生计所迫,比美国工人干活工资更低。而且这里还可筹集到所需的建厂资金。一个叫彼得·波提的人愿意投资相助。

  从1820年4月开始,伊雷内与波提合伙买下一家农场,于是在布兰迪瓦河的支流白兰地河岸边,他开始用石料建造几座小型工厂。

  伊雷内建造火药厂是凭借艰苦创业精神白手起家的。他和妻子苏菲娅带着儿女,就住在白兰地河畔斜坡上别人舍弃的废旧小屋里,在响尾蛇出没的森林里开垦荒地,种上蔬菜,喂养从巴黎带去的七头美丽奴羊和刚买的牛马。

  他顶着夏天的烈日酷暑自己骑马奔驰于费城及威明顿等城市,募集木匠、石工及货运车的车夫。因此,火药厂是不可能在短期内建成的,离实际生产出第一批火药的时间几乎相隔两年。

  到了1830年,工厂开始投产,当第一批火药出厂后,订货单就源源而来,而且前景愈来愈好,每年的销售额成倍增加。伊雷内的第八计划成功了。

  但是,没过多久,当生产快速发展,伊雷内的资金就捉襟见肘了,他原先筹集的3600美元开办金,如今用来发行杜邦公司内部的电话簿都不够,于是,不得不向费城银行贷款21000美元。以后,当企业进一步兴旺发达时需要投入的资金就与日俱增了。这就使他登上了人们常说的“债务踏车”。而且,如果伊雷内的火药厂不能提高生产力以满足源源而来的订货需求,那么别地方的厂商就会来填补这些空缺。虽然伊雷内造的火药可能一直是远近各厂家中质量最好的,但竞争毕竟是激烈的。

  正在这时又发生了一件令伊雷内头痛的事,他的哥哥维克多在纽约的商贸公司破产了。原因是维克多的公司曾为法国在圣多明各的军队供应过一批必需品,法国政府拒付这笔款项;另外,拿破仑的弟弟杰罗姆·波拿巴向他的公司借钱去过纸醉金迷、花天酒地的糜烂生活,而久拖不还。这样两个债主他都得罪不起,同时又不能及时从银行获得贷款,因而只好宣布倒闭。

  维克多的灾难给伊雷内的精神上造成了焦虑和不安,这必然要使他在经济上付出代价了。尽管伊雷内的火药厂资金短缺、困难重重,但他仍未对哥哥有过任何怨言,并想方设法帮助他建起了一家羊毛制品厂。

  2成功有奥秘

  为了提高生产率,提高产品质量,伊雷内一方面加大资金投入,一方面想方设法降低成本,发挥工人的劳动积极性。

  他充分利用法国的侨民廉价劳动力。到了1810年,伊雷内的火药厂已雇用了36名人员,几乎全是法国人。早在1802年伊雷内就在给他父亲的书信中表露出对法国工人的偏爱。其部分原因当然是由于伊雷内几乎不会说英语。但他之所以选择布兰迪瓦河畔建设工厂也是由于这是一块确定的法国侨民居住区。伊雷内认为,总的来说,美国工人的素质是好的,但劳动力的价格昂贵,想留住他们,无论时间长短都是困难的,而法国人的劳动力则很低廉,付给他们的工资“比他们在法国希望得到的要高得多”,因此也就更可能留住他们。

  伊雷内尽可能地关心工人的生活,跟工人、雇员平等和睦相处。尽管火药厂工人的工作具有危险性,而报酬并不比其他行业工人多。1803年的一次调查表明,特拉华州每个工人的年平均收入为234美元。在杜邦公司雇员中大约只有25%的人平均收入超过200美元。然而另一次调查则表明,杜邦公司的工人有平均半年至一年的储蓄。

  在一份备忘录中,伊雷内写道,每个有家庭的工人都有“一套由公司提供的免交房租的住房、一个良好的庭园和一个奶牛放牧场”。有少数工人甚至设法积蓄足够的款子以购置自己的农场或迁居西部。有一两百美元存款的人十分平常。

  总的来说,杜邦一家在早期与雇员相处得很和睦。他们是邻居街坊,他们的孩子在一起玩耍。而且当一次次的爆炸给宁静的布兰迪瓦地区造成创伤时,杜邦一家并未在安全的别处呷着白兰地。他们与雇员并肩劳动,关心工人疾苦,乃至工人的家庭生活。一位采访记者写道:

  他已建成了一座美丽的村庄……他是自己所在地区的普通的慈善事业的捐助者,许多受他雇用的工人都爱戴他。

  这是伊雷内早期开办火药厂成功的奥秘之所在。

  3. 独霸军火市场

  伊雷内·杜邦为了使自己的火药工业不断发展,需要解决原材料、技术、资金和销售渠道一系列问题。

  作为制造火药的必需原料之一要用船从孟加拉运入美国;木炭原料,以柳树的枝条经过加工后为最优;硫磺要从西西里岛送进来。

  技术作业,按不同的用途各异。猎枪用火药、军用枪弹及炮弹的火药、道路及运河开凿所需的火药用的硝石、硫磺、木炭的比例各不相同。

  伊雷内从小向化学家拉瓦锡学会了不少关于化学方面的知识,对制造火药,无疑是小菜一碟。

  当时,火药厂的发展趋势相当可观。伊雷内研制的新产品黑色火药已进入试验阶段。但这时使伊雷内最感头痛的事是资金短缺。“无论多少资金都不够”,他写信给远在巴黎的父亲皮埃尔商量,希望得到他的资助,但皮埃尔一口回绝。万不得已,他只好又找波提商量,波提早就企图控制火药厂,欣然同意再入股8000美元,并表示不足部分由他去费城银行借。波提以个人名义从费城银行借到1.8万美元,对伊雷内来说是意想不到的幸运。不过从那以后,波提自己所用的便条和名片上都印了“杜邦·波提公司”,称伊雷内为厂长。

  1804年,伊雷内·杜邦完成了首批黑色火药成品,并立即将样品寄给格林威治街的维克多·杜邦贸易公司。维克多收到样品后立即在报刊上大登广告,称:杜邦·巴摩尔火药公司是新诞生的最有发展潜力的火药制造者,将以特价提供最优秀的黑色火药,保证其品质绝不亚于欧洲制造的火药。

  广告登出后,海军和陆军的订货单蜂拥而至,销售不断增长,两年不到翻了一番,达10万美元。

  伊雷内的工厂每天生产数百万磅火药,还供不应求。这些火药能够找到现成的广阔市场,还得感谢战争。大约2.2万磅杜邦火药被美**舰用于对的黎波里和其他北美城邦不宣而战的战争。1805年7月4日,杰弗逊手下的作战部长亨利·迪尔迫恩上校宣布:伊雷内公司将承包政府的全部火药生产。

  拿破仑在西班牙的傀儡政府也订购了4万磅火药,其中大部分用于镇压被压迫的西班牙人民的反抗。但在伊雷内的心目中,无所谓胜利者或失败者,也无所谓压迫者和被压迫者,总之毫无是非之分。在他心中只有一排排装满黑色火药的木桶和日益增长的财富。

  越往后杜邦公司的命运与战争联系越紧密,为了大发战争财,他们公然违反凡尔赛条约,参与武装德国;为了大发战争财,他们惟恐天下不乱,竭力怂恿推动美国政府卷入两次世界大战,乃至韩战、越战。因此,杜邦家族的核心人物们被戏称为“战争贩子”或“死亡贩子”。

  人世难逢开口笑,上疆场彼此弯弓月,流遍了郊原血。自有人类以来,由于经济利益的推动,就有了战争。战争就需要武器。武器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起初无非是棍棒,进而是弓箭,到了铁器时代,就有了刀剑。

  这些武器都是比较原始的。自火药发明以后,战争的武器才出现了质的飞跃。

  火药这种事物,是什么时候、什么人,是怎么发现和发明的,千百年来,人们一直在寻找这个答案,但至今仍然是个谜。不过是中国人发明的这一点是确定无疑的,世界上最早有史料记载的是中国。

  据推断,火药这东西起初是作为焰火、鞭炮的原料,用作嫁娶婚丧或驱赶野兽之类生产和娱乐活动。

  到了宋哲宗文祐年间 (11世纪80年代),开始将火药用于战争。朝廷的军器监,专设火药作坊,制作旋风炮、震天雷,但只能爆炸,不能射远。

  南宋绍兴年间(12世纪40年代),武器的技术大进了一步,宋人发明了火枪,把火药装在竹筒中,内安子弹,点燃引线射出,射程达到一百步。

  可以说中国不仅是火药的发明者,也是火箭和飞弹学近代武器的先驱者。

  后来,阿拉伯商人从中国学得火药制作法和火枪的制造技术,并进行了改进,以后随着他们的商船,带往欧洲,首先传到法国,然后传到英国和德国。

  美国开始生产火药,大约在17世纪60年代。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火药制作的技术也不断创新。伊雷内从拉瓦锡学习的和随后在美国开办火药厂所采用的仍然是中国宋代的制造火药的老技术。到1802年开始生产黑色火药,随后才是硝化甘油火药、高分子混合火药。

  火药可以作为杀人凶器,具有极大的危险性。所以开始传入欧洲时,英国的修道士培根从阿拉伯人的记录中发现后,先是将火药制作法译成拉丁文,随之又想把它译成英文,广泛传播。但他想到,如果扩散出去,将会引起社会的不安定,便把所有资料秘藏起来,然而培根没有想到,火药除了作为战争武器、杀人武器外,还有其他广泛用途,它既可危害人类,也可造福人类,应该禁止的不是火药,而是用火药制作武器,正如现在禁止核武器而不禁止核动力一样。

  伊雷内一开始就把火药生产作为发财的第八计划,把杜邦家族的命运紧紧地捆在美国及其他国家的战车上。伊雷内及其子孙们不是被战车拖着他们走,而是他们推着战车走。在这种经营策略推动下,伊雷内制造的黑色火药年销售额直线上升。1806—1807年间就由10万美元增加到12万美元。1810年的统计资料显示,全美大小火药厂有200家,而杜邦火药厂在这些工厂中名列第一,其产量几乎是这些厂的总和。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 推荐:《抗日战争书籍》 《心理学书籍》 《茅盾文学奖作品》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

在线看小说 趣知识 人生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