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坊
传记文学

首页 > 曹操全传 > 第五篇 亦正亦邪——曹操成就霸业的双重性格 第四章 自强不息:逆流而上勇于拼搏

第四章 自强不息:逆流而上勇于拼搏

   努力进取 打黄巾一举两得

  再可靠的朋友,也不如自己可靠。自己不努力进取,光想着依靠别人起家,日日做着发财梦,其结果必然是令人失望的。即使有所成就,也会因受制于人而时刻处于危机之中。

  在事业起步的时候,曹操也有着同样的毛病。但当关东诸将不听自己的建议,最后讨伐董卓失败后,曹操深刻认识到,要想成就大业必须发展自己的势力,不能依仗任何人。只有这样,才能把握形势,进退由己,好牌还是要自己来打。

  迅速发展的时势给曹操创造了契机。当关东州郡起兵讨伐董卓,双方在荥阳和河内一带胶着,无暇顾及劳苦人民的反抗斗争时,青州、翼州一带本来就已发展到百万之众的青州黄巾军和河北黑山军,便以燎原之势发展起来。

  黑山军是与黄巾军同时起义的一支农民军,以今河北、山西、河南三省交界处的太行山区为根据地,黑山即在今河南浚县西北的太行山脉中。领导人原为张牛角,张牛角战死后,褚燕继任,改姓张,因其轻勇剽悍,捷速过人,军中称为飞燕。张燕很有组织能力,可以很好地团结部众,争取人心。很快发展到百万之众,成为一支不可小视的力量。

  初平二年(公元191年)秋,数十万黑山军进攻冀州的心脏邺城。接着南渡黄河,进攻与魏郡毗邻的东郡,东郡太守王肱无法抵御。这时,青州的百万黄巾因受到袁绍委派的青州刺史臧洪的威逼,也正分两路向河北移动,有与黑山军会合的趋势。两支大军如果会师,或者黑山军的势力从河北扩展到河南,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力量对比将会产生巨大变化。关东诸将尽管充满了矛盾,却都不愿看到这一局面出现。身为冀州牧的袁绍,尤其害怕农民军会师后会威胁到他在冀州的统治。

  时机来了,曹操岂会放过?他迅速打出一张好牌,既可以镇压黄巾军,博得朝廷的好感,又可以借机发展自己的势力,以图今后的发展。于是,他将部队从酸枣开进东郡,并在东郡的首府濮阳打败了黑山军的白绕部,取得首战的胜利。袁绍还以为曹操为了帮助自己这个盟主才出的兵,对曹操的举动满心欢喜。

  他没有看清曹操此举隐藏着的目的,反而任命曹操为东郡太守,认为这样不仅可以借助曹操守住冀州的南大门,而且还可以用东郡作跳板,将自己的势力扩展到黄河以南,使冀、青、兖三州连成一片,这样黄河中下游地区就可以完全置于自己的掌握之中了。

  曹操自然是不会轻易被袁绍所利用的,不管袁绍打着怎样的如意算盘,他自有自己的打算。总之,曹操反而想对袁绍加以利用。

  鉴于当时袁绍力量强大,最好能够与之相安无事,曹操不能随便违抗袁绍的旨意,加之自己正无立足之地,便顺水推舟,非常乐意地接受了袁绍的任命,做起了东郡太守。曹操将东郡的治所从濮阳迁到了东武阳,并推荐鲍信做了济北相,作为自己的帮手。

  初平三年(公元192年)四月,青州的百万黄巾军向河北进攻受阻,于是转而向兖州推进。进入兖州后,首先攻下任城,杀死任城相郑遂,接着向东平进军。兖州刺史刘岱不听鲍信劝告,带领兖州主力匆忙截击,结果被黄巾军打得大败,刘岱自己在阵上被杀。

  刘岱既死,兖州无主。正是黄巾军为曹操提供了壮大自己的机会。此时,曹操正在注视着局势的变化,加紧操练兵马,以谋新的进展。曹操部属东郡人陈宫看准了曹操的心思,因而向曹操献计说:“州今无主,而王命断绝,宫请说州中(指各郡国),明府(指曹操)寻往牧之,资之以收天下,此霸王之业也。”

  曹操看到陈宫说到自己心里去了,当然很高兴。于是,陈宫对兖州别驾(州牧副手)、治中(州牧助理)们说:“今天下分裂而州无主,曹东郡,命世之才也,若迎以牧州,必宁生民。”济北相鲍信本来就看重曹操,见陈宫也有此意,因而“乃与州吏万潜等至东郡迎太祖领兖州牧”。

  东汉末期,刺史(后称州牧)已是地方上最高的一级军政长官,掌握实权,是地方的实际控制者。所以说,曹操经过自己的一番努力,终于今非昔比了。他不再仰人鼻息,成了真正意义上的一方之主。

  任何荣誉不可能白白降落到你头上,只知道依靠别人最终必将一事无成,依靠自己的实力去拼才是唯一的出路。

  自强者强 勤于学习不自辍

  中国古人的谋略是中华民族的一座智慧宝库。从古至今,出现了一个个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他们的杰出智慧直至今天,还被人们广泛运用于生活实践中。

  曹操是一位成熟的军事家,他对于前人的军事智慧十分推崇,加以研习后,从中吸取了很多有益的知识,这使得他在军事对决中屡屡占尽先机。

  磨刀不误砍柴工。曹操早在青年时代就“博览群书,喜兵法”,仔细阅读过能搜集到的各种兵书。他结合史籍,从战争与政治、经济、外交等的关系出发,全面地研究了战略战术的基本原则、官兵的素质、军队的训练、军令的制定等内容,认真地比较分析了许多著名的战例,在吸收先人运用韬略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亲身体验,撰写了《续孙子兵法》二卷、《兵书略要》九卷、《太公阴谋解》三卷等,连同《兵法接要》《〈孙子兵法〉注》及部分军令等,辑成一册,取名为《新书》。他还命人将《新书》誊写,发给每个带兵将帅,要求他们熟读牢记、融会贯通,征战之中加以灵活运用。

  曹操对古代军事理论的最大贡献,是整理和注释了孙武撰写的《孙子》。《孙子》亦称《孙子兵法》,是中国军事史上一部举足轻重的奇书,问世后即引起人们的很大关注。据《史记·孙子吴起列传》记载,孙武以兵法见于吴王阖闾,阖闾曰:“子之十三篇吾尽观之矣。”经当场演练考核,孙武遂被任命为将,为春秋末期吴国的强盛立下卓著的功勋。到了战国,人们普遍重视《孙子》,“藏孙吴之书者,家有之”。至秦汉,兵家用它,著书的仿它,甚至不少非兵书著作里多有其引文。甚至一些人牵强附会,把不是孙武的著作也冠上他的名,造成了极大的混乱。

  曹操觉得这种鱼目混珠的混乱状况,显然对《孙子》的传播、研究和运用是很不利的,便决心加以纠正。

  这时,军阀割据,战乱不断,有头脑的用兵人渴望从兵法中寻求取胜的妙方,整理和研究《孙子》的人便越来越多。可是,对此要作出显著的成绩,对研究者的文化素养和军事知识有着很高的要求。显然,身为文学家、军事家的曹操,最有能力承担这一历史重任。

  曹操在为《孙子兵法》作注时写了一篇序言,其大意为:

  我听说在远古时期,弓箭刚发明就用于战争了。《论语·颜渊》中孔子说,治理国家的政事最重要的就是储备足够的粮食和拥有强大的军队。《尚书·洪范》所列的八个方面的政务就有掌管军事。《周易》断言:“军队为正义而战,主冲就吉利。”《诗经·大雅·皇矣》云:当周文王得知密国侵犯阮国之时,赫然震怒,于是率军出征密国。轩辕黄帝、商汤和周武王都是凭借战争的手段来拯救社会的。《司马攘苴兵法》主张,谁若故意杀害无辜者,人们就可以杀死他。仗恃武力横行者必定身亡,只讲仁义者将会国灭,吴王夫差和徐偃王就是如此。圣人使用武力要等待时机,不得已才出动军队。

  我读过许多兵书和战争史,其中孙武所著兵法极为深刻。孙武是齐国人,为吴王阖闾撰写兵法十三篇,最初用来宫女进行训练,效果很好。后被任命为将军,向西攻破强大的楚国,进入郢都,向北威慑齐国、晋国。百余年后诞生的军事家孙膑,是孙武的后裔,著有《孙膑兵法》。

  孙武的兵法,在论述如何周密地制订作战计划和慎重地采取军事行动方面很明确、很透彻,不容曲解。然而,人们尚未对该书做过清晰的训释,加上其文字繁多,在世间流行的已失去了原书的旨意,特地予以删定和注释。

  这段话中涉及的知识不可谓不广泛,由此可见,曹操读书之多、涉猎之广。

  曹操认为,战争总是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要拯救被战争蹂躏的社会,就必须消灭战争,这就是“以战止战”。正因为曹操的战争观是着眼于用战争去换取和平,所以他说:“圣人之用兵,戢时而动,不得已而用之。”

  孙武提到:“怒可以复喜,愠可以复悦,亡国不可以复存,死者不可以复生。”我们可以怒而转喜,可以愁而转乐,但国家灭亡就不能恢复,人死不能复生。所以,“明君慎之,良将警之,此安国全军之道也”。明君良将都会对战争持谨慎的态度,这是关系到国家和军队安全的关键所在。因此,不可凭感情用事而轻率地决定战争行动。

  曹操还认为,既然有“不得已而用兵”的情况存在,那么在思想上就不放松。孙武说:“用兵之法,无恃其不来,恃吾有以待也;无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不要寄希望于敌人不来攻打,而要依靠自己随时严阵以待;不要寄希望于敌人不会进攻,而要依靠自己有让敌人无懈可击的能力。曹操对此作注说:“不要幻想战争打不起来而麻痹大意,天下太平时要看到战争的危机,要从物质上和精神上做好充分的准备。”此即“重战”的思想。

  曹操很多的军事理论,都是从前人的军事著作中得来的。孙武说:“将军之事,静以幽,正以治。”曹操对此作注说:“统兵打仗之事,要沉着镇静而幽深莫测,严肃公正而治理有方。”

  曹操对前人军事理论的细心研究,既充实了自己,吸收了前人丰富的军事经验,也很好地指导了他的军事行动,对他一生的戎马生涯有重要的影响。可以说,正是有了这种理论的深造,才有了后来纵横天下,屡破强敌的曹操。

  不信天命 实事求是成大事

  曹操曾说,“天地间,人为贵”,表明了他不信天命,以人为本的思想。也许充满英雄气概的人都不相信天命,曹操是一个无神论者,是一个不信天命,只重人事的人物。

  虽然曹操之成就多少有些运气,甚至天意的功劳,如渡黄河那次诸葛亮说曹操是“殆死潼关”,意思是说曹操差点儿就没命了。虽然如此,曹操却是不信天命的。他在《让县自明本志令》中公开宣称自己“性不信天命之事”。他认为天就是“阴阳四时”,并没有自己的思想和意志。他的《董逃歌》中提到:

  德行不亏缺,变故自难常。郑康成行酒,伏地气绝;郭景图命尽于园桑。

  郑玄是东汉的经学大师,在当时一般人看来他是德惠天下、没有什么“亏缺”的。郭景图生平不详,既与郑玄相提并论,看来也是一个“德行不亏缺”的人物。可是,“有德”的郑玄却在酒席上劝酒时倒地气绝,郭景图也在园桑中突然命尽,这是为什么呢?曹操的这首诗说明了人的寿命同德行无关,德行好也无法给你任何保护,这充分表达了曹操“不信天命”的观点。

  曹操的《秋胡行》中还提到:“二仪合圣化,贵者独人否?”这也是“天地间,人为贵”的意思。曹操不信天命,因而自己虽有一统天下的雄心,却并不以皇帝自居,不刻意神化自己。相反,有很多史料提到他尊重事实,勇于自我批评,消除大家的疑虑。如他西征马超、韩遂时,曹操与韩遂在战场上约见,对敌方围观的士兵说:“你们都要看看我曹操长什么样,其实我也没有长四只眼,两张嘴,是个正常人,只不过智谋多罢了!”

  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派毋丘兴任安定太守,临行前嘱咐毋丘兴不要主动派人到羌人中去。毋丘兴却没有照办,果然出了差错。事后,曹操在总结时说:“我只是比常人智慧多一些,经历的事比别人多罢了。”但他这智慧却是从摸爬滚打中一点一滴获得的,说明曹操是务实的人。

  曹操不仅不信天命,也不信神。如他的《善哉行》就对世人被神仙欺骗感到痛心和无奈。《秋胡行》中则说:“赤松、王乔,亦云得道。得之未闻,庶以寿考。”对赤松、王乔得道成仙的说法提出了疑问,认为他们不是真的得道成仙了,或许只是寿命比较长而已。曹操大量招聚方术之士,其目的也并不是要从他们那里获取长生不老术,只在于拯救他们,甚至只是为一种调笑罢了。这从曹植的诗中得到印证。

  世有方士,吾王(曹操)悉所招致……本所以集之于魏国者,诚恐此人之徒,接奸诡以欺众,行妖恶以惑民,故聚而禁之也。岂复欲观神仙于瀛洲,求安期于边海,释金辂而顾云舆,弃文骥而求飞龙哉!自家王与太子及余兄弟,咸以为调笑,不信之矣。

  另外,在治军的过程中,曹操对装神弄鬼的做法也深恶痛绝,予以严厉打击。

  曹操在征讨河内、获嘉时,从俘虏口中得知,有一个叫宋金生的人,自称神仙,告诉守军鹿角无须把守,他派狗替大家防守。如若不然,就会在夜里听到军队行动和兵器撞击的声音,天明后会看见地上有老虎的脚印。曹操觉得这会扰乱军心,立即派人将宋金生捉住杀死,表明了他对装神弄鬼行为的断然态度。曹操还在《孙子·九地篇》注中说:“禁妖邪之言,去疑惑之计。”《用间篇》注说:“不可以祷祀而求,亦不可以事类而求也。”这也都表明了同样的态度。

  曹操不信方术,但对方士的延长寿命的养生术还是比较推崇的。

  人生的时光有限,曹操非常清楚这一点。《精列》说:“厥初生,造化之陶物,莫不有终期。”他的《秋胡行》中说:“存亡有命,虑之为蚩。”而那首著名的《龟虽寿》中有:“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这都表达了同样的意思。

  曹操认为,人虽不能成为神仙,不能长生不老,但通过自身的保养,是可以延长寿命的。所以《龟虽寿》中说:“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曹操是个实事求是的人,长期的政治斗争和军事斗争的磨炼,使他明白了办事必须从实际出发才能有所收获的道理。

  中国向来注重礼节,更有尊重贤士的优良传统。对祖先的祭祀,为有德行的先辈立庙堂,曹操也并不反对。他在《褒赏令》云:别部司马请立齐桓公神堂,使记室阮瑀议之。较之保守、不知变通的人来说,曹操又是开明的。如在《春祠令》中,曹操主张改革祭祀宗庙的仪式:人们认为祭庙上殿脱鞋,他接受皇命,可带剑穿鞋上殿,如果祭告宗庙上殿脱掉鞋子,那就是尊重先人而违背王命,尊敬父祖而轻视君王,所以他不敢脱掉鞋子。又临祭时到水盆旁要做洗手的样子,他认为,浇水洗手是为了表示对神的敬意,因而要亲自浇水洗手。由此可见,他并不根本反对祭神和敬神。

  曹操不信“天命”,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他人格魅力的体现,也是形势的需要。身为汉相,同时也想开创一代江山。既有此心,当然不能相信天命。因为通常所谓“天命”的最主要含义是“受命于天”。所以,如言天命,首先面对的就是汉朝的延续问题。

  别人可以大谈汉将废,魏将兴,但曹操不能。因为这样一来,他的篡汉野心就暴露无遗了,天下的形势将对他极为不利。由此可见,从某种意义上看,曹操不信天命,也不谈天命之事,部分是出于政治因素的考虑。因为“天命”与“政权”紧紧相连,反对者们由曹操的“性不信天命”,已经猜出他“有不逊之志”。政敌对他的攻击,多少也有这方面的原因。

  总之,曹操说他“性不信天命之事”,这一原则是贯穿其一生的。因为不谈天命,便没了束缚,更利于大展拳脚,驰骋天下。这正是曹操作为一名杰出政治家,具有高瞻远瞩的政治眼光的真实体现。

  以身垂范 事必躬亲倡节俭

曹操戎马一生,叱咤疆场。虽然官至丞相并受封魏王,朝廷内外没有不顺从其权威者,可谓功成名就。但他依然严格要求自己,甚至影响到身边的人。这也许应该归因于他起于微末,从小没有奢华的生活习惯,所以造就了凡事以节俭为重的行事风格的原因吧。

  曹操一生俭朴节约,对吃穿不甚讲究,而且还要求家人也这么做。魏明帝曹睿时,尚书卫觊在上表中说:“武皇帝(曹操)之时,后宫食不过一肉,衣不用锦绣。”曹操也曾在《内诫令》中说:“我的那些衣被都已经使用十年了,只要每年把它拆洗缝补一下还可以用。”曹操使用的被子、床褥之类的东西,只要暖和舒适,并没有什么刺绣等花饰。他所用的器物也大都讲究实用,不追求奢华。他用的帷帐屏风,坏了也是缝补之后再使用,从不轻易更换。

  他在《内诫令》中还告诫官吏和家人说:

  官吏和百姓多制作刺绣衣服,穿丝织的鞋子不得用朱红、紫、金黄等颜色。以前,我在江陵得到的各种花色的丝鞋,把它给了家人,和他们约定,穿完了不准再仿作。

  朱红、紫、金黄几种颜色代表尊贵,所以曹操才下令不能随便使用。关于家人穿各种花色的丝鞋是在特殊情况下允许的,平常是不可以的。这些细节体现了曹操的节俭精神。

  不仅如此,曹操的节俭作风还影响到他的夫人和后世子孙。到曹丕称帝时,曹操的夫人卞氏仍然坚持这种习惯,还严格要求自己的外亲也遵照执行,并告诫他们说:“居处当务节俭,不应当奢望赏赐。外人或许会说我对你们太刻薄,其实这是我一贯的主张。我侍奉武帝四五十年,已经养成了节俭的习惯,不能随便改变的。”

  在使用器具方面,曹操向来怀旧,“不好鲜饰严具”。“严具”就是箱子,主要用于盛放日常生活用品。曹操明确表示不喜欢装饰鲜艳的箱子,原先所用的是新旧皮混合而制作的皮箱,中间用黄皮镶嵌。后来,因为兵荒马乱,这件皮箱也丢失了。于是,改用方形竹箱,用黑皮罩在外面,里面用粗布衬托,同时加上漆,他觉得这样已经很好了。

  曹操对一些琐碎小事也十分注意,例如他不准家里熏香。平定河北之后,曹操下令不准家中薰香。后因三个女儿嫁给献帝,要为她们薰香,才破了例。之后,曹操再次禁止烧香,即使是把香放在衣内或带在身上也不允许。规定如果房内不清洁,可以烧枫树脂和蕙草。可见曹操为了俭朴,考虑得是非常周到的。

  曹操提倡节俭,先从自己和家人做起。有些行为甚至让人感觉太过分、太苛刻了,但也可看出曹操提倡节俭的坚决。他的三个女儿嫁给汉献帝,这在当时是一件大事。但曹操对嫁娶的奢侈之风深为不满,女儿出嫁时,用的帷帐都是黑色的,随从的婢女不过十人。

  曹操从不贪财恋物、积聚私产。打了胜仗所缴获的财物,都用来赏赐给有功的将士,笼络人心;各地贡献的财物,也大都赏赐给有功劳的部下。他甚至还把是否节俭作为选拔官吏的条件,作为衡量一个官吏品质好坏的标准。上行下效,一时间朝野形成了俭朴节约、廉正的好风气。

  曹操进而将节俭作为立国之本来加以考虑。他的《度关山》说:“舜漆食器,畔者十国。”可见他将奢侈放到了会导致亡国的高度加以批判。正是有了这种居安思危的意识,曹操才对奢靡豪华的浪费行为极力反对,并以身作则,努力营造廉洁奉公的官场氛围。

  曹操对家庭内部的约束是非常严格的,以至卞后“每见外戚,不假以颜色,常言‘居处当务节俭,不当望赏赐,念自佚也。外舍当怪吾遇之太薄,吾自有常度故也。吾事武帝奢。有犯科禁者,吾且能加罪一等耳,莫望钱米恩贷也’”。家教之严,可见一斑。

  作为一个政治家,一个雄霸天下的英雄,一个不是皇帝却比皇帝还牛的人,肯定影响力非常广泛,他能够躬身亲行,提倡节俭,这对国家的财力物力是一种很好的节约,对社会稳定也有积极意义。尤其在北方初定之际,对整肃朝廷奢华之风起到了很好的带头作用。这无疑是曹操人格魅力的又一可贵之处。

  子午书屋(www.ziwushuwu.com)

· 推荐:中国名人传记 红色经典 世界名人传记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

在线看小说 趣知识 人生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