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看书
名人传记

首页 > 名人传记 > 霍英东全传

  那时,林子丰正从事煤炭的贸易生意,每隔几天就有一艘大货轮从外国运煤炭到香港来。林子丰起初同情霍家孤儿寡母处境,就安排刘氏把大货轮上的煤炭,驳运到岸上。驳运其实就是转运,就是与停在外海的大货轮接洽,用小舢舨把货物分批运到岸上去。刘氏没有船,她只是个中间商,也就是从林子丰那里把生意接下来后,分派给舢舨客驳运,从中赚取微薄的佣金。

  林子丰是经营煤炭的大商家,每次运煤的货轮一来,就有五六千吨煤炭要找舢舨驳运上岸。当时搬运煤炭与现在不同,现在用机器,以前却全用人工,每次都有几百人,把煤炭一担担从舢舨上搬运到岸上。霍母刘氏每次都得组织水上苦力和舢舨客,为林子丰搬运煤炭。

  林子丰非常关照刘氏,但这驳运生意的中间商也不好当。有时遇上台风,驳船不能出外海,刘氏只能望海兴叹;有时煤炭运来太多,驳船一时应付不过来,舢舨客就会乘机抬价。因为货主林子丰给的佣金是固定的,所以舢舨客一提高运费,刘氏不但没钱赚,有时还会倒贴钱出来。但刘氏讲信用,每次都能安排足够人手和舢舨,及时把煤炭驳运上岸。

  日子长了,林子丰看出刘氏讲信用、讲义气,工作可靠,对她更为关照,源源不断把自己经营的货物交由她安排驳运。

  据霍英东回忆:“由于做驳运,时常风里来浪里去,安全没有保障,所以,我妈妈经常到附近的天后庙烧香,祈求神灵保佑。”

  而那时的霍英东,课余时经常帮母亲的忙。每隔几天,他就拿着母亲给他的驳运账单,到林子丰的公司去收钱,然后分发给各搬运工和舢舨客。

  林子丰帮霍家度过了生活的难关,刘氏因此对林子丰感恩不尽。她时常对3个孩子说:“你们要记住林子丰,他是我们霍家的大恩人!”

  二三十年之后,霍英东成了香江富豪,霍母刘氏曾买了一条游艇,供别人借用。一次,为答谢林子丰当年的恩情,刘氏曾特意邀请林子丰坐自己的游艇出海游玩,并准备了昂贵的鱼翅和烧金猪招待他。

  1989年底,林子丰逝世多年之后,他的儿子、加拿大历史上首位华裔省督林思齐,首次以省督身份访问香港。林思齐和霍英东是老朋友,为了接待林思齐,霍英东推迟了自己的欧洲之行。在招待林思齐的大型宴会上,霍英东代表香港中华总商会致欢迎词。谁都没有想到,霍英东竟在致词时提起半个多世纪前,林思齐先父林子丰帮助霍家的陈年往事,并口口声声说林家乃霍家的大恩人,句句动情,令林思齐极受感染,禁不住流下感动的眼泪。

  却说由于得到林子丰先生的帮忙,霍家的生活一天比一天好起来。当霍英东入读敦梅小学,不久,霍家就离开石水渠街那挤迫、破旧的房子,在湾仔谢菲道租了一层楼房,前厅作为船馆,供水上苦力和舢舨客在那里玩牌下棋,等候大货船抵港;后厅用作居所。至此,霍家终于有了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安稳的落脚点。

  令人觉得奇怪的是,霍英东和他的母亲都曾公开说林子丰是霍家的大恩人,但有几次,在谈论其它问题时,霍英东却莫名其妙地说:“讲起林子丰都不是什么大恩人,可能我老妈子觉得是一件好大的事,他只不过给一些煤炭,让我们帮他找船客……”

  每次听到这些话,我心里就纳闷:“到底霍英东和林思齐之间出了什么事,怎么他对林子丰的态度有了改变?”

  【在皇仁书院的日子里】

  1936年,13岁的霍英东以优异的成绩从敦梅小学考进香港一所著名的中学——皇仁书院。这所书院是英文书院,用英语教学,其编制很特别:进校时由第八班开始,逐步升班,升到第二班,中学教育就结束。霍英东考进第八班A,即成绩最好的一班,入校号数是19737。

  皇仁书院创立于1862年,最初名叫中央书院,俗称“大书院”,是香港第一间官立学

  校,其地位近乎英美的初级大学,校址在今日中环歌赋街、荷里活道。直到1889年,因学生人数增加,校址迁到鸭巴甸街,并改名为维多利亚书院,不久又易名为皇仁书院且一直沿用此名至今。皇仁书院以招收华籍学生为主,但也招收一些欧美及亚洲各国的学生。孙中 山先生曾以“孙帝象”之名注册,于1884年进入皇仁就读两年肄业。此外,国民党元老廖仲恺、民初总理唐绍仪、财长陈锦涛、外长伍庭芳,以及何启爵士、何东爵士、利希慎、刘铸伯等一大批香港名流俊彦也曾在皇仁就读。

  “赌王”何鸿燊也在皇仁读书,但他是1933年入学的,比霍英东早3年。这两位皇仁同学后来结为朋友,并于20世纪60年代初期携手进军澳门赌坛,独霸澳门赌业,成为澳门博彩业发展史上的一段佳话——当然,这是后话了。

  皇仁是收取学费的,每个学生每月得交学杂费5元。在20世纪30年代中期,5元钱不算是一个小数目。虽然当时霍家的生活相对以往来讲是安稳了许多,但还算是较为清贫的,故每月为霍英东支付5元学费,对于霍母刘氏来说可是一个不小的负担。但刘氏说过,勒紧腰带也要供霍英东读书。

  每天,刘氏都给霍英东一毫钱,让他用来搭电车和吃午饭。但霍英东自小知悭识俭,为了节省每天来回的6分钱电车费,他每天早上提前动身,背着书包由湾仔经玛利兵房、兵头公园步行半个小时至鸭巴甸街的皇仁上学;下午放学后,又沿着上学的路步行回家。中午,他就花4分钱到学校旁边的为食街(士丹利街)或小食店“三十间”吃糯米饭和大松糕。课间休息的时候,俊记的店员还在学校大门的铁栏处向学生兜售雪糕和面包,但霍英东总是舍不得掏钱去买。

  霍英东是个懂事的乖孩子。除了省吃俭用、减轻母亲的经济负担外,很多时候,下午一放学,他就赶着回家,帮母亲记驳运生意的账目,或外出送发票,分派运费给舢舨客。闲时,他就躲在家里那间窄小、昏暗、潮湿的厨房里做功课。由于家境贫困、营养不良,加之居住环境恶劣,那时,霍英东的身体很孱弱。他知道身体一垮下去,就应付不了繁重的学业,所以他总是强迫自己要坚持运动,练出一副强健的体魄。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 推荐:抗日战争书籍 心理学书籍 茅盾文学奖作品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

在线看小说 趣知识 人生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