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小说
作品集

《剑桥中华民国史》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传入

  布尔什维克革命学说是五四时期汇集的学说中新近增加的一种,否则五四时期 就只有较老的论题。在“凡尔赛出卖”之后,列宁关于帝国主义的理论的用语很快 在许多集团当中流行开来,但是,把苏维埃共产主义当作一种完整的主义来接受却 是一个缓慢得多的过程,随即改信这一主义的人很少就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因此, 在论述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吸引力时,我们决不应以共产主义运动早期的开端为限。

  十月革命最初的吸引力可能在于革命这一事实本身。渐进进化宇宙论曾是革命 以前那个时期的主要信条,这种强烈的信念已经失去其活力。仍持今天的西方便是 中国的未来这种看法的新文化领袖们,感到作为教育者不能不依靠他们自己的才智。 甚至那些已经接受西方反资本主义概念而准备自称社会主义者和无政府主义者的人, 在似乎越来越稳定的西方也看不出多少有历史意义的戏剧性变化的迹象。

  李大钊鲜明地代表了对布尔什维克革命的这样一种反应,即把这场革命当作世 界历史再次正在发展的证据。李大钊是新文化集团中更具特色的成员之一,甚至在 暗淡的年代里,他也总是设法在他自己对历史进步的诗一样的看法中保持一种令人 振奋的信念。他特有的看法和流行的社会达尔文主义信条不同。他受到多种多样来 源如爱默生、柏格森、黑格尔和一种道- 佛思想的启发,把历史想象为一种统一的、 永远年轻的世界精神,总能冲破它所造成的静态结构。他为解放的大举行动作好了 准备,这使他对布尔什维克革命的启示非常敏感,把它当作新的有历史意义的变化 的预兆,这种新的变化将扫除“所有国界、全部阶级差别、一切障碍”。如莫里斯 ·迈斯纳所指出的,在李大钊的思想中,这种更带普遍性的想象与极强烈的中国民 族主义结合在一起;中国民族主义似乎设想了一种可能性,中国总会作为一个“人 民- 国家”参加世界的重大事件。列宁关于帝国主义的学说及其对“落后”国家资 产阶级民主阶段的民族主义的暂时作用所持的肯定态度,为李大钊的想象提供了余 地,尽管李大钊是否真的接受了民族主义的暂时性质还一点也不清楚。不过,如李 文逊所指出的,这种对历史的新的想象——即使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动力理论还没 有任何深入的了解——现在就要把中国置于历史变化的前锋地位,这种历史变化将 超越腐朽的现代西方。可以从更高的但是是反传统观念的角度,拒斥西方。

  如已多次指出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革命对我们前面已经遇到并描述为列宁主 义困境的这一问题很敏感。这个问题涉及两个方面,即深信历史“在我们一方”, 又深深怀疑从现在到未来的变化能否倚靠非个人的力量。列宁曾面临自觉的先驱这 一问题——不仅过去严复和梁启超,而且孙逸仙,甚至胡适和丁文江在五四时期也 都面临这个问题。但是列宁是以一种新的方式对待这个问题。共产党作为产业无产 阶级总意志集中体现的典型;党作为有高度纪律性的、坚如盘石般团结的“职业革 命者”的总参谋部这种军事比喻(正如将领们能够说明他们作战地区的空间地形, 这个总参谋部能够分析正在出现的客观历史情况的时间“地形”)——这些观点将 成为马克思列宁主义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不过,回顾起来,列宁主义作为政治策略的甚至更为重要的一点似乎是这种军 事比喻的另一个方面——它强调动员群众是政治力量的源泉。共产党的组织原则别 的党也可以模仿(如国民党在1923年以后那样)。可是,本质在于先锋党的概念和 对动员群众的关注这两者的结合。列宁无疑真诚地相信布尔什维克党体现了产业无 产阶级的总意志,这种信念使他积极地(但不总是成功地)把自己与党的“阶级基 础”的组织工作联系在一起。但是除此以外,他还深刻了解权力来自与群众急切需 要的联系,如在1917年他采用了“和平与土地”的口号。这并不意味着参加运动的 个人在他们的组织活动中不为同情和愤怒这些直觉的感情所打动。这正意味着领导 终究是“总参谋部”,其策略和看法在理论上就不会混同于群众“有局限的”、眼 前的看法。领导自信是根据长远的历史观点而采取行动。上述军事比喻还再次意味 着一种决心,自己不但要关注动员群众,而且要关注对周围政治势力的实力和性质 继续不断地作出现实的客观的估计。由于经常把这些政治势力看作马克思主义“阶 级关系”的反映,人们就能保持其信心,即他们把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实际联系起 来了。

  我们要赶紧补充,这些主张中无论哪一种都不能保证共产主义在中国的最后胜 利。空洞的公式并不能解答如何获得群众基础这一问题。没有伟大的领袖能否建立 有效力的政党,这是一个尚待解决的问题。强调“现实主义”的政治策略并不能保 证中国或莫斯科采取的策略是正确的,而且谁也不能不考虑未可逆料的意外事件的 决定性作用,如几十年后日本的入侵。

  还要说明,1919年以前对动员起来的群众力量这种政治潜力,相对来说还不够 注意。中国在过去的起义中无疑知道动员群众的威力。不过,尽管早就有“老百姓” 是进步的受益者这种广泛流传的假定,但是在1911年以前,即使是革命者基本上也 没有想到群众组织是政治力量的一个来源(多少有些可疑的他们与秘密会社的合作 除外)。我们可以设想,就某种意义说,文人新的西方的观念扩大了而不是缩小了 他们与群众的距离,增强了他们那种平民百姓是沉沦于无知和消极状态的无能群氓 的观念。

  尽管1911年以前的革命者着迷于俄国的“革命英雄主义”,但“走向民众”的 观念在五四时期之前并没有在当时的“社会运动”中真正出现。就晏阳初、陶行知、 梁漱溟等人的工作看,知识分子和群众之间直接接触的观点应有可观的前景,但这 并没有涉及动员群众是政治和军事力量的源泉这种观念。用不着多说,1919年以前 那个时期的“新文化”看法几乎还不是以群众的政治动员为方向,尽管真诚地承担 教育群众的根本义务。

· 推荐:官场小说 商战小说 作品集 玄幻奇幻小说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

在线看小说 趣知识 人生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