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小说
作品集

《剑桥中华民国史》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中国与日本,1941—1945年

  在太平洋战争初期,日军成功地占领了香港、新加坡、马来亚、缅甸以及东南 亚其他地区,把中国从外部世界隔离开来。有两年,仅存的供应线是飞越喜马拉雅 山东端的空运,或从苏联经新疆的西北陆路。就全球军事形势而言,这种隔离使中 国不那么重要了。太平洋上的海战和空战,或争夺南海滩头的殊死战斗,都比中国 的小规模战斗更具决定意义。几乎从太平洋战争一开始,形势就引起了这样的看法 :中国的命运在很大程度上操在英美联盟手里,而中国人对此是了解的,珍珠港事 件仅两周后,一位英国上层官员评论道,“中国人将回去坐着,而让美国和我们去 打日本”。他接着说,即便如此,中国还将声称在打败敌人的过程中它曾扮演主要 角色,并在战后和平磋商中坚持其发言权。

  中国军事作用下降而仍保持主要强国地位这一反常现象,随战争进展变得更加 明显。当然,这离中国的愿望还很远。从一开始起国民党领导层就坚持作为统一指 挥下的老资格参战国加入联盟。蒋介石并不掩饰他的懊恼:有关战略问题同他磋商 不如同斯大林磋商多,更不要说丘吉尔了。丘吉尔定期赴华盛顿与罗斯福讨论军事 计划。除了1942年1 月成立联合国——这是一个松散的机构,包括所有与轴心开战 的政府(它们发表声明遵守大西洋宪章的原则),同盟内部在亚洲的主要合作是建 立中缅印战区。但即使在这里,中、英、美的军队有他们各自的指挥官,而且他们 之间极少制度化的配合。美国将军约瑟夫·史迪威作为罗斯福的代表被派往重庆以 负责统御该战区的美军,并任蒋介石名义上的参谋长,但他与蒋介石之间明显缺乏 联系。中英关系除暴风雨外没有别的。印度英军司令部与国民党领导层对在缅甸的 军事行动经常存在分歧。简言之,在中、美、英和其他亚洲国家之间没有正式的抗 日联盟。

  这种不尽如人意的局面没有阻止中国人在战争期间和战后提出将他们的国家作 为国际联盟中的一个关键成员。中国曾长期单独对抗日本,对中国人来说,无疑是 中国带头建立这种联盟,胜利后它应当继续作为战后国际秩序的构架。如1942年珍 珠港事件一周年时《大公报》社论指出的那样,当中国弱小又毫无准备时,蒋介石 毅然决定抵抗日本侵略,因为他和他的同胞们知道他们的朋友们将及时加入他们的 队伍。1941年11月美国拒绝了日本的条款,这清楚地表明罗斯福和丘吉尔不会牺牲 中国。因此,中、美、英是“天然可靠的盟友”,而且应永远保持下去。联盟合作 将来应继续下去,由一个强国——中国——受委托监督日本。1943年1 月《大公报 》社论声称,战时联盟注意到朝鲜独立以及台湾、琉球和满洲回归中国。中国人 “全心全意”要求加入新建立的世界秩序的集体安全体系。一劳永逸地铲除日本军 国主义是必要的。但不要求永久征服日本。中国领导人把日本人民和他们的军方区 分开来。关于推毁天皇体制的可行性,中国人有不同的看法,但最终将日本重建成 一个和平民主的国家应当是可能的。当然,中国将密切注视这种转变。因此,只有 当一个强大的中国出现时,才可能有一个民主的日本。

  要实现这种充满自信的梦想,既依赖于中国人实现他们作为主要世界强国所提 出的主张的能力,也依赖于其他国家接受这种观念的愿望。1943年11月开罗会议前, 蒋介石个人从未被邀与美国或英国领导人会晤。丘吉尔从不掩饰对把中国作为一个 世界强国的观点的轻蔑。确实,在珍珠港事件前,他曾极力推动英中合作的思想, 并一贯相信中国牵制日军的战略重要性。但他并不欢迎在战后世界联盟中中国成为 一名显要成员的可能性。1943年3 月罗斯福会见外交大臣安东尼·艾登时坚持“在 解决世界问题时,需要把中国和其他世界强国联合在一起”,丘吉尔立即反驳, “说中国是一个与英、美或苏联平等的世界强国是非常错误的”。他否决了外交部 的下列声明:“在解决我们将面临的广泛的世界重建问题时……我们把中国视为将 作出最大贡献的四个领导强国之一。”战后中国作为主要强国之一的地位将给它在 世界各种事务中发言权。但丘吉尔写道:

  中国将对欧洲事务有“礼仪性以外”的发言权,或者为了欧洲的目的中国应被 列在法国或波兰或取代奥匈帝国的任何国家之上,甚至在最小但古老、历史悠久和 光荣的国家,像荷兰、比利时、希腊和南斯拉夫之上——这种想法只能说不予考虑。

  尽管英国当局持这种否定的观点,但它还是和美国一道于1943年初同国民政府 签署了新条约,正式地废除了在中国的治外法权。这是针对日本有关英美帝国主义 宣传的一个象征性姿态,但同时也是支持中国主权的一个重要步骤。更为重要的是, 丘吉尔同意了美国关于10月份在莫斯科召开四国外长会议的提议。在美国看来,这 次会议是保证四强联合行动的开端,“为缔造并维持和平与安全,确保战争彻底进 行的联合行动,将继续下去”。这一思想是战时美国观念的产物,上面引用的罗斯 福的话最恰当地阐明了这种思想,因为美国官员理所当然地认为,中国迟早会发展 成一个现代的工业化的军事强国,与19世纪中叶以后日本的成长相匹敌。日本已开 始成为国际社会中可信赖的一员,后来背离了。这种情况绝不应允许在中国重演。 与中国保持合作的最好保证是开始让中国更充分地与其他强国联系起来,使它不致 于自行其是。尽管这种想法给大部分英国官员的印象是美国的浪漫主义,但美国成 功地召开了莫斯科会议,美、英、苏、中四国外长签署了一份保证战后继续合作的 宣言。此后两个月内,罗斯福、丘吉尔和蒋介石在开罗会晤,这确实是三位领导人 战时合作的高潮。尽管第四位领导人斯大林未到开罗,因为他对参加对日交战国的 首脑会议犹豫不决,但开罗会议刚结束,斯大林就与罗斯福和丘吉尔在德黑兰会晤 (1943年12月2 —7 日),因此实际上正式形成了四强合作的框架。在开罗,罗斯 福和丘吉尔认可中国坚持的领土变更要求,即台湾和满洲回归中国,以及朝鲜“在 适当时候”独立。12月1 日的开罗宣言提到了上述的变化,但对琉球的未来地位未 置一词,这表明美、英不赞同中国认为该群岛应归还中国的立场(研究过这个问题 的华盛顿官员曾作出结论,如实现彻底的非军事化,该群岛仍可归属日本)。中国 人感到振奋,因为他们的领袖终于得到了他应有的世界伟大政治家的地位,他们的 国家被确认在战后国际伙伴关系中将起广泛的作用。《大公报》社论宣称,三强把 日本降低到佩里以前的地位,提供了解决远东问题的基本办法。现在四强将“把太 平洋的命运抓在自己的手中”。不幸的是,开罗会议是英美中战后合作协议的顶峰, 接踵而来的是失望和幻灭。到1944年初,两件重要的、彼此有关的事使平稳过渡到 战后秩序化为泡影。一件是苏联对日开战的前景,另一件是中国国内形势恶化。

  苏联对日开战是在开罗会议和德黑兰会议上确定的,经中国人同意,认为这是 不可避免的,但同时中国人要求保证它不致降低中国战场的重要性。蒋介石和国民 党领导人向盟国,特别是向美国重新要求更多军事援助。开罗会议后不久,中国请 求美国提供10亿美元贷款,用来增强中国的武装力量,以保卫国家,抵抗预料的日 本的攻势,也是为了巩固国民党人领导的中国,准备迎接和平的来临。由于当前必 须接受苏联在亚洲组建武装,如果中国将保持战后国际合作的伙伴地位,那么中国 与苏联势力抗衡是很重要的。

  不幸的是,美国拒绝了贷款申请。如克拉伦斯·E.高斯大使从重庆发回的海底 电报所说,莫斯科会议和开罗会议已经表明盟国把中国视为一个大国的愿望,现在 无需向中国提供巨额贷款来证实那一决定。对蒋介石更糟的是,开罗会议后,罗斯 福总统和其他美国官员开始对他的领导地位怀有疑虑。在开罗,史迪威将军和他的 政治顾问、美国驻重庆使馆二等秘书约翰·派顿·戴维斯会见了罗斯福,并表达了 对蒋的批评意见。12月31日,戴维斯写信给哈利·霍普金斯(为引起罗斯福注意), 说委员长“或许是使美国人普遍误认为蒋介石就是中国的唯一中国人”。事实上他 不是全国的领袖,而仅是一个派别的首领。“他的哲学是他的有限才智、他的日本 军事教育、他以前与德国军事顾问的密切接触、他与放高利贷的银行家- 地主阶级 的联盟,以及他对中国古典著作的陈腐伦理的继承的不完整的产物。”戴维斯暗示, 把这样一个人作为联盟支持的唯一对象是错误的。戴维斯断言,真正的中国——更 民主,有朝气,并愿意同联合国合作战斗——只能在国民党领导层的小圈子以外找 到。他和越来越多的美国官员把注意力转向西北的共产党人。他们感到共产党人更 像生气勃勃的“民主联盟”中的组成部分,应得到盟国支持。如果中国势将成为国 际合作体系的一部分,那么较好的办法是不仅同国民党人打交道,而且要与共产党 人合作。高斯断言,国民党人“肯定正在漂离互利世界经济的自由原则”。而另一 名官员指出,与共产党人一道工作,“我们将在他们中间找到最可靠的信息和最真 诚的支持”。

  对国民党人和共产党人的这些形成鲜明对比的认识经历1944年而得到证实。那 一年日本对国民政府控制区的一号攻势(见第11章)是一次卓越的成功。相反,华 北共产党人却扩大了自己的地盘。1944年7 月,经蒋的勉强同意,美国派了一个观 察组去延安。他们被所发现的事物深深地打动。外交官约翰·S.谢伟思报导,“我 们已进入一个不同的国家,正会见不同的人民”。他和他的同僚发现延安充满了活 力,在那里领袖与群众一样,都在为打击敌人和建设一个新社会而献身。毛泽东告 诉谢伟思,中国共产党人愿意在战时和战后同美国合作。共产党人必须用美国武器 装备并由美国军官训练,而且美国必须停止只同重庆打交道,而应向国民党人施加 压力,使它同其他集团分享权力。

  这样,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同其他强国在战时和战后的合作中作为一个要素出现 了。援助国民党统治下的中国将加剧中国社会内部的紧张并使这个国家保持分裂。 但是,为了使权力较公正地分配以及使中国在军事上和政治上较少分裂,必须有一 个各种派别的联合,而最重要的是所有武装力量的统一——这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 务,特别是在不发生内战的情况下去实现。

  两种选择都包含着风险,而且哪一种都不能保证有效。况且,两种可能性都会 导致美国和其他国家卷入中国国内政治。无论选定国民党人为继续支持的对象,还 是施加压力使之与其他党派分享权力,美国以及在程度上差一些的英国和苏联将起 决定作用。如果国际合作包括中国,这就是不可避免的。列强避免卷入中国政治的 唯一办法将是放弃合作方案,并回到较早的由列强处理事务的策略,把中国降至仅 仅是一个消极的观察员的地位。当然,这将使中国1931年起反抗日本在国际地位上 取得的一切化为乌有。

  这些是严肃的两难论,当时各强国并没有去寻求明确的解决办法,这并不奇怪。 在1944至1945年期间,最有影响的外部因素美国实际上同时执行着三种方案。第一 种也是华盛顿最希望的一种,是鼓励中国采取和平手段取得统一。1944年7 月,罗 斯福总统对这一企图采取了戏剧性的方式。他请求蒋介石任命史迪威将军为中国所 有军队的司令官。他希望统一的指挥将为建立一个包括共产党和其他党派在内的联 合政府铺平道路,而联合政府又将保证中国在战后作为一个名副其实的伙伴出现在 国际舞台上。如重庆大使馆强调的那样,中美合作因此随国民党人实行国内改革和 分配权力的愿望而定;而史迪威的任命似乎是朝这个方向迈出的必要的第一步。

  蒋介石开始有些犹豫,然后断然拒绝了罗斯福的让史迪威指挥中国军队的请求, 从而使这一计划夭折。这个想法受到共产党的支持,但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才不为蒋 所接受。他不愿顺从地放弃他的权力,猜想美国不愿与它战时盟友摊牌,决定孤注 一掷。他是对的,罗斯福退让了,史迪威计划流产了。帕特里克·J.赫尔利将军作 为特使被派往重庆以缓和紧张关系,美国的政策当时在他的影响下转而支持国民党 政权,作为中国的唯一政府。这是第二个方案。尽管赫尔利愿为在中国建立联合政 府而努力工作,但他从未偏离对蒋的支持,从而逐渐使共产党人与美国疏远。

  美国不会放弃推动中国用和平手段取得统一的想法,但不会再采取史迪威插曲 时的戏剧性做法了。史迪威在1944年末被召回,由艾伯特·魏德迈将军接替,这标 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中国同其他列强密切合作的观念的消失。罗斯福认为蒋介石 看不到加强中国军事力量的极端重要性,而感到气愤。在史迪威插曲后,美国新闻 界开始反复评论这样一个主题,中国不会团结战斗而宁愿打内战。这种发展的必然 后果是第三个主题的出现:美国赋予中国的不仅在战时,而且在胜利后作为伙伴的 重要性降低了。这一点恰与丘吉尔首相的看法吻合,他认为美国被中国作为一个强 国的幻觉迷惑了。丘吉尔在1944年8 月写道,“把中国作为世界四强之一是场绝对 的滑稽剧”。仅一个月以后,随着史迪威纠纷,他一针见血地指出,“美国对中国 的幻想正在消散”。他说这是因为中国内部不和以及“中国军事上荒唐的失败,尽 管美国已做出努力”。在华盛顿的英国大使馆里,艾赛亚·伯林大约在同时作出这 样的评论,“在官场上对中国的评价从没有更低过……中国正在得到吐勃鲁克后我 们所受到的待遇。相比之下,我们自己的地位提高了”。伦敦的战时内阁同意这种 看法,指出“部分是由于中美之间的磨擦,英国的地位已得到改善”。

  在1944—1945年之间的冬季,美国把它同英国和苏联的关系加强到这样一种程 度,以致自夸的四强合作正蜕变为三强联盟。1945年2 月,罗斯福、丘吉尔和斯大 林在雅尔塔举行会晤。如中国当时及以后正确判断的那样,这次会议结束了中国在 世界事务中正式伙伴关系的观念。在雅尔塔,斯大林再一次保证打败德国后大约三 个月向日本开战;他也重申了他的条款,而三位领导人同意战后苏联将重新得到南 库页和千岛群岛,租借旅顺口海军基地确立在大连——将国际化——的支配地位, 并保留在满洲铁路——将设置一个中苏联合机构来管理——上的优势权益。没有同 中国磋商作出这些让步使苏联在东北亚建立强大的势力范围合法化,同时使中国的 地位相应降低。丘吉尔和罗斯福都是这样看待形势的;苏联在亚洲也像在欧洲那样 将获得有影响的地位,苏联的这些势力范围,连同英美自己的势力范围,将决定战 后全球的状况。包括中国在内的战后四强合作前景已经消逝。而美、苏、英——越 来越明显,前两者将与众不同地成为一对超级大国——将作为和平后世界的决定者 和保证人。这样的安排把中国置于何地是不清楚的。雅尔塔会议承认国民党政权为 中国的合法政府。斯大林同意罗斯福的观点,在中国政治中,蒋介石应保留统治者 的形象。

  苏联的兴趣是和蒋打交道,并使他承认雅尔塔会议在满洲的让步。当然斯大林 不能忽视中国共产党人,但显然他不相信他们不久将成为政权的有力的竞争者。他 也不坚持在中国建立联合政府。他最关心的是占领东北亚战略地区,而且他断定做 到这一点的最好方法是同美国协商,他向罗斯福保证,苏联将同国民党人谈判使满 洲协定合法化。而重庆所担心的是牺牲中国主权和大国地位。唯一能表明三位战时 领袖愿意视中国为主要伙伴的是,他们依然保证中国作为将建立的新联合国组织的 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但是,也将增设法国为常任理事国,这意味着几乎没有考虑在 满洲的让步和中国的分裂。这三个大国发表了一个关于解放后的欧洲的宣言,要求 每一个被解放的国家建立代议制政府,而对中国却没有这样的声明。罗斯福、斯大 林和丘吉尔愿意让中国自行其是。没有一个统一的代议制政府,中国要求作为一个 大国可能是令人惊讶的,但这三个西方国家既不鼓励产生这样的政府,也不支持这 些要求。

  这就是1945年初一度强大的民主伙伴关系的情况。中国曾被完全结合到所有反 法西斯国家的联盟中去,但美、苏在世界事务中日益增长的霸权主义却使这个全球 性民主阵线黯然失色。现在,中国的国际地位既有赖于反法西斯战争的进程,也有 赖于美苏关系的发展。

  此外,从雅尔塔会议到1945年8 月日本投降的六个月里,美国的政策重新出现 战前的国际主义倾向。先前的国际主义曾采取向德、日妥协的形式,以诱导它们重 新加入世界资本主义工业国,成为开放的国际体系的一部分。这一策略已被全球民 主联盟所取代,但是国际主义的想法从未完全消失;它保持着足够的弹性,为诸如 大西洋宪章和联合国宣言之类的战时宣言提供了思想基础。在战争接近尾声的时候, 国际主义的构思再次影响着美国的政策,因为美国现在必须澄清它对战后德国和日 本的对策。尽管美国的官员们在对待德国方面存在分歧,但对日本的看法却非常一 致。他们认为,战败的日本应被剥夺它的战争机器,并彻底受到控制,使它不致对 和平再次构成威胁;但同时也应鼓励重建的日本作为开放的国际社会的一员,发展 它同其他国家的和平商业交往。美国将同这样的日本重建伙伴关系,像30年代日本 开始寻求自己的道路之前那样。

  这些观念虽然不是美国1945年亚洲政策的主调,但却是重要的,因为它们至少 对结束太平洋战争有点影响。这反映在美国愿意考虑终止敌对行动,只要日本无条 件投降;并向日本保证,美国及其盟国不坚持征服日本。7 月底哈里·S.杜鲁门总 统、克莱门特·艾德礼首相和斯大林会晤后发表的波茨坦公告就是最好的例证,公 告的思想是解除日本的武装,惩罚但不奴役或摧毁日本,日本终于将被允许参加世 界贸易关系。并且,日本人民将得到鼓励去建立一个他们自己的“爱好和平和负责 任的政府”。 8月14日日本接受波茨坦公告,不论法律上的细节怎样,这意味着日 本将再次被纳入国际主义秩序,并在将来某时作为国际社会中一个尽责的成员出现。

· 推荐:官场小说 商战小说 作品集 玄幻奇幻小说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

在线看小说 趣知识 人生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