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书屋
周恩来主题阅读

第九章登上天安门城楼

  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开动电钮,亲手升起第一面五星红旗,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周恩来注视着冉冉上升的五星红旗,无限感慨地说:“中国人民世世代代为之奋斗的这一天终于来到了!”

  记得国外曾有人做过这样的评论:新中国的设计师是毛泽东,而一砖一石地把设计变成现实的建筑师是周恩来。看来,这话不无道理。

  从一九四八年九月开始,人民解放军先后发起了空前规模的秋季攻势。随后,毛泽东及时地将秋季攻势引向就地歼灭国民党主力部队的战略决战,并在周恩来等协助下,先后组织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及其它几个重要战役。这些战役一环扣一环、一个胜利接着一个胜利地向前发展,构成中国革命战争史上一幅气势磅礴、波澜壮阔的画卷。当历史的车轮呼啸着驶入一九四九年的时候,全国解放战争胜利的大局已确定无疑了。毛泽东和周恩来又率领全党,投入到缔造新中国的伟大而艰巨的斗争之中。

  为了迎接全国胜利的到来,三月五日至十三日,中共中央在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村召开了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当毛泽东兴致勃勃地同周恩来及朱德、刘少奇、任弼时等走进会场时,代表们起立热烈鼓掌。在掌声中,毛泽东手拿一叠讲稿,穿着一件新做的棉袄来到主席台前。在鲜红的党旗的照映下,毛泽东以洪亮的声音开始作报告。他在报告中提出了如何消灭国民党残余部队,迅速夺取民主革命在全国胜利的方针;说明在全国胜利的局面下,党的工作重心必须由乡村转到城市;阐述在全国胜利以后在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的基本政策,以及中国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的总任务和主要途径。

  报告快结束时,毛泽东说:“我们很快就要在全国胜利了……因为胜利,党内的骄傲情绪,以功臣自居的情绪,停顿起来不求进步的情绪,可能生长。因为胜利,人民感谢我们,资产阶级也会出来捧场。可能有这样一些共产党人,他们是不曾被拿枪的敌人征服过,但经不起糖衣裹着的炮弹的攻击,他们在糖弹面前要打败仗。”

  讲到这里,毛泽东扫视全场,严肃庄严地发出号召:“……务必使同志们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他的讲话,再次被热烈的掌声所中断。

  周恩来在会议最后一天,作了长篇发言,他说:

  “三年多来,党中央在毛主席的领导下,大家非常团结,取得了很大成绩。我们党的发展,不是突然而来的,而是在斗争中发展的。我们党内过去有错误,但我们有自我批评的精神。”

  “现在我们正处于从根本上打倒国民党走向完全打倒国民党的过渡时期,正在由分散到统一。这不是几个月而是要几年才能走完的。过渡时期是特点,我们要抓住这一特点,不然会犯错误。”“现在是前方打仗前进,后方搞生产。后方生产,第一步是要恢复,支援前方,争取全国胜利。”

  周恩来在发言中,还对金融、交通、工业、城市接收、兵工生产等各方面工作提出了系统的意见。

  毛泽东对周恩来的发言非常满意,他在做大会总结时说:新中国中央人民政府的主要人员配备,现在尚不能确定,还需要同民主人士商量,但“恩来是一定要参加的,其性质是内阁总理。”〔1〕

  在七届二中全会召开前,即一九四九年一月底,联共政治局委员米高扬秘密来到西柏坡。当他同周恩来交谈后,印象极佳,并同师哲说:“你们成立中央政府时不愁没有领导人,周恩来是当总理最合适的人选。从哪儿找得到周恩来这样的好总理?你们有这样一位好总理真幸运!”〔2〕

  与苏联领导人相比,毛泽东可谓是最了解周恩来的人。毛泽东之所以能够领导中国共产党和全国各族人民成就开天辟地的大事业,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知人善任,在自己周围培养和形成了一批处于新中国权力顶层的领袖人物,即第一代党和国家的领导成员。这曾被老百姓简化成:毛、刘、周、朱、陈、林、邓。毛泽东曾说过:周恩来这个同志,在大的国际活动方面比我强,善于处理各种复杂矛盾。所以,他一直信任地让周恩来在总理这个岗位上干了二十七年,直至他谢世。

  七届二中全会,是在中国革命胜利前夕,中共中央在山沟里召开的最后一次会议,也是历史转折关头的一次极为重要的会议。它为促进和迎接全国胜利的到来,保证中国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从政治、思想和理论上作了充分的准备。

  三月二十三日,七届二中全会的新闻公报由新华社向全国发表。就在同一天,党中央决定离开西柏坡迁到北平去。这一天,也正是毛泽东率中共中央前委由陕北东渡黄河,开赴华北的一周年纪念日。

  这天清晨三、四点钟,毛泽东上床睡觉的时候,告诉值班卫士说:“九点钟以前叫我起床。”

  周恩来知道毛泽东又连夜工作睡得很晚,便嘱咐卫士说:“让他多睡会儿,没关系。”因此,快到十点钟时,卫士才把毛泽东叫醒。

  毛泽东一睁开眼就问:“几点啦?”

  “快十点啦。”

  “让你们九点以前叫我,为什么才叫我?”

  “周副主席想让你多睡会。休息不好,怕你路上太疲劳。”

  听了这个解释,毛泽东再没有说什么。

  饭后,毛泽东带上手头东西刚出门,周恩来就迎上来说:“没有休息好吧?”

  “休息好了,睡四、五个小时,精神就很好了。”

  “多睡一会儿,长途行军坐车也是很累的。”毛泽东兴奋地说:“今天是进城的日子,不睡觉也高兴啊。今天是进京‘赶考’嘛。进京‘赶考’去,精神不好怎么行呀?”

  周恩来笑着说:“我们应当都能考试及格,不要退回来。”

  毛泽东也笑着说:“退回来就失败了。我们决不当李自成,我们都希望考个好成绩。”

  据毛泽东的机要秘书高智回忆:进城前夕,在进行准备工作的时候,毛泽东曾经对我们大家说:“同志们,我们就要进北平了。我们进北平可不是李自成进北京。他们进了北京就变了。我们共产党人进北平,不要中了资产阶级的糖衣炮弹,不要以功臣自居,不要搞腐化,不许讲享乐,要坚持继续革命……”

  汽车离开西柏坡,沿着山间土路,尘土飞扬,向东北方向驰去。

  二十四日下午,毛泽东等一行到达河北省琢县。傍晚,叶剑英和滕代远等从北平乘火车赶来,接中央领导同志进城。

  在研究如何进城时,有的人认为这是胜利后进城,声势要大一些,仪式也要隆重一些,但党中央认为用简单形式为好,决定从清华园火车站下车后,改乘汽车进颐和园住宿,第二天去西苑机场举行入城式,接受各界欢迎。

  周恩来说:在西苑机场举行入城式,先检阅部队,然后与各界代表见面,特别是要与那些知名人士李济深、沈钧儒、郭沫若、柳亚子、茅盾等见面。这些人与我们合作共事,今天胜利了,他们高兴了,急于见我们。他们也在考虑今后怎么办。新政府里给他们安排什么工作。这些,都需要进行协商的。

  毛泽东说:我赞成恩来的意见。明天就要和他们之中的一些人见面了。明天见面,是他们欢迎我们,也是我们欢迎他们,并向他们表示感谢。希望他们继续同我们合作,在今后的政府工作中,使他们做出应有的贡献。

  大家决定由周恩来具体抓这一工作。

  三月二十五日中午,周恩来睡了会,起床后便乘车到西苑机场检查,虽然颐和园到机场直线距离很近,但没有直路相通,预先到西直门外紫竹园再往西拐,绕一个大圈。周恩来预测好后告诉司机:“这段路,一般说用不了一个半小时,可是路窄人多,马车也多,路上不顺就会耽误时间,不管怎样,一定要按时到达,城市人时间观念是很强的。我们这是进城的第一天,一定要按时到达。”

  下午三时,中央领导人分别乘车准时出发。毛泽东坐的那一辆是美国造的老道吉防弹车。

  这时,北平的天气已经开始转暖,可毛泽东和周恩来等因为没有适合这个季节穿的衣服,仍然穿着棉袄、棉布鞋,外面披着延安时期的皮大衣。

  下午五时,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等在叶剑英和聂荣臻陪同下,乘敞篷吉普车开始检阅部队。

  当检阅车行至万名群众代表队伍前时,群众欢呼跳跃,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

  “毛主席万岁!”“中国人民解放军万岁!”

  当检阅车驶向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和无党派民主人士的队伍时,毛泽东和周恩来等人都下了汽车,同他们亲切握手。这些人,大都在重庆时见过毛泽东,同周恩来打过交道,这几年没见,今日故友重逢,格外亲切。他们之中有:李济深、沈钧儒、黄炎培、郭沫若、马叙伦、谭平山、章伯钧、柳亚子等。他们与毛泽东和周恩来等相互交谈了约半个多小时。

  周恩来看了看表说:“朋友们,先生们,谢谢大家到这里来欢迎毛主席、党中央和人民解放军总部进驻北平。天快黑了,请诸位先生早些回去休息吧,以后有机会再谈,以后见面的机会多得很。”

  周恩来的话音一落,就响起一片掌声。

  告别了民主人士,毛泽东、周恩来等和中共中央机关转往香山。

  毛泽东高兴地对警卫员和秘书们说:“今天总算完成了一件大事。从现在起,我们就可以向全中国全世界宣布,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已经进驻北平了,这标志着中国革命已取得了伟大胜利,但还不是完全胜利。”

  此后,随着形势发展的需要,毛泽东和周恩来的工作重心,先后转入和平谈判和新政协的筹备工作。

  在三大战役期间和其后,国民党政权处于风雨飘摇之中。蒋介石为挽救败局,达到“划江而治”的目的,以便争取时间,东山再起,在美国的导演下发动了一场和平攻势。

  一九四九年元旦,蒋介石发表了一篇求和声明,声称在确保伪宪法、伪法统和反动军队等条件下,愿意与中国共产党谈判。这些条件是中国人民无法接受的。

  一月十四日,毛泽东代表中国共产党发表了《关于时局的声明》,提出了惩办战争罪犯、废除伪法统、改编一切反动军队等八项谈判条件。

  一月十六日,周恩来在民主人士座谈会上作了关于时局的报告,指出时局的趋向不外乎三种:第一种是国民党改组政府,并且同意我们提出的八条;第二种是美国出兵,对此我们已经有了准备;可能性最大的是第三种,继续打下去。

  一月二十一日,蒋介石在各方压力下,以“因故不能视事”的名义宣布“引退”,由李宗仁担任“代总统”。

  第二天,李宗仁发表文告,表示:“中共方面所提八项条件,政府愿即开始商谈。”

  三月二十六日,中国共产党正式通知南京政府,决定派出周恩来、林伯渠、叶剑英等组成的代表团,从四月一日开始,在北平同国民党政府代表团举行和平谈判。南京方面指定张治中、黄绍竑、邵力子、章士钊、李蒸、刘斐组成代表团,以张治中为团长。这时的李宗仁虽然对和谈一再表示“诚意”,但他的内心却是想通过谈判达到“划江而治”。他曾对刘斐说:我想划江而治,共产党总满意了吧!只要东南半壁得以保全,我们就有办法了。那样,至少可以和共产党平分秋色。”

  四月一日下午二时许,以张治中为首的南京代表团到达北平。当晚六时,周恩来等设宴招待他们。饭后,周恩来和林伯渠又邀请张治中和邵力子谈话。

  周恩来说:“文白先生,很对不起,没有亲自到机场去接你。”他话锋一转严肃地质问道:“你为什么在离开南京前要到溪口去见蒋介石?”

  张治中解释说:蒋介石虽退到溪口,但实力还在他手上,如果得不到他的同意,即便是商谈达成协议也没有用,这是一种现实的做法。

  周恩来表示:这样做只会加强蒋的地位,混淆视听,证明蒋是有力量控制代表团。“这种由蒋导演的假和平,我们是不能接受的。”

  接着,双方还就其他问题交换了意见。

  经过十余天商谈和交换意见,周恩来根据毛泽东提出的八项条件为基础,起草了作为正式谈判的依据《国内和平协定草案》,在四月十三日晨,被提交给南京政府代表团并通知当晚九时在中南海勤政殿举行第一次正式会谈。

  会谈开始,周恩来就《草案》的各条做了概括说明。他指出,战争的全部责任应该由南京政府担负。因为这是一个历史性的协定,是保证今后国内和平的一个文件,所以必须明确这个责任。接着,他对草案各个款项的具体内容也作了说明。十四日,南京代表团经过一天的研究,提出一个修正案。张治中后来回忆说:“这个修正案和原草案最大的不同之点是:词句力求缓和,避免刺眼的词句,同时对军队改编、联合政府两项也有若干的修正。当晚,张治中与周恩来进行了长时间的交谈。

  四月十五日晚七时,周恩来把最后定稿的《国内和平协定》送给张治中,向他表示:这是最后的一个文件。张治中说:“所谓最后的文件,是不是解释为最后的通牒?是不是只许我们说一个对或者不对?”周恩来表示:这是最后的态度。

  张治中说:“也好,干脆!”

  随后,由张群带着《协定》和张治中的信去溪口向蒋介石请示。蒋介石看完《协定》和信大发雷霆,大骂:“文白无能,丧权辱国!”并吩咐手下的人,速发电给广州的中常会和中央政治会议,发表声明,绝不能接受中共的条件。

  二十日深夜,李宗仁、何应钦复电张治中并各代表,拒绝接受《国内和平协定》。

  二十一日,毛泽东、朱德向中国人民解放军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

  二十三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从而结束了国民党二十二年的反动统治。毛泽东异常兴奋,大笔一挥,写下了那首著名的《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钟山风雨起苍黄,

  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

  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

  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

  人间正道是沧桑。

  这首诗,生动地记录了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的伟大历史史实,深刻地表现了毛泽东敢于斗争,敢于胜利,不断革命,彻底革命的伟大战略思想。

  此时,南京和谈代表团成员却神态各异,另有一番滋味。

  张治中以为,情况既已如此,和谈业已破裂,自然没有留下的必要。别人不回去则可,我是首席代表,理应回去“复命”。四月二十二日,张治中一面电复南京,一面通知中共方面。

  周恩来知道后,风尘仆仆地来到六国饭店看望张治中说:“西安事变时我们已经对不起一个姓张的朋友,今天再不能对不起你了!”在周恩来深情而坚决的劝阻下,张治中和南京代表都留下来了。四月二十五日,白崇禧派飞机来北平接代表,不仅一个人也没有接回去,飞机却把张治中的夫人和家属九人一起送到北平。这是周恩来事先通知上海地下党组织秘密地将她们送上飞机的。

  人民解放战争胜利发展的步伐如此之快,大大超出了人们的预料。

  一个新生的人民共和国,已有足够的条件,很快就要诞生了。“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已见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中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

  中共中央早在一九四八年发布的《五一劳动节口号》中就已经提出由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社会贤达召开政治协商会议,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号召,并得到全国各民主党派、民主人士和爱国华侨的热烈响应。在周恩来周密细致的安排下,从一九四八年秋开始,各爱国民主人士陆续从全国各地和海外进人解放区。这时,召开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议的条件已渐次成熟了。

  一九四九年六月十五日,新政协筹备会第一次会议在中南海协政殿开幕。参加会议的有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及人民团体等二十三个单位的代表,共一百三十四人。

  毛泽东在会上指出:“召集新的政治协商会议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一切条件,均已成熟。”通过这次会议,“完成各项必要的准备工作,迅速召开新的政治协商会议,成立民主联合政府,以便领导全国人民,以最快的速度肃清国民党反动派的残余力量,统一全中国,有系统地和有步骤地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和国防的建设工作”。

  周恩来在会上强调:这次会议期间,“凡是重大的议案不是光在会场上提出”,而是在提出之前“总是有协商的”,“协商这两个字非常好”。

  会议决定成立以毛泽东为主任、周恩来等为副主任的政协筹备会常务委员会,负责起草共同纲领、拟定政府方案等,全面展开筹建新中国政权的工作。

  参加这次会议的成员有着广泛的代表性,整个会议的气氛是团结和谐的。但有些共产党员由于过去长期生活工作在农村,缺乏同党外人士共事的经验。因而在会议过程中也出现过一些问题。会议最后一天,有一位民主人士提议向毛泽东和朱德发致敬电,另一位民主人士认为也可以不必这样表示。这时有一位农民代表(共产党员)站起来说:我们农民只知道毛主席和朱总司令,从我们劳动人民看,只有共产党、解放军才使中国得到解放。周恩来对这个情况十分重视。他在新政协筹备会的党员大会上严肃指出:新的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就是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具体组成。国家的一切大事都可以事前在此协商。我们要善于和党外人士相处,态度应该是谦虚的、诚恳坦率的。

  会后,周恩来协助毛泽东主要抓两件要事:一件是协商参加新政协的代表名单,一件是起草《共同纲领》。

  八月二十八日,受到全国人民爱戴的宋庆龄,受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周恩来的邀请,作为特邀代表由上海来北平参加政协会议。

  这一天,毛泽东很早就向身边工作人员打招呼要亲自去火车站迎接宋庆龄,让事先给他准备衣服。毛泽东对宋庆龄始终保持着特殊的尊重,他们之间的交往有极为深厚的诚挚友谊,且感人至深。据警卫员回忆:毛泽东对党内同志交往,从不拘礼节。这也许是毛泽东有意约束自己,一般不同某一个或几个重要的党政军领导人发展超出同志和战友关系的私人情谊,避免加入过于浓厚的个人感情,即使对周恩来也是如此。但毛泽东对党外人士特别对宋庆龄,无论是建国前后,每次会见,他都亲自迎接和欢送,这一点给人的印象是极为深刻的。当然,这次也不例外。

  在历史转折时刻,毛泽东和周恩来并未忘记一向支持我党,始终在政治上与党和人民保持一致的宋庆龄。早在一九四九年一月,毛泽东和周恩来联名向宋庆龄发出了邀请电。电文说:

  “新的政治协商会议将在华北召开,中国人民革命历尽艰辛,中山先生遗志迄今始告实现。至祈先生命驾北来,参加此一人民历史伟大的事业,并对如何建设新中国予以指导。”

  宋庆龄接到此电后,因健康情况,未能成行。但她亲笔回信给中共中央,表示:“我的精神是永远跟随着你们的事业”,深信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人民民主革命必将取得最后的胜利。

  五月二十七日,上海解放后,毛泽东还委托陈毅和其他中央领导人前往宋庆龄寓所表示慰问,并派出警卫部队为她站岗放哨,以保证安全。

  六月,毛泽东又与周恩来商议,决定派中共候补中央委员邓颖超前往上海迎接宋庆龄北上,参加新中国的筹建工作。临行前,毛泽东将亲笔信交给邓颖超带给宋庆龄。信中写道:

  庆龄先生:

  重庆违教,忽近四年。仰望之诚,与日俱积。兹者全国革命胜利在即,建设大计,亟待商筹,特派邓颖超同志趋前致候,专程欢迎先生北上。敬希命驾莅平,以便就近请教,至祈勿却为盼!专此。

  敬颂

  大安

  毛泽东

  一九四九年六月十九日

  周恩来与宋庆龄向有许多交往,颇有厚意。这次恰是邓颖超前往迎接,因此也附信托之转交。信中写道:

  庆龄先生:

  沪滨告别,瞬近三年,每当蒋贼肆虐之际,辄以先生安全为念。今幸解放迅速,先生从此永脱险境,诚人民之大喜,私心亦为之大慰。现全国解放在即,新中国建设有待迎先生指教者正多,敢借颖超专诚迎迓之便,谨陈渴望先生北上之情,敬希早日命驾,实为至幸。

  专上。敬颂

  大安

  周恩来

  一九四九年六月二十一日

  六月二十五日,邓颖超抵达上海,当晚即在宋庆龄住所与之会面,并递交了毛泽东和周恩来的亲笔信。宋庆龄看到信后,心情十分兴奋,对中共中央领导人的深厚情谊非常感激,欣然决定北上。

  当毛泽东得知宋庆龄由上海乘车来北平参加新政协的消息后,高兴地说:“邓颖超这次上海之行,出色地完成了党中央交给她的任务。”

  八月二十八日,下午三时四十五分,毛泽东、周恩来及朱德、刘少奇、李济深、沈钧儒等中共领导和民主党派代表八十余人来到火车站,欢迎宋庆龄的到来。

  宋庆龄乘坐的专车,于下午四时十五分进站。车刚刚停稳,毛泽东便走上车厢,亲自欢迎她下车。

  毛泽东伸出双手,与宋庆龄握手,并热情地说:“欢迎你,欢迎你,一路上辛苦了。”

  宋庆龄高兴地说:“谢谢你们的邀请,我向你们祝贺。”

  毛泽东说:“欢迎你来和我们一起筹建新中国的大业。”

  宋庆龄说:“祝贺中国共产党在你的领导下取得伟大胜利。”

  宋庆龄在毛泽东陪伴下走出车厢,她身着黑色旗袍,系一条白色纱巾,步履轻盈,丰采依然。无怪后来赫鲁晓夫说,宋庆龄往那一站,就给中国人争光,说她是“东方妇女的骄傲”呢!

  欢迎队伍中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周恩来迎上前去握手问候,宋庆龄拉着周恩来的手高兴地说:“谢谢你的夫人去接我。”

  周恩来说:“欢迎你来和我们一起领导新中国的建设。”

  然后,由周恩来陪伴,向站在月台上的欢迎者做介绍,与他们一一相见。

  随后,宋庆龄与何香凝、周恩来、邓颖超同车前往寓所休息。毛泽东等欢迎者才乘车相继离去。

  一九四九年九月二十一日晚七时,在北平中南海怀仁堂,即将举行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盛会。

  怀仁堂门前,彩色气球悬着墨绿色的飘带,大门两侧,彩旗迎风招展,会场之内,玻璃灯、水银灯交相辉映,使整个会堂显得庄严瑰丽,光彩夺目。经过政协筹备委员会工作人员一个多月的努力,把这座古老建筑,布置得焕然一新。

  主席台布置得庄严大方。主席台的上空,悬挂着巨幅会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主席台的后幕上,悬挂着政治协商会议会徽。会徽的下方,并排悬挂着孙中山先生和毛泽东主席巨幅画像,两旁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

  六点四十分,周恩来代表政协筹委会向到会代表报告:出席今天会议的代表来自五十四个单位或地区,共六百三十四人,来宾三百人,还有友好国家的新闻记者数十人,并宣读筹委会提出的八十九名主席团成员名单和秘书长名单,得到全场热烈的掌声,获得一致通过。

  时针正好指向七时,大会执行主席毛泽东宣布:“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现在开幕。”军乐队齐奏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同时在场外鸣放礼炮五十四响。全体代表起立,热烈鼓掌达五分钟。

  毛泽东致开幕词。他庄严地宣告:

  “诸位代表先生们,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

  “我们的民族将再也不是一个被人侮辱的民族了”,“我们的民族将从此列入爱好和平自由的世界各民族的大家庭,以勇敢而勤劳的姿态工作着,创造自己的文明和幸福,同时也促进世界的和平和自由。” 

  是啊!我们中华民族再也不是一个被人侮辱的民族了,我们全国各族人民已经站起来了!毛泽东的讲话代表了中国人民的共同心声。他那洪亮的声音,令人精神振奋的话语,曾博得多次长时间的热烈掌声。据有人统计,这个不太长的讲话,鼓掌高达四十一次之多,有的掌声长达四分钟。

  毛泽东说:“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并提议全体起立,致默哀礼。

  接着各方面代表发言。

  会议的第二天,周恩来代表主席团向大会作了关于主席团常务委员名单和设立六个分组委员会的报告。他当选为主席团常务委员。九月二十三日,政协会议的第三天,周恩来又作了政协共同纲领草案起草经过和纲领特点的报告。他首先概述起草的经过,指出共同纲领草案初稿写出之后,经过七次反复的讨论和修改,广泛地吸收了各方面的意见,然后提交筹备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作了基本通过,现在提交政协全体会议讨论。接着对纲领草案在协商过程中着重讨论到的统一战线问题、总纲问题、政权制度、军事制度、经济政策、文化教育政策、民族政策、外交政策等八个问题,逐一加以简要说明。

  九月二十五日晚,毛泽东召开国旗、国徽、国歌、纪年、国都协商座谈会。毛泽东在谈到国旗问题时指出:五星红旗这个图案表现我们革命人民大团结。现在要大团结,将来也要大团结。对毛泽东的讲话,代表们都予以赞同并报以热烈的掌声。

  国旗的设计者是一位普通的经济工作者曾联松。国旗的旗面为红色,象征我国革命的性质,它又像一团熊熊烈火,如凤凰涅槃,象征古老中国获得新生。黄色是华姓的颜色,它既代表和平,又表明我们是黄种人。大五星代表中国共产党,围绕它的四颗小五角星是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我国人民所包括的四个阶级,即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五角星还代表着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历史和五亿人口,代表着中国人民大团结,这是我们共和国庄严伟大的标志。

  征选国歌词谱工作,在第一届政协会议即将开幕时仍未定稿。毛泽东亲自召集二十多位同志商议,希望大家出主意。著名画家徐悲鸿提议用《义勇军进行曲》作为代国歌。他说,这支歌唱出了人民的意志,唱出了民族的自信心,唱出了不怕牺牲、敢于与敌人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毛泽东、周恩来当即予以热情支持。九月二十七日、二十九日,人民政协全体会议在周恩来等主持下,先后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都、纪年、国歌、国旗的四个议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和《关于选举中国人民政协全国委员会和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的规定》。

  执行主席周恩来宣布道:

  “从现在起,北平改为北京,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纪元以公历,今年为一九四九年。”

  周恩来的话音未落,全场掌声雷鸣,经久不息。周恩来又说:“在正式国歌未制定前,由《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保留原歌词。国徽留待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后再做决定。”

  征集国徽图案公布之后,收到应征稿件一百一十二件,包括图案九百幅。最后确定在以天安门为主要内容的国徽征集图案的基础上,加以修正,绘制图案。清华大学和中央美术学院成立的两个国徽设计小组,查阅了国内外大量资料,反复征求各方面的意见,最后确定用天安门图案作民族精神的象征;用齿轮、麦穗象征工农联盟;用国旗上的五颗星,代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大团结。关于国徽的确定,这里面还有一段故事:

  那是一九四二年冬天,山城重庆寒风凛冽,宋庆龄在她的寓所为欢送董必武返回延安而举行茶话会。周恩来和邓颖超也应邀出席。桌上摆着重庆近郊农民送来的两串颗粒饱满的禾穗,被炉火映照得金光熠熠。这时有人赞美说:“真像金子一般。”宋庆龄说:“它比金子还宝贵。中国人口%八十都是农民,如果年年五谷丰登,人民便可丰衣足食了。”周恩来抚摸着饱满的禾穗,意味深长地说:“等到全国解放,我们要把禾穗画到国徽上。”因此,在制定国徽图案时,周恩来曾建议要把禾穗画上去。

  九月三十日,举行最后一次会议。毛泽东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周恩来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和中国人民政协全国委员会委员。随后,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召开第一次会议,由毛泽东提名,一致通过任命周恩来为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毛泽东曾说过:我们继承的是一条布满窟窿的毯子。而周恩来作为“大管家”就开始着手来修补这条破毯子,开始塑造新中国的未来!三十年后,国际上许多政治家评论:“在半个多世纪里,中国是被置于毛泽东的头脑里,同时也被置于周恩来的手掌中。”会议通过宣言和给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致敬电后,毛泽东宣布大会闭幕。

  大会闭幕后,为追念一百多年来为新中国的诞生而英勇献身的人民英雄们,全体代表乘车前往天安门广场,举行人民英雄纪念碑奠基典礼。

  下午六时,奠基仪式开始举行。

  周恩来在庄严的气氛中,代表大会主席团致词说:

  “我们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为号召人民纪念死者,鼓舞生者,特决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北京建立一个为国牺牲的人民英雄纪念碑。现在,一九四九年九月三十日,我们全体代表在天安门外举行这个纪念碑的莫基典礼。” 

  周恩来致词后,全体代表脱帽静默致哀。然后,毛泽东宣读纪念碑碑文:

  “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三十年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由此上溯到一八四○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最后,毛泽东和各单位首席代表一一执锹铲土奠基,表示对先烈们的崇敬。后来,毛泽东撰写的这段碑文,由周恩来手书,镶刻在人民英雄纪念碑上。对此,著名作家韩素音女士在《周恩来与他的世纪》一书中这样评价:

  “这象征着这两人之间的关系。中国的未来取决于他们两人同心协力、努力奋斗的结果。中国的成功与失败,主要来自毛泽东和周恩来,而不是其他什么人。几十年来,他们风雨同舟,既有团结,又有斗争。” 

  当然,韩素音在这里所说的“斗争”,是指毛泽东和周恩来在遵义会议前所发生的意见冲突。遵义会议之后,他们之间始终是通力合作,相辅相成的关系。正是由于这种关系,才保证了中国革命的胜利。中国取得伟大胜利,是毛泽东英明领导的结果,也是和周恩来的名字紧紧联结在一起的。

  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的北京,秋高气爽,晴空万里,古老巍峨的天安门城楼被装饰一新。城楼檐下,八盏大宫灯分挂两边,靠着城楼左右两边的石栏,八面红旗迎风招展,宫墙的正中挂着毛泽东的彩色画像。

  这一天,首都军民三十万人,排列在天安门广场,举行隆重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庆典。

  据毛泽东的保健医生王鹤滨回忆说:在大典前的国宴上,为使中央领导人不致因饮酒过多而不能登上天安门,他想出了一个办法。即用茶水代替葡萄酒,用白开水代替茅台酒给首长们喝。这个办法经杨尚昆的首肯就执行了。在五大书记中,大概刘少奇是酒量最小的,这也可能是他长期做地下工作养成的习惯。因此,当他喝了特酿的“通化葡萄酒”后,满意地向王投射过来一丝微笑,表示赞许和感激。周恩来是能喝几杯的,这大概是多年外交活动的锻炼吧。当他喝下这特制“酒”后,立即转过头来,用严厉和疑虑的眼神射向王鹤滨。周恩来对工作的要求是很严格、很认真的,从来一丝不苟,在这重大的外交场合更来不得半点马虎。他误认为工作人员粗枝大叶,把水当成酒给客人喝了。他又用带着歉意的眼神看了看客人,见他们并无任何反应,都在兴奋地开怀畅饮,倒也没责备他们。据说因为事先来不及向周恩来汇报,后来他的秘书何谦走到周恩来身边耳语了几句,周恩来又回转头用缓和的目光看了王一眼。毛泽东喝下“特酿酒”后没动声色,好像什么也没有察觉。由于王鹤滨距离朱德和任弼时较远,没有看到他们有什么反应。这样,宴会下来,畅饮的首长们,脸都未红,都是海量。

  下午三时整,毛泽东和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登上天安门城楼。顿时,广场上欢声雷动,红旗飞舞,一片欢腾。中央人民政府秘书长林伯渠宣布典礼开始,军乐队高奏《义勇军进行曲》,五十四门礼炮,齐鸣二十八响。它象征着组成人民政协第一届全体委员会的五十四个单位和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英勇斗争的二十八年。在这激动人心的时刻,毛泽东庄严宣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正式成立了!”

  这洪亮、豪迈的声音,震动了环宇。它穿过高山,越过海洋,向全国人民,向全世界庄严地宣告了新中国的诞生。

  此刻,毛泽东在城楼上开动电钮,亲手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红旗。周恩来注视着冉冉上升的五星红旗,无限感慨地说:“中国人民世世代代为之奋斗的这一天终于来到了。”

  旧中国灭亡了,新中国诞生了!

  中华民族遭受外国列强蹂躏奴役的历史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新中国的诞生来之不易,它是百年来中国人民革命事业结出的灿烂成果,是无数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

  毛泽东和周恩来从青年时代起,为之奋斗的新中国,终于像一个巨人那样,开始矗立在世界的东方!

  在开国大典的焰火之夜,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凝视着前方,他大概是在回忆着过去艰苦的历程。毛泽东似乎透过飘拂在眼前的从口中流出的轻烟,想努力看清楚展现在他脑海里的,建设社会主义的,尚不清晰的蓝图。毛泽东给他自己、给全党、给全国人民提出了更艰巨的任务:“新中国政权的建立这仅仅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民主革命时期结束了,现在又要向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新的长征路上迈进了。毛泽东也许正在努力地描绘着今后尚不清楚的历史向前进展的长卷吧……

  开国大典结束后,永不知疲劳的周恩来,又要和毛泽东踏上新的征途,着手新的探索,为建设一个社会主义新中国而共同奋斗了!

  【注释】

  〔1〕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上的发言记录,1949年3月13日。转引自《周恩来传》第745页。

  〔2〕师哲:《在历史巨人身边》第388页。

  第九章登上天安门城楼

  子午书屋(www.ziwushuwu.com)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 推荐:全球通史 人类简史 时间简史 未来简史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

在线看小说 趣知识 人生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