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书屋
周恩来主题阅读

九、“乒乓外交”一词是怎么产生的?

  在周总理主持下,组成了参加第三十一届世乒赛的中国乒乓球代表团。全团共六十人,团长赵正洪,副团长三人,正副秘书长各一人;男、女运动员各十一人;领队和教练共九人,记者十三人,其余为翻译、医生等。日本右翼团体非常嚣张,猖狂进行破坏活动,有人提出我团不参加。周总理认为不能失信于人,通过日方友好人士要日本政府保证安全。并报告毛主席。毛主席批示:“我队应去”,“要一不怕苦,二不怕死”。三月二十一日晚,代表团从香港分乘汉莎公司和加拿大太平洋公司的两架飞机抵达东京羽田机场,受到千余位日本各界朋友的热烈欢迎。赵正洪发表书面谈话,强调“友谊第一,比赛第二”。他说:“我们愿意通过这次访问和比赛,为增进中日两国运动员和人民之间的友好关系以及各国人民的友谊作出贡献。”“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号召立即受到广泛的注意。三月二十二日,日本各报都突出这一主题。

  三月二十八日,世乒赛在名古屋举行。[合众国际社名古屋二十八日电]称:“共产党中国代表团”“今天在开幕式上受到五千观众的最热烈的欢迎。穿着红色运动衫裤的中国男女运动员十四人列队走进体育馆,他们行进时轻快地摆动着两臂,受到观众雷鸣般的鼓掌欢迎。”“庞大的日本代表团最后入场,受到热烈欢迎,但是热烈的程度赶不上七对中共运动员的欢迎。”

  首先提出“发挥了外交使节作用”的是朝日新闻。三月二十九日该报第三版以《友好发球,中国选手》、《总是握手与微笑》、《请“一定到北京来”》为题,详细介绍了世乒赛第一天中国选手的表现。该报写道:“中国选手们机敏爽朗地行动了,无论是在比赛中,还是在友好活动中都是如此”。“比赛一结束,就同对手一再握手,关系融洽,摄影留念,还给别国选手签名。”“如同‘友谊第一,比赛第二’这句话所说,他们直接发挥了‘外交使节’的作用。”

  首先提出“体育外交”的是共同社。该社三月二十日以《无限明朗的友好气氛,参加世界乒乓球赛的中国代表队》为题,发出电讯说:“相隔五年来到日本的中国代表队,连日来和各国代表队进行比赛和联欢,展开了‘体育外交’,成了轰动大会的主角。”他们的表情总是非常明朗,特别给人留下了印象,记者团和他们交谈时总是爽快和直率地答话。男子冠军庄则栋以及其他人,不管谁都善于交谈。女子老手林慧卿和年轻而又惹人喜欢的选手林美群直率地但很害羞地回答记者的提问。代表队异口同声的说法是“友谊第一,胜败第二”。“大概是因为克服了文化革命前的锦标主义,才这样爽朗,这样有说服力。红色封面的《毛主席语录》也不再公开拿出来,甚至当前来声援的旅日华侨少年从口袋中掏出《毛主席语录》时,反而提醒他不要这样做”。“中国代表团的体育外交不仅指向日本,而且同参赛的各国代表团进行多方面的交流。同和中国未建交的国家的代表团也不断进行联欢。开幕的二十八日,南美洲的哥伦比亚和中东的亚丁的选手们来到中国队的座位上,互换了纪念章并亲切地进行了交谈。女子队的第一场比赛是同加纳队对垒。林慧卿等选手在比赛结束后跑向前去称赞十年前参加过北京锦标赛的杰克斯夫人和年仅十五岁的‘小选手’奥克迈小姐。这足以填补断绝了外交关系的中国和加纳两国之间的鸿沟。在这种灵活的态度中,中国对待原则问题的态度是严峻的。对南越、韩国等策划台湾加入国际乒联的问题以及对南越、柬埔寨(按:指朗诺集团)参赛的问题,始终表示反对。”

  首先提出“外交性的乒乓比赛”的是英国《每日简报》。四月八日,该报以《周恩来在外交性的乒乓球比赛中起了作用》为题,刊载一篇署名文章,内称:“周恩来总理在把中国和西方隔开的外交网上打开了一个小洞——他是通过巧妙地运用他的乒乓球运动员做到这一点的。在有六十名成员的代表队飞往日本参加锦标赛之前,他把他们召集在一起,讲了一句简短的鼓励话;‘友谊第一,比赛第二’。昨天,身穿灰色制服的代表队队员们正是这样做的。……他们邀请美国代表队到中国去进行友谊比赛——美国人立即接受了这个邀请。昨晚华盛顿把这个建议看作是具有重大意义的突破。”

  首先提出《赛璐珞外交》的是西德《法兰克福汇报》。四月八日该报以此为题发表评论说:“一个赛璐珞球跃进世界政治并且谱写着历史。起着架设第一座越过中美两国之间割裂开了二十多年的鸿沟的桥梁这种耸人听闻作用的,是中国乒乓球运动员。……他们不向其他人宣传毛泽东,而愿意成为友好的人。他们对任何人都表示友好,喜欢微笑,愿意给人看球板的特殊胶膜,失败后急忙向获胜者表示祝贺。机智而又举止得体,留着短发,服装简朴,谦虚而始终是礼貌的。他们像火星上的人受到惊奇的注视。由于受到日本右翼极端分子谋刺的危险而处在警察保护之下,起初他们感到不快,但渐渐缓和下来了。那些仔细地遵循着毛的道德学说的人,在他们的乒乓桌上进行中国的外交攻势。”

  首次提出“乒乓外交”的是法国外交人士。据[共同社巴黎八日电]:法国外交人士评论中国邀请美国乒乓球队访华时说:“中国的邀请是在慎重地研究之后发出的,因此乒乓外交可能会使改善美中关系的工作取得成功。”同时,“中国……向莫斯科打出了一个‘难球’,……就是说,这次乒乓外交的真正目的是要在美苏关系上制造混乱,以牵制两国之间的接近。”

  九、“乒乓外交”一词是怎么产生的?

  子午书屋(www.ziwushuwu.com)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 推荐:全球通史 人类简史 时间简史 未来简史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

在线看小说 趣知识 人生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