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书屋
周恩来主题阅读

二、平衡来源于力量,总管家盯上了核武器

  原子弹既是一只魔鬼,也是一种国力的标志。

  1945年8月6日,美国在日本广岛投下了一颗原子弹,8月9日,又一颗原子弹在长崎爆炸。顷刻间,两座城市化为废墟,夺去了成千上万人的生命。

  4年后,1949年8月29日,苏联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当时担任美国国防部部长的福莱斯特尔,听到苏联掌握了原子武器,就精神失常,跳楼自杀了。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10月25日至11月8日发动第一次战役,把美、李军一气赶到清川江以南;11月25日起发动第二次战役,收复博川、宁边等6城市,将战线推到39度线附近。此时,美国总统杜鲁门沉不住气了。11月30日,他在记者招待会上叫嚣:“美国已经在考虑同朝鲜战争相联系的使用原子弹问题。”虽然在全世界舆论的高压下,那只企图拉原子弹引信的手缩回去了,但美联社对此事的报道引起了中国总理周恩来的严重关注。平衡来源于力量,和平依赖于威慑。曾在广岛遭受原子激流洗劫的英国人伊万索耶说:“所谓道德或正义,只有实力相等才能提出来讨论。”钱三强的法国老师约里奥,居里对他的另一个即将回国效力·的学生杨承宗说:“你回去告诉毛泽东,要反对原子弹,你们必须自己有原子弹。”毛泽东、周恩来对此更是深信不疑。

  周恩来早在西柏坡时就开始运筹中国原子能事业的发展,设法鼎力支持钱三强开展原子能研究。钱三强是著名文学家钱玄同之子,留学法国在约里奥·居里夫妇指导下获得法国国家博士学位,1948年下半年回国。1949年初,他在北平研究院原子学研究所工作并在清华大学任教,正着手培训原子核科学干部和筹备建立实验室,但物质上困难很大。1949年3月18日,在西柏坡的周恩来起草中共中央致彭真、叶剑英并转李维汉电,决定派一个代表团到法国巴黎去参加保卫世界和平大会,郭沫若是团长,钱三强是团员之一钱三强喜出望外,并提出趁到巴黎开会的机会,托约里奥·居里教授帮助定购中型回旋加速器的电磁铁和其它一些仪器、图书、资料等。由于当时战争还在继续,国家经济和人民生活十分困难,拿出一笔外汇决非易事,钱三强甚至后悔提出自己的想法。但是,钱三强的想法从北平传到西柏坡,立即得到周恩来的赞成。3月22日,周恩来致电李维汉,指出:钱三强所谈购买实验设备事,望先调查外汇如何汇去,实验设备买后如何运回。几天后,周恩来又和李维汉面商所需外汇及支付办法。〔1〕由于当时的冷战形势,原来预计定购回旋加速器电磁铁的计划未能实现,但后来从法国和英国回国的我国核科学家即用这笔外汇购买了仪器和图书带回国内,为创建我国核事业在科学技术上做了一定的基础准备。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以原北平研究院原子学研究所和中央研究院物理研究所原子核物理部分为基础,组建了近代物理研究所。1950年由中国科学院吴有训副院长兼任所长,钱三强任副所长;1951年起由钱三强任所长.其任务是研究原子核物理和放射化学,开展原子核科学技术的基础工作,为原子能的应用作准备。后来成为中国的原子弹、氢弹元勋,被人们称为“中国的奥本海默”的邓稼先,就在钱三强领导的这个研究所工作。1953年底,近代物理研究所改名为物理研究所。

  抗美援朝战争开始后,中国的武器落后已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周恩来兼任中央兵工委员会主任,以加强对兵工生产和建设的领导。面对美国的核威胁,1952年5月,在周恩来主持下,朱德、彭德怀、聂荣臻、粟裕等中央军委领导人在研究国防建设五年计划时,酝酿过研究试制原子弹、导弹等尖端武器问题,并征询过有关科学家的意见,从各方面进行准备,积极创造条件。〔2〕周恩来曾专门写信给竺可桢,介绍他的军事秘书去征求竺可桢的意见.竺可桢谈了研究试制尖端武器必须具备的条件:一是要有专家人才,而且要成龙配套,集中研究,现在国内已有一些人才如钱三强等,但人还比较分散,我国在国外也有许多专家,须力争他们回国,形成队伍.二是要进口一些尖端的资料设备,是否能争取到苏联的援助。三是要花大钱,搞尖端武器技术比常规武器技术要贵很多,动一动都要以亿元来计数.秘书向周恩来汇报了竺可桢的谈话后,周恩来认为:这是内行话。在酝酿研制原子弹、导弹这一战略决策时,周恩来采纳竺可桢的一些意见,采取了一些力所能及的措施.〔3〕

  关于专家人才,周恩来一直认为这是国家建设,尤其是发展尖端科技的关键因素。他视科学家为掌上明珠,倍加珍爱。为解决中国的科学家太少,专家人才不够的问题。他一是要求设法发挥现有科学家的作用,“把他们安排在适当的岗位上”,使其人尽其才;二是“希望现有的科学家能培养出更多的青年科学工作者。”〔4〕

  此外,建国伊始,周恩来就号召国外中国的科学家和留学生回国参加祖国建设。

  以核科学家为例,他们在祖国的召唤下,冲破一切阻力,纷纷回来报效生他养他的祖国。1950年春天,邓稼先从美国普渡大学回国,时年27岁,被专家们称为“娃娃博士”;1950年7月,姜圣阶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回国.1951年春,张沛霖从英国雪菲尔德大学回国,1951年10月,杨承宗从法国巴黎大学镭学研究所回国……。他们后来都成为中国核工业领域挑大梁的国宝。

  著名科学家李四光回国,周恩来作了精心的安排。从1948年出席伦敦第18届国际地质学会大会以后,到新中国成立之初,李四光一直旅居国外。为保护李四光安全回国,1949年11月15日,周恩来致信新华社驻布拉格分社社长吴文焘和中国驻苏联大使王稼祥,嘱咐他们:“李四光先生受反动政府压迫,已秘密离英赴东欧,准备返国,请你们设法与之接触。并先向捷克当局交涉,给李以入境便利,并予保护。”〔5〕

  1954年4月26日至7月21日,中、苏、美、英、法五大国参加的日内瓦会议,虽然和平解决朝鲜问题的讨论没有取得任何结果,但经过周恩来的努力,中美就中国科学家回国问题达成了协议。核科学家李正武、郭永怀、王承书等分别于1955年9月、1956年11月从大洋彼岸回到祖国。

  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回国,既是周恩来外交努力的结果,也使周恩来兴奋不已.1950年7月,钱学森决定以探亲为名回国,不再返美。但却因此先受到拘留,继而监视.理由是:凡是在美国受过像火箭、原子能以及武器设计这一类教育的中国人不准离开美国。因为他们的才能可能被用来抗美援朝。对于钱学森,美国人认为“无论走到哪里,他都抵得上五个师”,更是羁留的重点了。1955年6月的一天,钱学森夫妇避开特务的监视,在一封写在一张小香烟纸上的寄给在比利时亲戚的家书中,夹带了给陈叔通先生的信,请求祖国帮助他回国。陈叔通收到信后立即送给了周恩来。周恩来在日内瓦会议期间就嘱咐王炳南,在协商一批旅美华人回国问题时,务必向美方代表提出钱学森回国的问题。这次契机来了。日内瓦会议之后的中美大使级会谈将于8月1日开始,周恩来一方面下令在7月提前释放阿诺德等11名美国飞行员,一方面授意中方王炳南大使,依据钱学森的这封信,同美方交涉。8月5日,美国政府通知钱学森可以回国。9月17日,钱学森夫妇终于踏上了回国的归途。王炳南说:“五十年代末,周总理曾经在一次会议上说,中美大使级会谈至今虽然没有取得实质性成果,但我们毕竟就两国侨民问题进行了具体的建设性的接触,我们要回了一个钱学森。单就这件事来说,会议也是值得的,有价值的。”〔6〕

  关于勘察铀矿、进口一些尖端的资料设备,争取苏联援助,这也是周恩来酝酿研制两弹时十分关注的问题,

  1952年11月8日,周恩来看到一份关于鞍钢一位职工寄来一小木箱铀矿石的报告后,当即请毛泽东、朱德、高岗、陈云、邓小平、薄一波传阅,提出请苏联政府即派专家来共同勘察,并需将该出产矿石区划为禁区,不得参观和自由采石.11月11日,周恩来又为此与李四光面谈了一次.1953年,钱三强向国家提出了发展原子能事业的建设。1954年6月至10月,地质专家高之杖等对已发现过铀矿物的辽宁海城和广西富钟杉木冲等地进行了考察,并从杉木冲带回了铀矿石标本。时任地质部副部长的刘杰把这个情况及时报告了毛泽东和周恩来,毛、周极为重视,认为在国内找到足够数量的铀矿资源是大有希望的。这年冬,根据周恩来的指示,在国务院第三办公室下设立地质部普查委员会第二办公室,开始中国铀矿资源的开发工作。

  1953年,在周恩来关怀和过问下,中国科学院代表团访问苏联,钱三强是团长.钱三强在苏联期间正遇上斯大林逝世,周恩来率领中国党政代表团也来到莫斯科。周恩来抽出时间认真听取了钱三强等人的汇报,并给予具体帮助和关照,使钱三强有机会参观了被苏联列为保密范围的一些核科学的研究机构和培养干部的专门院系。钱三强与苏联物理研究所所长斯柯贝尔琴院士交谈中,曾试探苏联能否提供一台中型回旋加速器和一座实验性反应堆。斯柯贝尔琴回答:回旋加速器的技术已较成熟,通过外交途径,苏联可以提供.实验性反应堆现在还不能提供,将来提供的可能性是有的。

  在要不要研制原子弹、导弹的酝酿过程中,已经汇集了一些优秀的高水平的科学技术专家,并开展了一些科学实验和理论研究工作;铀矿资源勘探工作已着手进行;苏联政府也表示愿意给予援助,这为做出研制原子弹、导弹的决策铺垫了基础。

  【参考文献】

  〔1〕《周恩来年谱(1898一1949)》第817页。

  〔2〕《当代中国的国防科技事业》上册,第26页。当代中国出版社1992年版。

  〔3〕参见力平:《开国总理周恩来》第402一403页。

  〔4〕周恩来:建设与团结。

  〔5〕《周恩来书信选集》第425页。

  〔6〕参见力平《开国总理周恩来》第400页。

  2007/09/10

  二、平衡来源于力量,总管家盯上了核武器

  子午书屋(www.ziwushuwu.com)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 推荐:全球通史 人类简史 时间简史 未来简史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

在线看小说 趣知识 人生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