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书屋
周恩来主题阅读

五、怎样实现四个现代化

  对此,周恩来不仅论述了发展生产力方面的问题,也论述了调整和改善生产关系方面的问题,还论述了领导方法方面的问题。其中,他讲得最多的是以下几点:

  第一,重视技术力量,培养和造就专门人才。

  实现四个现代化需要调动全国人民的积极性,需要依靠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的兄弟联盟,但是最需要的是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知识、具有现代劳动管理技能的专门人才。早在经济恢复时期,周恩来就指出“现有的专家是不够的”,“我国的科学家不是太多而是太少。”〔1〕“一五”计划建设时期,在为国家工业化而奋斗时,周恩来呼吁:“培养技术人才是我们国家建设的关键”,〔2〕“我们国家最需要的是建设人才。”〔3〕一九五九年十二月二十四日,周恩来在提出四个现代化目标的同时,指出:加快建立强大的自然科学技术队伍和社会科学理论队伍。他说:“搞独立的经济体系和尖端技术,没有人才是不行的。要建立经济体系,掌握尖端技术,关键在于人才,一个是自然科学方面的人才,一个是社会科学方面的人才。”〔4〕他认为“像我们这样一个大国,不可能设想不产生广大的建设人才,问题就在于我们抓好科学、教育这一环。所以,发展科学、教育,也是现在一个中心的任务”。〔5〕一九六二年十二月二十四日,周恩来在冶金、水利、水产、华侨农场、手工业、共青团中央、华北山区工作等七个专业工作会议上讲话,大谈技术力量的重要性。“技术力量在建设中对技术革新、技术革命都起很大作用。这不仅因为过去我们落后,而且因为时代不同,任务也不同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十七年中,原子、电子、超音速等,其发展速度比过去任何时候都快,比过去一个世纪还快,可以说是日新月异。要赶上去,就要做艰巨的工作。这就需要重视科学、重视实践和重视技术人才”。〔6〕

  第二,重视国民经济的综合平衡,搞好各部门、各方面之间的协调发展。

  一九五九年六月十七日,周恩来会见朝鲜郑一龙副首相总结“大跃进”经验教训时指出,工业各部门之间相互的联系很密切;农业也要各种条件,如水利、改良土壤、肥料、防治病虫害等等,所以要有综合平衡。如果比例失调,总是上不去的,不是这个上不去,就是那个上不去。他说:现代化的东西,要各方面衔接。他以煤炭生产为例,需要与器材、设备、坑木生产部门及运输部门相衔接。针对钢铁生产指标过高问题,他强调“必须使钢的前后左右能够协同前进,不要造成寅吃卯粮、毫无余地,左支右绌、前后脱节的形势”。〔7〕他多次解释调整就是为了使国民经济各方面的发展取得平衡。“国家计委要搞综合平衡,各个部门、各个地方都要搞综合平衡”。〔8〕即使抓尖端科技攻关,也不能忽视综合平衡,抓住一点不及其余,那是不能长久的。“我们可以在尖端技术这方面努力,但必须是平衡的,当然不是绝对平衡,是相对的。”〔9〕“文革”期间,他重申尖端工程必须列入国家计划,带动其他工业发展,“要全面平衡,不能把别的项目挤掉了”。〔10〕针对钢铁生产的不协调,他再次批评道:“前后左右不衔接,出了钢不能轧材,白白消耗了热能。”〔11〕

  第三,正确处理自力更生同国际合作的关系,积极开展技术引进,尽量采用先进技术,争取后来居上。

  在为国家工业化的目标奋斗时,周恩来就指出:“主要是自力更生,但不放弃争取外援。”自力更生不是关门建设,需要同世界各国发展经济、技术、文化交流。即使实现了工业化,也不可以一切都完全自足,仍然需要发展国际经济技术交流。六十年代以来,在提出为四个现代化的目标而奋斗时,周恩来进一步发展了上述思想。他说:“我们是大国,整个国民经济都要自力更生,这有战略意义,永远如此。”〔12〕我们要“从本国的具体情况出发,依靠本国人民的辛勤劳动,充分利用本国的资源来进行建设”。〔13〕对世界各国的科学技术要择其先进、适用的,设法引进。“外国一切好的经验、好的技术,都要吸收过来,为我所用。学习外国必须同独创精神相结合”。〔14〕只要发挥本国人民的聪明才智,善于取人之长,我们在追赶现代化过程中完全可以后来居上。“我们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但是我们有先进经验可以学习,有最新科学技术成果可以利用,这样可以扩大我们的眼界,所以我们前进的步伐可以加快”。〔15〕

  第四,按步骤,分阶段,积极稳妥,循序而进。

  周恩来认为理想与现实、目标与步骤、战略与战术要很好地结合起来,既不能胸无大志,也不能好高骛远。一九六二年六月八日,他说:“科学研究、尖端技术,要循序而进,不可能一步登天,要在一定的基础上逐步往上爬,要有步骤和秩序。登珠穆朗玛峰,也要分几个阶段,一个阶段、一个阶段地上去。”〔16〕三届人大一次会议上,周恩来提出“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可以按两步来考虑:第一步,建立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第二步,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使我国经济走在世界的前列”。〔17〕一九五六年党的八大会议和八届二中全会上,周恩来系统地阐明了建立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的思想。他说:“我们的工业化,就是要使自己有一个独立的完整的工业体系”。〔18〕一九五九年十二月二十四日,周恩来在提出四个现代化的目标的同时,把更快地建成我国独立的经济体系作为当前的任务之一。他认为“建成一个独立的经济体系,这包括工业、农业、财政、贸易、文教、科学、国防等各方面”。〔19〕进入六十年代后,一方面,周恩来指出:“建立独立的工业体系,我们提了多年,现在我们必须有一个新的认识,就是六十年代的工业体系。”〔20〕另一方面,周恩来认为“提建立独立的国民经济体系比只提建立独立的工业体系更完整”。〔21〕由工业化的目标向四个现代化目标的转变,同由建立独立的工业体系向建立独立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的转变是相互联系的。它反映着周恩来对中国富强之路的探索过程,对中国发展国民经济的战略目标、战略步骤认识的不断深化,也体现着周恩来“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的求实精神。

  中国有两句古语:“有志者事竟成”;“预则立,不预则废”。国家的发展,民族的繁荣,也需要有一个全体人民为之奋斗的具体目标。周恩来管理国家卓越的贡献、高度的智慧和非凡的胆识之一是提出并坚持中国发展国民经济的战略目标——实现四个现代化,开辟了通向中国富强的光辉道路,并为后人循序而进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周恩来经济文选》第46页。

  〔2〕同上书,第142页。

  〔3〕同上书,第160页。

  〔4〕同上书,第405页。

  〔5〕同上书,第407页。

  〔6〕《周恩来经济文选》第500页。

  〔7〕同上书,第409页。

  〔8〕同上书,第460页。

  〔9〕同上书,第426页。

  〔10〕同上书,第632页。

  〔11〕同上书,第640页。

  〔12〕《周恩来经济文选》第493页。

  〔13〕同上书,第564页。

  〔14〕同上书,第566页。

  〔15〕同上书,第504页。

  〔16〕同上书,第493-494页。

  〔17〕同上书,第563页。

  〔18〕同上书,第338页。

  〔19〕《周恩来文选》第403页。

  〔20〕同上书,第425页。

  〔21〕同上书,第519页。

  2007/09/10

  五、怎样实现四个现代化

  子午书屋(www.ziwushuwu.com)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 推荐:全球通史 人类简史 时间简史 未来简史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

在线看小说 趣知识 人生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