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书屋
周恩来主题阅读

一、政治遗嘱

  一九七五年一月十三日,四届人大一次会议在北京开幕。周恩来带病作《政府工作报告》,再次提出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当周恩来讲完“向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前进”这段话时,代表们热烈鼓掌。

  这次会议是周恩来生前最后一次参加的党和国家的重大会议。

  这段话,周恩来逝世后已作为终卷篇编入《周恩来选集》下卷和《周恩来经济文选》中,它是周恩来留下的关于国家富强的政治遗嘱。

  一九七五年邓小平领导的全面整顿,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三步发展的战略,高举的正是向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前进的旗帜。一九七八年九月十六日,邓小平说:“什么叫高举毛泽东思想的旗帜呢?就是从现在的实际出发,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实现毛泽东同志提出、周恩来同志宣布的四个现代化的目标。”〔1〕

  一八四○年以来的百余年间,中国因社会制度腐败和经济技术落后而处于被动挨打之中。一批批仁人志士为寻求救国之路,为中华民族的富强进行了不懈的探索、抗争、奋斗,但得到的却是一次次的挫折与失败。以毛泽东、周恩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华民族的杰出贡献之一是:在日本侵略者还没有被打败之前就提出了“建设一个独立的、自由的、民主的、统一的、富强的新中国”的伟大奋斗目标。党的七大会议上,毛泽东深入地分析了独立、自由、民主、统一与富强的关系。他说:“一个不是贫弱的而是富强的中国,是和一个不是殖民地半殖民地的而是独立的,不是半封建的而是自由的、民主的,不是分裂的而是统一的中国,相联结的。”一方面,“没有独立、自由、民主和统一,不可能建设真正大规模的工业。没有工业,便没有巩固的国防,便没有人民的福利,便没有国家的富强”。另一方面,“在新民主主义的政治条件获得之后,中国人民及其政府必须采取切实的步骤,在若干年内逐步地建立重工业和轻工业,使中国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新民主主义的国家,如无巩固的经济做它的基础,如无进步的比较现时发达得多的农业,如无大规模的在全国经济比重上占极大优势的工业以及与此相适应的交通、贸易、金融等事业做它的基础,是不能巩固的”。〔2〕周恩来与毛泽东的认识是完全一致的。建国前夜,周恩来主持起草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提出:“为中国的独立、民主、和平、统一和富强而奋斗。”“稳步地变农业国为工业国。”建国后,一九五○年八月二十四日,周恩来在中华全国自然科学工作者代表会议上指出:“去年,人民政协通过的《共同纲领》规定了建设独立、民主、和平、统一和富强的新中国,要把中国由一个农业国变为工业国,这也就是规定了中国科学家的奋斗目标。这个方向和目标是很清楚的,这正是近百年来中国科学家所寻求的。”〔3〕《共同纲领》规定的奋斗目标与毛泽东在七大提出的奋斗目标相对照,以“和平”更换了“自由”。这两字之改,表明了毛泽东、周恩来等最高决策层认识的深化。其一,民主、自由并提,内容相同,可以合而为一;其二,争取国际、国内的和平是建设富强的新中国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128页。人民出版社一九九四年版。

  〔2〕毛泽东:《论联合政府》。

  〔3〕周恩来:《建设与团结》。

  2007/09/10

  一、政治遗嘱

  子午书屋(www.ziwushuwu.com)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 推荐:全球通史 人类简史 时间简史 未来简史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

在线看小说 趣知识 人生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