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书屋
周恩来主题阅读

四、“天涯处处有芳草”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日起,到一九七五年九月,周恩来接待来华的外国客人,包括民间人士,达2890多次。〔1〕周恩来把来华的外国客人看作“送上门来的老师”,向他们求教、“取经”,为国家建设服务。

  周恩来每次出国访问,更是密切联系国内建设的实际,留心出访国的长处,并设法“引进”。他认为一切国家、一切民族,都有长处,也有短处,有优点,也有缺点。敢于向一切国家的长处学习,就是最有信心和自尊心的表现,这样的民族也一定是能够自强的民族。

  一九五六年十一月十七日至一九五七年二月十二日,周恩来在贺龙陪同下先后访问越南、柬埔寨、印度、缅甸、巴基斯坦、苏联、波兰、匈牙利、阿富汗、尼泊尔、锡兰等亚欧十一国,实现了寻求友谊、寻求和平、寻求知识的愿望,是新中国外交史上一次重大的外交活动。寻求知识,摆在第一位的就是寻求经济建设的知识。访问中,周恩来有针对性地参观了许多工厂、建设工程和科学研究机构。

  印度、巴基斯坦等国是唐玄奘取经去过的地方。一九五六年十二月九日,周恩来在印度西孟加拉邦政府大厦花园里接见旅居加尔各答和附近各邦的华侨代表150多人,号召华侨“人人学玄奘”。一九五六年十二月二十四日,周恩来在西巴基斯坦政府的欢迎宴会上说,我们两国早在第五世纪就开始了文化和经济交流。中国高僧为了寻求知识,曾经先后来到这个地区,其中最著名的是法显和玄奘。他们从你们这里学习了许多东西,丰富了当时的中国文化。

  为了建立相对独立的工业体系,实现国家工业化,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经济建设是以工业特别是重工业为重心的。为寻求工业建设的知识,一九五六年十一月二十九日至十二月十日,周恩来在印度先后参观了印度国立物理实验所、印度中央水利和动力研究所、浦那附近的青霉素工厂、斯普林纺织厂、印度国家科学研究所、马德拉斯附近的印度国营火车车厢工厂、奇塔兰詹的机车制造厂、辛德利的化学肥料工厂等等。一九五六年十二月二十日至三十日,周恩来在巴基斯坦先后参观了卡拉奇郊外七英里的信德工业区、海德拉巴的水泥厂和剃刀片工厂、拉合尔的巴塔拉机器制造厂、达卡附近的阿达姆黄麻工厂、达勒斯瓦里棉纺厂等等。一九五七年一月十一日至十六日,周恩来在波兰先后参观了波兰最大的帕伐瓦格车厢制造厂、华沙的泽兰汽车工厂、诺瓦胡塔列宁冶金联合企业、华沙保卫者纺织厂、密茨凯维奇纺织厂等等。

  第一个五年计划后期,我国正在筹划对黄河、长江这两条母亲河的治理与开发。一九五五年七月三十日,一届人大二次会议通过决议,批准国务院所提出的关于根治黄河水害和开发黄河水利的综合规划,计划在陕县三门峡地方修建一个最大和最重要的防洪、发电、灌溉的综合性工程。一九五六年七月三门峡工程局移驻三门峡工地。一九五六年六月,毛泽东三次畅游长江之后,写下了《水调歌头·游泳》,描绘出“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的壮丽宏图。印度、巴基斯坦、阿富汗等西南亚国家同中国一样有着悠久的治水历史,有一些很成功的水利工程,有不少可以借鉴的水利建设经验。

  在经济建设中,周恩来特别重视水利建设。一九五六年底到一九五七年初,周恩来访问印度、巴基斯坦、阿富汗时,特别留心当地的水利建设。

  一九五六年十二月二十三日上午,周恩来从卡拉奇乘专车到达以古堡著称的海德拉巴城,参观了吴拉姆·穆罕默德水坝。他题词写道:“水利是我们两国具有共同性的问题。我们很高兴地参观海德拉巴的吴拉姆·穆罕默德水坝,从这里的工程中我们能够学到对我们也是有益的东西。”巴基斯坦古城白沙瓦,早在第六世纪,中国学者们就怀着钦佩和尊敬的心情著文介绍过这里的情况。十二月二十四日至二十六日,周恩来在这里逗留了40多小时,参观了白沙瓦西北19英里的喀布尔河上的瓦萨克水坝工地。

  一九五六年十二月三十一日上午,周恩来在尼赫鲁总理陪同下参观了印度著名的巴克拉-南加尔水闸工程。此前,十二月二日、七日,他曾分别参观过印度中央水利和动力研究所、迈顿水坝。这次,他对印度最重要的水力发电和灌溉工程南加尔水闸给予很高的评价,对记者们说:南加尔工程“使我们受益很多”。这年除夕,周恩来是在参观了南加尔水闸工程后返回德里途中的专车里同尼赫鲁总理一起度过的。周恩来赞赏印度室外河道模型具有室内模型所不能比的优点,回国后还要求水利部学习印度的经验,在室外做河道模型。

  一九五七年一月二十一日,周恩来参观了离喀布尔约80公里的苏罗比水电站。这是一个西德人帮助建设的水电站,周恩来询问西德工程师如何解决该水电站的泥沙淤积问题。一月二十三日上午,他乘飞机离开喀布尔前往阿富汗南部的重要城市坎大哈访问,下午参观了坎大哈附近的赫尔曼德河水利工程。周恩来对苏罗比水电站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一九七○年十二月三日,他接见阿富汗新任驻华大使西迪基,又询问该水电站是否解决了泥沙淤积问题。西迪基大使回答:“已解决了,办法是定期挖泥沙。”他当场指示陪见人员,要中国驻阿富汗使馆人员去该水电站参观一下,研究该水电站的泥沙问题是如何解决的,向国内作报告。

  一九六三年十二月十四日至一九六四年二月二十九日,周恩来在陈毅陪同下访问埃及、阿尔及利亚、摩洛哥、阿尔巴尼亚、突尼斯、加纳、马里、几内亚、苏丹、埃塞俄比亚、索马里、缅甸、巴基斯坦、锡兰等亚非欧十四国,行程十万八千里,是新中国外交史上又一次具有重要意义的外交活动。访问中,周恩来经常用“天涯处处有芳草”的诗句,教育中国代表团人员应该向这些亚非欧国家学习一切有益的东西。他自己更是身体力行。这里仅举数例,以飨读者。

  例一:参观阿斯旺高坝

  尼罗河与黄河同以人类古代文明的发源地而闻名于世,又同以多泥沙河流而著称。

  新中国成立后,为综合治理、开发黄河,修建了宏大的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但由于对黄河的规律摸得不透,未能处理好泥沙淤积问题。该工程自一九六○年九月开始蓄水,经过一年半的时间,到一九六二年二月,就淤了15亿吨泥沙;不仅三门峡到潼关的峡谷里淤了,而且在潼关以上,渭河和北洛河的入黄河口处,也淤了“拦门沙”。周恩来领导三门峡工程的改建,十分重视借鉴国外治水工程泥沙处理的经验。

  一九六三年十二月十四日至二十一日,周恩来访问埃及,其间,专程去阿斯旺市,参观尼罗河上正在修建的阿斯旺高水坝工程。他非常重视这一具有灌溉、发电、防洪和航运等多种效益的大型水利工程,详细询问了泥沙淤积情况及处理办法。他还邀请埃及高坝部长到中国参观、交流经验,建议中国派代表团到阿斯旺考察。后来,埃及高坝部长应邀率代表团访华,参观了新安江水电站,交流了治理黄河经验。中国也几次派代表团去埃及阿斯旺参观。

  例二:参观炼油厂

  一九六三年十二月二十七日至三十一日,周恩来访问了地处北非地中海和大西洋沿岸的摩洛哥王国。

  一天,在王国首相陪同下,周恩来和陈毅参观了一座由意大利帮助兴建的炼油厂。周恩来非常重视国内石油工业建设。一九六二年六月二十一日、一九六三年六月十九日,他曾两次视察大庆油田。他希望这次参观,能发现一些对我国石油工业建设有益的东西,以便借鉴。因此,他兴致很高,询问得很详细。他给这个厂的题词中写道:“这是一个很好的现代化的炼油厂,建设得很快,管理得很好,并且锻炼出不少技术人员,值得我们学习。”他很赞赏这座炼油厂的现代化设备和现代管理。

  返回住所后,周恩来对身边工作人员说,苏联帮我们在兰州建了一座与此厂生产能力相等的炼油厂,职工多达6000人,而这个厂包括技训班在内,总共才300人。相比之下,我们的人力浪费何等惊人!他叮嘱道:记住,回国后一定要石油部派技术专家来看看这座炼油厂。

  回国后,周恩来很快指示石油部派了一位总工程师来摩洛哥考察。据这位总工程师说,这个厂不但人员节省,而且由于管道布局合理,占地面积也节省很多。他在那里取得了很重要的炼油厂建设的经验。

  一九六六年五月三日,周恩来第三次视察大庆。他在大庆炼油厂询问了每个车间多少人,全厂多少人,设备仪表是哪里制造的等等。在了解技术和管理情况时,他再次提到摩洛哥的那家炼油厂。他说:“我们的炼油技术也有进步,这个炼油厂的人员在国内比不算多,但比国外就多了,我在非洲看过的炼油厂,他们的人很少,当然那也是别国搞的。”在看到本国炼油厂的技术与管理进步的同时,周恩来没有忽视与国外先进水平的差距,实际上是再次强调了学习国外先进的技术、管理的必要性。

  例三:引进柑橘优良品种

  周恩来访问摩洛哥时,还作出了引进摩洛哥柑橘优良品种的决定。

  一次,周恩来同陪访人员与中国驻摩洛哥大使馆工作人员共进晚餐后吃水果,大家盛赞摩洛哥蜜柑个大、皮薄、汁多、香甜可口。周恩来则深有所思地说:全世界柑橘的老祖宗在中国,可是近几十年我们的柑橘退化了,原因是缺少科学技术人员对改良品种进行专门研究,而西方国家则有科技专家来研究,不断培育出优良品种。这时,中国驻摩洛哥大使杨琪良对周恩来说:“据摩洛哥朋友说,世界上有两位最著名的柑橘专家,其中一位是法籍教授,就在摩洛哥植物研究所工作。此人对我国很友好,使馆和他有交往,能否考虑请他去中国讲学。”周恩来说,我们先从国内派几位专家来看看,有些人不亲眼看看是不会相信的,然后再邀请这位专家去中国讲学。可能的话,你们先搞些优良品种的树苗运回国内。

  周恩来回国后不久,就派了广州和西双版纳两个植物研究所的专家到摩考察,并在法籍专家的协助下,挑选了已嫁接好的30来种优良品种的树苗300株,于一九六五年初空运到广州。后来,这位法籍柑橘专家也应邀访问了中国,作了几次有价值的学术报告。

  例四:引种油橄榄树

  民以食为天。“食”,不仅要食粮,而且要食油。中国农业没有过关,不仅全国人民的吃粮是一个大问题,吃油也是一个大问题。六十年代初期的经济困难中,解决全国人民的吃粮、吃油问题,是周恩来工作日程上的一项重要内容。

  一九六四年元旦,周恩来是在阿尔巴尼亚度过的。访问中,汽车几小时几小时地穿行在油橄榄林绿阴掩蔽的大道上,那四季常绿、青翠欲滴的橄榄枝给了周恩来深刻印象。他了解到,由于盛产橄榄油,西班牙、意大利和希腊的居民,每人每年平均食用橄榄油分别高达10至20公斤;当地的油橄榄出油率很高,对解决人民食用油很有好处。他想,我国许多省份山地多,山区种植油橄榄树,发展木本油料,既可以不减少粮食耕种面积,又可以增加人民的食用油。于是,周恩来表示要引种油橄榄树。阿尔巴尼亚方面当即赠送给我国1万株油橄榄树苗,并派专家专程护送到我国,进行技术指导。

  周恩来结束其他国家的访问,回国到达昆明时,得知昆明海口林场正准备栽种油橄榄树,第二天便不辞疲劳赶到海口林场栽下了第一株油橄榄。他指示大家一定要像抚养小孩一样细心照管,使油橄榄在我国过好成活、生长、开花结实、丰产丰收、传种接代五道关。

  周恩来要求有关部门,就油橄榄树在我国的生长情况,每过半年向他专门汇报一次。一九七四年底的棉油糖烟麻会议上,周恩来再次强调,南方山区多,木本油料不与粮食争地,可以多发展,并询问了油橄榄树的试种和发展情况。直到病危,他还向云南省问起油橄榄树。

  如今我国已有油橄榄500多万株,油橄榄鲜果年产量已达30多万斤。周恩来种下的那第一株油橄榄,后来连年结果,至今枝繁叶茂。

  由于当时的国际形势及冷战氛围,周恩来任总理期间未能实现对西方发达国家的访问,未能身临其境参观西方发达国家的工厂、企业,考察他们的经济、技术发展状况。但是,作为补缺,他十分重视向西方国家来华的客人们求教;同时,他要求我国驻西方国家的使节们要尽可能多地参观人家的工业设施,了解人家技术的特长,介绍给国内。他说,驻西方国家大使馆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抓好科技调研”,“知道我们有什么不够的地方,才可以决定我们要向国外学习什么”。“文革”期间,他多次抨击闭关自守的“左”的做法。一九七三年,他批评科学代表团出国回来“不敢谈人家的长处,也不敢谈我们的短处,这是不符合毛泽东思想的”。他说:“出国参观、考察,就是为了学习人家的长处。”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看到他国的长处,光是羡慕人家是没有用处的。应该去学习、拿过来,使其在中国的土地上生根、开花、结果。周恩来对印度室外河道模型、阿富汗苏罗比水电站、埃及阿斯旺高坝、摩洛哥炼油厂、摩洛哥柑橘、地中海沿岸国家的油橄榄树的优点、长处,都是采取“拿来主义”的态度。

  还必须指出,在取人之长的同时,对人家的缺点、短处也要引以为戒。周恩来在这一方面同样是出色的。十一国与十四国之行,他对一些国家树砍得过多、森林覆盖率低十分注意。一九六四年六月二十一日,他会见外宾时说,文化越古,不知保护,树木越少,我去过的地方,如从尼罗河经过中东、中亚细亚到中国这片都如此。他认为沙漠化是由不合理的开发利用破坏了森林植被造成的。周恩来号召中国林业要把重点放在育林,“植树造林是百年大计,总得坚持到二十一世纪”〔2〕。

  今天,在对外开放的大潮中,我们只有既敢于和善于取人之长,又敢于和善于避人之短,才能在经济、技术方面后来居上。周恩来寓经济于外交中的做法在今天更应进一步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参见力平:《开国总理周恩来》第314页。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一九九四年版。

  〔2〕《周恩来选集》下卷,第447页。

  2007/09/10

  四、“天涯处处有芳草”

  子午书屋(www.ziwushuwu.com)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 推荐:全球通史 人类简史 时间简史 未来简史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

在线看小说 趣知识 人生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