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书屋
周恩来主题阅读

1917年十九岁

1月18日 在《校风》报社全体人员会上,报告上学期社务。因临近毕业,辞去总经理职务。

  2月13日 寒假中,随南开学校新剧团组织的观剧团到北京观摩。在京三天,“睹社会之腐陋,闻政府之黑暗”,气愤之极。在随后的一篇作文中抒发自己对穷苦人民的同情之心:“途中,睹乞丐成群也,则思推己及人,现天下饥如己饥、溺如己溺”。

  5月2日 在《校风》第六十三期开始发表为《校风》撰写的社论《本社之责任观》(全文分六期刊载完)。文中提出“人民国家之主人也”及“共和国之统治权在国民全体”的论点。在校期间,还先后写《共和政体者人人皆治人人人皆治于人论》和《爱国必先合群论》等作文,提出“治人、治于人者,恒常系诸一人之身,此共和之真谛在是,民主之精神亦在此”,而“阶级不除,无平等之望;人群不合,无爱国之理”。因此,“敬爱国则必先合群,无分域,勿拘等级,孤寡者怜之,贫病者恤之,优者奖之,劣者教之。合人群而成良社会,聚良社会斯能成强国”。

  5月23日 参加南开学校讲演会(由敬业乐群会等三个学生团体邀请蔡元培、吴玉章、李石曾来校讲演),并笔录《蔡孑民先生演说词》,后载于《校风》第六十七期。

  5月 参与筹编南开学校《第十次毕业同学录》,并撰写序言。

  6月26日 参加南开学校第十次毕业典礼,获国文最佳奖,并代表毕业同学致答辞。以平均分数八十九点七二的成绩毕业。《毕业同学录》中对周恩来作了如下评语;“君性温和诚实,最富于感情,挚于友谊,凡朋友及公益事,无不尽力”;“君家贫,处境最艰,学费时不济,而独于万苦千难中多才多艺”,“善演说,能文章,工行书”,“长于数学”,“毕业成绩仍属最优”。

  7月下旬 和李福景等同学去北京筹划赴日本考官费留学事。经过奔走,靠同学、师友的帮助,筹集到一笔最低限度的费用。行前,到东北探望伯父,并回到沈阳母校同师友相见话别,为同学郭思宁题写“愿相会于中华腾飞世界时”的临别赠言。

  9月 由天津登轮赴日本。行前写七言诗一首:

  “大江歌罢掉头东,

  邃密群科济世穷。

  面壁十年图破壁,

  难酬蹈海亦英雄。”

  10月 入日本东京神田区东亚高等预备学校补习日文,准备报考东京高等师范学校和东京第一高等学校。

  初到日本,因独处异国他乡,孤寂苦闷,一度相信“无生”主义〔注〕。

  〔注〕无生主义:佛教名词。认为一切现象之生灭变化,都是世间众生虚妄分别的产物,本质在于“无生”,修得无生,即是涅槃,即熄灭生死轮回而后获得的一种精神境界。

  12月初 参加南开学校留日校友会。在东京汉阳楼召开的第一次月会上,被选为评议员。曾在校友会上作《吾人日后求学之方针》的报告。

  12月19日 致信在美国依阿华州格林奈尔大学学习的南开同学冯文潜,谈旅日留学生活,说:弟自来此预备,尚称合式。官费考试在明岁六月,届时背城一战,成败与否不敢预料。

  12月22日 致信南开同学陈颂言,谈旅日留学生活,说:“留东学子在此,约分三派:一埋首用功。不闻理乱;一好出风头,到处声张;一糊涂到底,莫名其妙。此外,持求学济世,以用功为根,交接为道,糊涂藏隐者,乃属上流不可多得之士。”信中表示;“家国恨,天下事,不堪一提!极目神州,怆怀已达极点!乃争权者犹红其眼磨其拳,不顾生死,哀哉!苦吾民矣,为之奈何!”

  本年 书赠留日南开同学王朴山题词:浮舟沧海,立马昆仑。

  2007/09/10

  1917年十九岁

  子午书屋(www.ziwushuwu.com)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 推荐:全球通史 人类简史 时间简史 未来简史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

在线看小说 趣知识 人生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