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书屋
周恩来主题阅读

新中国成立以前的史料很值得收集

  (一九五九年四月二十九日)

  【题解】

  这是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举行的茶话会上的讲话节录。

  【正文】

  在座的委员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有具体工作岗位的,担任着科学、医药、工程、教育等方面的工作。这部分同志很忙,有的连写东西的时间也没有。老舍同志有一次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将”了我一“军”,要求给他安排些时间搞业务。对这部分同志要加以照顾,不要弄得太紧张。高龄的委员精力集中使用,工作的年头可以更长一些。到各地视察既是政协委员的权利,也是他们的义务,但是要量力而行,有的可以不去,也可以就近视察。这次张文白〔1〕先生提出在北京附近视察,我们就赞成。以后,可以把老年人组织在一起视察,少看多休息,不能和年轻人一样对待。

  另一种是年老体弱没有具体工作岗位的,但他们都有一定的知识和经验。过去这方面的工作组织得不好,没有能使他们的力量发挥出来。许多人在历史、科技、文化、艺术或其他方面是有研究的,如果自己不能动笔,可以带徒弟写点东西。

  我们都是过六十岁的人了,至少是戊戌年出生的。戊戌以来是中国社会变动极大的时期,有关这个时期的历史资料要从各方面记载下来。在座的都经历过四个朝代:清朝、北洋军阀政府、国民党政府和新中国。新中国成立以前的史料很值得收集。时间过得很快,开国至今已经十年了,如果不抓紧,有些史料就收集不到了。五四运动距今才四十年,那时候的事情现在的青年们已经不大了解了,对甲午战争、戊戌变法的情况他们就更不熟悉了。现在当然首先要研究现实问题,反映新的情况,但对过去的东西也需要研究,新的东西总是从旧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过去编的府志、县志,保留了许多有用的史料。收集旧社会的典型事迹也很有价值,如近百年来有代表性的人物、家庭和家族的情况就值得研究,看看他们是如何产生、发展和衰亡的。那些典型人物,他们所代表的那个社会虽然灭亡了,有的本人也死亡了,但事迹可以作为史料记载下来。我国大小凉山有过半奴隶制,现在已经进行了民主改革。西藏是农奴制,再过几年也要改革的。有些东西不赶快记载下来就会消失。从最落后的到最先进的都要记载下来。要勇于暴露旧的东西,五四时代就提倡叛逆精神。一个人的转变不是偶然的。我如果有时间,也愿意写点东西暴露自己的封建家庭。对袁世凯我不熟悉,谁要写蒋介石的历史,我还可以供给一些资料,两次国共合作我和他来往不少。暴露旧的东西,使后人知道老根子,这样就不会割断历史。人们都赞扬我国的古代文化,其中就包括很丰富的历史记载,不仅有正史,还有野史、笔记等。汉文在这方面起了很大的作用。我们要把自己所掌握的历史遗产贡献出来。

  顾颉刚〔2〕先生说他想做些考据,但是政治运动很多,虽然有所得,却把时间都占了,在考据方面的贡献就少了。做考据工作只靠个人不行,要组织起来,也可以带点徒弟。

  写东西不一定只限于文化史。在座的有搞军事的,可以写军事史,如从八旗、绿营、湘军、淮军、新军一直到国民党军队的发展史,都可以写。在座的还有不少工商业者,可以写我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史,也可以写其中的一个行业,如银行、纺织业等。其他如政治史、经济史、外交史也都可以写。

  政协是联系各方面的,要注意组织这项工作。全国政协要开常委会,成立工作组,其中有收集历史资料的组。各位委员回去,可以利用地方政协和文史馆两个机构做做这项工作。在具体做法上要从容一点,不要像青年人那样,喜欢放“卫星”,也不要规定一个月写多少字,有精力的时候可以多做些。收集史料的工作一定要从容一点。

  昨天有两个黄埔军校的朋友讲起三二○事变和皖南事变,听起来很有味,但我因有事只听了一个半小时就告辞了。有些朋友的观点不一定正确,那可以共同研究,但先要把史料记载下来。例如昨天两个朋友讲的三二○事变的情况就可以补充已有史料的不足。他们说,在事变发生前一星期蒋介石想走。乍一听不容易理解,这次事变是蒋介石向共产党的进攻,怎么他又想跑走呢?青年人听了根本不会相信,但根据蒋介石一贯的作风来看,这是可能的。蒋介石在陈炯明、孙中山手下时都曾拂袖而去。在黄埔军校时他同苏联顾问闹翻了,也是走了又请回来的。他当权后,这种事又有过三次:一九二七年下野去日本,一九三二年一二八淞沪抗战前躲回奉化,一九四九年和平谈判时退居幕后要李宗仁代总统。他常以退为进。三二○事变前他可能想走,等到摸清我们毫无戒备的时候,就大举进攻。历史是曲折的。我早说过蒋介石是最好的反面教员。蒋介石这一集团是很有些东西可写的,在座的不少人熟悉这方面的情况。

  今天梁思成〔3〕先生没有来,康同璧〔4〕先生来了,他们二位如果对维新派有兴趣也可以写。去年学术界对戊戌变法作了评价〔5〕,也还可以重新估量。国外有专门研究戊戌变法的,但我国研究这个问题的人很少。

  现在先提一提这件事,大家好作安排,具体的组织工作由政协常委会秘书处与各方面联系。

  【注释】

  〔1〕张文白

  张文白即张治中。当时任国防委员会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政协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

  〔2〕顾颉刚

  顾颉刚,历史学家。当时是政协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

  〔3〕梁思成

  梁思成,建筑学家。清末维新派著名人物梁启超之子。当时任清华大学土木建筑系主任、政协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

  〔4〕康同璧

  康同璧,清末维新派著名人物康有为之女。当时任政协全国委员会委员。

  〔5〕去年学术界对戊戌变法作了评价

  一九五八年九月二十八日,中国史学会和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第三所(今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在北京联合举行学术讨论会,纪念戊戌变法六十周年。参加会议的同志在发言中谈到,一八九八年的戊戌变法是改良主义运动,但在当时代表着中国社会的发展趋势,具有进步的意义,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2007/09/10

  新中国成立以前的史料很值得收集

  子午书屋(www.ziwushuwu.com)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 推荐:全球通史 人类简史 时间简史 未来简史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

在线看小说 趣知识 人生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