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书屋
周恩来主题阅读

关于文艺工作的几个问题

  (一九六三年四月十九日)

  【题解】

  这是在中央宣传部召开的文艺工作会议和中国文联三届全会二次扩大会议上讲话的第三部分。

  【正文】

  文艺战线有一支队伍,专业队伍约有三、四十万人,其中仅戏曲队伍就达二十多万人,不算大。但是,这支队伍在宣传教育上的作用很大。去年电影观众达三十三万万人次,而全国省市级以上的报纸,发行量只是一千几百万份,有很多人不能看报或没有机会看报。上学的人,包括全日制和业余学习,也只是一小部分。同时,电影、戏剧是通过艺术来感染人的,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力量,也不同于报纸、学校的正面教育。香港电影如果一个月演一两场,一个城市一年演一两部,再加上做好评论工作,指出它的副作用,并不是绝对不可以演。但是,大量上演,经常看香港电影,片子里表现的那种生活方式,会破坏我们的艰苦朴素的优良作风。文艺作品感人深,力量大,使人经久不忘,影响深远,我们要对后代负责,就必须注意。造成一种好的社会风气,需要长期努力。我们只有十三年的历史。树立新风气,打破几千年以来的封建影响,近百年的资本主义影响,改造人们的思想和习惯势力,在全中国移风易俗,不是一代的事情,而是要长期努力,一个一个阵地去夺取的。正像毛主席讲的:对于中国人民脑子里落后的东西,我们要去扫除,就像用扫帚打扫房子一样。从来没有不经过打扫而自动去掉的灰尘。而且,你一天不扫,灰尘又会积起来。这样,也就看到文艺工作的作用重大,必须加强文艺战线,不能等闲视之,看作是消闲解闷的东西。文艺确实起一些消闲的作用,但主要不是为了消闲。这样认识文艺的宣传教育作用,能够加重我们的责任。我希望大家都来加强文艺战线。

  一、关于革命的文艺路线。党中央、毛主席已经对社会主义革命文艺制定出来一条路线,有了大的方针政策。这条革命文艺路线的内容是:

  1.文艺工作的对象,是为工农兵服务。这从延安时提出,进城以后又再三强调,但有的时候还会忘记。

  2.文艺工作的目的,是为社会主义服务。为目前我国的革命、今天的无产阶级政治服务,也为世界革命服务。

  3.文艺工作的方针,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一九五一年毛主席提出“百花齐放,推陈出新”;以后又提出薄古厚今的问题。我觉得可以把这四句话结合在一起: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百家争鸣,薄古厚今。我们是为今天服务的,对古代的东西是批判地吸收过来,为今天所用,所以要推陈出新,薄古厚今,以今为主。应当在六条政治标准的基础上,坚持贯彻这个方针。

  4.提倡革命的现实主义与革命的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

  文艺界一般都接受了这条革命文艺路线,现在的问题是怎样用到实践中去,这就需要文艺工作者勤奋工作。我们首先要求文艺工作者在创作实践中贯彻这条路线,创作出好的文艺作品来。否则,这条路线就无从体现。其次,要求做好文艺评论工作,说明哪些作品实现了党的路线和方针,哪些实现得好,哪些不够,哪些有错误。现在,介绍和批评工作做得不够有力,包括对小说、古典作品、戏曲、电影、舞蹈、音乐等方面都做得不够,结果使得观众感到茫然,尤其是一些青年,得不到鉴别好坏高低的指导。当然,青年也有懂得选择的,甚至选择得很严,自然有些人也可能看得狭窄些。需要我们注意的是介绍、评论必须恰当。例如有些对古典文学的评论,只是抽象的说两句时代局限性、阶级局限性,这在原则上不算错,但是还应当做具体的、恰当的分析,虽然这不容易做到。定一同志主张对古典作品要写序作注,至少要写序。如果研究古典文学的同志,有二三十位每人负责一部,花上二三年时间,就可以搞出几十部来。还可以扩大到文史方面,《资治通鉴》、《史记》也值得写序作注。评论工作更难做,因为评论是更现实的。文艺批评家需要努力。对于新的创作,现在有一些介绍文章,但还要有评论。

  革命文艺路线方针的实现是要有个过程的,而且是长期实践的过程,长期介绍、批评的过程。通过文艺工作者的实践,通过文艺工作者逐步实现我在第一部分中提出的五个基本要求,才能够使党的文艺路线体现在文艺创作里,变成一股精神力量,教育人民,教育后代。

  二、文艺创作和表演中的几个问题。

  1.阶级性问题。

  阶级性与人民性能不能划等号?我认为讲阶级性、人民性必须与当时的时代联系起来。人民,这是指绝大多数人。在奴隶社会,奴隶是绝大多数;封建社会,广大农民是绝大多数。同情奴隶解放,同情农奴,刻划出“卑贱者”的形象,这就是人民性,也就是当时的阶级性。在今天,我们讲的是无产阶级的阶级性,但无产阶级又必须与农民结成联盟,工农联盟要长期存在下去,最后使农民得到最彻底的解放,所以今天无产阶级的阶级性也可以说是今天的人民性。

  阶级性的第二个问题是要求思想性与艺术性的统一和和谐。阶级性不仅表现在作品的思想性里,也要透过艺术性表现出来。先进思想要有相适应的艺术形象来表现。不能认为传统的或外来的艺术形象都是纯技术性的,没有思想倾向,没有阶级性。艺术品,不管是诗歌、小说、话剧、戏曲、电影、绘画等,思想都是通过艺术形式表现出来的。所以,思想必然会影响形象,阶级性也会受到影响。有些传统的东西在当时可以被接受,为人民通过,今天就不能照样搬过来。中国有许多反封建的民间故事,因为当时的统治者不允许表现农民起义或奴隶反叛的作品广泛流传,于是创作者往往通过男女爱情、神话鬼怪的题材表现反封建斗争。《红楼梦》里也用了很大的篇幅写诗词歌赋和哭哭啼啼。今天,我们就不再需要那样写法了,那种艺术形式已经同今天的时代不相适应了。思想性既然要通过艺术性表现出来,就不可能不影响艺术性;反之,艺术性低的,也就不能不影响思想性。这也包括戏剧的演出,导演和演员的思想对演出质量高低有直接关系。评论作品,首先看思想性,然后看艺术性,还必须看它在今天是否可取。

  作品里还必须有正面人物和反面人物,有正面与反面的斗争,并且都要有所发展。反面人物不能从头到尾一个样,一出台就让观众一眼看穿,必须通过剧情的发展一步步地揭露他。正面反面形象要运用得恰当,才能够把阶级性刻划出来。所以,我们说千篇一律公式化,是不能代表深刻的阶级性的刻划的,只能是标语口号。艺术作品必须有戏剧性、有典型人物,这就要求作家到生活实践中去,对生活中的素材做一番典型化的工作。

  典型同真实有区别。完全的真人真事最不好演。今人同古人不同,鸦片战争的林则徐、甲午之战的邓世昌、太平天国的洪秀全等,都是作为那个时代的典型来表现的,那个时代离今天比较远,艺术家可以做典型化的工作,不拘泥于历史的完全真实。当代的真人真事,社会主义时代的真人真事,最好少写,特别是中央同志最好不写,因为不容易写得恰当。最好是创造典型人物。《霓虹灯下的哨兵》以南京路上好八连为题材,但不是写的哪一个具体的人,是典型化了的。

  一种艺术形式不适于另一种艺术形式,不要勉强移植。农村大量出现的鬼戏是禁演了,但我们并不取消《聊斋》。《聊斋》在写了序言以后,还是可以看的,跟禁演鬼戏完全不同。神话也要加以选择。毛主席的《蝶恋花》词,是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最好的结合,改成歌曲,我听了觉得很好,还想学唱。但是改成戏剧、舞剧上演,就有问题。剧作者勇于尝试,这种精神是好的,我把这作为一个问题提出来。

  2.时代性问题。

  文艺创作一定要合乎历史发展规律,合乎时代背景。古代是古代历史的背景,不能把古人写成现代人出现在舞台上。借历史题材来讽喻现实,是可以的。但是,不能超越那个时代,不能把今天的思想强加于古人。同时,演古代生活,是以古为鉴,却不能以古代今。今天是今天的时代,还是歌颂现代的作品为最重要,要提倡演革命斗争、新人新事,以反映现代生活为主。但这不是取消古代的东西,历史题材经过马克思列宁主义者之手,进行了整理加工,可以写得更好。

  强调写现代为主,却不要忽视了一百多年革命斗争历史。对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应当加以区别,但又要看到它们之间的联系。就这两个阶段而言,创作重点当然放在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拿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同社会主义革命阶段相比,重点又要放在建国以来的十三年。在十三年里,又要区别已经成为历史的十三年和今天的新人新事。这样,创作的范围就广阔了,不是只写今天的新人新事。表现近百年的革命斗争、新民主主义阶段的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革命阶段的斗争,并且把他们联系起来,作品才能丰富,才能有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结合的好作品。现在表现十三年的作品还不多,对此不要气馁。应当承认,现在写十三年的作品中,已经有不少优秀的。刚解放不久,老舍〔1〕先生就写了《龙须沟》,剧中歌颂了党和人民政府为人民服务,表现了旧社会受压迫人民的翻身。这几年又出现了更成熟的作品,再经过十三年,相信会有更伟大的作品问世。

  我们的领导是正确的,文艺工作方向是对的,创作的天地是很广阔的,我们不要只局限在写十三年,还要把近百年斗争、世界革命斗争都在自己作品里刻划出来,再加上新人新事多了,这样就丰富了。

  既然讲时代性,自然以现代创作为主,但也不忽视古典著作。无产阶级总是要后来居上的,即使以古为鉴,也不能简单的古今类比。古典作品确有时代局限性,但一定要具体分析,讲清楚它好在什么地方、坏在什么地方。一定要批判地接受古代遗产,我国的古典作品中有许多正义的、人民性的作品,这是很大的特点,是值得称道的。特别是地方戏曲里,很多表现了“卑贱者”是最值得同情和具有正义感的人。如川剧《芙奴传》,称赞了最卑贱的人。神话剧里,是美化人间,表现人间生活比天上好,表现了正义的力量。古典戏曲里也有写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的,也有写牛鬼蛇神的,这也要具体分析。《杨门女将》是好戏,里面王侯、将相都有。《罢宴》写反对浪费,寇准也是个宰相。同样,才子佳人的戏也不能一概不准演。如果把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的戏都禁止,以后又会走向反面,又得恢复。所以,对古典作品要选择,而且这种选择不可能一下子十分恰当,要谨慎。

  我们提倡演现代戏,写新人新事,但也不是要求所有的剧种马上都演现代戏。越剧,现在有些同志要革命,要演现代戏,这种精神很好,但究竟怎样革命还要研究。十年前我说过,越剧先要解决男女合演的问题。越剧团现在全国太多了,有二百多个,福州也搬去一个越剧团,观众听不懂,演员很苦恼,这是领导的缺点。这等于东北要移植赣剧,都是领导上一时高兴,文化行政部门的同志不能“乔太守乱点鸳鸯谱”。京戏、昆曲会不会绝种?剧种本身要努力适应今天的时代,但是一个时代的产物,就有一个时代的代表性。最近北京京剧团要到香港演出,这个剧团只能作为一个老派京剧的艺人在新中国得到重视和发展的代表。对香港做宣传工作的同志应该注意,对香港宣传要恰当,不要去同香港一样讲铺张、讲排场。

  戏曲改革是很值得做的一件工作。京剧、地方戏占多数,是戏改重点。提倡新人新事现代题材的重点是电影和话剧。京戏、地方戏的重点工作是改革、移植。我曾向文化部建议,请几位专家,整理几十个京剧剧目,剔其糟粕,取其精华,就能比现在的剧目前进一步。其次是移植,有些坏戏里有好唱腔,好身段,有些人很欣赏,舍不得丢掉,可以移植到有人民性、进步性的剧目或新编的剧目里去。有些地方剧种、曲种,能够表现现代生活,就可以着手演现代戏。我们可以一手改旧的,另一手演新的。我听过苏州评弹的一些段子,配合现实斗争很及时。

  3.民族化、大众化问题。

  民族化主要是形式,但也关系到内容。要使广大工农兵看得懂,听得懂,能产生共鸣,必须民族化、大众化。这就是我们对革命文艺工作者的要求。从这个意义上讲,外来的东西不经过溶化不可能大众化。农民听不懂交响乐,我也听不懂,只欣赏“洪湖水,浪打浪”。不仅中国如此,外国人也不是都听得懂交响乐的。讲到声乐,洋嗓子唱起歌来,我也听不懂,听外国民歌还能听懂几句。苏联音乐家说,那是学院派的唱法,只在舞台上唱,群众欢迎的还是民歌唱法。这些东西,在外国尚且不大众化,何况在中国?

  新歌曲比较好,不用洋嗓子唱。它虽也是外来的,但比较能同中国民族结合,并且也结合起来了。现在有人不唱了,只唱洋歌。连一些有名的民歌歌唱家也学洋嗓子,结果失掉了民间风味,这是领导上不注意,以为民歌不重要,结果到群众中通不过,不是群众喜闻乐见的。话剧、电影是西方传来的艺术形式,但比较容易民族化。音乐、舞蹈不同,民族性很强,东方和西方的风格不同,很难和谐。硬搬西方音乐,必然损害了内容。《白毛女》进城以后,改变了乐器,就不如延安时的演出。最近听《白毛女》,八十人乐队很大,使人听不见唱什么。一个歌唱家同八十个乐器竞争,只能破坏了歌唱家。我不是主张不要乐队,而是说要看演什么戏。演外国歌剧,可以搞西洋乐队,但也不要搞那样大。芭蕾舞最需要乐队,可是乐队却最弱。这说明我们的分散主义相当严重。这次下个决心,把北京各团体的乐队好好整顿一下,加以调整。当然,培养个乐队人才不容易,整顿乐队不是把他们裁掉,而是使他们各尽其才,各得其所。

  民族化关系到大众化,关系到通过艺术形式动员广大人民,这不是小事。无论如何,洋化是不行的。少数洋化的东西可以保持,但是,多数是要能在中国土壤里植根成长的。文艺的提高,首先要普及,在普及的基础上提高,首先就必须民族化、大众化。我们不反对把外来形式引进中国,可以有此一格,丰富我们的艺术形式,但主要部分应当是我国民族化、大众化的艺术,通过大众化才能为群众接受。我国的木刻、国画,就都是受人民欢迎的,当然也还要反映今天的生活。我们现在要防止西方资产阶级思想来侵蚀,对外来形式确应有所选择。

  另一方面,民间、民族文艺也有糟粕,也要选择。民间文艺是在封建社会里产生、发展的,必然带有低级的东西。例如淮河流域的花鼓舞,都是男扮女装,女角站在男角肩上,这并不是什么好的东西,我们的中央歌舞团为什么一定要把它搬来?上海舞剧《小刀会》里的弓舞,本来很好,后来也学外国的,女的站在男的腿上去,太平天国怎么会有这样情况?这是与时代不符合的。

  4.战斗性问题。

  我们提倡无产阶级文化,提倡战斗性,并不是取消多样性,不是取消抒情的东西。而是要看内容和比重。第一,战斗性不是天天打仗,不要庸俗化的理解只能写战争。战斗性是阶级斗争内容的反映,《林冲夜奔》、《野猪林》都是战斗性。《将相和》里没有打仗,也有高度战斗性。问题在于怎样写法。第二,抒情性,要反对靡靡之音,反对反动思想。“洪湖水,浪打浪”也是轻音乐,但这是革命的抒情,里面歌唱了阶级斗争、革命、党的领导,有理想,又是优美动人的,所以轻音乐要看是怎么个“轻”法。我们反对靡靡之音,需要革命抒情。要尽量淘汰掉那些低级、庸俗的东西。当然,这需要时间。

  总之一句话,文艺战线十三年来成绩很大,缺点错误是次要的、第二位的,但也是要纠正的。对戏曲剧目怎样估计,也是两头小、中间大。有教育意义,可以以古鉴今的是少数;有害的,也是少数;无害的或少害的比较多。这就有很大的天地让我们来改革。

  三、加强和整顿文艺队伍。

  首先要加强党的领导,走群众路线。党的领导要和群众路线结合。不论哪一级、哪一个单位,都必须按照领导、专家、群众三结合的方针办事,才能生动有力,创造出革命文艺。

  文艺队伍总是少数,作家、艺术家更少,必须同广大业余群众结合,要提倡业余活动。现在群众歌咏运动很差,不如日本。要提倡革命的战斗歌曲、革命的抒情歌曲,兴奋斗志,鼓舞干劲。

  个人才能要同集体结合起来。文艺工作者总是要有个人才能的,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他们的才能有自由发挥的广阔天地。但是,必须同集体结合起来,只有结合起来,个人才能才可以发挥出来。

  师徒关系要与封建关系区别开。我们提倡文艺界带徒弟,提倡把本领无保留地传授给有希望、有才能的后代,并且希望青出于蓝,后来居上;但是,反对封建式的关系。

  流派与山头也要区别。我们提倡流派,各种花、各种家,在社会主义花园里出现,放出毒草则要除掉。但是,流派同山头主义不同。山头主义是自立山头,搞独立王国,不许别人碰,不愿意同别人合作,不是集体主义的,那种搞法绝不许可。

  在待遇上,基本原则是同工同酬,但也要优质优价,就是说,要尊重优秀人才。可是,也不能差别悬殊过大,造成物质刺激,出现高薪阶层。

  还要提倡劳逸结合,防止骄傲。我国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提倡新生力量、新事物,所以成名比较容易,也就容易产生骄傲。老年人经过旧社会的风霜,骄傲的少一些;年轻人容易骄傲,骄傲了就会垮台。领导上要注意教育青年,防止骄傲。

  此外,还有新老结合等等,不谈了。

  总之,我们的文艺队伍,既要有正规部队,也要有广大的业余队伍。文艺工作者要到广大的群众中去,到工农兵中去。

  【注释】

  〔1〕老舍

  老舍,原名舒庆春,作家。当时任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北京市文联主席、政协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

  2007/09/10

  关于文艺工作的几个问题

  子午书屋(www.ziwushuwu.com)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 推荐:全球通史 人类简史 时间简史 未来简史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

在线看小说 趣知识 人生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