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书屋
周恩来主题阅读

同仇御侮共谋民族出路〔1〕(一九三六年)

  【正文】

  辞修〔2〕总指挥

  恩伯军长并转万龄、仲廉、仙洲〔3〕诸师长勋鉴:

  红军自去岁北上,即志在迅赴抗日前线。今春入晋,不图不为贵军所谅,为保存双方抗日实力,当即半途回师,呼吁停战。乃不旋踵,贵军又渡河相逼。敝方以长此相残,徒快敌意,仍一方将主力西移,避开决战,冀以诚意相感,徐图协作;一方继续致书贵党及蒋先生〔4〕,要求迅停内战,共谋抗日。虽尚未见回应,但联合抗战之呼声,已盛倡于朝野。良以今日国势,已届最后关头。和平久已无望,牺牲必不可免。日本外相亦已公言:日本在采取最后步骤之前,容忍现已余极小限度。若以华北与西北之局势观之,则分离华北进攻绥〔5〕、宁,日寇之最后步骤已势在必行,决无任何容忍。凡属国人,宁能再忍!矧吾侪同为中国军人,同处西北前线,虽互战十年,但今大敌当前,舍同仇御侮、共谋民族出路外,则只有相率为奴耳。既为人奴,尚何分国共,何分红白?故吾侪今日之战,已成鹬蚌,再不停止,必将自焚。现苏维埃中央政府及红军军事委员会已发布命令,停止对国民革命军之任何攻击,仅许被攻击之自卫。如有缴获,在抗日时一律送还;如国民革命军向抗日阵地转移时,制止任何妨碍举动,并须给以一切可能之援助。苏维埃与红军深冀以此进一步举动,促进诸先生及贵党当局之觉醒。在诸先生所率师干,或曾与于上海抗日战争,或则出身直〔6〕、鲁,情切桑梓,果肯枪口对外,则陕、绥接壤,转旌援绥,岂惟绥东可保,全国抗战亦将由此发动,先生等之功将不朽矣。

  微闻蒋先生及晋绥当局均有意于抗战,而贵军及一切“剿共”军队,所以迟迟未动且日见加多者,岂以有红军在,增多顾虑,非远驱之、“围剿”之不敢开往前线耶?鄙人敢正告诸先生,红军抗日一秉血诚,非驱之“剿”之所能屈,更非驱之“剿”之所能安于后方者。今日国军以枪口内对,苏维埃、红军犹愿以停止攻击相倡,若贵军及其他国军一旦开赴前敌,苏维埃与红军必誓以全力相助。凡国军向抗日前线转移时,所取道路红军决不破坏,所设后方红军不侵扰,所移防地留有国军接收者红军决不攻占,沿途及前进阵地红军并愿动员群众相助。在红军自己,则愿同赴前线,共效驰驱。诸先生须知,贵我双方今日虽为敌对,一旦杀敌于同一战线,血迹凝结,宁复再分彼此?请寄语晋绥当局及一切愿赴抗战前线者,红军主力今已会合,所望者为抗战先锋,决不愿偷生苟安于后。至若捣乱抗日后方,阻拦抗日去路,不仅红军立誓不为,亦甚望我全国武装部队共以此为戒也。

  塞外杀声已震天动地,同来奋起抗战是所望诸先生,诸先生其亦有以约我耶?专此布臆。顺颂

  起居!不一。

  弟恩来

  附:共产党致国民党书

  毛泽东关于停战抗日之谈话〔7〕

  【出处】

  根据中央文献出版社一九八八年出版的《周恩来书信选集》刊印。

  【注释】

  〔1〕这是周恩来给国民党军将领陈诚、汤恩伯等的信。

  〔2〕辞修,指陈诚,一九三六年五月,任国民党军晋陕绥宁四省边区“剿共”总指挥。

  〔3〕恩伯,即汤恩伯,当时任国民党军第十三军军长。万龄,即王万龄,当时任国民党军第十三军第四师师长。仲廉,即王仲廉,当时任国民党军第十三军第八十九师师长。仙洲,即李仙洲,当时任国民党军第十三军第二十一师师长。

  〔4〕指一九三六年八月二十五日中共中央发布的《中国共产党致中国国民党书》,见本卷第501页注〔6〕。

  〔5〕绥,指绥远,旧省名,辖今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地区,一九五四年撤销。

  〔6〕直,指直隶,旧省名,即河北省。

  〔7〕指一九三六年十月十五日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主席毛泽东发表的谈话。在这次谈话中,毛泽东宣布苏维埃中央政府与人民红军军事委员会已命令一切红军部队停止攻击国民党军,对抗日的国民党军给予一切可能的援助。

  2007/09/10

  同仇御侮共谋民族出路〔1〕(一九三六年)

  子午书屋(www.ziwushuwu.com)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 推荐:全球通史 人类简史 时间简史 未来简史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

在线看小说 趣知识 人生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