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读书
中国古代名人传记

首页 > 中国古代名人传记 > 杨贵妃

八七

  “玉环,平安火不至,想是地方官吏逃走了,不然,不会如此——兵败的情形虽然不清楚,但从不举平安火一点来看,一定是大败,倘若哥舒翰仍有一半人马,部队能退保华阴城,必不会不举平安火的,玉环,自潼关到都城,无险可守,可能,也会无兵可战,情形很坏。”李隆基几乎要流泪了。

  “三郎,那该怎么办?”

  “现在无从决定起,希望在临潼一线可拖一下,不然,守城外灞桥,北自黄河南岸,沿水而守,到南面的蓝田,这是长安城的内线作战……”

  “三郎,以灞水为阵,华清宫也会落入敌手了!”

  想到骊山,他默然,心中凄苦到了极点,自他为皇帝以来,对骊山的经营,用力极大,现在,骊山也会沦陷,他难过到了极点,对于命潼关守军出击,也后悔到了极点。

  夜色沉沉,虽然六月炎天,但飞霜殿的夜,南风习习,很凉爽。

  高力士似乎知道皇帝的心意,他在中书省一转,劝杨国忠好好地睡一觉,以应付明早的朝会,这位宰相由金吾军的特使,卫兵,持特别通行牌而出。高力士则去回报,同样劝皇帝早些休息,他自己则骑了马到玄武门,召龙武大将军陈玄礼,在宫城各个重要区域增兵布防。

  六月初十日,黎明之前,宰相杨国忠在内殿先见皇帝,他报告,哥舒翰被部下掳去投降,正式的报告虽然没有到,但潼关失陷,华州四县官吏和守兵逃散却可以证实了。杨国忠认为长安城只怕不能守,建议皇帝逃亡到巴蜀去。他和次席宰相韦见素,御史大夫魏方进,京兆尹崔光远同见皇帝的。这三位大员都和宰相意见相同,他们请皇帝在今日早朝时派定留守长安的人,御驾幸蜀。

  李隆基在一夜之后,似乎放弃了在都城郊区再战的打算,他同意杨国忠的流亡计划,但他不主张在朝堂宣布。皇帝又告诉他们,切不可把计划逃亡的事向外说,不然,长安城会立刻大乱。

  “那末,今日朝会如何面对问题?”杨国忠问。

  “今日但宣布潼关兵败,我会问众臣应变之道,国忠,你找几个人出班奏事,你先在暗中准备,是否幸蜀,迟一步再决定。”

  在这样的时候,皇帝要拖时间,使杨国忠诧异,只是,情况太严重了,皇帝面如秋霜,他不敢多说。

  接着,皇帝命他们先退,去布置,于是,他又召入太子和另外几位大臣,分批谈话。

  李亨是迫战的主谋者,但他料不到潼关会一战而垮的。以目前的形势而看,长安成为危城,已毫无疑问了。到此,太子对时间也不敢多说,不过,他争权的宗旨未变,在应对中,他提出长安城的内部安全问题,请求调出飞龙厩骑兵巡城。

  李隆基虽然因潼关之败而慌乱,但对于夺权斗争却是敏感的。他懂得儿子的用心,而且,他也了解在目前的情况之下,自己已不能够不向儿子让步。

  他答应调出飞龙厩骑兵,交太子派人负责协助巡城。

  太子不再客气,提出以自己的第三子建宁王李倓充任。

  随后,皇帝又讲了一些都城外围的形势,他说了谎,自称已调兵赴渭南阻击来犯之敌。

  但他的谎言又无法令人相信。

  于是皇帝又命太子等人退出,另外召见几位皇子,然后上朝,比平日迟了将近半个时辰。

  早朝,肃穆和阴森,杨国忠支使的人请御驾亲征,百官为之愕然,到了这时,那能再事亲征呢?

  大臣们在淆惑和惶恐之中,不能贸然发言,皇帝壮肃地答应考虑御驾亲征,随后,宣布退朝。

  于是,在宫内,杨国忠又单独入见皇帝,李隆基嘱咐立刻派人入蜀,通知剑南节度副使崔圆作必要的准备,然后,皇帝再命杨国忠实际行使剑南节度使职权,不久以前虽任命颖王李璬为节度使,但亲王只担任一个名义,一有变乱和重要事故,名义可以随时改换的。

  皇帝只对杨国忠说了一件事,命他午刻再来。

  接着,皇帝偕同杨贵妃,似乎很闲适地乘车赴大明宫,高力士骑马随行,在巡视大明宫之后,皇帝命高力士整点禁军,集中马匹和车辆。

  随后,他很快地回兴庆宫,在车上,老去的皇帝惨淡地向杨贵妃说:“玉环,我们只有逃亡了!”

  她已体会到时局的严重,但是,她又不舍得弃城而走,长安是皇都,她的观念中,失去都城和亡国差不多,于是,她忍住泪水而问:“三郎,背城一战,以待天下勤王之师——长安城内粮食器用都充足,应该能支持……”

  “不行,城太大了,无兵可守!”皇帝沉郁地说。

  皇帝说得很肯定,长安完了。

  她不敢想,讷讷地再问:“我们出奔,放弃皇都——我们还能回来吗?”

  “安禄山是胡人,他猖狂一时,我们经过一个时期的整顿,应该能再打回来的!”李隆基于喟叹中说出:“玉环,你也准备一下,但不可和任何人说!”

  六月十一日,皇帝经历了混乱和低沉的早朝,情绪很坏,他已到勤政楼,召入高力士和龙武大将军陈玄礼,研究宫廷的禁卫情况。

  陈玄礼报告:禁军有骑兵三千五百人,闲厩有马九百匹,已悄悄集中,可以随从护驾西行。

  这一数字使皇帝为之愕然,脱口说:“这样少?”

  “陛下,飞龙厩驾兵三百六十名已调出,由建宁王统领巡城,羽林军步骑一千二百人,已调出参加城防,金吾军由南衙……”

  皇帝一挥手,制止他往下说,苦笑道:“我知道了,就如此吧,车辆检查一下,马匹也详细观察,汰去病弱,还有各苑的守卫不能动。北门禁军守城者也不能动——你悄悄去做,同时,让新募的兵到市区路上走走,对外扬言,我会出驻渭南,迎战敌人!”

  陈玄礼应了是,再说明已集中的从驾兵都是精锐的,人数虽然不多,但能力很强。

  接着,高力士把最新的兵情报告:安禄山的前锋将军崔乾祐虽然占领了潼关,但并未继续推进。他又报告:华州一带,官兵都已逃散,目前,只有渭南尚有官兵,所有前方消息,亦皆自渭南来,但渭南人心亦不稳……

  皇帝缄默着,没有说话,这时,宰相那边也送来了军情报告,皇帝看了一眼,交付高力士。在旁边的陈玄礼,似是忽然想到,他请示,是否可调骊山华清宫的禁军来,那边,有骑兵八百,步兵也有八百余人。

  “不行,西行入蜀,必须机密,任何在外面的兵都不能调动,而且也不能先向兵将们公开,只能说成备战!”皇帝长长地叹了一口气,“我只能有负百官庶民,否则会走不了!”

  “陛下,估计何时出都?”

  皇帝摇摇头,只说完成准备,日子不能定。

  就在此时,报告杨贵妃和虢国夫人来了。陈玄礼便先辞出,高力士则奉命到内侍省去联络内外。

  杨贵妃和虢国夫人,还有谢阿蛮及五六名随从女官和侍女,排场很大地入勤政楼见皇帝。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 推荐:抗日战争书籍 心理学书籍 茅盾文学奖作品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

在线看小说 趣知识 人生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