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读书
中国古代名人传记

首页 > 中国古代名人传记 > 司马迁

  带着巨大的收获,司马迁离开了沛郡,由沛郡向西南,经砀县(今安徽砀山南)到达睢阳(今河南商丘南)。他向当地父老乡亲了解到,当年在垓下领着5个人将项羽斩个稀烂的灌婴原本是睢阳的一个绸缎商人,后来跟随刘邦,屡立战功,被封为颍阴侯,他的后世子孙也享受着丰厚的朝廷俸禄。司马迁还直接寻访当年历史人物的后代,请他们畅谈祖宗的业绩。这其中历经了多少困难啊!如果没有坚强的意志,谁还能坚持下来呢?

  漆黑的夜晚、漫漫的行程、寻访的艰辛,司马迁也曾有过对故乡的浓浓的思念,露宿荒野的时候,他会想起家中的温暖;饥肠辘辘的时候,他也会想起家里饭菜的香甜。可是路还得走下去,寻访还得继续下去。父亲的叮咛时常在耳边响起,对历史浓厚的兴趣鼓励着他克服一切困难去继续寻访。多少个漫长的夜啊,多少个黎明与黄昏,司马迁一步一步为实现他的目标而奋进,在今天看来,这种精神也是难能可贵的。

  今天当我们捧着《史记》,感受着历史的风风雨雨、朝朝夕夕的时候,是否能感受到司马迁当时漫游大江南北时的艰辛呢?

  司马迁在寻访历史古迹的时候,长安方面的消息也不断传来。此时汉武帝为了加强中央集权,进一步削弱各诸侯的权力、限制土地兼并,已经紧锣密鼓地开始了他的计划。首先,他采用主父偃提出的“推恩令”,允许各诸侯将他们的封地分给子孙,分得土地的诸侯子孙可以称侯。这样一来,诸侯的封地就分散了,权力自然也越来越小,对汉王朝的巩固也就构不成什么威胁了。汉武帝并不满足于这些,他想将诸侯的权力全部收归中央,于是以种种借口废除诸侯的权力,这样激起了不少诸侯王的反叛之心,但此时的诸侯王就好像秋后的蚂蚱,蹦不了几下了,哪里是汉武帝的对手?汉武帝三下五除二,将那些有异心的诸侯王全部摆平了。中央的权力巩固了,还有地方上的呢?

  汉武帝当然不会撒手不管了,又是派刺史,又是用酷吏的,把一些地方豪绅管得服服贴贴的。

  司马迁在漫游途中,还不时听到歼灭匈奴的捷报。

  匈奴一度对西汉王朝构成很大威胁,汉高祖曾经被匈奴围困了几天几夜,到汉武帝之前,汉朝统治者对匈奴一直是采取妥协政策。汉武帝的时候,西汉国力已经相当强盛了,再也不愿受匈奴的控制,汉武帝任用大将卫青、霍去病领兵攻打匈奴,卫、霍骁勇善战,一路势如破竹,捷报频频。对于这样一件重大的事情,司马迁即使不在长安,也是可以知道的。

  司马迁为汉王朝打击匈奴的不断胜利而感到自豪,汉王朝被匈奴欺压了70多年啊!谁要想起来,都会觉得心情沉重,现在汉武帝派勇将把匈奴打得落花流水,又怎能不叫人扬眉吐气呢?但是战争又给边疆人民带来了多少灾难啊!匈奴人民也好,汉朝人民也好,总归都纷纷成了刀下之鬼;匈奴的土地也罢,汉朝的边疆也罢,总归都被践踏得一片狼藉,总归是死人不断,血流成河啊!司马迁的心情又沉重了起来。

  打了胜仗了,统治者眉开眼笑,统帅将领封爵加官;被人打败了,统治者气急败坏、三令五申地要报仇血恨,统帅将领面上无光、或被削职,或被处死,或是加紧练兵,以待将功赎罪,有谁又会想起那些无辜惨死的民众,那些血洒疆场的兵卒?多少人妻离子散,多少回家破人亡啊!司马迁善良的心隐隐作痛。可是历朝如此,历代如此,有谁能改变得了呢?司马迁摇摇头,发出了深深的叹息,再抬起头来时,已是满眶热泪。

  可是司马迁也明白:社会本是一个错综复杂的整体,各种矛盾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解除得了的,人类社会就如同生存竞争的自然界,战争就像昆虫鸟兽的毒针爪牙,是自卫的工具,在一定条件下,暴力的存在也是合理的。“非兵不强,非德不冒”,国家要自强,战争是一种重要的手段,但只注重战争而不推行礼、义之德,国家也是不能繁荣昌盛的。这与儒家思想是有所悖离的。司马迁自幼受到父亲的影响,后来虽然学了不少儒学知识,吸收了不少儒家思想,特别是董仲舒解释的孔子的《春秋》,对他影响很大,但他并没有完完全全地接受儒家学说,父亲司马谈的黄老思想在耳濡目染之中,已深深地在他头脑中打下了烙印。

  司马迁虽然同情战争中受到伤害的人民,但他也理智地认识到战争是不可避免的。战争也有正义与非正义之分,对于那些侵略别人国土,掠夺他人财产,穷兵黩武的战争,司马迁是深恶痛绝的,而那些维护自己的利益、安全,那些反抗残暴无道统治的战争,以及那些有利于国家统一的战争,都是受到司马迁赞赏的。司马迁的这种思想观念,在当时来说已经是十分进步的了。

  离开睢阳之后,司马迁继续西行,不久来到了魏国的都城大梁(今河南开封)。战国四公子之一、信陵君无忌的故事,在这里广为流传。

  信陵君的为人、才识都是为司马迁所钦佩的,在战国四公子之中,司马迁最欣赏的就是信陵君了,信陵君窃符救赵的故事,后来成了《史记》中尤为精彩的篇章。

  信陵君为人礼贤下士,“士无贤不肖皆谦而礼交之,不敢以其富贵骄士”,因而方圆数千里的人都纷纷投靠到他的门下,逐渐聚集了3000多人。各诸侯慑于信陵君的声威,10多年内都不敢对魏国用兵。

  魏国有一个隐士,叫侯嬴,年过七十,家里十分贫穷,他本人是大梁夷门的守门者。夷门就是东门的意思,大梁夷门的旧址还依然存在呢。信陵君听到这个消息后,爱才之心顿起,连忙带着丰厚的礼物去夷门看望他,侯嬴不接受厚礼,他说道:“我修身养性、洁身自好已经几十年了,哪能因为守门,家里贫困就接受公子您的东西呢?”信陵君没有强求他,反而更加佩服他的人品。

  回到府中后,信陵君置办酒席,大宴宾客,等到宾客们都到齐、入席了,信陵君套上马车,空出左边的座位,径自去夷门接侯嬴去了。古时候以左为尊,信陵君空出左边的座位给侯嬴,自然是将侯嬴的地位抬得比自己还高了。到了夷门后,信陵君请侯嬴上车,侯嬴整了整衣冠竟毫不客气地坐到了信陵君的位置上,并且态度傲慢,他想以此来试探一下信陵君的反应,但他看到的只是信陵君更加谦虚恭敬的态度。

  车子没走一会儿,侯嬴又提出来要去看看他的一个杀猪的名叫朱亥的朋友,信陵君二话没说,赶着车带着侯嬴穿过闹市,到了朱亥的家里。侯嬴故意磨磨蹭蹭地跟朱亥唠叨个没完,并且悄悄地观察信陵君的态度,信陵君温和地站在一旁,脸上没有一丝不耐烦的表情。信陵君的侍从却气坏了,暗暗咒骂着侯嬴,这也难怪,侯嬴也太傲慢无礼了,要知道信陵君家里还有满堂宾客呢,且堂堂一魏国公子,竟然在大庭广众之下给这么一个穷老汉驾车,太没有脸面了。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 推荐:抗日战争书籍 心理学书籍 茅盾文学奖作品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

在线看小说 趣知识 人生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