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读书
中国古代名人传记

首页 > 中国古代名人传记 > 女人慈禧

九八

  13

  光绪二十四年(戊戌)四月十三日,御史杨深秀进奏:请定国是。

  四月十八日,康有为代拟奏折,杨深秀上书:请告天祖,誓群臣以变法!

  四月二十日,侍读学士徐致靖上书:外患已深,请速定国是!

  光绪皇帝深感时间紧迫,吩咐翁同龢拟旨。四月二十三日,光绪皇帝正式发布上谕:明定国是,变法自强。

  光绪皇帝决定召见康有为,荣禄等守旧大臣搬出祖制,坚决反对:非四品以上官,皇上不准召见。

  翁同龢出主意:赏康有为四品官!

  光绪皇帝恍然大悟,吩咐:赏康有为工部主事。本月二十八日,预备召见。

  出人意料的是,四月二十七日,荣禄奉太后之命,连发4道懿旨:

  第一道懿旨:罢免翁同龢,开缺回籍。

  翁同龢当时是政务中枢的核心人物,身兼协办大学士、总理大臣、军机大臣、户部尚书,并会办军务多职,掌管着朝廷的军政大权,是光绪皇帝的宠信大臣,也是变法运动的灵魂。

  这一天,是翁同龢的生日。这位踌蹰满志的帝师,大宴宾朋,正想动员众人投身变法图强的伟大事业之中。这时,内侍突然降临,翁师傅以为是太后的厚赏!内侍宣布懿旨,几天来情绪极佳、喜不自胜的翁同龢,真如五雷轰顶。

  慈禧太后的懿旨,十分明确和严厉:

  协办大学士、户部尚书翁同龢,近来办事,多未允协,以致众论不服,屡经有人参奏。且每于召对时,谘询事件,任意可否,喜怒见于词色,渐露揽权狂悖情状,断难胜枢机之任!

  本应查明究办,予以重惩。姑念其在毓庆宫行走有年,不忍遽加严谴。

  翁同龢著即开缺回籍,以示保全。

  帝师翁同龢突然被罢免所有职务,开缺回籍,光绪皇帝被这突如其来的举动弄得目瞪口呆,一时之间,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史官记载称:皇上奉此谕后,惊魂万里,涕泪千行,竟日不食。左右近臣告人曰:可笑皇上,必叫老翁下了镇物也!

  光绪皇帝一夜未睡,神思恍惚,眼睛红肿。

  第二天,神情憔悴的翁同龢,前往宫门,与光绪皇帝辞别。光绪皇帝怕惹怒太后,不敢在宫中召见师傅翁同龢。两人在宫门道旁见面,皇帝默默无言,黯然落泪,翁同龢

  也是一步三回头,老泪纵横。

  翁同龢写道:在道右碰头,上回顾无言,臣亦黯然如梦。

  这第一道懿旨,慈禧太后传递明确信息:变法之事,小心谨慎,我保留意见。

  第二道懿旨:收回二品以上大臣任命权。

  这是慈禧向天下文武百官宣称:王朝的控制权,依然还在太后手里。二品大臣,就是掌握京师和地方军政大权的朝臣,谁任命,受命大臣就向谁谢恩,就听从谁的指挥。收回二品大臣任命权,意味着慈禧太后正式介入这场较量,要亲自掌控朝政。

  懿旨称:嗣后,在廷臣工,仰蒙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皇太后赏项,及补授文武一品及满汉侍郎,均著于具折后,恭谒皇太后前谢恩。各省将军、督抚、提督等官,亦一体具折奏谢。

  第三道懿旨:秋天到天津阅操。

  阅操,就是君主阅兵。阅兵之意,表明军队的指挥权归其所属,是统治者亲自检阅自己统率的军队。自古以来,只有真正拥有兵权的人,才有资格检阅军队。慈禧太后不仅亲自检阅,还要让皇帝作陪衬。

  懿旨称:本年秋间,朕恭奉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皇太后銮舆,由火车路巡幸天津阅操。所有海光寺、海防公所两处屋宇,著荣禄迅即修饰洁净,预备一切。并著胡  将火车、铁路一并料理整齐,毋得延误!

  第四道懿旨:任命荣禄为直隶总督。

  荣禄一直是慈禧太后秘密的心中恋人,也是她一生之中最为依赖、最为信任的男人。尽管荣禄始终保持君臣关系,有距离地敬仰着太后,但可以肯定的是,他对太后忠心耿耿,矢志不渝。

  当时,大学士王文韶接替李鸿章,担任直隶总督。这次懿旨,命王文韶入京,不再担任直隶总督,但还是军机大臣兼职总理大臣。荣禄则是由署直隶总督正式任职直隶总督,还兼任军机大臣,管理兵部事务,并节制北洋海军、陆军诸军。这意味着,皇宫、京师、京畿及北洋海陆军、王朝军政大权,全部集于荣禄一身。

  懿旨称:直隶总督王文韶,迅即入觐。以大学士荣禄,暂署直隶总督。

  荣禄关注兵权,郑重上书:外交之进退,视其兵之多寡强弱以为衡。强则公法所不能拘,弱则盟约皆不可恃!

  慈禧太后也关注兵权,看了荣禄之上书,立即任命他为兵部尚书,掌管全国兵权,大练新军。

  这次任命荣禄为直隶总督,荣禄前往天津总督衙署赴任。临行前,荣禄拜谒慈禧太后,忧心忡忡地进奏:微臣无他,恳请太后再次垂帘,以救祖宗江山。

  慈禧太后微笑说:你去吧,安心做好你的直隶总督,不可大意。垂帘一事,非图安逸,恐又招致揽权之讥!

  荣禄跪伏说:揽权者,是对臣下而言的,不是指太后。明白事理之人,断不会有此言!不明事理者,无足轻重,何必在意?

  慈禧太后笑逐颜开,连声说:好!好!我记着总督大人的美意!

  荣禄心情舒畅,遍邀王公大臣,联名上书,恳请皇太后垂帘训政。

  慈禧太后居住在颐和园,特地召请光绪皇帝前来颐和园。

  四月二十七日,康有为奉朝旨赴颐和园,面见光绪皇帝,他暂时住在户部公所。

  四月二十八日早晨,康有为奉旨前往仁寿殿,拜见光绪皇帝。

  这天黎明,康有为早早地就赶到了朝房,恭候皇帝宣召。想不到的是,刚到了一会儿,只见荣禄也到了,两个政见不同之人,真是不期而遇。

  荣禄一身一品大员的朝服,轻蔑地看着康有为,傲慢地说:就你这般大才,会有补救时局之术?

  康有为平静地看着他,坚定地说:非变法不可!

  荣禄逼视着他,冷冷地质问:法是当变,但祖宗一二百年之成法,何能遽变?

  康有为怒火中烧,斩钉截铁:只要杀几个一品大员,法即变矣!

  荣禄心中一惊,心想,这小子一定是疯了,不仅一点不觉得害怕,还敢口出狂言。

  荣禄盯着他,心里说:好小子,你先狂吧,早晚要先杀了你!

  荣禄先进宫了,将刚刚面见康有为的一幕,告诉了慈禧太后,然后,愤愤地说:这个疯子,口气真是不小!皇上这么信任他,大风雨真的快来了。

  慈禧太后淡淡一笑:让他们闹吧,动静越大越好。

  光绪皇帝召见荣禄,问他:康有为见识如何?

  荣禄跪伏着,小心地回答:辩言乱政。

  问:有无可取之处?

  答:一无是处。

  荣禄出来之后,康有为正式拜见光绪皇帝,两人相互仰慕已久,久未谋面,不免有些激动。

  光绪皇帝说:想不到,你这么年轻,今年年庚多少?

  康有为回答:回皇上,微臣正好40。

  光绪皇帝说:好!不惑之年,国家正需要你这样的人才!是何出身?

  康有为回答:进士。

  光绪皇帝看见康有为焦急的神情,知道他想谈什么:你的书,你的文章,我都看了,很好。国家,正处于危亡之秋!

  康有为急急道:皇上,四夷交迫,分割渐至,覆亡无日啊!

  光绪皇帝感叹:都是守旧之臣闹的!

  康有为点点头:皇上圣明,洞悉病源!既知病源,所治之药在此——既知守旧之致祸败,则非尽变旧法与之维新,不能自强!

  光绪皇帝点点头:说得好!今日,诚非变法不可!

  康有为痛心地说:近岁非不言变法,只是少变而不全变,举其一而不改其二而已!如此连类并败,必至无功。譬如一殿,材既坏败,势将倾覆,若小小弥缝补漏,风雨既至,终将倾压!

  光绪皇帝眼睛闪烁着光芒,鼓励地看着他。

  康有为神情坚定,一字一顿地继续说:必须将大殿拆而更筑,乃可庇护!然而,更筑新基,则地之广袤,度之高下,砖石楹桷之多寡,窗门槛棂之阔窄,灰钉竹屑之琐细,都须全局统筹,合一盘算,然后庇材鸠工,大殿可成!只要有一小缺,终难成功,筑殿不成,风雨也将不能抵御!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 推荐:抗日战争书籍 心理学书籍 茅盾文学奖作品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

在线看小说 趣知识 人生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