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读书
中国古代名人传记

首页 > 中国古代名人传记 > 女人慈禧

六八

  览奏深堪诧异。该太监擅自远出,并有种种不法情事,若不从严惩办,何以肃宫禁而儆效尤。

  著马新贻、张之万、丁日昌、丁宝桢,迅速派委干员,于所属地方,将六品蓝翎安姓太监,严密查拿;令随从人等,指证确实,无庸审讯,即行就地正法,不准任其狡饰。如该太监闻风折回直境,即著曾国藩饬属一体严拿正法!

  事实上,上谕到达的前五天,安德海就已经人头落地了,并且为了满足人们的好奇心,特地将安氏暴尸三日。

  安德海所带的珍宝,也全部没收:翡翠朝珠1挂,碧霞朝珠1挂,真珠鼻烟壶1个,大珠5颗,元宝17枚,骏马30余匹,碧霞犀数十块,黄金1150两。

  安德海出宫之后,慈禧太后几乎天天赏戏。

  安德海被杀之后,连续十余天,慈禧太后也是天天赏戏。

  27

  这场诛杀安德海的大变故,谁都觉得奇怪,可是谁也不敢多说什么。

  丁宝桢的折子来的那一天,慈禧太后正在小戏台看戏,点的是《百花献寿》:

  花王自白:自家,牡丹花神是也。自李唐以来,世人尽道我是花王。人心如此,我可不得在百花之中称孤道寡。每年2月15日,唐朝谓之扑蝶会,又叫做花朝日。小妮子们就说是百花生日。我为百花之尊,少不得是我的圣诞了。后来,那些冶游文士、娇痴女娘,等不得15,又移前了3日,说2月12日是花朝,少不得我的生日又移前了也!正是宛转从人世,逍遥任化工。今日花朝,百花献寿。

  近侍宫女们都很奇怪:今天既不是花朝日,又不是太后万寿节,一向注重节令的皇太后,今天怎么如此反常?头发也不如往常光鲜,皮肤更不像平常之时那样保养得细嫩光洁,难道出了什么变故?侍女们一个个提心吊胆,谁也不敢多言。

  自从安德海出宫之后,太后好像心事重重,接连几日,折子都不看了。

  丁宝桢600里加急的折子,这时送达御前,慈禧太后看也不看,吩咐:接着唱。

  海棠花妃自白:自家,杨玉环是也,今为海棠花神。只因俺玉环春睡,被三郎唤做海棠,后来文人绮语,把奴唤做花妃,俺玉环便成了海棠了。今日花王有诏,只得前往见驾,臣妾朝参!

  花妃唱道:艳香湛骨终难洗,华清一梦差池。凭千年雨冷云疑,倩香魂月下裳霓。

  正唱着,慈禧太后双眉紧蹙,没听戏,也不说话。

  众伶人吓破了胆,一个个跪在地上,浑身颤抖,不知道无端地会祸从天降。

  过了好一会儿,慈禧太后才慢慢地挥一下手,轻声说:《翠屏山》。

  戏班众伶人这才如梦初醒,原来太后不是为唱戏生气,是想自己的心事。

  《翠屏山》是他们的拿手好戏,因为太后痴迷这一曲,高兴或者忧愁的时候、节日或者万寿圣节之时,总是少不了这一段——只要是太后点了这一曲,一切不快就会烟消云散,这一天就不会有什么别扭和不幸!

  侍女笑脸如花,开腔说道:满怀心腹事,尽在不言中。

  一身彩蝶亮装的潘巧云上场,自白道:我,潘巧云也。先夫王押司,不幸早亡。后嫁杨雄,倒也夫唱妇随。怎奈他好酒贪杯,不理枕边之欢也!是我,私通了一个和尚,名叫海力士,我二人,倒也情投意合。可恨石秀,在我家中出入由己,又恐怕被他瞧见,这可怎么是好?有啦!等大郎回来,我同迎儿,搬动些个是非,将石秀赶离我家。有理啊,有理!

  潘巧云唱:潘巧云坐房中,自思自愁。想起了海师傅,怕不长久。恨石秀,在我家,常来常往,又恐怕被他人看破端详。等大郎回家来对他言讲,早早的将他石秀赶出门墙。

  杨雄上场:太爷打罢退堂鼓,衙前辞别众宾朋。

  杨雄自白:俺,杨雄,适才大爷退堂,将我唤进二堂,命我打了几路拳,耍了几路棍。大爷见喜,赏我大碗的酒,大块的肉,不觉吃得烂醉而归。行在十字街前,遇见我那石秀兄弟,将我扯到酒肆,他一杯,我一盏。他说我妻子私通了一个和尚,这话,我又信又不信。且自回家,找寻这贱人便了。

  杨雄唱道:十字街前开酒楼,酒似红花肉似油。甩开大步往前走,不觉来到家门首。

  杨雄叫喊:迎儿开门!迎儿开门!

  潘开门:大郎回来了?

  杨雄骂:小贱人!

  潘笑道:我说大郎,你回来啦!

  杨雄骂:好贱人哪!

  潘巧云:你瞧你,喝成这个样子!少喝点罢!迎儿,做饭。

  杨雄说:不吃饭!

  潘巧云:上茶。

  杨雄说:不喝茶!

  潘巧云:你饭也不吃,茶也不喝,你打算干什么哪?

  杨雄说:掌灯!

  潘巧云:大爷要睡觉了?

  奇怪的声音响了,杨雄说:什么叫?

  侍女迎儿:梁上燕子归巢。

  杨雄叫喊:叫人好恨,叫人好恼啊!

  潘巧云窃笑:大郎想那梁上燕子入巢,你恨它何来?恼它何来?

  杨雄说道:巧姐有所不知,想那大雁,乃是节烈之雁,小燕乃是淫贱之燕!不到晚来,就要成双找对,叫我怎么不恨?怎么不恼?

  潘巧云:呸!小燕乃喜庆之燕,欢喜冤家!

  ……

  慈禧太后津津有味地看这《翠屏山》,津津有味欣赏着潘巧云的娇羞模样,安德海就是在这云板声中,命归黄泉。

  小戏台如血的灯笼,高高悬挂。两边是慈禧太后亲笔书写的对联:

  清月登台,无论春夏秋冬;
  香风入座,不分东西南北。

  接连许多天,慈禧太后不理政务,天天点戏,到各戏台赏戏。

  清代宫廷之中,戏台数量不少,种类也较多。从规模上讲,大约可分成小戏台、大戏台两类。

  小戏台,就是皇帝、后妃们生活的宫室之中搭建的小型戏台,通常在三米见方左右,台面高于地面大约数寸至盈尺,戏台面积小,结构也较简单,上演的一般是宴饮戏、太平歌、清唱戏、岔曲和杂耍等等。

  这类的小戏台,紫禁城内主要有:

  丽景轩小戏台,慈禧太后生活的储秀宫后之丽景轩西面;

  怡情书室戏台,慈禧太后生活的长春宫室内西间;

  景祺阁戏台,景祺阁西间,邻近慈禧太后晚年起居寝宫的乐寿堂;

  漱芳斋小戏台,位于其后殿西间,坐西朝东,方形亭式台面,上悬乾隆皇帝御书题匾:风雅存。台前两边,是古琴状的御题对联。

  这四个宫内小戏台,和中南海之纯一斋、颐和园之德和园,都是慈禧太后经常看戏的地方。

  大戏台,就是规模较大的宫内戏台,通常是三层,建筑宏伟,工程浩大,主要用于上演群仙祝寿等九九大庆戏,每部二百四十出,连台演出。

  清宫内最著名的大戏台,主要有两座:

  寿安宫大戏台——乾隆皇帝为其母亲六十大寿庆典而搭建的大戏台,十年后,太后七十大寿,正式建造成三层大戏楼; 宁寿宫畅音阁大戏台,是慈禧太后最爱看戏的大戏台之一。

  畅音阁一带位于宁寿宫东路,也是一个狭长的宫区。

  畅音阁是紫禁城中最大的一座戏台,始建于乾隆三十七年。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 推荐:抗日战争书籍 心理学书籍 茅盾文学奖作品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

在线看小说 趣知识 人生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