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读书
中国古代名人传记

首页 > 中国古代名人传记 > 女人慈禧

四三

  八月二日,他从数百里外的威县行营上奏叩谒梓宫之后,没等指示,就带兵启程。八月十日,胜保到达北京,听从恭王的布置之后,立即由北京前往热河。

  胜保的举动,显然是对八大臣的公然挑战。慈禧太后很高兴,恭王也很庆幸,八大臣之首的肃顺心里却有些不痛快。但是,肃顺还是没有引起警觉,总觉得,胜算在握。

  进军热河的途中,胜保与带兵剿灭山东捻军的山东巡抚谭廷襄会合,两位京畿的统兵元帅联名上奏,恭请皇太后懿安;胜保还单独上奏,恭请皇上圣安、皇太后懿安。

  这是一次政治上的挑衅行动,也是一次武力试探,想看看肃顺为首的八大臣有什么反应。

  果然,八大臣十分气愤:他们怎能容忍在这种时候,公然抬高两宫太后的身份,让两宫皇太后与皇上并尊?

  肃顺勃然大怒,列举了胜保、谭廷襄不可饶恕的两条大罪:缟素期内,擅自递进黄折;未经准许,擅自在请安折上将皇太后与皇帝并列,有违祖制!

  肃顺吩咐:将二人交部议处,从严处置,以示惩戒。

  但是,肃顺毕竟是精通权术的政治家,他知道,在这关键时期,对统兵大员,尤其是京畿的手握重兵的将军,一定要恩威并重,以施恩怀柔为主,千万不可激化矛盾,引起冲突。此时,手握重兵的胜保,已经到达热河行宫。

  几乎在发交部议的同时,肃顺又特地以皇帝的名义,降下谕旨:特准胜保前来热河,叩谒梓宫。

  也是在这同一天,善于笼络人心、精通谋术的肃顺,特地发出了另一秘函:特恩手握重兵的统兵王爷科尔沁王爷僧格林沁,赴行在叩谒梓宫,并请自行斟酌行止,自行决定去留。

  其实,与恭王关系密切的僧格林沁,遵照恭亲王的指示和授意,已经秘密统兵入卫京师。

  14

  热河方面汉领班军机章京曹毓英,及时将恭亲王与八大臣斗智斗勇的情形,通报北京,北京方面就积极酝酿一场奏请两宫太后垂帘听政的政治风暴。

  北京方面主导言论的大学士周祖培,得知肃顺为首的八大臣目无君上,飞扬跋扈,喜出望外。他知道,掀起一场风暴的时机来了。他将此消息告知众大臣,极力煽动说:肃顺之辈,图谋不轨。

  周祖培的得意门人御史董元醇,得知热河的近况,也觉得时机来了。他秉承周氏的意愿,郑重地上了一道奏章,率先奏请两宫太后主理朝政。这道奏章,是太后垂帘听政之政治风暴的序幕,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董元醇奏请皇太后权理朝政并另简亲王辅政折》。

  这道著名的奏章,事先通过《密札》,通报给了正在热河的恭亲王和醇亲王,得到了两位亲王的首肯,于八月六日发往热河。

  周祖培的门客李慈铭,受周氏之托,查阅历代贤后临朝故事,选取汉、晋、辽、宋等8位贤后,撰写她们的临政事迹,写成《临朝备考录》一书进呈。他又写了一道奏折,主张太后垂帘听政。他把奏折报送周祖培,自留底稿。

  周祖培任吏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兼署户部,他与负责户部事务的户部尚书肃顺,势同水火。

  周祖培永远也忘记不了,不久前,坐在户部大堂理政时肃顺对他的侮辱。

  他署理户部,肃顺是户部尚书。有一天,他处理了一宗普通事务,正好肃顺来了,拿起周氏的处理意见,故意地问:这是谁写的?司员赶紧说:这是周中堂批示的。肃顺大骂说:哼,什么东西!这样昏愦无能之辈,只知道多吃长安禄米而已,哪里知道什么是公务!说罢,拿起红笔,在周氏批示之上,大写大画。这样的事,一而再,再而三,肃顺就这样当堂侮辱他,他不敢吭声,心里却压抑着一团复仇之火。

  八月八日,山东道御史董元醇的奏折送达热河,上报两宫太后。奏折内容,主要有三条:一是皇太后权理朝政,二是另选亲王辅理政务,三是为皇帝选择师傅。

  慈禧太后喜出望外,边走边念道:臣以为,即宜明降谕旨,宣示中外,使海内外咸知皇上圣躬虽幼,皇太后暂时权理朝政,左右并不能干预,庶人心益加敬畏,而文武臣工,俱不敢稍肆其蒙蔽之术!

  慈禧太后高兴地叫道:好!写得好!姐姐,还有,你看他这样写——太后垂帘,亲贤夹辅!好,写得好!

  慈安太后觉得垂帘听政,简直是受罪,不知道她为何如此兴奋?慈安就疑惑地说:妹妹,一整天太后垂帘,你不怕累着?

  慈禧知道慈安的意思,就温言相告:姐姐,累一点咱姐妹不怕,就怕受人欺负!太后垂帘,鬼六就不敢为所欲为,更不敢欺负咱姐妹了!

  慈安太后恍然大悟,睁着一双大眼睛:哦,哦……

  两宫太后留下董的奏折,两天留中不发下,她们在紧锣密鼓地商讨对策,绞尽脑汁地想着下一步的行动。

  董折两天没有发下来,八大臣等得心焦,主动要求太后召见,当面索要董折。内奏事处的首领太监奉旨传话:西太后要留着阅看。

  太后留中不发,八大臣自然很气愤。怡亲王载垣坚决反对太后垂帘,他冷笑着,抗言说:臣等奉遗命赞襄幼主,不能听命于皇太后。请皇太后看折,本来就多余!

  八大臣怒火中烧,大声叫喊,声震殿陛。

  八月十一日,两宫太后召见八大臣,发下董折,吩咐他们拟旨。

  拟什么旨?没有明确交待,这是慈禧太后故意要试探他们对董折的态度。

  八大臣自然胸有成竹,早就打定了主意,拟旨痛斥董疏,驳斥他胡言乱语,违背祖制,罪不可赦。军机章京吴氏奉八大臣之命写旨,语气平和,措辞不太激烈。八大臣十分不满,特别是以文才自负的焦佑瀛,决定自己亲笔拟旨。

  焦佑瀛果然文采飞扬,写得酣畅淋漓。

  肃顺绘声绘色地读道:是诚何心,尤不可行!他一拍桌子,大声叫喊:好!写得好!果然是大手笔!

  拟旨入内后,两宫太后很不满意,就留中不发。八大臣叩请面见太后,要当堂裁夺。

  被逼无奈,两天后,两宫太后和小皇帝在大殿召见八大臣。八大臣一身光鲜亮丽的官服,大摇大摆地走进大殿,勉强行礼,一个个怒形于色,根本没把年轻的太后和幼年皇帝放在眼里。

  郑亲王端华率先发难,怒气冲冲地说:臣等奉遗命赞襄政务,辅弼幼主,这是臣等之职责。本朝从无垂帘听政之先例,先帝也无此意,臣等不能奉命!

  慈安太后瞪大了眼睛,惊恐地看着眼前的一切,护着大张着口想哭不敢哭的小皇帝。慈禧太后则冷冷地看着座前的八大臣,一言不发。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 推荐:抗日战争书籍 心理学书籍 茅盾文学奖作品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

在线看小说 趣知识 人生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