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读书
中国古代名人传记

首页 > 中国古代名人传记 > 纪晓岚全传

六九

  纪晓岚从头背起,句句清晰,一字不错,乾隆一手按着书,一手指着行,指着指着就跟不上了。纪晓岚一页一页背诵出来,一卷书背完了,皇上没有找到一处差错。乾隆又打开一卷,纪晓岚又开始背诵。这次他越背越快,乾隆已顾不得句句核实,随着他的背诵,一页之中看到几句,还没来得及思索核对,他又已经背到下一页去了。皇上又赶紧翻过一页,纪晓岚又已经背完一半儿。皇上两手忙不过来,哪里还找得出有错没错?只是觉得句句都对。最后找不到他背到哪页了。乾隆干脆把书放在案上不看了,靠在椅子上微合双目,只管听起来。听得倒较为真切,听着听着,乾隆脸上露出欣喜的笑容,心中暗赞:果然有此等奇才!

  乾隆站起身来一挥手:“好啦,好啦!爱卿果有此种奇能,朕十分欣慰!四库总纂一职,非卿莫属啦!”

  “谢圣上隆恩!”纪晓岚跪下谢恩。

  乾隆这时对纪晓岚过目成诵的本领深信不疑,心中暗喜:这样的旷古奇才,出在当朝,正是朕鸿福齐天啊!编纂四库全书的亘古伟业,定会成就于此人之手!

  乾隆高兴不已,于次日赐宴,赏赐纪晓岚及其座师刘统勋、阿克敏等人。纪晓岚过目成诵的本领立刻传遍京城,京中文人学士无不敬慕三分,乾隆皇上本人,也对他倍加宠爱。

  光阴荏苒,日快如梭,说话间到了乾隆三十七年秋天,纪晓岚的生活已经安定下来。于是老家崔尔庄的人,纷纷进京投靠,纪晓岚的族侄族孙,从侄从孙中,没有通科举谋取功名的,先后有十几人来到京城,求他谋求出路,因而在京的纪氏子孙,也就越来越多。

  这年秋天过后,又有人捎信来,欲求他谋以荫庇。纪晓岚也不拒绝,只是回信儿说,来时将四婶李氏和三嫂陈氏一同送来,这是他在老家最尊敬的两位女性。几年不见,很想念她俩,要她们在京中住些日子,实现少年时许下的诺言。

  四婶和三嫂果然来了,纪晓岚十分欢喜。最让纪晓岚高兴的,是四婶常常讲起丫头文鸾,纪晓岚对四婶说:“文鸾虽然不在了,但我也常常想起她来,那时候,我将她比作海棠花,曾给她出了个句儿,是'嫩海棠',叫她来对,您猜她对的什么?”四婶已经六十多岁,脸上增添了皱纹,但双目乌亮有神,残留着年轻时的风韵,她眼睛一闪,笑道:“你俩的事儿,常偷偷儿的,不让我知道,我怎么会猜得出?”纪晓岚年过不惑,早已没有了少年时的羞涩之态,平静地说:“她对了一句'老山药'。”四婶李氏咯咯笑起来:“这文鸾终是农家之女,也算三句话不离本行呀。”晓岚笑后说:“这几十年来,每当我看见海棠花,不由得就想起文鸾。”说着,晓岚把头转向屋外,几株盛开的秋海棠粉红鲜艳,悦人心扉。他那深邃的目光,仿佛从花景中看到那个十几岁的初恋的情人,正身着粉红的衣衫,向他翩翩走来。

  “全怪四婶不好,我若早些把她给你,他就不会死得这样可怜啦!”四婶心中也涌起一种悲戚之感。她觉得自己只有这件事,没让晓岚满意,但偏偏正是这件事,让他那样劳心费神,几十年苦苦思恋,早知如此,早就把文鸾给他了,或许今天还会见着呢?说着话,四婶伤心地落下泪来。

  晓岚不知婶母是为文鸾伤情,还是为自己惋惜,赶忙劝道:“事情过了多年,婶母何必伤心,我们谈一些高兴的事吧!”纪晓岚将话题转到了别处,可在他的眼前,仍不断浮现出文鸾的影子。

  这天午睡,晓岚做了一梦,梦见文鸾还在他身边,两人一起说笑,一起玩耍;一会儿俩人跑到田野里抓蛐蛐;一会儿一块儿爬上了挂满红红的果实的枣树上;一会儿又到了沧州的上河涯,俩人在卫河边沿,观看河水中的万点灯火……只可惜这时突被惊醒,梦中的一切全然逝去。他躺在榻上,闭着眼睛,想再让文鸾走进梦中。可是却怎么也睡不着了。

  起身到了庭院当中,天已近傍晚,秋风摇落了海棠枝头的花瓣,一片一片地在地上瑟瑟颤动。晓岚睹物伤情,不由得洒下几滴思恋悲悯的泪水。

  回到室内,晓岚提起笔来,写下一首诗:《忆秋海棠》,告慰那仙逝已久的香魂。诗曰:

  憔悴幽花剧可怜,斜阳院落晚秋天。
  词人老大风情减,犹对残红一怅然。

  晚饭之后,一家人聚到客厅闲话。四婶李氏、三嫂陈氏、夫人马氏都在。这时的三嫂,也是五十多岁的半老徐娘了,不再会为"三嫂床上抱三哥"的话,与这位老小叔叔打个不休。

  她看过晓岚的《忆秋海棠》,蹙眉嗤目地哂笑起来:“老五,你的名声越来越大,怎么你这诗,做得越来越抽抽呢?”

  “嫂子此言何意?”晓岚不解地问。

  “这'词人老大风情减'一句,读来不合情理。”

  “于情理不合之处,请嫂子指教。”

  “我看'词人老大风情长'才是。”三嫂一本正经地说着,把陈氏、马氏和晓岚,都给逗乐了。她接着说道:“你都是儿孙满堂的人了,还思恋着年轻时的情人儿,可谓宝刀不老、雄风犹劲啊!不然的话,怎么会'犹对残红一怅然'呢?说老实话,你是不是想再纳一房夫人呢?那要看我月芳妹子愿不愿意了。”陈氏这几句话,把在场的人又逗得大笑起来。马月芳脸上泛着红晕,冲着丈夫一噘嘴,说声:“老不长进!”然后“噗"地一声笑出声来。纪晓岚看看这个,看看那个,咧着嘴含笑不语。

  一月过后,陈氏、李氏要回献县崔尔庄。行前俩人商量,晓岚虽然已经四十多岁,但正值壮年,身体强健,精力充沛,身边少不得人服侍。又同马夫人商量,在老家找个聪明伶俐的贫寒人家的女孩子,给晓岚做个侍妾,好照顾他的起居饮食。

  这时,纪晓岚身边有夫人马月芳和她从家中带来的媵妾倩梅。马夫人生的长子汝佶,已在两年前死去,留下了长孙树庭。次子汝传也是马夫人生的,成年后做过江西九江府的通判,后来补江宁府同知。纪晓岚的次女纪韵秋,也是马夫人所生。倩梅生了三子汝似,成年后曾为广东县丞,四子汝亿也是倩梅所生。三姨太郭彩符,在春天死了,他生的长女纪韵华。纪晓岚的四姨太赵氏,是他住福建学政回京时纳入家中,当他贬戍伊犁时,赵氏才二十二岁,没有生过孩子。晓岚想自己此去无归期,叫她一个人孤零零的,没个儿女陪伴,唯恐她落得没儿没女,晚景凄凉,便给了她一些财物,将她送回娘家。晓岚奉诏回京时,赵氏已改适他人。

  马夫人听了李氏、陈氏的话,觉得也在情理,如有一位侍妾,陪伴在丈夫身边,也免得他到外面寻花问柳,于是托李氏、陈氏费心物色,成就此事。

  李氏、陈氏回到家乡,就派人四处打听,物色身材姣好,容貌端庄而又聪明活泼的女孩子。过了两月,终于以五百两的身价,在河间买到一个穷苦人家的女儿。

  这女孩儿姓沈,长得慧黠过人,面貌娟秀,尤其难得的是,她自己愿意做富贵人家的媵妾。李氏亲自看了这女孩儿,觉得虽然不如文鸾温柔娴雅,但比文鸾聪明伶俐、乖巧能言,很讨人喜欢,认为挺合适晓岚的,便派人护送她进京,拜见纪晓岚夫妇。

  纪晓岚见了,看她不但长得俏丽端庄,而且神情朗澈,应对从容,不像贫苦人家的女儿,颇为满意。晓岚给她取了个名字,叫明轩,以寓"虽石似玉"的意思。问起家世,才知她的祖上原住苏州,也是世代书香,到她祖父时家境中落,她父亲因避仇离开苏州,带着妻子和两个女儿,辗转来到河间,以作小生意维持家用。沈明轩家中还有个姐姐。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 推荐:抗日战争书籍 心理学书籍 茅盾文学奖作品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

在线看小说 趣知识 人生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