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读书
《知道点系列丛书》

第四部分

婆罗门教

  婆罗门教是印度古老的哲学派别。它的形成与印度最早的文明——印度河文明——(约公元前2500—公元前1700年左右)有一定联系。但其真正成为一个有明确信仰或完整教义的派别,则是在吠陀时期(约公元前1500年—公元前900年左右)。

  在印度河文明时期,印度已流行对母神、动物以及男女生殖器的崇拜。这些崇拜虽然不能说标志着婆罗门教的产生,但是,却可以肯定婆罗门教在产生时吸取了这方面的一些内容。印度后世流行的婆罗门教崇拜有不少成分是由印度河文明时期已经存在的宗教崇拜演化过来的。

  随着雅利安人的到来,印度历史上出现了新的文明(新文明在产生时当然也吸收了印度河文明的成分),新文明形成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吠陀文献的出现。吠陀文献被印度历代的婆罗门教教徒奉为经典。

  吠陀时期,印度逐渐进入阶级社会。古印度阶级区分的基本形式就是种姓制度。最主要的种姓有四个,即婆罗门(祭司、负责主持宗教祭祀之人)、刹帝利(武士、王室贵族)吠舍(农民、商人或手工业者)、首陀罗(奴隶)。在四种姓中,婆罗门占据最高地位(如吠陀赞歌中的“原人歌”谈到婆罗门是原人的嘴,刹帝利是原人的双臂,吠舍是原人的双腿,首陀罗则由原人的两足生出)。婆罗门教的演变和发展始终伴随着印度种姓制度的演变和发展。这一宗教主要反映了印度四种姓制度中婆罗门的利益和意识形态。

  在吠陀时期的最初阶段,印度宗教主要是多神崇拜。而在这一时期的较后阶段,多神崇拜已经出现了向主神崇拜或一神崇拜发展的趋向。婆罗门教崇拜的主要神(如梵天、毗湿奴等)都是由吠陀宗教崇拜的诸神逐渐发展而来的。

  吠陀从广义上说也包括梵书和奥义书。梵书集中论述了各种祭祀;奥义书则主要论述了婆罗门教的哲理方面,使婆罗门教的基本信仰和教义在理论上得到整理、提高。

  在吠陀末期(或奥义书时期),印度婆罗门教已经完全形成,无论是崇拜对象、祭祀礼仪,还是教义哲理都已经确立或系统化。它在印度古代社会中,在思想界的一般主导地位已经确立,构成了印度传统文化的核心部分。婆罗门教的产生在印度历史上具有重大意义。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 推荐:抗日战争书籍 心理学书籍 茅盾文学奖作品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

在线看小说 趣知识 人生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