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读书
《知道点系列丛书》

第二部分

仁者爱人

  仁者爱人,这是孔子思想也是儒家学说的最高道德概念,是儒学所主张的爱的方式。这种爱的基本原则,就是根据血缘关系的远近,决定爱的程度。

  关于人的德性,孔子强调仁和义。义是事之“宜”,也就是“应该”。孔子认为,社会中的每个人都有一定的应该做的事情,必须为做而做,因为做这些在道德上来讲是对的事情。如果做这些事情不是出于道德的考虑,而是出于其他原因,即使做了应该做的事情,这种行为也不是义的行为。用一个常常受孔子和后来儒家学者蔑视的词来说,就是为了“利”。在儒家思想中,义和利是直接对立的。孔子本人就说过“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在这里已经有了后来儒家所说的“义利之辩”,他们认为义利之辩在道德学说中是极其重要的。

  义是形式上的观念,具体指人在社会中应该做的事情。“仁”就是义的具体化,仁的本质就是爱人。父行父道爱其子,子行子道爱其父。有个学生樊迟问孔子什么是仁,孔子说:“爱人。”又问什么是“智”,孔子回答说是“知人”。樊迟不懂,孔子又补充说:提拔正直的人居于上位,能把邪恶的人变得正直。樊迟还是不懂,孔子的另一个弟子子夏解释说:舜把皋陶提拔起来了,不仁的人就躲开了;商汤把伊尹提拔起来,不仁的人就躲开了。提拔正直的人,按照礼仪制度行事,这才是儒学要求的爱。根据这个意思,孟子说:为天下提拔一个德才兼备的人就叫做仁。

  后来,朱熹说,仁是“爱之理”。就是说,仁是儒学具有自己特殊内涵的爱,是爱的法则。所以不能把仁仅仅归结于爱,仁只是儒学的爱,是和其他思想家主张的爱,和世界上其他文化体系所主张的爱,和今天社会所主张的爱不同的特殊的爱。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 推荐:抗日战争书籍 心理学书籍 茅盾文学奖作品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

在线看小说 趣知识 人生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