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读书
《知道点系列丛书》

第一部分

柔弱胜刚强

  老子在其哲学体系中赋予“道”以至高的地位,“道”的地位之所以无穷无尽,是因为它的本性是柔弱。这个观点运用到人生方面,就是“柔弱胜刚强”。

  首先,老子主张柔弱,反对刚强。他以人的身体为例,说人活着的时候,质体柔弱;死了的时候,就变成僵硬。又以草木的质体为例,说草木欣欣向荣的时候,质体是柔软的,衰败之后,就变成僵硬的了。进而推出一般结论:“刚强”的东西已失去生机,“柔弱”的东西则充满活力。另外,他认为,只有“柔弱”的东西才能承受外力,刚强的东西则容易摧折。比如说,高大强壮的树木容易引人砍伐,也很容易被大风摧折,而柔弱的小草却能随风飘摇,永远不会折断。老子还以水为例说明柔弱的作用。

  因此,老子叹息说,这种柔胜强、弱胜刚的现象,天下没有人不知道,但没有人能从中得到启迪,从而真正认识到柔弱对人生的意义。相反,人们却自我表现、自以为是、自我夸耀。“强梁者不得其死”,这是老子教人处世的警语。

  其次,老子主张“处下”、“不争”,反对“为天下先”。他以江海作比喻,认为江海处于低洼的地方,所以能容纳百川之流,百川都汇归江海。圣人具有“处下”、“不争”的品格,所以能够处于人民之上,而人民并不感到负累受害,乐于拥护他而不厌烦他。因为“不争”,所以天下没有人与他争,也不会招来怨恨和罪过。“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也就是说,因为不敢居于天下人之前,所以能成为万物的首长。在老子看来,“处下”、“不争”的人生态度,也叫做“守雌”。

  老子在书中反复强调这些主张,例如说,委屈反而能保全,屈枉反而能伸张,低洼反而能充盈,破旧反而能新生,少取反而能多得,贪多反而迷惑。又说,善于作将帅的人不逞勇武,善于作战的人不激怒,善于战胜的人不对抗,善于用人的人对人谦下。

  在“柔弱”与“刚强”这对矛盾当中,能够看到“柔弱”的作用,是老子的独到之处,也是他的深刻之处。这些都是他观察自然和社会,从许多事物的转化例子中得出的结论。对我们今天的为人处世、方法战略也有一定的借鉴作用,因而我们需要批判地认识老子的这一思想。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 推荐:抗日战争书籍 心理学书籍 茅盾文学奖作品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

在线看小说 趣知识 人生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