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读书
圆太极作品集

首页 > 圆太极作品集 > 刺局2·字画中的诡异杀技

第九章 太极蕴八卦
叶点虚

  怀中的一块黑色丝帕,这是刺客随身的必需品之一,俗称“遮羞巾”。主要作用是蒙面时用的,还有就是在烟雾中掩口防呛。而现在它的作用变成了蒙眼,将齐君元变成一个瞎子从兜子中摸索而过。

  掏出黑色丝帕的同时,齐君元回头向竹林的来路看了一眼。他这下意识的动作是希望守在路口的王炎霸能看到自己下一步的行动,这种蒙眼而行的做法如果有个人配合可以事半功倍。而且有个明眼人在旁边盯着的话,布兜人真要用什么远杀招和血爪子,旁边的人也可以及时给予提醒和救助。

  但是齐君元只是回头看了一眼,并没有呼唤王炎霸进竹林相助自己。王炎霸已经被自己列为怀疑的对象,让他进来非但不能帮忙,反会让自己多一些担心。自己现在已经是身在危险之中,不能在危险之上再增加一份危险。

  叠好的“遮羞巾”抖开,并且甩动了两下,这是怕长时间存放后积聚的灰尘进入眼里。但就在抖动“遮羞巾”的这个刹那,齐君元眼中的影像晃动,脑中灵光突闪。他猛然回身再次朝王炎霸所在的方向看了一眼。

  是的,就在这个刹那齐君元发现了一些东西,想到了一些东西。朝王炎霸的方向看一眼并非改变主意要让王炎霸来帮忙,而是联想到某些对自己有利的关键点。于是齐君元将“遮羞巾”重新收回怀里,定睛朝四周的竹林巡看一圈,然后双臂伸探而出,果断将袖中暗藏的钓鲲钩飞射出去。

  钓鲲钩射出,目标是竹林边一些茂密的竹枝。钓鲲钩刚刚触及那些竹枝,便又猛地收回。力道轻重恰到好处,未割断一根细弱的竹枝,却是带起大片的竹叶。竹叶成团飞扬而起,然后成片飘飘忽忽往兜子中落下。

  竹叶飘落在水池中,洒落在水面上。这样的情景看似平常,但在齐君元构思的意境中,每片竹叶与水面碰触的瞬间,都像是一片片刀片在割破缠绕自己的幕布。于是迷茫中出现了清晰,黑暗中出现了亮点。当许多竹叶覆盖住水池水面时,他眼中的情景再次变化,脚下原来消失的路径重新出现。

  所有转机都出现在“遮羞巾”甩动的瞬间,在这个瞬间齐君元看到了“遮羞巾”在水中甩摆的倒影。这顿时提醒了他,让他想到兜子局相每次变化时自己眼前都会晃闪过的水面反光。随即他又发现到一个异常现象,这些被竹林围绕住的上竟然没有漂浮一片飘落的竹叶。

  这些情况让齐君元想到了王炎霸,想到王炎霸修习的诡惊亭技艺,所以他才会内心激动地又一次回头看了王炎霸那边一眼。

  以固定物设置活兜子绝对是高深的设置,齐君元并不怀疑此处的设兜者拥有这等能力。但是固定物设置的活兜子应该在很短距离的移动中就可以看出一些变化迹象来,而不是在走过一卦之后才会出现突变。由此齐君元推断,此处的“太极蕴八卦”不是活兜子。它的绝妙之处不是在设置上,而是在正常布设之外另加入了诡秘的辅助设施,比如说诡惊亭神奇的虚境之术,就可以用来惑目乱神。

  王炎霸布设阎罗殿道,需要利用光和镜的反射。而此处可利用的光是日光天色,可替代镜面的是水池的水面,这一点可以从局相变化时的光影晃闪得到证明。而周围环境如此复杂的水面竟然不漂浮一点杂物也是一个奇怪之处,虚境之术中的照射源以及反射工具上如果有杂物掺入,便会成为参照点,破坏掉整体的虚境景象。

  所以齐君元立刻决定先不用遮目而行的法子,从破开虚境的方面再试下,打破这种构局或许会有突破性的进展。而且之前已经确定兜子中含有妙器阁、天谋殿的技艺,如果此处真的使用了诡惊亭技艺,那么就更加可以肯定在此设兜的高人是离恨谷的同门。

  有了这样的判断,齐君元才更加大胆。所以他果然出手,钩削竹叶入池。竹叶飘入池水,就如上德塬唐三娘火球入范啸天所布阴世幻境一样,一下就破开了虚幻景象。所不同的是当初唐三娘的火球烧毁了部分幕景,露出了空景。而竹叶却是给予了真实的参照,点出了实相。

  齐君元不需要细看就已经了然了奥妙所在。此处水中的虚像是利用了水的折射,对光照的飞射。还有每个水池刻意设下不同的水面高低,让人无意之中产生错觉。然后水中的虚影、反射的假象与兜子中的真实布置相融合,使得闯兜人在走过一段之后突然发现水中影像突变、周围兜相突变。

  这种设置虽然也利用了水池的不同形状,但并非以其形状而成的活兜子。就单以布设的手法精妙程度和兜理的玄奥而言,它比齐君元之前推测并试图“蒙目循沿”的活兜子要简单得多。破解方法也方便,只需撒下可参照物,按最初看出的“太极蕴八卦”路数就能走出来。

  但是,如果齐君元不是离恨谷中刺客,不是修习过离恨谷多个技属技艺的谷生,特别是如果对诡惊亭的技艺没有很大程度的了解,他就算采用了“蒙目循沿”的技法,也是走不出来的。因为此兜子根本就是一个不合任何规矩的异形。

  到此刻齐君元终于吁出口气,用袖口擦一下额角微微渗出的汗水,然后继续按原来看出的“太极蕴八卦”路数向里走去。他不用再担心会有反光晃目转换虚境的情况出现了。

  他是在刚刚走出阴四卦的口子处站定的。前面虽然没多远就是那三间房子,而且接下来是一片平坦的场地,但到了这里他却不敢再往前走了。因为平坦的场地反而看不出任何布置,看不出布置的地方要么就是平地一块,要么就是暗藏着自己从未见识过的、也更加凶险的兜爪。在这样一个布设玄妙的地方此种可能性很大,所以齐君元不敢去赌,而且他觉得没有必要去赌。这不是在做刺活,只是在寻找一个身份合适的人。自己之所以想尽办法闯过设定的困行兜,除了给对方有辨别自己来历的依据外,并不存在其他什么意义。

  齐君元知道现在自己所做的已经足够多了,走得也足够远了。剩下要做的就是闹出一点动静,让一些以为不会有人能闯进来的人知道自己进来了。

  “请问何方高人在此隐修?在下途经此地唐突而入多有惊扰。”

  齐君元的呼喝声将自己都吓了一跳。他这才觉察到,竹林包围的这个范围始终一片死寂,没有一点其他声音。竹林密密围绕应该是有隔音作用的,但是怎么会连一点鸟鸣竹摇的声响都未曾出现?根据天计殿技艺所录,平常时无乱音的布设,往往在异常时会呈现乱音。也就是说,当风起之时,此处竹林发出的声响会是又一重摄魂乱神的爪子。

  “你是谁?”声音从房子里传出,带着某种诧异和惊疑。

  “妙成阁,随意。”齐君元不能确定对方的身份,所以将自己的身份也说得很是含糊,报出的是只有离恨谷的门人才能听懂的隐号。

  “你怎么会到这里的?”声音里依旧是诧异和惊疑。

  “本不该来此,但按字儿(指令、命令的意思)到位后却未曾接到任何回复。只能是会同另一路将人送到这里,却不知寻的点对不对?”

  “你是如何寻来的?”

  “我已经回你两问,按礼数尊驾应该明告我一些事情,这样我才能无所忌讳地回答尊驾接下来的提问。”齐君元拒绝回答,而是要求对方先来证明一下自己寻的点对不对。这是很好的经验,江湖上说话,十分话里七分是无关紧要,两分打打交道,一分肝胆相照。刚才他回答的这些内容就是用来打交道的,表明一些别人好奇的东西,这样才能要求对方也表明一些自己需要的东西。

  “在下江湖上称作‘云中仙楼’,俗名楼凤山,离恨谷谷生,位列玄计属,隐号‘算盘’。”对方很爽快地报出自己的名号,这给人一种感觉,就是他已经非常了解齐君元了,并且完全能确定齐君元所说信息的真假。

  齐君元早就在江湖上听说过“云中仙楼”的名号。多年前此人曾在南平同时挑战九流侯府的门客“望穿八门”史平峰、“坐地仙”马潭和“活罗汉”泉知和尚。史平峰为当时北方一带有名的卜算大师,马潭精通风水堪舆,在吴越、南汉一带极受尊崇。而泉知和尚更是身具异能,能观面知心、观行知思。但是最后楼凤山在四个时辰里算出五个天机、堪出七处风水破,并设话套反制泉知和尚的读心术,完胜三人。一时间楼凤仙在西南一带名声大噪,凡夫俗子都当他神仙一般,求他卜算看风水者无数。但他似乎厌恶尘世嘈杂,很快便不知归隐何处,只是偶求在江湖上一露痕迹。

  不过楼凤山报完名号齐君元还是大吃一惊。他虽然早就知道此人的名头,却怎么都没有想到这么个半仙般的人物竟然也是离恨谷中的谷生。

  确实是没有想到,但这不足为怪。成为一个优秀的刺客有个非常重要的先决条件,那就是不能让人知道你是刺客,或者一眼看出你是刺客。否则还刺什么刺?不是被人家先下手为强干掉,就是让刺标早早逃离。而掩藏刺客真实身份的方法有多种,像齐君元那样平常得没有一点特点是一种,但是像楼凤山这样有着很高江湖名头的也是一种,这叫以明虚掩暗真。有谁会想到一个被奉做神仙般的人物会是刺客?这其实是给大家一个最为明显、最为公众的形象特点,以此来掩盖刺客的真实身份。

  也是到了这个时候,齐君元才终于明白东贤山庄外黄快嘴带来的讯息中所说“阴阳玄池见仙楼”是什么意思了。这里以水池布设的“太极蕴八卦”不就是阴阳玄池嘛,而所谓仙楼就是指“云中仙楼”楼凤山。

  “吱呀”一声,房子的木门被拉开,一个一身素色长服的矮个子走了出来,齐君元又吃了一惊。

  楼凤山江湖外号“云中仙楼”,按理本该仙风道骨、挺拔伟岸。但他那样子却是极为丑陋猥琐,怎么都和云中的仙楼对不上,最多只能算荒郊野村之中的一处畜舍厕棚。他从头到脚的一套素色长服看着灰不灰、白不白的。但也就是最初的颜色可以算得上素,实际上这衣物上面已经不知沾了多少荤腥,否则不会这么油渍麻花大放光泽。另外,他除了身材不像仙楼那么挺拔,整个脸面上的物件也不够挺拔:鼻子塌拉,耳朵耷拉,几撮肯定无法理顺的胡须垂贴在唇边、下巴上。唯一高挺一点的是他的额头,主要是因为额头往上的毛发掉得剩不下几根了。再束起扎个小髻子,这才显得额头很高的。

  虽然对方的相貌与名号相差极大,但齐君元却并未太过注意这些外形上的差异。反倒是对方所报的隐号让他蓦然生出些想法来,这个“算盘”的含义和自己“随意”的含义似乎存在某种微妙的相同之处。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 推荐:乡村小说 官场小说 商战小说 传记纪实小说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

在线看小说 趣知识 人生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