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书屋
大唐悬疑录3·长恨歌密码

首页 > 悬疑小说 > 大唐悬疑录3·长恨歌密码

第二章 玉龙子
第三节

  崔淼骑马缓行于东市的十字大街上。放生池边人山人海,鳞次栉比的小摊贩们把小小的池子围了个水泄不通,连石拱小桥上都摆满了摊子,简直寸步难行。

  长安城中的惯例:每到寺院开筵讲经的日子,寺院周边总会聚集许多来听讲的百姓,小贩们也借着人潮摆摊做生意。东市上有一座宝应寺,当它讲筵之时,因平康坊中的娼妓们都会相约来听,故而风光更与别处不同。这一天,来东市的人比往常要翻好几倍。

  摊贩中大多是售卖钗环、义髻、脂粉、香料、绫绢这类女子所喜之物的,也有不少卖旧衣裙、假古董、粗简的书卷和字画,以及佛像和香药等等货品。崔淼在石拱桥边的磨镜小铺前下了马,随口问看铺的少年伙计:“你家掌柜的呢?”

  “到宝应寺门口去磨镜子了。今天上宝应寺听讲经的娘子们特别多,生意好做呢。”小伙计机灵地说,“客官是有镜子要磨吗?可以放在我这里,也可以去宝应寺前找我家掌柜的。”跟着他的眼风,崔淼扫视铺子两旁,果然有形迹可疑的人正在朝这边张望。

  崔淼笑道:“他一个人从早到晚,能磨几块镜子?算了,我还是过几日再来吧。”

  “也成,客官您走好。”

  崔淼转身牵马上桥而去。来到拱桥中央,他停下来俯瞰池上几只悠闲环游的野鸭,其中一只发现了水下的食物,突然一个猛子扎入水中,须臾又浮出水面,锦缎般的羽翼滴水不沾,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

  热火朝天的市集喧闹瞬间远去,崔淼失神了。他仿佛又回到了那个夜晚,整个东市里只有他和裴玄静两个人,长安城的百万之众悉数退却到黑暗后面,令他在那一刻产生了拥有天地,也拥有她的错觉。而此时他站在人群的中央,感受到的唯有失落和孤独。

  难道,这就是自己穷尽心力所要追求的吗?

  哈,崔淼对着水中的倒影苦笑起来,你是谁?他喃喃自问。假如一个人连这个问题都回答不了,那他又怎么能知道,自己究竟想要什么呢?

  你是谁?就在今天,王皇太后向崔淼提出了这个问题。

  当时,郑琼娥来请崔淼入寝阁,他连忙起身整肃了衣袍,屏息敛容随她走进去。

  但是他立刻就发现,情形不同以往。前几次来垂帘问诊时,都要穿过一重又一重的纱帐,越往里走,光线就越昏暗,直到自顶曳地的紫色帐帷外,才会命他行礼参拜。每次当他跪下时,眼前永远是那尊压覆帷帐的纯银坐象,香烟从翘起的象鼻中缕缕不绝地吐出来,以至于他总感觉自己正置身于一座佛堂,而非宫殿之中。

  可是,今天他才跨入一层帷帘,就听到郑琼娥低声道:“崔郎中,快拜见皇太后。”

  崔淼双膝一软,应声跪倒在红毡上,深深叩首。

  “皇太后在上,草民崔淼拜见太后千岁。”他听见自己的声音直发抖,紧张而乞怜。突然之间,所有的桀骜不逊都跑到九霄云外去了。崔淼五体投地拜倒在皇太后面前,心情从未如此忐忑,就像一个犯了错的孩子来拜见母亲,害怕着惩罚,又期盼着原谅。

  一个慈和的声音说:“没想到,崔郎中还这样年轻,医术就十分高明了。”

  崔淼不由自主地抬起头。

  紫色帐帷向两侧掀起,以金钩搭住。王皇太后端坐榻上,从西侧窗牖照入午后的艳阳,在她的脸上和身上涂了一层淡淡的金色,也给久病憔悴的形象增添了些许光彩。

  实际上,除了满头银发之外,王皇太后的容貌并不显得十分衰老。也许是常年避世的缘故,她面上的肌肤非常白皙,鲜有皱纹,神态更是安详,一种视死如归的安详。看到崔淼不顾礼仪投来的目光,她竟然微微一笑,但那笑容中的凄凉悲意就像一把凌厉的匕首,将崔淼的心刺得狠狠一颤。他赶紧又低下头去,只觉心跳如鼓,两只手掌心里握满冷汗。

  “崔郎中多大年纪了?”

  “二十八岁。”

  “二十八?那就是贞元六年生人?”

  “贞元七年。”

  “几月?”

  崔淼强抑住喉头的痉挛,回答:“我,不知道。”

  “不知道?”

  “家父从未告知。”

  “令堂呢,也没有对你说过吗?”皇太后的语气平和温柔,像极了一位慈祥的长辈在同崔淼聊家常。

  “回皇太后,草民幼年失恃,从未见到过母亲。”

  “是吗?那太可惜了。”

  崔淼俯首不语。

  良久,又听得皇太后道:“请崔郎中坐吧。”

  郑琼娥在崔淼身边铺了一块绣毡,崔淼眼观鼻鼻观心,绝不敢东张西望,却在与郑琼娥的一错身间,捕捉到了她那忧虑的眼神。

  崔淼在绣毡上正襟危坐。他能清楚地感觉到皇太后盯在自己身上的目光,心中反而平静下来。

  “崔郎中的医术不错,是从哪里学来的?”

  “是家传的。”

  “崔郎中的父亲也是神医吗?”

  “神医?”崔淼情不自禁地反问,“家父行医为生,却算不上神医。也许,说他是庸医,更合适吧?”

  “怎么可能?”

  “绝不敢欺瞒皇太后。只是我从小到大,看见被家父医死的人,远比医好的要多得多。为了躲避那些死者的亲人上门寻仇,我们只能一次次搬家,四处躲避。我就是在这样的东奔西跑中长大的。”崔淼回忆着,哂笑起来。

  “可是崔郎中为我诊治,明明比那些御医都更有效。”

  “那是因为……”崔淼语塞了。王皇太后不愠不急的态度实在太矜贵,令所有的嘲讽挖苦失去用武之地,他只能必恭必敬地回答:“回皇太后,按本朝的规矩,但凡民间出了好医生,都会马上被官府或者军队征用,其中最优者直接送入太医馆。以草民这点微末的医术,今天也在为皇太后诊治了。可见家父真的不是一位好医者,只不过……他的手里有一本奇书。”

  “奇书?”

  “对,书中记载了上百个验方。我正是因为熟读了这本书,才有了现在的一点点医术。也正因此书,才敢称有家学。”

  皇太后沉默片刻,问:“难道崔郎中的父亲,没有读过这本书吗?”

  崔淼一笑:“他读不懂。”

  皇太后并没有追问。

  沉默片刻,崔淼主动补充道:“这本集验方书,是草民母亲的家传。”说完,他鼓足勇气再次抬起头,隔着香熏的袅袅烟雾望上去,朦胧之中,皇太后的端正身姿多么像供奉的神祇。

  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的观世音菩萨,崔淼在心中念祷,求求您保佑我这个罪人吧。

  皇太后终于又开口了:“既然有这样的好书,崔郎中可否献出来,由太医馆登录刻印,颁行天下,岂不是一件造福百姓苍生的好事?”

  崔淼冷冷地回答:“书已经烧了。不过,所有的验方都在我的头脑里。”

  皇太后沉吟道:“也对。此事应该先问过令尊。”

  “家父早已亡故多年了。”崔淼说,“就葬在一大片乱坟堆中。周围都是那些被他治死的人的坟头。”并没人问他这些,但他却控制不住自己了,“其实也不能都算在家父的头上。因为到后来,只有一些久治不愈、身患绝症的人才会来找他。死马当作活马医,他也就一通乱治,当然绝大多数都死了,但也有极少的时候,一两个病人撞上大运,居然起死回生,便对家父感激涕零,甚至酬以重金。于是,我们的日子就还能过得下去。我还记得,在家父去世前那几年里,总有弥留的病人被扔在我家门口。也有家中贫困,无钱医治的,亲人就把他们送过来,看能不能给救活了。结果那些人,几乎都是我推着一个破板车去埋的。我一共埋了多少死人,自己都记不清了,直到把家父也埋在里面,我才能离开那个地方,发誓永远不再回去。”

  崔淼一口气说完这些话,已经收干的汗又重新冒出来,湿透了全身。他没有勇气再去看皇太后,也不敢想自己为什么会说出这么一席话来。他只知道,这些话憋在心中太多年,今天,终于有人可以倾诉了。

  不知过了多久,他才听到皇太后用虚弱的声音问:“是在哪里?”

  “淮西,蔡州。”

  “令堂也葬在那里吗?”

  “我不知道。皇太后,关于我的母亲,我什么都不知道。”崔淼回答,眼前一阵模糊。

  “明白了,崔郎中退下吧。”

  崔淼腾云驾雾般地退出寝阁,在侧帷,郑琼娥好像低声对他说了一句话,他也全然没听见。再由内侍陪送到兴庆宫南门,上了自己的马,信马由缰来到东市。直到站在熙熙攘攘的放生桥上,他的神智依旧恍惚。

  他只有一个念头:去找裴玄静。

  他要把方才发生的一切都告诉她,包括自己在皇太后面前脱口而出的话,以及那些并没有说出来的,全都告诉她。很久以来他就有这样的冲动,但每次见到她,却又不知如何开口了。

  这时他才想起来,裴玄静已经离开长安了,据说是去寻仙。但崔淼知道,事情绝对没有那么简单。寻仙之说由兴庆宫起,旨意却出自大明宫,其中的诡谲可想而知。崔淼不得不承认,裴玄静的境界和胆识远远超过自己。

  崔淼很希望能够陪伴在她身边,就像上次那样,即使自己心怀叵测被她看穿,结果功亏一篑,但只要能时时刻刻守着她,护她平安,也就值得了。

  为什么不呢?

  没错,长安城中有他苦心经营的目标,他已经越来越与之接近了,却也感到越来越大的惶恐和空虚。裴玄静曾经多次劝他放弃,甚至许诺与他一起走,是他自己执念太深,不愿割舍。但是今天,他真的害怕了。

  “抓住他!”

  放生桥下突然一阵喧哗,紧接着有人冲上桥来。跑在前面的是个孩子,矮小的身躯在满桥的摊子中灵活穿梭,后头的大人一时追赶不上。

  孩子慌不择路,一头撞到了崔淼的腰间。

  崔淼眉头一皱,擒住孩子的细胳膊。只见他衣衫褴路,面黄肌瘦,一看家境就不怎么样。

  “你瞎跑什么?”

  孩子不答,只管拼命挣扎。追赶者跑来,劈手打了孩子一个耳光:“叫你偷!”

  “他偷什么了?”

  那人指着小孩的手:“我摊子上的笔,让他一把抓走好几支!这小本生意的,怎么成!”

  果然,孩子脏兮兮的小手里攥着几支毛笔。

  崔淼喝道:“怎可偷人东西,还给人家!”

  那小孩受制于人,只得把笔还了过去,腮帮子却鼓得老高,像强忍着才没哭出来。

  小贩拿回笔,突然又伸手一扯孩子的前襟,从里面掏出几页黄纸:“还拿了我的皇历!这么小就能偷,长大肯定是个贼!”

  孩子没有吭声,眼泪却扑簌簌地掉下来。

  小贩骂骂咧咧地转身要走,突听有人在背后道:“慢着。”他一回头,崔淼递上几枚铜钱:“这几支笔,还有这几页皇历,我买了。”

  小贩一愣。

  “不够吗?”崔淼又拿出几枚铜钱。

  “够了够了。”小贩把东西往崔淼手中一塞,赶紧捧着钱走了。

  “拿去吧。”崔淼示意孩子。

  孩子迟疑着接过纸和笔。

  “你是想学写字吧?”

  “嗯。”

  崔淼笑了笑:“有志气,省着点用。”

  “谢谢郎君!”小脸蛋上愁云散尽,笑成了一朵花。崔淼又从袖笼中摸出一小面铜镜来,递到孩子手中:“你再帮我个忙,把这面镜子送到宝应寺前磨镜子的摊上。”

  孩子眨眨眼,响亮地应了声:“欸!”朝崔淼鞠了一躬,便跑下桥去了。

  崔淼在桥上目送着,直到那个小小身影消失在街巷中,才飞身上马,向北而去。

  暮鼓快完时,禾娘听见药铺后门传来乱七八糟的敲门声,她从门缝朝外一看,赶紧把门打开。

  崔淼差点儿跌在她的身上。

  “你还知道回……”半句责怪的话噎在喉咙里,禾娘诧异地看着崔淼酡红的脸,这张脸上的笑容比平时更加魅惑了。

  他半倚在她的肩上问:“你在等我?”

  “等,我每天都在等你!”她气鼓鼓地说了一句,又心酸起来,“可你并不是每天都回来。”

  “是吗?今天我不是回来了?”一副嬉皮笑脸的样子,人却左右乱晃。禾娘只得架着他往房里走。好不容易挪进屋里,崔淼就像根木头似的摔在榻上。

  她从旁边拉过一只枕头来,抬起崔淼的脑袋垫上去,嘴里嘟囔着:“我把采下的菊花晒干了,填在里面。你闻闻,有没有一股子清香?”

  崔淼闭上了眼睛。

  禾娘愣愣地看着他的脸,过了一会儿才说:“怎么喝醉了?你从来不会喝醉的。”

  “我是想醉,可是……”他突然又把眼睛睁开了,“不管我怎么喝酒,只要感觉快醉的时候,我就再也喝不下去了。每一口酒灌进来,都好像是火,是刀,根本就咽不下去,就算吞下去了,也会马上忍不住吐出来。我没用,我根本连让自己醉都办不到!”

  他用力捏住禾娘的胳膊:“你知道为什么吗,为什么会这样?”

  “为什么?”

  “因为……那个老头子就是个醉鬼!”

  “老头子?”

  “在我的记忆中,他没有一天不是醉醺醺的。一个医人,却成天喝得酩酊大醉。你想想看,他如何能给人治病?又如何让人相信他的医术?”崔淼的双目充满血丝,连眼眶都是通红的,“当然咯,其实他根本就没什么医术。光凭着从那卷方书里抄下来的十几个方子,就连蒙带骗地混了大半辈子。”他狰狞地笑起来,“你知道吗?这个人就是我的爹爹!”

  “崔郎——”禾娘的声音直发颤,她还从来没见过崔淼现在的样子,心慌极了。

  崔淼把她拉向自己,酒气直喷到她的脸上:“再告诉你一个秘密,他根本就不是我的亲爹。”

  禾娘吓得一哆嗦:“不是?”

  “当然不是!他和我没有半点相似之处。我的父亲怎会那么不堪!”崔淼声色俱厉地吼起来,“但他毕竟于我有养育之恩,所以我才亲手为他下葬,并且至今用着他的姓。他是小人,我却要做磊磊君子。况且,我也不知道我真正的姓氏是什么。除非有一天,我找回了我自己的姓,在那之前,我都要用着这个可耻的姓氏,时刻警醒自己,是不是要一直耻辱到死!”

  “真正的姓氏?”禾娘喃喃,“我也不知道我真正的姓氏是什么,是贾,是郎,是王,还是聂?”她咯咯地笑起来,“崔郎,你见没见过一个人有我这许多姓的?”

  崔淼抬起手,轻抚禾娘的脸蛋:“可怜的禾娘……”

  “不,我不可怜。禾娘只要能和崔郎在一起,就不可怜。”禾娘顺势将脸贴到崔淼的胸前,酒让他的身体散发出特别诱人的热力,烧红了她的面孔,更激烫了她的胸怀。她情难自禁,头脑中乱哄哄的,充斥着难以形容更羞于厘清的思绪,“崔郎,我的崔郎……”她伸出双臂,用尽全力抱紧他,再也不愿松开了。

  崔淼发出含糊的声音,好像在说什么。突然,他用力将禾娘推开去。他的力气很大,禾娘差点儿从榻上摔下去。“崔郎!”她惊叫一声。

  崔淼翻了个身,面朝内躺着,不一会儿便发出低沉的鼾声。

  禾娘愣愣地看着他,良久,巡夜的梆子声才将她猛然唤醒。她蹑手蹑脚地爬下榻,往外走了两步又返回来,从榻脚扯过单衾,盖在崔淼的身上。

  “静娘。”他在酣睡中唤道。

  禾娘的动作一滞,嘴角扯了扯,仿佛在笑,然后转身离去。

  第二天将近巳时,崔淼的房间里才有了动静。禾娘一声不吭地坐在自己屋中,听他去井台边打水洗漱已毕,又过了一会儿,他的脚步声来至她的门外。

  “禾娘,禾娘。”他在门上轻轻敲了两下。

  禾娘没有答应。

  崔淼的脚步声终于远去了。禾娘又等了片刻,院中再无响动,她知道他已经离开,才推起纸窗,阳光顿时洒满了小榻,却照不亮她的脸。打开的妆奁上竖着一面小小的镜子,镜中映出一张彻夜未眠的面孔,黑眼圈中的两只眸子倒是灼灼如电。

  禾娘从妆奁中取出黛石,三下两下就将眼圈描得更黑更深,又麻利地画了浓眉,连嘴唇都涂成赭色。她脱下襦衫,看了看胳膊上的青色抓痕,正是昨夜他推拉她的印迹。她若有所思地停下来,发了一会儿呆,才拿起早就搁在榻边的衣裙。先套上灯笼裤,再罩上缀满流苏的袍子,腰间束带,最后戴上覆有面纱的绣帽。镜中,一个绰约又神秘的“波斯女郎”焕然而生了。

  为了不被人认出来,再次回到长安后,禾娘总是换过装才会外出。跟随在崔郎中身边时,她是青衣随从,独自一人时,她便祭出这一整套波斯装扮。这还是崔淼从波斯人李景度那里搞来的。当然,若非万不得已,禾娘基本上不会独自出门。

  祆祠离得并不远,脚步轻盈的“波斯女郎”很快就走到了,并且顺利叫开了门。波斯奴子一边领路,一边好奇地打量着她。不会说波斯语,却指名道姓要见李景度,奴子还是头一次见到这么奇怪的波斯女人呢。

  在圆拱形祭堂后面的琉璃屋中,李景度翘着二郎腿斜卧于毡毯上。等到禾娘掀起面纱,他才手抹唇髭笑道:“我知道了,你就是崔淼的那个小女人,是他问我要的这身衣服。不错,穿着还挺漂亮,又与真正的波斯女人不同,别有一段风韵——找我有事?”

  “波斯人在找一把匕首,对吗?”

  “哦,你有?”

  “我知道它在哪里。”禾娘说,“你付酬金,我便告诉你。”

  李景度不禁坐直了身子,仔细端详她的脸:“我们波斯人做生意的规矩可是一手交货,才能一手交钱。”

  禾娘紧抿双唇,与波斯人默然对峙。从祭堂顶上传来乌鸦的聒噪,声声不绝。

  子午书屋(ziwushuwu.com)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 推荐:怨气撞铃 余罪 诡案组 冒死记录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

在线看小说 趣知识 人生格言 金庸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