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看书
世界名人传记(64部)

卓别林

第十三章 《淘金记》让影迷死在窗前

 《寻子遇仙记》和《巴黎一妇人》的成功,并未使卓别林沾沾自喜、坐享其成。朋友们和影迷们又是那么热烈地盼望他主演下一部片子,而他在息影了一段时间后,也决定为联美公司拍摄一部笑片。并且是由自己主演,标准是比《寻子遇仙记》艺术品味更高,更有震撼力。

 他集中思想、精力,寻找题材与主题,构思剧情与人物。心中不断地催促和激励自己“下一部影片一定要拍成一首史诗!一首最伟大的史诗!”

 可这谈何容易,因为就是从1924、1925年开始的3、4年间,美国的电影观众人数出现了锐减现象。这是因为电影院大量建筑后,使电影企业采用承包制形式建立合作的轮映体系,和强制影院购买标准化的影片拷贝。他们一方面想以这种方式赚钱,需要有创造性的影片;但因投资巨大又不敢相信新的作品,不太信任在创作上敢于创新的剧作家,担心一旦影片演砸产生连锁反应,导致大面积亏本。也就是1925年前后起,电影剧作家在制片业中的地位日渐重要,电影剧本开始有了较为固定的形式。电影剧作家的收入较高,但它仍受着制片商的苛刻限制,难以自由的表达自己的思想。能在好莱坞走运的艺术家,都是靠放弃自己的特色,屈从标准化与商业要求,否则就被环境抛弃。

 相对来说,卓别林在电影这一行中还是占了优势的。他既自己编剧自己主演又自己导演,制片厂也是自己的,控制了影片的全部生产过程,享有了创作自由,可以少受别人的钳制。然而,喜剧影片要拍出史诗性难度颇巨,他每天冥思苦想,一个多月过去了,什么主题、情节也想不出来。

 一个周末,卓别林又应邀去道格拉斯·范朋克家里休憩。星期天早晨用过早餐后,卓别林闲来无事,在客厅里翻看立体风景照片。那叠照片中有几张,是美国阿拉斯加州和加拿大克朗代克河流域风景。这两处在19世纪下叶都发现了金矿,一时淘金者闻风而至,趋之若鹜。照片里有一张拍的正是一长列勘探金矿的人们,攀登一处冰冻的山峦,越过一个雪山口。照片背面的文字,说的是当年这些人怎样在冰天雪地环境中克服困难……

 卓别林看到这里,马上联想起他曾看过的爱尔兰人帕特里克·布林写的一本日记。那是记述1846年,一支往美国西南部拓荒的队伍,翻越内华达山脉去加利福尼亚时,迷失方向后被大雪羁困在高山雪原中。160人中多数冻饿病死,生还者仅十分之一。为了生存,有的人什么都吃,到最后甚至为活命而吃同伴的尸体。

 这些信息,使时刻在动脑子的卓别林的思维,马上活跃起来。离奇的想象如泉水般喷涌而出,一些喜剧情节和可笑的动作呼之欲出。例如在饥饿难耐的情况下,他把自己的皮鞋煮熟来吃。用叉子挑起鞋带放到嘴里,仿佛那是面条。至于鞋钉,像剔骨头一样剔出来,还吮吸一下上面的汁。而他的同伴饿昏了头,竟花了眼把他看作一只“鸡”……

 艺术规律是那么奇特,卓别林体会到:悲剧的素材也可以创作出喜剧,虽然它们是一对矛盾,但因某些悲剧的因素往往能激起可笑的心理。他想,大概因为这种笑是一种反抗的态度,每到无可奈何的时候,人们就必须用嘲笑或别的什么笑,去反抗自然的力量和其他外力……

 他整整构思了半年之久,设计了主要的人物、情节和大部分镜头。他给这个动作喜剧片取片名《淘金记》,开头字幕写道:在阿拉斯加形成疯狂般的淘金热潮时期,成千上万的人从世界各个角落蜂拥而来。但是,很多人从来没有想过,在艰苦、严寒、缺乏食物和冰天雪地、人迹罕至的这块地方,不知道要经受多么大的困难。但是,等待他们的就是这样的困难。

 故事是这样的:拉着装有帐篷的雪橇、背着沉重的旅行用具、寻找金矿的探险者,排着长长的像蚂蚁一般的队伍,蠕动在雪原中。

 一个仅肩背着一个小包的单身找矿人查理,正拿着一根竹手杖,艰难地走在半山断崖处的羊肠小道上。他已走了3天了,这会儿身后跟着一只大熊也全然不知。每当他拐个弯或是走出涵洞时,老是觉察背后有什么动静,但每次回头观望时,那只熊就刚好在拐弯或进了涵洞……

 雪地上,竖着一根木桩,上写“毕格·吉姆·马克所有,面积:东南西北方圆250英尺,不准任何人在此采矿”。那个名叫吉姆的大个子,挖出矿石砸碎后仔细一看,竟是金子。他跳起来大喊,又跪下张开双手感谢上天。

 荒野中,有一幢孤零零的小木屋,屋中那个长相凶恶的大汉是被悬赏缉拿的亡命之徒拉逊。

 查理在雪原上展开一张代替指南针的纸,纸上画着带箭头的十字,4个箭头分别指向东西南北。他想定一下方向,把纸转了一下,结果完全弄反了……

 暴风雪来了,查理看到并找到小木屋来躲避,大个子吉姆也来到小木屋。吉姆同拉逊激烈搏斗,原来这小屋是他的,拉逊占了。他们拼命争夺一杆猎枪,枪口时时对着查理,查理吓得跳来躲去,尽量避开。

 不久,大风雪围困了小木屋。一点吃的也没有,搏斗的也没劲了,三个摸牌看谁该去找食物。结果摸来摸去,轮到拉逊,他不想去,吉姆举起了枪,凶狠的拉逊无奈出门……

 风雪不停,阵阵饥饿向查理、吉姆袭来。暴风雪包围着小木屋,查理正在靠窗口的炉子上煮什么东西。他用叉子试了试那东西的软硬,头歪了一下表示满意。然后他把锅里的一个庞然大物,使劲挑起来放到盘子里,原来这竟是一只破皮鞋。镜头摇下去,查理的左脚只穿着袜子……

 查理把桌上的盐罐、小碟摆好,然后使劲拆皮鞋底。拆开后,先把鞋带像绕通心粉似的绕在叉子上,送进嘴里吃得津津有味。然后,他又吃鞋底,并示意坐在桌子那边的吉姆也来吃。吉姆皱着眉头看着他吃,表情很不舒服。但由于饿极,又见查理吃得很香的样子,忍不住扯下一块鞋帮,怯生生地送进了嘴里,嚼了嚼,实在吞不下去又吐出来。查理不但把鞋底、鞋帮吃下去,还像唆鱼刺似的把鞋钉一根根唆得干干净净,再绅士般地吐在盘子外,同时不住地笑着怂恿吉姆趁热吃。吉姆叹着气不停地摇头……

 肚子垫了底的查理,裹着毯子拿起猎枪出去打猎。他一无所获,回到了屋里,把包着破毯子的脚伸进火炉里去烤。饿得发昏的吉姆,眼前出现了幻觉,他对查理哈哈大笑:“我看你好像一只鸡。”查理被他逗笑了。吉姆的眼神冷丁变得十分可怕,他情不自禁地拔出刀,想杀死幻觉中的这只鸡……查理连忙跑出门去,吉姆又拿起枪追出去,查理在他眼中真的变成一只“大鸡”。他举起了枪,“大鸡”抖动翅膀仿佛在哀求他。他定神一看是查理后,大吃一惊,跑过去向查理道歉:“请原谅,我有点发狂啦!”

 两人回到小木屋,查理把枪藏到屋檐下的雪中。两人隔桌对坐,一会儿吉姆饿得又发狂了,查理在他眼中又成了一只“鸡”……如是再三,查理敲了一些棚顶上的冰柱,烧成开水让吉姆喝了睡下。他又不放心地从外面取回枪,放在自己床上,以防万一。

 吉姆在床上一有动静,查理就立刻坐起拿枪。吉姆起来从储藏室那扇门出去解小便,又马上跑回来拿枪,变成两人格斗。查理把枪扔到地板上,吉姆想抢,查理拼命抱住其腿。这时从储藏室那扇门走进来一只大熊,即在片头跟着查理的那只。吉姆拼命挣脱跑开,查理扑上去抱紧大熊的腿。后来觉得不对,抬头发现是熊,吓得躲到屋角。大熊在小木屋找不着吃的,大摇大摆走出门去。吉姆这才回来,对查理好像说你算捡了条命。查理赶紧捡起枪,瞄准门外开了一枪,然后说打死了,指挥吉姆去弄熊肉来吃。自己则把盐罐、碟子、叉子摆好,动手磨刀。

 吃了熊肉后,两人友好分手。吉姆朝小木屋右边走去,去找自己的金矿。查理则听天由命地向小木屋左边走去,孑孓而行……

 查理来到一个淘金者聚集的小镇,在人头攒动的舞厅邂逅舞女乔治亚。她是来掏淘金汉们的钱的,碰见查理就跟这可怜的人开玩笑。但因为这件事,又引起她对他的怜悯。而查理误认为这是对他的爱,便与一个对她不怀好意的流氓发生冲突。经过一番打斗,小个子的查理撞在柱子上,挂在舞厅顶棚的大钟掉了下来,砸昏了他的对手,侥幸赢得了胜利。一位仁慈的工程师救了查理,把他安置在自己的小木屋里。

 吉姆在断崖边找到了自己的金矿,却见雪地大坑边有一个雪橇,他惊讶地打开雪橇上的口袋,原来有人在偷他的金石。这时,被通缉的拉逊从坑里悄悄爬上来,吉姆愤怒地按住他。拉逊跟他打起来,用棍子击昏他后,拉着雪橇逃走。恶有恶报,拉逊和雪橇随着崩塌的雪堆掉下深谷。

 除夕夜之前,查理邀请乔治亚到小木屋中聚会,乔治亚开玩笑似地点头。入夜,查理在小木屋中准备晚宴。然而乔治亚没来,只有她两个女友到了。查理用叉子叉起两只尖角小面包,叉子和小面包像人的两条腿一样。查理用手操作它们跳起了欢快的舞蹈。跳完小面包舞后,查理疲乏地睡着了,梦见乔治亚和她的朋友们拥进了小屋。大家愉快地欢度除夕,乔治亚含情脉脉地吻了他……然而,在他孤独地疲睡时,乔治亚仍未离开舞厅,正与他的对手在跳舞。

 未获得爱情的查理,和被击晕了脑袋,失却了记忆的吉姆又碰到一起。两人一同重返荒野雪原寻找金矿,又到了那间小木屋,喝了驱寒的酒睡下。就在他们酣然入梦时,暴风雪又起。一夜大风雪刮开木屋门,甚至刮得小木屋顺着斜坡滑下去。他们不知发生的这一切……

 风雪异常猛烈,命运对他们更无情。暴风雪平息后,下滑的小木屋停在一座很高的悬崖上。从屋里扯出来的一条原用于固定的大绳,刚巧卡在岩缝里,故木屋一半在悬崖上,另一半悬空着,似乎随时会掉下万丈深渊。

 人有时不知身在何处,也许反倒是幸福的。然而查理醒了,只是仍有些迷糊,屋子里桌椅板凳乱七八糟,窗子上满是冰凌,外面什么也看不清。他打算收拾一下,往右边吉姆那边走去,半悬在空中的屋子便向右倾斜。这惊醒了吉姆。查理把桌子搬到左边,木屋又恢复平衡,查理往右边走,屋子又倾斜;吉姆起床往左边走,屋子又恢复平衡。两人深感诧异,在原地又跳又蹦却无问题。查理笑道:“这是因为喝醉了的缘故啊!”但若两人都走到右边,险情就又出现,他们这才知道确实是屋子出了问题,战战兢兢地往右边靠靠试一试,屋子又歪斜。但真相仍不明,窗上结冰又看不见外边,查理运足劲撞开后门,人也跟着冲了出去……

 半悬在空中的小木屋,后门打开,查理魂飞魄散,双手抓着门,没命地挣扎在半空中……吉姆过去救助……小木屋突然更倾斜,幸亏有卡在岩缝中的大绳才免于坠落……查理被吉姆好不容易拉进倾斜的木屋。他蹬在吉姆身上想爬到前门,但滑了下去……两人匍匐在地板上拼命蹬着墙,勉强撑起身子……吉姆又拿查理当梯子,蹬着他往上爬。结果他个子太大,查理个子太小顶不住,又滑下去……小木屋更斜,快掉下去了……吉姆又蹬着查理的头,好不容易总算抓住前门,爬到外面踏上悬崖边;他惊魂甫定,望望四周,发现这里就是他原来发现金矿之处!他高兴地又跳又喊:“这是我发现的,找到我发现的金矿啦!”他拾起金矿石吻了又吻,却忘记了可怜的查理。

 倾斜的小木屋里,查理紧紧贴在几乎垂直的地板上。如果再动一下,即使小木屋不掉,他也会从敞开的后门掉下去……查理的求救声终于将狂喜的吉姆惊醒,他从门口投下去一条绳往上拉查理……刚把查理拉上来,小木屋便掉下万丈悬崖!

 紧要关头捡了一条命的查理,气喘嘘嘘地瘫坐在雪地上。吉姆欣喜若狂地紧紧拥抱着他说:“你看哪,我们发了财啦!我们成了百万富翁啦!”查理仍惊魂未定……

 成了百万富翁的查理、吉姆乘轮船返回美国大陆。在豪华客舱里,年轻记者殷勤地对身着漂亮外套的查理说:“我们想在报上发表您的传记,可以不可以请您换上工作服?”……查理在卧舱换衣服,柜橱上摆着镶上精美像框的乔治亚的照片……

 三等舱甲板上,一个女人坐在堆着船具的尽头,她就是乔治亚。由于淘金的美梦破灭,她神色忧郁地返回故乡……船员们向这头走来,检查无票上船的旅客。

 头等舱甲板上,摄影记者让寒酸装束的查理退后一点。结果他退过了头,隔着栏杆一个跟斗翻到下层甲板去了。记者抬头一看,大吃一惊。

 三等舱甲板,查理正好掉在船缆中,苦笑着与乔治亚打了个照面。搜查的船员们向查理走来,抓住他衣领吼道:“你这家伙是偷偷上来的,到底把你抓住啦!”乔治亚打开钱包欲为查理买票,一个高级船员与记者一起跑来

 “放手!这位是百万富翁!”

 头等舱甲板上,两位记者说:“这才是特别的消息呀!”他们请查理和乔治亚站好“请不要动。”但查理的脸扭向乔治亚,两人接吻,记者喊“喂,您还在动哪!”但他俩没听见一样,仍然深情地吻(渐隐)。

 《淘金记》成了1925年至1926年最走红的影片。影评家评述它:真实而夸张地描写了发生在北极圈的淘金热潮,及淘金者面对危险和暴力的奋斗态度,影片是肯定人类意志的。影片在艺术上也非常成功,诙谐、幽默、夸张、滑稽,每一部分都有悬念和各自的情调、节奏,具有音乐的结构特点。如第二部分——谐谑曲,第三部分——快板,第四部分——慢板,第五部分——由慢板到快板。而查理的“小面包舞”、煮吃皮鞋、查理与吉姆在小木屋里的几场戏,成了电影艺术史上的经典场面。

 总之,《淘金记》在卓别林的艺术生涯中具有承前启后的意义。它既是这位喜剧大师和电影艺术家前期作品的总结,又为他中、后期更成熟的作品奠定了基础。

 整个电影界为之侧目,各国演评家为之倾倒。法国评论家吕西安1926年在巴黎的《电影杂志》上写道:“如果设立诺贝尔电影奖金,卓别林应当得奖。”“卓别林热”再此掀起,欧、美、澳一些观众甚至一连看几遍《淘金记》。

 然而,过度的劳累、紧张的工作压倒了卓别林。他夏天在纽约主持完影片初映后,突然感到透不过气来,慌忙打电话给一个最近的朋友,喘着气告诉他:“我快要死啦,找我的律师来呀!”朋友闻言一惊:“律师?你应该请一位医生。”“不,快找我的律师,我要立遗嘱。”朋友惊异之下赶快把医生找到里茨旅馆。

 医生给卓别林认真地检查了一下,发现他只是神经衰弱,又由于天热所以如此。医生建议他离开纽约,到海边去静养几天,呼吸新鲜空气。

 朋友马上把他送到布赖顿海滨,定了一家海岸旅馆,让他坐在靠海的窗前,深呼吸海滨空气。这使许多影迷闻讯尾随而来,聚集在旅馆外和海岸上高呼他的昵称:“喂,查理!”“查理,你好!”他只得苦笑着离开窗口,突然外面响起一声惨号,一个影迷被人群挤得掉下海里。旅馆迅速派救生员把他救上岸,抬进旅馆,就放在卓别林的窗下急救,但那人回生无望。这边救护车刚把死者送走,窗外又是一声尖嚎。这样,前后3个人掉进海里,搞得卓别林心情更为紧张。住了两天后,他感到身体恢复了,马上迁地为良。

 《淘金记》在商业价值上也是非常成功的作品。拷贝总共卖了600多万美元,给卓别林带来了200万的进账。同时《寻子遇仙记》放映后,分给他的红利也达100万美元。

· 推荐:抗日战争书籍 心理学书籍 茅盾文学奖作品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

在线看小说 趣知识 人生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