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看书
攀登书山另有路

十六、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创造,从中学开始

  德意志民族是一个勤奋、严谨,富于智慧并有许多创造性贡献的民族。这种创造性从根本上来说,就是得益于德国优良的教育。尤其是对人的创造性能力的培养,从中学时代就开始了。座落在本斯贝格的奥托·汉中学,由于她培养的学生所具有的很强的动手能力,因而有“未来工程师的摇篮”的美誉。

  奥托·汉中学每年安排有一周的创作活动,在这一周里,学生不上课,而是按兴趣成立一个个小组,打破原来的班级和年级界限。学校为各小组精心组织了近80个创作课题,每个小组任选一个,学校还为每个小组配备辅导老师,从周一到周五,每个小组在辅导老师的指导下,淋漓尽致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性。这80个小课题内容丰富多彩,不仅涉及数学、物理、化学、动植物学、音乐、戏剧、美术、体育、摄影等学生比较熟悉的科目,还涉及到包括城市和学校改造规划、建筑设计等需要某种专门知识的课题。每个学生对这些内容都怀有浓厚的兴趣。经过五天紧张而有趣的制作之后,学生们都带着既兴奋又紧张的心情,将自己的“作品”送交到学校评委会参加展览和评选。这周的星期天,是学校一年一度的校庆日。庆典中最隆重的一幕就是全体学生家长和全体师生参观学生的制作展览。这给家长、学生和老师带来无穷无尽的乐趣。作品中既有巨型热气球,也有微型飞艇,还有特小型单人潜水艇,等等。这种制作活动,对于激发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培养他们丰富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对于他们创造力的培养起到了重要的激励作用。

  美国中学教育的主流观点认为,教育的目的并不是追求课堂教学成绩,而在于促使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知识只是教育内容的一部分,更为重要的是培养受教育者创造性的思维能力和探索能力;学校不应是一个枯燥的单纯传授知识的场所,而应该成为激发学生兴趣、发现个人潜力的场所。在这样的教育理论指导之下,美国的中学不以升学率高低为衡量教学效果优劣的标准,也不急于向学生灌输大量知识,尤其不注重需要记忆的知识的传授。从本世纪50年代开始,美国的许多中学开始拥有被称之为“开放式”的教室,即教室墙壁可以活动安装,既适应班级大小的调整,又可满足不同使用功能和课程内容的需要。教室内,讲台不再居高临下,课桌也不再成排安放;学生的座位可以随意组合,围成圆圈。

  在这样的环境下,美国中学中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也变得更加平等。教师不再“静态”地站立在讲台上,而是不断地穿梭于学生的课桌之间,“动态”地提问、解答、指导学生学习,既不会因为学生提出的问题显得不合时宜而拒绝回答或加以斥责,一般也不会对学生之间与学习内容有关的课堂交流加以阻止。教师非常注重和鼓励学生对讲课内容作出积极的反应,在课堂内外作个人和集体的亲身观察、思考、讨论和动手实践。

  为了开拓学生的视野,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精神,近年来,图片、教具、幻灯机、电视机、录像机、计算机和计算机网络越来越多地进入到美国的中学教室内,科学实验室的作用也更加突出。尽管克林顿政府计划中建设的“信息高速公路”计划到2000年才能接入全美所有的公立中学,但许多中学己纷纷依靠社会提供的资金进入了互联网络,让中学生尽早接触计算机网络,通过网络查阅图书馆或其他信息中心的知识和信息,并与其他学校、其他地区,乃至其他国家的同龄人交流信息,开展小型研究项目。

多姿多彩的课外生活

  在日本的中学里,学校非常重视学生的集体观念的培育和集体协作精神的养育。学校经常组织学生参加学校的集体活动,培养学生把个人与集体联系在一起的习惯。老师还经常将一个班的学生分成几个小组,使这个小集体的每个成员相互激励、相互协作,共同提高。为了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学校组织了多姿多彩的课外活动。老师有意识引导女生选择学习家政、花道、茶道、烹饪、剪裁等家庭主妇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而对男生则鼓励他们学习计算机、机械、航空航海、物理、工程设计等科学技术。为方便学生的学习,学校成立了诸如棋类、球类、剑道、茶道、体操、舞蹈、登山、游泳、音乐、书法、绘画、航模、烹饪、剪裁等俱乐部。学生只要有兴趣,并依照相应规定交纳一定的费用,就能自愿成为俱乐部会员。俱乐部对会员的基本要求是,必须尊敬高年级的同学,而且要严格遵守有关的纪律。

  近些年来,日本开始流行一种让城市的孩子到农村去读书和生活的“山村留学制度”。它是由东京民间教育团体“育英会”倡导的。起初,“育英会”利用暑假,分批组织城市中学生去农村小住一两周,与农民一起劳动和生活。在这个过程中,有些学生爱上了农村生活,不愿返回城市,学生家长也支持孩子在乡村常住。据家长们反映,孩子们在农村经过一年的学习、劳动和生活,身体长结实了,手脚也学勤快了,而且也懂事了许多。好些家长在这一活动中,还与农村中孩子的“代理祖母、祖父”认了干亲。农村学校对这些从城市来乡村“留学”的学生也持欢迎态度,自从这些学生来后,学校也变得生机勃勃了,城市与乡村的孩子相处得也十分融洽,他们之间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彼此都学到了不少的东西。城市里来的孩子置身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呼吸着新鲜空气,陶醉在景色宜人的湖光山色之中,享受着在城市中难以享受到的乐趣。目前,从城市涌向农村“留学”的中学生越来越多。虽然原则上规定在农村“留学”的期限只有一年,但许多学生自愿连续留居农村达两三年之久,直到考高中时才依依不舍地离开那里,日本还建立了“全国山村留学推进协议会”,以便在全国推广这一教育方式。据统计,近年来日本全国已有30所农村中小学以各种形式接受城市的中小学生来“留学”。这一行动也得到了不少地方政府的支助。

与书籍一同启航

  澳大利亚的少年儿童喜爱读书,为鼓励孩子们养成读书习惯,每年8月,全国各地都要举办“少年儿童图书周”活动。在这个充满节日气氛的日子里,孩子们按照自己最喜爱的书中主人公的模样把自己打扮起来,高高兴兴地到书市去与儿童文学家、插图画家和出版家会面,参加故事会和观看少年儿童的戏剧表演。全国少年儿童书籍委员会每年为“图书周”选择一句响亮的口号。其中,1987年的口号是“与书籍一同启航”。

  “图书周”期间,每所学校、每个图书馆门前都设有巨幅广告牌,上面画着满载图书的大船,船上有两位捧着图书的孩子。这幅画与口号一样,使少年儿童的心随着书籍和航船,航行在知识的海洋上。

  澳大利亚的中学生喜欢读故事书,以澳大利亚珍奇动物袋鼠、鸭嘴兽等动物为主人公的书,深受他们的喜爱。中学生们还喜爱读惊险小说、历险故事。有一本叫《张开比蒂弓》的书,写的是一位家住悉尼的姑娘外出冒险,途中突然发现自己竟然闯入了百年前的悉尼城。她历尽千辛万苦,经历重重险境,最终返回到了现代的悉尼城。该书后来又被改编为电影,同样深受孩子们的喜爱。有一本名为《纳根与星星》的科幻小说,写的是一位生活在现代的少年,偶然遇到了一些澳大利亚土著人的幽灵,他跟着幽灵进入一个陌生的世界——这些幽灵生活的洞穴。这位少年的奇异经历和书中描写的梦幻世界也为孩子们所津津乐道。

  有许多优秀作品普遍适合各个年龄段的学生阅读。书中的主人公也常常是一些极为平凡的人,但这些人也常常会在危险和紧要关头挺身而出,勇敢地面对挑战和考验。主人公经历种种考验和磨难,增强了信心,最后取得了不凡的成就。小读者们也从阅读这些故事中汲取了信心和力量。

  澳大利亚少年儿童图书活动对孩子们健康成长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孩子们从中养成了爱读书的良好习惯,大量优秀的书籍引导孩子们更加热爱生活、热爱学习,鼓舞他们为美好的理想而奋斗。

后页 前页 目录

· 推荐:抗日战争书籍 心理学书籍 茅盾文学奖作品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