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读书
名人传记

首页 > 名人传记 > 朱自清传

四六

  这是他15日的《日记》:

  下午开教授会,决议通电中央请明令讨伐张学良。当场推举起草委员七人,由余召集。

  深受儒家正统思想影响的朱自清,这时认识是十分混乱的。对蒋介石政权的实质看不清,对张、杨举动的意义更不甚理解。但是,当第二天纪念周会上,听到有人演讲“西安事变”,强调必须拥护政府打击恶化势力时,他顿时感到“十分震惊”。

  西安事变终在中国共产党正确方针指引下,得到和平解决,国民党被迫坐到会议桌旁和共产党谈判,蒋介石被释放了,内战也停止了,国内暂时出现一点新的气象。清华大学照常上课了,朱自清除了教学,仍专心致意地写他的《诗言志辨》。但民族危机感仍像一块磨盘压在他的心头,使他寝食不安。

  光阴如驶,韶华易逝。转眼间1936年又在腥风血雨中消逝了,自己在不知不觉中,已步入不惑之年,回首往事,不胜感慨:

  盛年今已尽蹉跎,游骑无归可奈何?

  转眼行看四十至,无闻还畏后生多。

  前尘项背遥难望,当世权衡苦太苛。

  剩欲向人贾余勇,漫将顽石自磋磨。

  悲叹青春之流逝,感喟世事之艰辛,他虽对自己感到不满,但也不甘消沉,仍要自策自励,勇敢地向前走去。

  【十三、芦沟烽火】

  新学年开始以后,朱自清连日忙于和闻一多、朱光潜等商量《语言与文学》杂志发刊事。有时和林徽音、叶公超等讨论当前创作,如何其芳的《画梦录》和曹禺的《日出》等艺术成就,上元节那天,还和杨振声、沈从文、林徽音等一起闲逛厂甸,晚上参加胡政之晚餐,日子过得颇为悠闲。6月,《语言与文学》问世了,这是一份学术性很强的刊物,主编闻一多。朱自清给予大力支持,他的“历时最久,工夫最深”的论文《诗言志辨》就发表在在创刊号上。这是一篇研究古代文学批评“意念”的著作,资料翔实丰富,分析鞭辟入里,态度审慎而不拘泥保守,它有力地批判了传统的经典学说,详明地阐释了文学历史的真相,为中国文学批评史开辟了拓新之路。

  7月,暑假开始了,按规定,一、二年级学生均往西苑兵营接受军事训练,校内只有等待职业的200多名毕业生,教师们也多外出旅游,整个校园空荡荡的。朱自清哪儿也没去,整天沉溺于苦苦思索中,他正着手写一篇论文《文选序〈事出于沉思义归乎翰藻〉说》。他广泛搜求资料,认真比析,企图从小处下手,以简释文学批评史上的重要问题。7月7日夜里,朱自清坐在南窗下,吸着香烟,边想边写,夜风透过纱窗,拂弄着飘散在室内的蓝色烟雾,带来一丝凉意。夜深了,万籁俱寂,只有附近村落偶尔传来几声狗吠,墙上挂钟滴答声也分外地清晰……突然,远处传来一阵密集的枪声和炮声,宁静的清华园被这骤来的声响惊醒了,无数窗户都亮了起来,不少人伸出头来四处张望。朱自清熄灭香烟,掷笔而起,在家里烦躁地踱着,他预感到有什么非常的事情发生了。

  晨曦,从空间迸出一道血色的原始光明,照亮了苍茫的大地。一个令人气偾而又兴奋的消息随着晨风传遍了清华园:日本侵略军诡称一个士兵失踪,于夜间向在北平西南宛平县的芦沟桥附近进犯,发出了妄图灭亡中国的罪恶枪炮声。中国驻军当即奋起抵抗。

  这就是有名的“七七”事变。

  日本帝国主义者的侵略炮声,为那黑色的历史一页,画上了一个长长的惊叹号!

  “七七”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大规模侵华战争的开始;也是中国人民奋起抗日战争的开始。中国共产党在事变后第二天,即向全国发出通电,指出“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号召全国人民团结起来,“筑成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国共两党亲密合作抵抗日寇的新进攻”。蒋介石在全国人民的压力下,不得不表示“抗战到底”的决心,但他的的态度仍然是动摇的,因而又声称“在和平根本绝望之前一秒钟,我们还是希望由和平外交方法,求得芦事的解决”。国民党政府的妥协,助长了日本帝国主义的气焰:25日,日军向北平附近的廊房发起进攻;28日,又出动飞机坦克猛扑南苑,北平陷落。

  芦沟桥的炮声粉碎了朱自清的“安全逃避所”,打破了他多年来迷恋“国学”的绮梦,他开始意识到只有起而抵抗别无他途了。一天,一个学生要投笔从戎,奔赴沙场,前来辞行。

  朱自清很激动,他激昂地说:“一个大时代就要到临,文化人应该挺身起来,加入保卫祖国的阵营”。学生请他在一本小册子上题几个字,他毫不推辞,拿起笔来在上面写了岳飞《满江红》中的一句: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沉吟了一下,又在署名的左面写道:“时远处有炮声”。北平业已沦陷,朱自清日夜忧虑清华的安全,29日,他特地进城拜访有关人士,谈清华可能被占领事。忽然接到学校打来电话,说是校里已落下一枚炸弹,而且校门口群集了不少贫苦老百姓,十分危险。朱自清急忙去拜访冯友兰,请公安局派警保护。

  8月5日,日本侵略军开进清华园,荷枪实弹的日军立于校门口,美丽的“水木清华”终于陷入魔爪。

  政府为了使学生不致在抗战期间失学,特选定适当地点筹设若干临时大学,共分三区,第一区在长沙,第二区在西安,第三区地点未确定。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南开大学划在长沙,称长沙临时大学。

  清华师生在日寇刺刀胁迫下,纷纷整理行装准备南下。朱自清在陈竹隐帮助下,匆忙地收拾衣物,因动乱中携带家眷不便,遂决定单独前往长沙。

  9月23日傍晚,他怀着无限眷恋的心情告别了妻儿,告别了那宁静的院落,匆匆地赶往天津。从1925年秋到北平,朱自清在清华园度过了整整12个春秋,谁知现在竟是这样仓皇地离去!但他坚信,他终将再度回来。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 推荐:抗日战争书籍 心理学书籍 茅盾文学奖作品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

在线看小说 趣知识 人生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