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看书
名人传记

首页 > 名人传记 > 潘汉年传奇

六五

  对潘汉年的为人和品格,最有切身体会,甚至对他感恩戴德的,恐怕莫过于扬帆了。

  扬帆,原名石蕴华,字炎,1911年生于江苏省常熟县广山镇。同潘汉年的家世颇有相似之处,扬帆也出身于一个书香门第。扬帆的曾祖父是位久负盛名的画家,祖父是当地一个行善积德的医生,父亲石立则是个诗人,且写得一手好字。到扬帆高中时,因家道中落,他便只身来上海投奔叔父石英。依靠石英的资助,于1932年考上了北京大学文理学院。在大学期间,扬帆积极参加学生的抗日救亡运动,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旋即受地下党派遣,到南京戏剧学院任总务主任。1937年抗战前夜来上海,以殷杨的笔名,担任《译报》编辑;同时参加文化界救亡协会,任该会艺术组组长,分管戏剧、电影、音乐、舞蹈等群众团体,期间写过不少诗文和戏剧评论文章,编过许多小戏,曾受到周恩来的赞赏。

  1938年上海沦陷后,扬帆辗转到达皖南,穿起了军装,在新四军军部任政委项英的秘书。不久奉调军法处任科长、处长,从此,便与公安、政法结下了不解之缘。皖南事变之后,他有幸突围成功,并且历经艰险至苏北盐城,任新四军第三师保卫部长。1942年夏,军部在盐阜区的卖饭曹设立了一个“文化村”,专门接待由香港和上海等地撤回根据地的文化界人士,扬帆由陈毅亲自任命兼任“文化村”村长。此时的扬帆,在人们的印象里,既是一位精明能干的政治工作干部,又是一位有着怪癖的才子。“从表面上看,他瘦骨铮铮,衣冠不整,烟不离手,有时还爱喝上点酒,遇到不顺眼的人和事,以白眼视之也是有的,颇有点像鲁迅先生笔下的范爱农。然而他又与范爱农不同,他是一位无产阶级的战士,勇于实践,所担负的又是阶级斗争第一线的工作。他文思敏捷,有马克思主义的修养,分析问题往往一针见血,是一般人赶不上的。”

  就是这么一位既有“怪僻”,又有“傲骨”的三十年代文艺战线上的人物,在1943年下半年,在淮南新四军军部所在地黄花塘首次挨整,几乎断送了自己的政治生命,亏得潘汉年坚持原则,鼎力相助,才使扬帆得以避免了一次厄运。

  企图把扬帆一棍子打下去的是康生和饶漱石。

  此时的延安,正进行着一场所谓“抢救失足者运动”。这场错误运动由康生一手控制,他利用“整风”为借口,把许多从国统区和沦陷区而来投身于革命的知识分子,逼供成“特务”、“反革命”。其中有一个青年戏剧工作者是扬帆在南京戏剧学校的学生,他被说成是CC特务而挨整,他不承认,说是自己在戏校由老师石蕴华介绍加入“救国会”组织,以证明自己是清白的。康生当然明知“救国会”是抗日爱国的进步团体,但因戏院的校务委员会主任是CC派的健将张道藩,因此他就硬是把该校“救国会”和CC派活动联系起来。1943年10月,康生密电华中局,指令华中局的保卫部门立即将扬帆逮捕。

  1943年下半年的一天,盐阜区新四军三师保卫部长扬帆,突然接到紧急通知,要他即去军部“开会”。待扬帆匆匆赶到天长县黄花塘军部,饶漱石板起脸孔向他宣布“缴枪”的命令,并当场逮捕了他,要他交代在南京戏校的问题。怕扬帆逃跑,饶下令给他戴上了脚镣手铐,将他关进了破旧的砖瓦房监狱。

  扬帆被捕,令饶漱石暗自高兴。饶是江西临川人。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长期从事党的地下工作。大革命失败后,曾先后留学英国、法国、苏联,回国后参与工会系统的领导工作。1935年再次赴苏,任中华全国总工会驻赤色职工国际代表。抗战爆发后回国,任中共中央东南局副书记。皖南事变后突围至上海,经潘汉年的情报交通线,秘密进入苏北根据地,并先后担任了华中局副书记兼宣传部长、新四军政治部主任、新四军代理政治委员等职。1943年后,饶担任了新四军政委、华中局书记,成了淮南根据地主持负责实际工作的第一把手。

  但这位号称“小毛泽东”的人,实际上却是一个白衣秀士王伦式的人物。他心胸狭窄,又“颇不安份”;很重权欲,又有一套整人谋术。为了一统淮南根据地党、政、军大权于一身,饶漱石开始了排挤新四军代军长陈毅的活动。他利用整风之际,挑拨部分干部反对陈毅。因为饶知道陈毅在1929年红四军“七大”时曾主持会议选掉了毛泽东的前敌委员会书记的历史往事,也知道陈毅心直口快曾对干部随便谈过这段使他难受的历史。于是,他找干部谈话,说陈毅“反对毛主席”,诬告陈毅一贯反对政治委员、排挤书记、企图取而代之,并召开会议策划对陈毅进行批斗。

  几乎与饶漱石同时到达淮南根据地的扬帆,对饶漱石的做法表示不满,他公然站到了陈毅的立场上。对此,饶一直耿耿于怀。现在康生来电下令逮捕扬帆,这对饶漱石来说,正好给了他一个报复的机会。于是饶漱石决定并经华东局讨论通过成立三人小组审理扬帆一案。三人小组由潘汉年任组长,胡立教、梁国斌任副组长。

  不过,在饶漱石心里,他不仅想要整倒扬帆,还想借扬帆之口,嫁祸于陈毅。因此,在第一次审问扬帆之际,就迫不及待地亲自出马。据扬帆回忆,饶在审问时根本不查他的历史,劈头就说:“原来你是特务。我问你,你和陈毅那么接近,你在我和军长之间挑拨离间了些什么?快把事实交代出来。”

  饶漱石的用意,真是昭然若揭。但扬帆不愧是一个硬汉子,而且做事光明磊落,能有什么可以交代的!饶一计不成,便让潘汉年出场。

  在这场所谓的党内路线斗争中,潘汉年客观上是可以远离这块是非之地的。因为潘当时在新四军军部不担任任何职务,军部这场人事纠葛也与他无直接关系,他是可以“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从而与双方都平安相处。但这位三十年代的文坛骁将,党的情报战场上出生入死的斗士,对饶漱石的做法不仅不予支持,反而持批评的态度。他为陈毅鸣不平,对饶很有看法,并将自己的意见和其他干部交谈过,有时在背后还戏称饶为“小胡子”。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 推荐:抗日战争书籍 心理学书籍 茅盾文学奖作品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

在线看小说 趣知识 人生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