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看书
名人传记

首页 > 名人传记 > 潘汉年传奇

  四、“小伙计”

  就在潘汉年走出家门,步入文路,走向更为广阔的天地之际,一件令他极不满意、极不心甘情愿的事情发生了。1924年冬,父亲潘莘华给他写了一封言简意赅的信。信上说他身患重病,要他立即回去。潘汉年接信后火急返回宜兴,可一到家方知父亲生病是假,要他完婚是真。父母为他物色的对象名叫许玉文,是本县一字圩人。因许父许祝轩与潘父潘萃华同是一介书生,都在私塾执教,两老意气相投,感情甚笃。经双方父母作主,撮合了这门婚事。

  一方面出于突然,另一方面也出于内心深处的感情,潘汉年对自己的这桩婚姻大事,表示坚决反对。但胳膊扭不过大腿,由于父母的逼迫,在几乎是被挟持的情况下,潘汉年与许氏完婚。这给潘汉年的婚姻生活投下了阴影。

  潘汉年是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风潮中涉足社会的,他不仅有远大的志向,而且还是一个文才横溢,崇尚个性解放的旧制度的叛逆者。他理想中的伴侣,绝不是许玉文这样封闭式的农村妇女。但父母之命难违,潘汉年最终只得违心地接受了这桩婚姻。从这件事情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当时潘汉年性格的两重性:他虽然有着向封建堡垒宣战的勇气,却又很难和传统的伦理道德、社会习俗一刀两断;他虽然不爱许玉文,知道接受这桩婚姻意味着精神上的痛苦,却又不敢悖逆父母之命。

  因此,潘汉年的婚姻注定是不会幸福的。结婚伊始,许玉文就遭到了丈夫的冷落。对于她这样一个深受封建传统道德影响的农村妇女来说,丈夫的态度比什么都重要。于是,作为一个女人的她,唯有在其冰冷的夫妻生活中向潘汉年发泄自己的不满。婚后不久,潘汉年曾将许玉文带到上海。由于双方在文化水平、情趣爱好等方方面面的明显差异,在两人共同生活期间,斗嘴、争吵成了夫妻间的家常便饭。对此,与潘汉年早年相处甚密的沈松泉先生作了如下记述:“潘汉年在宜兴的夫人也来到上海,他们夫妇住在海宁路附近一条里弄里。不知为什么他们夫妇俩经常吵架,我记得有一次他的夫人还跟踪潘汉年,闹到中华书局来,还有一次我曾去他们家劝架。一对年轻夫妇,经常吵架,彼此都是痛苦和不愉快的事。”

  随着阅历的增加和政治上的成熟,同时也出于革命工作的需要,潘汉年终于找到了自己理想中的爱人,一个与他下半辈子朝夕相处的伴侣——董慧,他与许玉文也终于离婚。这是后话。不过,在他们生活的共同日子里,许玉文对潘汉年的革命活动提供了不少帮助。潘汉年对此,更没有任何异议。当然,潘汉年与许玉文的婚姻悲剧造成了潘汉年精神上的巨大痛苦,这是不言而喻的,但却丝毫没有影响他在事业上的奋进。结婚之后,潘汉年继续在中华书局工作。为了填补精神世界中的空虚和痛苦,他甚至把本来应属于自己感情生活的时间和精力,全部用到了工作上。这期间,他在中华书局中共地下党员的帮助引导下,参与了书局工会的活动。1924年冬天,中华书局地下党组织领导了争取改善职工待遇的斗争,潘汉年被推选为编辑的代表,并与文化界的地下党员和进步人士张秋人等有了一定的交往和接触。

  1925年“五卅”运动的反帝风暴从上海发起,席卷全国,潘汉年同中华书局的工友们一起,积极参加了“罢工、罢市、罢课”的三罢斗争。这年11月,潘汉年经中共领导的革命群众团体——中国济难会负责人阮仲一、王弼的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潘汉年的政治生涯开了一个新生面。1928年潘汉年父亲临终前说过,“汉儿等走上新路,吾心甚慰,务必谨慎从事”。就是指潘汉年入党走上革命道路这件事。

  潘汉年入党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回家乡播种革命火种。这年年底,他在陆平村度过了春节。期间他几乎每天活跃于村上的茶馆里,利用“搓麻将”的公开形式作掩护,联系和发展了一批革命积极分子,向他们宣传革命思想,并筹办陆平农民夜校。据宜兴革命史资料记载,潘汉年此次宜兴之行所播下的革命火种,为宜兴的农民运动奠定了基础。在1927年震撼大江南北的宜兴农民暴动中,陆平村农协组织农军进城参加暴动,就是潘汉年宜兴之行结出的硕果。

  顺便提及一事。在潘汉年的帮助和影响之下,潘氏兄弟纷纷参加革命,在长期的斗争实践中,涌现出了一批杰出人物,形成了一个生气勃勃的革命群体,他们中间除潘汉年之外,还有潘梓年、潘菽(潘有年)、潘企之(潘渭年)、潘美年、潘卜年等,他们互相映辉,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1926年春,潘汉年接到上海党组织通知,立即返回上海。从此,他奔走南北,往返东西,却再也没有回过宜兴,直至客死他乡。

  潘汉年一到上海,经他同乡周全平介绍,离开了中华书局,前往创造社出版部报到。

  创造社,是“五四”运动后涌现出来的一个重要的新文学社团。其成员大多为当时留日的学生,他们中间有郭沫若、郁达夫、成仿吾、张资平、田汉、郑伯奇等。1922年,他们出版了《创造季刊》。接着,又于1923年出版了《创造周报》、《创造日》;于1924年出版了《洪水》;于1926年创办了《创造月刊》。由于出版物较多,校对、发行、通联等工作十分繁忙,创造社因此专门设立了一个出版部,负责具体事务。

  出版部设在上海闸北区宝山路一条名叫“三德里”的弄堂里。这条弄堂不太引人注目,但却是当时许多文化机构汇集的地方。A.16号经营的是一个小小图书馆——上海通信图书馆,A.11号即为创造社出版部,附设一个门市兼编辑处。门前的横幅市招,为郭沫若亲笔所写,字作颜真卿体。这是郭沫若最早写的市招。离A.11号不远,便是东方图书馆、商务印书馆编译所,这小小弄堂里呈现出浓浓的文化气氛。潘汉年身处这种环境,接受了前所未有的文化薰陶,因而有人把潘汉年参加创造社工作,作为他正式参与文学活动的开始。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 推荐:抗日战争书籍 心理学书籍 茅盾文学奖作品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

在线看小说 趣知识 人生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