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读书
名人传记

首页 > 名人传记 > 刘伯承传

八七

  ※第十四章 战略展开三回合

  §第一节 立足生根

  “刘司令员骑上了马,邓政委笑了。”

  这是部队胜利渡过淮河后,像闪电一样在广大指战员中传开的“新闻”。

  没有人去追索“新闻”的来源,但是,人们对于这两句话,都在形象地、有声有色地描绘着。不言而喻地理解这个时候“上马”和“笑”意味着什么。

  在这用生命和鲜血开辟的大别山上,刘伯承和邓小平相偕安步缓行,不时相互会心地看着,不断重复着一句话:“蒋介石输了他第三步棋啰!”

  敌人溃逃或者隐匿了,群众还没敢露面。山野虽然还是茂林修竹,松杉蔽日,金桂和幽兰飘香,桐果和木梓交映。但是,村镇里到处是房屋倒塌,没有炊烟,也没有鸡犬之声。偶尔在山涧石壁和庙宇、祠堂已经斑驳的墙上,看到当年红军、赤卫队等书写的标语:“苏维埃政府是人民的政府”“巩固苏区”“打土豪,分田地”“没收地主豪绅土地,分配给穷人耕种”。表明着这里曾经有过的土地革命的峥嵘岁月。

  曾在这块土地上拼搏过的老红军,不由得引起了血泪的回忆。刘伯承对他们说:“这些都是阶级父老兄弟用生命和鲜血留下的历史印证,要把它们保存下来,做为对子孙后代最珍贵的教科书。这是拿金子部买不到的!血债要用血来还!大家把仇恨变成战斗的力量。”说着,他就让摄影记者尽可能拍摄下来。

  经过几天的宣传动员,群众陆陆续续回了家,一传十,十传百,奔走相告:“当年的红军回来了!”

  各纵队报告:部队每天都有来访的白发父母、望穿秋水的妻子和儿女,打听亲人的音信,诉说他们10多年来的苦难和斗争;老军人怀念着鄂豫皖根据地的开创者董必武、徐向前、李先念、徐海东及坚持在大别山打游击的张体学、刘昌毅、桂林栖、钟大湖等;妇女们亲切地呼喊着“陈少敏大姐又回来了。”

  当地游击队都得到了武器弹药的补充,他们扬眉吐气,如虎添翼,为大军筹集柴草、米粮,积极完成一切新任务。

  刘伯承、邓小平开始研究战略展开的新任务:“分兵发动群众,集中以应付敌人”“义元反顾,重建大别山根据地”。

  每天夜晚,如豆的木梓油灯下,刘伯承用放大镜,刻苦阅读、精心体会毛主席在《解放战争第二年的战略方针》中的指示:“到国民党区域作战争取胜利的关键,第一是在善于捕捉战机,勇敢坚决,多打胜仗;第二是在坚决执行争取群众的政策,使广大群众获得利益,站在我军方面。只要这两点做到了,我们就胜利了。”同时,着手单拟创造巩固的大别山根据地的计划和部署。

  8月30日,刘伯承、邓小平向部队发出指示,号召全体指战员“全心全意、义无反顾地创建大别山根据地”,指示说:“一、我军已胜利地完成渡过淮河、进入大别山的任务。敌人的追截计划完全失败。今后任务是:全心全意地、义无反顾地创建巩固的大别山根据地,并与友邻兵团配合,全部控制可能点。

  二、实现此历史任务,要经过一个艰难困苦过程,没有半年以上时间,如不大量歼灭敌人,充分发动群众,要想站住脚是不可能的。因此,我们应切戒骄躁,兢兢业业,上下一心,达成每一个具体任务。

  三、向全军说明,我们完全有胜利把握。首先是有陈谢兵团在伏牛山、豫西、豫南广大地区和华东大军在陇海路南北互为配合。其次是我们当面敌人只有23个旅,兵力分散,战斗意志薄弱,此次尾我南下失败,战略上愈显被动。再次是大别山还有长期的革命传统,有游击战争基矗我们有许多本地干部。特别是党中央、毛主席的英明领导,全军上下一致的决心和信心,胜利是有把握的。虽有困难,也是能够克服的。

  四、应向全区群众说明,我们是鄂豫皖子弟兵的大回家,他们的子弟兵在华北空前胜利了,壮大十倍。说明蒋军必败,我军必胜的条件。说明我军决不再走。我们的口号是:‘与鄂豫皖人民共存亡,使鄂豫皖人民获得解放’。

  五、在军事上,我们在最初一个月内,不求打大仗,而是占领一切可能占领的城镇,肃清土顽,争取打些小胜仗(一两个团。一次一次的歼灭战)。

  同时,特别注意引导大家熟悉地形,习惯生活,学习山地战,为大歼灭战准备条件。但是必须了解,如果我们不在半年内歼灭10个旅以上的敌人,就无法使群众相信我们不会再走,而敢于起来斗争,我们也就会遇到更多的困难。

  因此,任何时候,全军都必须有高度的战斗意志和战斗的准备。

  六、充分发动群众及其游击战争,同我们一块斗争,是实现我们战略任务的决定条件。而我军严格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严格军风纪,是树立良好影响使群众敢于接近的先决条件。各部必须专门检查实现,万勿忽视。”

  第二天,他们召开了直属部队连以上干部会,进行扎根大别山的动员,会上,邓小平作了题为《目前形势和任务》的报告。他满怀豪情地宣布:“我们已到大别山,完成了战略任务的第一步,把蒋介石逼退了一条线。

  党中央说我们是英勇的行动。我陈谢兵团已挺进陇海西线,向伏牛山前进。

  这样,便以大别山、伏牛山、鲁西南(陈粟)形成一个犄角之势。在这战略态势下,我们解放中原,把蒋介石逼退一条线,是有充分根据与条件的。”

  在分析了胜利条件和困难,明确提出了任务后,他号召大家:“重建鄂豫皖解放区的任务是非常光荣的,是中国近代史上重要的一页。我们的决心是十分坚定的,解放区一定要建立起来,困难一定要克服。

  共产党员的特点是越困难越有劲、越团结。我们要有信心克服困难,我们一定要站住脚、生下根。”

  为了完成上述的战略任务,刘伯承和邓小平决定乘敌主力被甩在淮河以北,大别山区极为空虚的有利时机,迅速实施战略展开。命令第三纵队3个旅在皖西,第六纵队两个旅在鄂东,迅速抢占中心地区的数十县,肃清民团,发动群众,开创根据地。第一、二纵队,中原独立旅和第六纵队的1个旅,共9个旅的兵力,在大别山北麓的商城、罗山地区,一面牵制敌人,掩护展开;面就地铺开摊子,开展地方工作。同时,将全区划分为豫东南、鄂皖、皖西、鄂东等4个工作地区,组成共产党的工作委员会,分别由各纵队抽调部队和干部,结合随军南下的地方干部,在统一领导下,开展地方工作。估计到新区斗争的复杂性和艰苦性,坚决进行了第四次精简机关,减轻装备、牲口,再次隐蔽一批辎重,并积极训练部队迅速熟悉南方作战条件和生活习惯,以适应新的斗争环境。

  在刘邓大军实行展开时,蒋介石慌忙以23个旅的兵力跟过淮河,尾随直追,妄图乘刘邓立足未稳之际来争夺大别山这个战略要地。9月初,国民党军第八绥靖区(合肥)夏威所指挥的整编第四十六师进到六安、霍山地区,整编第五十八师进到固始、商城地区;郑州前进指挥所(信阳)张转所指挥的整编第八十五师进到罗山、信阳地区,整编第十师、四十师经宣化店沿公路向黄安、麻城前进;武汉行辕程潜所指挥的整编第六十五师,经平汉路进到黄安,整编第五十二、五十六师在信阳以南的平汉线和武汉外围就地分散,摧毁地方政权和后方机关。战斗力较强的桂系整编第七师和第四十八师,沿经扶(新县)、麻城公路向南寻找刘邓主力作战。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 推荐:抗日战争书籍 心理学书籍 茅盾文学奖作品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

在线看小说 趣知识 人生格言